第八章 爷爷徐桂林:岁月长歌
在岁月的长河中,爷爷徐桂林如璀璨夺目的星辰,在我心灵的苍穹中熠熠生辉。爷爷离世得早,五十多岁便与世长辞。那时,我尚在时光的幽梦里徜徉,未曾降临人间,自然无缘与他相见。而奶奶,在我的记忆中,犹如一抹轻柔的晨雾,在岁月的微光中缓缓弥散,朦胧得让人难以捉摸,只留下一丝若有若无的温情余韵。
母亲郭松英,对爷爷徐桂林一直尊崇有加,她时常饱含深情地回忆起爷爷。有一次,她娓娓道来:“你爷爷呐,是个老实憨厚的农民。平日里,他就如同脚下那片缄默无言的土地,质朴且深沉,话语稀少得如同寒夜的星子。他这一生,未曾干出石破天惊、扭转乾坤的大事,在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里,连一朵微小的浪花都未曾溅起。但他有一门旁人难以企及的本事——种地。这门手艺,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他对家庭深沉的担当。”母亲的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穿越时光,又回到了那些与爷爷共度的美好时光。
“他就像一位坚韧不拔的卫士,凭借着这门手艺,为家里人撑起了一方安稳而温暖的天空。哪怕是在食不果腹、饥寒交迫的艰难岁月里,他也会咬紧牙关,绞尽脑汁地想尽各种办法,绝不让家里人受一丁点儿委屈。”在母亲的深情讲述中,爷爷的形象逐渐在我心中清晰起来,那是一个沉默却充满力量的身影,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为家人遮风挡雨。
爷爷徐桂林一生育有三子二女,孩子们如同蒲公英的种子,在不同的地方生根发芽。大女儿远嫁至小迷魂阵村,小女儿则嫁到了龙王庙村。早些年,爷爷家的日子还算得上殷实富足,拥有十八亩肥沃得能攥出油来的良田,还有一头健壮如虎的耕牛。那十八亩土地,仿佛是爷爷生命的根脉,每一寸都倾注了他的心血与汗水。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在田野上,爷爷就会扛着锄头,迈着坚定而沉稳的步伐走向田间。他弯下腰,仔细地翻耕着土地,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土地的敬畏和热爱。汗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噼里啪啦地洒落在土地上,滋润着每一株作物。那头耕牛,是他劳作时最忠实的伙伴,宛如战场上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战友。耕牛温顺地听从着爷爷的指挥,陪着他度过了无数个日出日落,见证了他在土地上的辛勤耕耘与执着坚守。
然而,命运就像一个爱捉弄人的顽童,总是在不经意间改变人生的轨迹。后来,三个儿子怀揣着远大的梦想,如同展翅高飞的雄鹰,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奔赴外面广阔的世界闯荡。家里的大事小事,一下子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全部压在了爷爷一个人的肩上。他没有丝毫怨言,就像一棵孤独而坚韧的苍松,在狂风暴雨的肆虐中独自挺立,默默承受着生活的重重重压。随着时光的悄然流逝,家里的光景也渐渐如夕阳西下,不复往日的辉煌。但爷爷始终没有放弃,他依然坚守着那片土地,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个家。
爷爷徐桂林乐善好施,每当遇到村民有困难,总会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甚至拿出仅有的一点粮食送给更困难的人。有一日,村里来了一个卖唱的小伙子。爷爷见他体格健壮,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好感,仿佛在他身上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爷爷主动上前搭话寒暄,那温和的语调宛如潺潺的溪流,清澈悦耳,让人倍感亲切。一番交谈后得知,这小伙子出身大户人家,却因婚姻之事与家人产生了激烈的矛盾,愤而离家出走。在外漂泊的半年时光,对他而言宛如一场漫长而可怕的噩梦。他一直以卖唱为生,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如同一只迷失方向的孤雁,在茫茫的天空中无助地徘徊。爷爷听闻他的遭遇,眼中满是怜惜之情,宛如一位慈祥的长者,轻声细语地好言宽慰劝解。他的话语恰似温暖的炉火,驱散了小伙子心中的寒冷与迷茫。爷爷还特意备下丰盛的美酒佳肴款待他,餐桌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每一道菜都饱含着爷爷的关怀与善意,仿佛是爷爷用爱精心雕琢而成。爷爷苦口婆心地劝他早日回家,语重心长地告知他无论遭遇何事,家人永远是最坚实的后盾,宛如一座永远不会倒塌的巍峨大山。
后来,这小伙子凭借自身的努力考上了保定军校,在岁月的磨砺与战火的洗礼中,逐渐成长为一名抗日将领。爷爷辞世时,他不忘爷爷的一饭之恩,专程从远方赶来吊唁。他在爷爷的灵前久久伫立,眼中满是感激与敬意,仿佛在向爷爷诉说着心中无尽的感恩之情。那一刻,我真切地看到了善良的力量在时光中传承,爷爷的善举宛如星星之火,点燃了小伙子心中的希望之光,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我家住在徐良府村,与小迷魂阵村相距不过五里路。小迷魂阵村可是远近闻名的神秘之地,宛如一颗被岁月遗忘在角落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传说,这里是战国时期孙膑智胜庞涓的布阵遗址。当你踏入这个村子,就仿佛走进了一个神秘的世界。它的布局犹如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牛梭子,村里的房屋朝向与华北传统村落截然不同,仿佛是被一位神秘的工匠运用鬼斧神工之技精心雕琢而成。这种独特的布局会让人产生一种奇妙而眩晕的空间错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迷宫之中,瞬间晕头转向,完全分不清东南西北。
村里现存几块石碑,一块民国27年(1938年)的“万民感灵”碑尤其引人瞩目,上面清晰地记载着孙膑在此用兵的传奇故事。尽管岁月的风雨已经无情地斑驳了碑上的字迹,但那段传奇却依然在村民们的口中代代相传,如同一首古老而悠扬的歌谣,在时光的长河中悠悠传唱,经久不息。
小迷魂阵村至今仍保留着两千多年前的地理风貌,踏入其中,就像穿越了一条神秘的时空隧道,让人瞬间迷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仿佛与古人同处一个时空。
据说,曾经有一个外村卖豆腐的人,满心欢喜地走进迷魂阵村,本以为能在这个神秘的地方大赚一笔,却没想到在这个迷宫般的村子里整整转悠了一天也没能走出去。他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在村里四处乱撞,心中充满了恐惧和迷茫,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尽的黑暗深渊。直到在本村一位老者的引领下,他才得以脱身。所以,有人善意地提醒旅游者,倘若没有导游带领,即便在这个仅有几百户人的小村落里徘徊整日,也极难走出去。由此可见,其“迷魂”之威力着实不容小觑。
如今,小迷魂阵村如同阳谷县“武松打虎的“景阳岗”、怒杀西门庆的”狮子楼”一般,开发成了旅游景点,受到当地政府保护。小迷魂阵村也因“孙庞斗智”的故事名扬中外。在网络上也是声名远播。只需轻点鼠标,便能获取相关信息。
2011年我曾创作过一篇小说《小镇奇遇》,刋登在我的文集《彭城奔牛诗文集》中,便是以小迷魂阵村为题材的作品。
爷爷徐桂林内心深处,对硬汉满怀钦佩与敬仰之情。他尊崇那些“敢于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有志男儿,在他眼中,这样的人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堪称真正的英雄豪杰。爷爷曾给家人讲述过“狠人”李三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村。讲述之时,他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故事发生的那一刻。他期望我们能从这个故事中明白,生活或许荆棘丛生、坎坷不断,但无论多么艰难,我们都要敢于抗争,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挑战命运的枷锁。而这李三的故事,便要从晚清末年说起。
【编者按】在家族记忆的星图中,总有一些先辈如遥远而确定的星辰,以其恒定的光芒,为后人指引来路。第八章《爷爷徐桂林:岁月长歌》便将这样一颗星辰请至我们面前。作者以深情的笔触,勾勒出一位未曾谋面却形象鲜活的祖父——徐桂林。他是一位沉默如土地的农民,一生未曾掀起历史的波澜,却用最精湛的“种地”手艺,在饥馑岁月里为家人撑起一片晴空。他的故事,是千千万万中国农民的缩影,质朴、坚韧而伟大。本章的叙事如一条宁静深沉的河流,一面是爷爷在田亩间的辛勤耕耘与乐善好施,其“一饭之恩”竟在日后结出善的果实;另一面,则巧妙地融入了“小迷魂阵村”这一充满传奇色彩的地缘背景,将家族的微观历史与宏大的地域传说交织在一起。爷爷所钦佩的“硬汉”精神,以及即将登场的“狠人”李三的故事,更为这曲“岁月长歌”埋下了激越的伏笔。这不仅是对一位平凡劳动者的深情缅怀,更是在探寻一种源自土地、历经磨难却生生不息的家族精神与生命力量。推荐阅读。编辑:冬青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