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第六十八章 心飞似箭(2)

作者: 毕化霄 点击:168 发表:2025-06-19 13:46:02 闪星:2

  由于当年哈尔滨与广州没有直达列车,当年京广线尚未建成,从哈尔滨去广州需要先到上海,然后在上海再购买去广州的火车票再赴广州。华阳到了火车站购票处,他从车次揭示板上看到最近的由哈尔滨去上海58次特快列车的发车时间是明天晚上9时30分钟,但是也只有三张了,并且只有硬座票,卧铺票在一周前就已经售完了,若想买卧铺就得等待一周左右。可是,此时他的心情早已是“急不可耐”了,哪还能再等,可以说多一天他也等不得了,甚而是一步就跨进广州才称心如意呢!于是,他毫不犹豫,立即买了一张明天晚上去上海的硬座车票。他刚刚从窗口取出票来,就见紧接着过来两个男人立即买了余下的两张车票,之后就听窗口中传出售票员的声音:“明晚去上海的58次特快列车的车票已经售完。”

  华阳回头看了看那两个人,那两个人也盯住华阳十分专注地看了好一会儿,气氛显得有些“僵硬”和异常。为了打破这种“僵硬”和尴尬,华阳冲他们微笑着说道:“这么巧,就剩下两张,正好够你俩的,咱们明天可以乘同一趟列车了,请问,你们也是直接去上海的吗?”他们说:“是的,咱们同去上海,明天咱们还会相见。”华阳又问:“咱们的座号是不是连着的呀?”他们说:“应该是连着的吧。”三人将车票凑近一对,果然不出所料,三张正是连号。华阳顺口说了一句:“还真是这么巧又是连号,好像这三张票是特意为咱们三人准备的,真是好大的缘分呐!”那两人表情十分复杂地笑了笑,说:“是的——是的——是挺有缘分的啊——”

  其实,华阳当时并不知道,那两个人是一直尾随着自己来到车站的,已经观察自己多时了,并且是看见华阳买了车票之后,他们才立即购买的。

  与那两个人分手之后,华阳兴高采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想,现在真是到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打起背包就出发”的时候了,只待收拾一下行装就可上路了,这时,他忽然想到此事还未告诉妻子呢!可是,回去以后怎么向妻子说呢?思虑再三,他决定还是将此事原原本本地告诉妻子,无论如何也要得到妻子的认可和支持。另外,还有一个情况是,自己必须先去上海,在上海再购票去广州,而在上海购买去广州的火车票却比较困难,一是因上海是大都会,来往的旅客众多,客流量极大,若想买当天的车票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先在上海暂住,再设法购票,要想尽快买到票,有时还需要托当地有门路的人去买。对此情况,华阳早有了解,因为这几年他经常出差,上海也去过几次,有时为了尽快买到票,就是托妻子郝华在上海的亲戚——她小姨夫的二姐夫给买的,每次都很顺利。为了这次也能顺利,他决定还是将此事原原本本地告诉妻子,而且他也不想隐瞒她,起初,他以为她不一定会马上同意,自己的行止不一定会特别顺利。他也想好了她如果反对的话,自己应如何劝导她,他想,据自己对她的了解,知道她与一般的女人不同,她还是比较通情达理的,而且对自己也十分信任,前面提到的她对杨守玉母女的应对就是很好的证明,再加上她与美子以前的交情,他想,她会理解并支持的。他想,从这两天的趋势看,处处顺利,就好像自己交了好运似的,想啥来啥,顺风顺水,就好像有贵人相助,不,好像是有神明在相助似的,相信这个阶段一定会万事亨通并一切顺利的,他很相信这种所谓的时运、兆头、趋势之类的说法,想来自己一会儿回到家里,将事情说给妻子听,她也会理解并支持的,起码不会“坚决反对”。想到此,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的心情十分愉悦,不住地哼着时尚小曲,脸上溢满了喜气……

  当他信心满满并满脸喜气地走进家门时,见妻子正坐在床边为未来的宝宝做小衣服呢!华阳立即凑近她的身边,从她身后搂抱着她,柔声问道:“你干啥呢?噢,这是为我将来的儿子制作‘行头’嘛!快让我看看,这做的是什么?”然后又松开妻子,捧起那件“大襟一字领和服式”小内衣,左看看,右瞧瞧,之后,故意拉着长音说:“噢,我看出来了,你这是要把我的儿子打扮成‘小日本’呀!”

  郝华伸手抢回小衣服,说:“你根本不懂育儿知识,这是我娘昨天告诉我的,娘说,新生儿穿着这种衣服最好了,既贴身又柔软还保护腹部和背部不着凉。我今天就赶紧做了一件,我可不能让咱们的孩子穿着受屈!什么‘小日本儿、小日本儿’的,‘儿子、儿子’的,你怎么知道就一定能生个儿子?”

  华阳立即辩白:“你可别误会,我可不是只想要儿子的啊,我可没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别冤枉我!说心里话,其实我还是挺喜欢女儿的,我想,若能生个女儿,一定会长得和你一样的漂亮!况且,人们不是常说‘姑娘好,姑娘好,姑娘是爹妈的小棉袄’嘛!”

  妻子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说:“哎,我说阳,你今天可是不同寻常啊,你一进门我就发现你满脸的喜庆之气,又是秧歌又是戏的,而且像是嘴里抹了蜜一般,快说说,有什么好事和喜事临头了?”

  华阳见时机成熟了,就温柔地说:“亲爱的,还真有个事儿,也说不准是不是好事和喜事。刚才咱不是说‘小日本儿’吗?还真是有个‘小日本儿’,就是美子,她从日本发来了电报,说她过两天就到中国来,到广州参加‘广交会’,还说,如果方便的话,希望能见见面。你是知道的,按照国际惯例和中国的制度,她现在作为外国人,到了中国是不能随意走动,更不可能离开广州来哈尔滨的。要见面,也只能是我去广州了。你看行不?另外,事出紧急,正好我单位也要派我出差,地点离广州也不算太远。现在车票已经买好了,先是到上海再购买去广州的车票。希望你能理解并支持,千万别生气,好吗?你放心,我保证,在广州我只呆两天就回,然后还要去别处办公事,我就是想看看,她娘儿俩这两年过得是否如她们信中所说的那样顺心如意,若果真顺心如意,我的心才能安宁啊!”说完,他掏出了车票给妻子看。

  妻子脸色略显不悦,但还是语调平和地说道:“你就是会糊弄我,你那小心眼儿,我还看不出来?其实,你昨天就已经打算好了,昨夜你翻来覆去地在床上折腾了一宿,你当我不知道啊!我知道你准有心事,可是,我当时不能问,我知道,你要是想告诉我的事,你自然会告诉我,你若是不想告诉我的话,我就是打破沙锅问到底,你也不会说的,何必弄得俩人都不愉快呢!我也不想再额外给你添忧愁和添乱。我就想等等,看看你有什么大事或烦恼事;看看你能不能告诉我让我分担一点儿。还不错,你今天终于说了。其实,我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我倒是没有想到她会来国内,我想的是,可能是那边来了什么信息,好像出了什么事。好了,快别装模作样了,其实,你早已心似飞箭一样了,并且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发都不行了。这不,你连车票都已经买到手了,我还能说啥呢?只能祝你一切顺利了。行了,你也别忧心这个那个的了。我同意,也支持,我不想看到你整日里忧心如焚的样子。这下你满意了吧!”

  华阳一听,妻子如此通情达理,不禁喜出望外地扑向妻子,将她拥抱入怀,给了她一阵热热的狂吻……过了好一会儿,华阳说:“我就说你一定不会生气或是大闹的,而且你也一定会支持的,我有信心,因为我早已认定你是个不同寻常而且通情达理的好女人和好妻子!谢谢你,谢谢你!”

  妻子接着又说:“好了,你就别再忽悠我了。现在我索性好人做到底吧!不是要先到上海再购票去广州吗?这我还真能帮上你这个忙,其实我以前已经帮过你多次了,这你是知道的,我小姨夫的家在上海,还是老上海居民,他们家族在上海居住已有一、二百年了,据说,他家从清朝起就出了好几代的女官,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他家真是阴盛阳衰,男人一个做官的都没有,净出女官,而且是连续出了好几代的女官呢!小姨夫的表妹夫可是当代一个大名人,你猜是谁?”说到此,郝华故弄玄虚地闭口不言,她想让华阳也着着急,心想,谁让他这都两天过去了才告诉自己此事的,让自己两天来好一顿为他担心呢!

  华阳急问:“是谁呀?快说呀!别再卖关子了!”

  见华阳猴急的样子,郝华扑哧一笑,又慢条斯理地说道:“看把你急的,告诉你吧,就是现今佛教协会的会长赵朴初啦!他还是全国人大的副委员长呢!小姨夫亲舅舅的女儿嫁给了赵朴初。论说,赵朴初是小姨夫的表姐夫。”又说:“我主要想说的是,现在小姨夫的许多亲属还在上海生活,听说都挺有身份,也都有些门路,相信你到上海后他们会帮到你,起码在衣食住行各方面会有些照应,今晚咱们就去求求小姨夫他们吧。”

  华阳一听更加喜出望外,要求立即就去小姨家求小姨夫写封信让自己带上。妻子当然同意,于是华阳出去购买了一些礼品。

  当天傍晚,华阳与郝华拿着备好了礼物来到小姨家。小姨夫听明白了他们的来意,二话没说,立即提笔为华阳写了信。

  他们又听小姨夫介绍了他的一些家事——他有三个姐姐,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儿,他们一共姐弟四人。他考大学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从哈工大毕业后,因为他是高材生被哈工大留校任教,现在已经是教授兼博士生导师。他的三个姐姐现在仍然在上海生活,他的老父亲已经八十岁高龄,但已经患病且已瘫痪在床多年,他的三姐也是体弱多病,不能自理,他的大姐为了照料两个亲人而耽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至今仍然单身,三姐因多病也是单身未嫁;他的二姐已经嫁人,并生有一子。为了贴补不幸的亲人,小姨夫每个月都要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寄回上海的家中,供养老父亲和两个姐姐。

  听了小姨夫述说完家事,华阳和郝华都深深地为这个昔日的名门望族,如今竟然破败没落到如此境地而唏嘘不已……天色已晚,辞别小姨一家人返回家中,郝华又熬夜为华阳做了一些行装方面的准备。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第六十八章(2)节一张硬座票牵起跨越南北的念想,华阳的奔赴里藏着对前妻的惦念,更藏着对现任妻子的试探。郝华的通透打破了隐秘的僵局——她早已察觉丈夫的辗转反侧,一句“祝你顺利”卸下了成年人世界的拧巴。郝华的成全是婚姻里的柔光,不追问过往,不苛责私心,只以理解托住丈夫的牵挂。那些未说破的心思与坦然接纳的包容,恰是日子最动人的模样。尾随着华阳购票的两个男人,究竟怀着怎样的目的?上海的亲戚能否顺利帮华阳买到去广州的车票?美子在广交会上的出现,是否真如信中那般顺遂无虞?倾情推荐阅读赏析!热烈欢迎文友积极跟评!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