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第六十八章 心飞似箭(1)

作者: 毕化霄 点击:157 发表:2025-06-19 13:45:18 闪星:2

  1977年4月初,和煦的阳光消融着中国北方大地土层深处最后的冰冻,在温暖的春意里,人们突然感到一种解冻的暖意和振奋。

  有一天,华阳的妻子头天晚上去了娘家,因为怀孕,她本是初婚又是头胎,对婚育方面的知识十分欠缺,她妈妈不厌其烦地教了她很多,一来二去天色已晚,为了安全起见,她妈妈不想让她再奔波劳累地回自己家,因此当华阳来接时,她妈妈说,留她住下,想再细致地嘱咐她一些保胎的知识。华阳只好一个人回家住。

  第二天清晨,华阳刚刚起床,就听见一阵“嘭嘭嘭”的十分急切的敲门声,并有人高声喊道“这家是姓华吗?”

  华阳急忙将门打开,见是一位邮递员。那邮递员又问道:“您家是姓华吗?这有一封华阳的电报,如果是您,就请签收一下好吗?这可是一封加急电报啊!” 这封电报来自日本,是美子发的加急电报,这真是个“报春”的好消息,她在电报中说,她将于本月下旬来中国广州市,她将作为日本一个贸易团的成员,来广州市参加“第一届中国(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华阳前两天从报纸上看到了关于本届“广交会”的报道,知道这个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每年春夏两季都将在广州各举办一届,它是中国目前仅次于上海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广交会始办于1977年,本届就是第一届。

  接到这封电报,华阳十分兴奋,心想,美子母女离开自己去日本定居至今已经两年多了,虽然她们经常来信,可是远隔重洋分居两国,再想相见实在是难呐,已经这么久未见了,心中确实十分挂念。华阳心想,再过几天,她们就要来中国参加“广交会”,这岂不是相见的绝好机会吗?可是,她们要想来哈尔滨确实十分困难,因为那时的中国,对外国人入境后的限制还是很严格的,基本上是定向、定点、定区域的,就是说,如果她们来中国的目的地是广州市,那么,她们就只能在广州市市区一定的范围内活动,并且是要在允许的范围内,有些属于保密或是比较敏感性的地方还是不能涉足其间的。因此,她们要想借这次的机会离开广州市到哈尔滨来,那是不可能的事。要想见面的唯一办法就是自己设法去广州。可是,自己每天都要上班,如何能去呢?华阳手握电报,心中却是七上八下的,一时还真不知如何是好?他看了看手表,再有半个小时就到上班时间了,可是自己光顾了谋划如何去广州看她们了,却连洗漱和做早饭还未顾得上呢,当然也就没有饭可吃了,他只好匆匆忙忙地洗漱了一下,抓起提包,锁上门,下楼,骑上自行车急三火四地赶到单位,还险些迟到。

  上班的一整天,他都在思谋如何设法去广州与她们见面,因此,显出心事重重且魂不守舍的样子,同事见状问道:“华阳,你怎么了,你老实说,昨天晚上去哪儿约会了?晚上没睡好吧?快坦白,你是去会哪方的小妞、小蜜去了?”对这种玩笑,华阳已经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了,因为美子她们刚走的那阵子,来找他为他介绍对象的接踵而至,真的是媒妁盈门,弄得他在家里和单位都不得消停,单位的人已经见怪不怪,每逢他被那些人弄得不知所措,心事重重时,人们就这么与他开玩笑,打闹,虽然他现在已经结婚了,可是一时人们还转不过弯来。华阳对此也已习以为常,既不理念也不计较,仍然自顾自地低头不语,一心思谋如何设法去广州。

  晚上,回到家里,见妻子已经回家来正在做饭。妻子见华阳脸色不大好,就关心地问道:“阳,你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了吗?”华阳强装笑脸应道:“没事,今天工作忙,有点累了。”妻子立即接过他的提包,又给他打来洗脸水,说:“洗把脸,然后在沙发上躺会儿,一会儿饭就好了。”

  华阳望着妻子挺个大肚子还在忙忙碌碌,他真有些不忍,本想把今天的事情跟她说说,可是转念一想,虽然妻子与美子原本是好朋友,可是,这种事情还得慎重考虑,常听到一些对婚恋比较有经验的人说过,当着一个女人的面,说另一个女人的事情那是很犯忌讳的,况且是对妻子说自己要去与前妻见面的事,那是更犯忌讳的。他想,虽然她们以前曾经是很好的朋友甚而称得上是闺密,可是,那已经是从前的事了,现在她俩的身份都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郝华是自己的现任妻子,而美子是自己的前妻,而且已经去日本定居两年多了,无论是从哪个角度说,她俩再也称不上是闺密或是好友了,从情感上已经拉开了不小的距离。况且,现在自己能否去得上,还在未知之中,还是暂时不说为好,如果真能有机会单位让自己如愿以偿地去广州的话,那时再告诉她,请求她能够理解并支持也不迟。考虑再三,他觉得还是先不说,暂时让她蒙在鼓里好些,于是,华阳暂未对妻子吐露此事。

  当天晚上,在黑夜的寂静中,华阳躺在床上,思绪纷飞,翻来覆去,难以入眠……那封电报确实成了他的心病,几乎搅扰了他一整天,一方面他十分想念美子母女,这次美子即将进入国内,虽然远在广州市,但是未有国界的阻隔,想见面还是可能的,只是现在自己是公职人员,没有相当充分的理由和机会,自己要想离开哈尔滨赴广州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他苦于无计可施;另一方面,这次确实是个自己与美子母女“久别重逢,倾诉离情别绪并消解思念之苦”的绝好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果自己不及时抓住,那就太可惜了,也许再难找到这么好的机会了……蒙蒙胧胧间,似梦非梦中,华阳的眼前仿佛在不断地“过着电影”,仿佛又回到了从前,一幕一幕尽是他和美子母女的“以往”——有当初他们“似曾相识”的第一次相见那时的感觉;有他们一见钟情、相见恨晚的心动;有初中同班同桌时的种种片段;有她温柔可人、善解人意的举止和种种表现;有他们婚前婚后的种种生活情景;有她在“文革”中遭遇种种不公、不实的打击与诬陷;有车站生离死别、撕心裂肺的送别场景;当然也有女儿的乖巧伶俐和聪明可爱的种种让人难以忘怀的一笑一颦等等情景……甚而他还在构想着,如果他们得以相见,他们相会时将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一时间产生了如下幻影:在广州,当他们看见了对方,感觉他们阔别了两年多,现在突然近在咫尺,就在那一瞬间,自己当会如何情不自禁地向她们狂奔而去,而她们又将会如何欣喜若狂般地张开双臂向自己快步迎来,从她的表情看,应该说更多的是出乎意料,惊喜交集——因为她在中国生活了近三十年,对中国的国情民情与风俗习惯还是了如指掌的,是地道的“中国通”,她也深知,像华阳这样每天早出晚归,勤勤恳恳已经成为习惯的人,为了自己的私事请假并且千里迢迢地从遥远的北方,千辛万苦地赶来大南方的广州,是不大可能,也是难以想象的事情!想不到,他华阳竟破天荒地做出一反常态的事情!他想,那时,她一定会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她也一定会不顾一切地向自己狂奔过来,投入自己的怀抱并与自己相拥而泣,倾诉离情别绪和相思之苦……女儿也会扑入自己的怀抱……

  他想,为了她,为了她母女,自己这一次一定要突破万难,要将“不大可能”变成“可能”,要把“难以想象”变成“现实”!那一夜,华阳几乎是彻夜未眠……

  真是 “天公作美”,“天从人愿”!第二天,华阳无精打采地到单位上班,他无意之中信步走进了他升任主管生产的副厂长前曾经工作过的技术室(他曾是这里的主任),刚走进技术室,就听见有两个技术人员正在交谈,张技术员说:“李工程师,你知道不知道,咱们工厂生产的一台锅炉卖到镇江食品厂,昨天那边打来电话,说那台锅炉出事儿了?”

  李工程师吃惊地急忙追问:“出啥事了?是质量问题还是责任问题?与咱们关系大吗?”

  张技术员说:“听说是安装图纸的配套出现了问题,人家回去安装时,发现咱们给的图纸不完整,缺了不少的图纸呢!”

  李工程师说:“你可吓死我了,我以为是多大的事呢!不就是几张图纸吗,咱们给他们配齐了寄去不就完了嘛。吓了我一大跳!”

  张技术员问:“你干嘛那么紧张?”

  李工程师说:“你不知道,那台锅炉是我参与设计的,并且出厂给配图时也是我给配的,不知怎么回事,怎么会少了好几张呢?我真怕追查到我的头上啊!”

  张技术员又说:“虽然不是大问题,但是,人家要求咱厂立即派人去处理,要求带齐图纸,还要在现场处理并解决问题。恐怕光是寄图纸补齐还不行。弄不好得从咱们中间选派人员去处理呢!”

  李工程师立即说:“可别派我去,这可是个丢人现眼的事,最好别让我去,也别从咱们技术室派人去,这既丢人没面子,还费力不讨好!”

  张技术员说:“可不是嘛,这种事谁愿意去呀?可是,别的科室学过设计又懂技术的人真是不好找哇!”

  华阳灵机一动,心想,真是天公作美,“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不就是我最佳机会嘛!于是他接茬儿应道:“二位,你们看这任务我去行不?”

  张技术员和李工程师这才发现华阳一直在旁听,继而俩人又四目相对片刻,突然他俩又四掌对击并兴奋地说:“真是不想到竟有自告奋勇来做垫背的。还真别说,华副厂长要是肯去,还真是最佳人选,因为他除了上过文科大学,前几年还在工业大学深造过,又曾经在咱们技术室当过主任,他的设计水平和技术水平都属一流,不是一般的高超,处理这点事儿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儿’嘛!可是,华副厂长,你为什么要担这种既丢人没面子,又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呢?”

  华阳说:“这你们就不用管了,我自有打算。”紧接着,他又追问一句以确认一下:“你们技术室确实不想派人去了?”

  李工和张技术员异口同声回应:“我们都不想去。可是华副厂长,你要想去的话,可得赶紧,因为我们主任正在厂长那儿研究这事呢!不知确定了没有?”

  华阳立即转身走出技术室,直奔厂长室。他来到厂长室门前,轻轻地敲门。只听见里面说:“请进!”

  华阳推开门走了进去,他看到果然室内只有厂长与技术室主任俩人,就直截了当地问道:“你们是否正在研究去镇江处理锅炉问题的事?如果是的话,我想自告奋勇,毛遂自荐,你们看派我去行不?我愿意去趟这趟浑水。”

  厂长和主任四目对视少顷,俩人不约而同说道:“真是太好了,我俩正为此事发愁呢!我俩怎么就没想到这一招呢?”

  厂长又说:“还别说,这真是个高招儿,华阳的身份正适合,他是原来的技术室主任,而此事不是发生在他的任上,对方一见是老主任又是现任的生产副厂长亲自来处理,说明我们对此事十分重视,他们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一定会客客气气的,而且华阳也会处理得十分妥当。我们信得过。那就这么定了!华阳,你准备一下,过两天就出发,可以吗?这段时间厂里生产上的事,我先代理你抓一下。”

  从厂长室出来,华阳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心中不由得有些激动并欢欣,还略微有点儿洋洋得意,因为自己这次灵机一动,迅疾抓住了这个良机,真可称得上“一箭双雕”:既可堂而皇之地以处理产品问题的身份出差,顺路去广州与美子母女相会,不必请假从而解决了两天来一直困扰自己的难题,满天的乌云一扫而光,云开日朗;另一方面又可以为自己节省了近一半的路费!(从哈尔滨到镇江的路费和宿费,理所当然的应按公出全部报销了,这可是跨越了大半个中国的路程啊)

  华阳回到办公室略微整理一下办公桌上的文件及一些资料等,然后抓起提包,走出办公室。他要立即做好行前的准备,他最先想到的就是马上去母亲当主任的饭店,先向老人家讲述了美子母女将来中国广州的好消息,然后又请她老人家托人买了些本市特产——闻名中外的“秋林里道斯”(即秋林红肠),因为他深知美子最喜欢吃这种红肠了,而且是百吃不厌,他想,我给她带去这种红肠,她肯定是会十分欣喜的!她在日本恐怕不可能吃到这种红肠的,给她带去这个比带任何东西都强上不知多少倍!由于当时还是物资匮乏时期,买肉制品是要凭肉票的,况且“秋林里道斯”又是紧俏商品,柜台上基本见不到,必须托秋林的重要人物才可买到。过了一个小时,被托之人便拿回五斤秋林红肠。据那人说,到秋林公司后,他找了现任秋林公司副总经理的一位老同学,向他陈述了华阳与美子的事情,夏副经理听明白之后,二话没说,立即拿起笔写了五斤红肠的批条,这可是这位杨副总经理的最大权限了!一般能买到一两斤就是“好大的显示”了!夏副总也说:“这可是破天荒头一次啊,我还从未这么批过呢!这可是为了你,而且是事关你的好友的情意大事,况且是他的前妻大老远地从日本来中国,你的好友去见她,怎么也得带点儿像样的礼物嘛!最好的莫过于‘投其所好’了,一会儿,我再让他们给精选一些火候和色味俱佳的红肠,我索性就好人做到底,就是犯点小错误,破例破规我也认了,我觉得也值了!”华阳对这位朋友千恩万谢了一番后,提着五斤红肠又立即直奔火车站购票,因为他那颗心在此时已经有如箭在弦上——去意迫切,甚而可以说是“急不可耐”甚而“飞心似箭”啦!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第六十八章(1)节命运的巧思总在不经意间铺就路径。春日的暖意里,一封来自日本的电报搅乱了华阳的心湖。前妻美子将随贸易团现身广交会,隔着南北千里的距离,他既念着旧情,又苦于公职在身难以成行。恰在此时,镇江的锅炉故障成了“天作之合”,让他得以借公出之名奔赴广州,五斤秋林红肠裹着跨越山海的惦念,也藏着对现任妻子未说出口的纠结。郝华会察觉华阳此行的真正目的吗?广州的重逢,是消解思念的暖春,还是勾起新纠葛的开端?美子的贸易团身份背后,是否藏着更复杂的故事?倾情推荐阅读赏析!热烈欢迎文友积极跟评!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