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表扬】银河悦读评论员冬青树的评论受到作者高度肯定
点击:271
发表:2025-11-11 13:05:16

【写在前面】银河评论一直是我们网站的一块金子招牌,很多作者都是被我们有温度的评论所吸引而在网站驻足。前不久,作者丑人有鱼老师给我发信息,他准备出版自己的个人诗歌文集,他的诗歌大多在银河网站发表过,评论员冬青树老师几乎每一篇都写了很中肯而且很有温度的评论。他想请冬青树老师为他的诗歌文集写个评论,要我跟冬青树老师联系一下,看是否愿意。我给冬青树老师留言,说明丑人有鱼老师的请求,她说尝试一下。这是银河作者与评论员之间良好互动的又一段佳话。

【个人简介】冬青树,本名徐丽华。愿以文字行走,以心声远游,酷爱在山水与尘世间捕捉故事。文字散见于多家报刊与网络角落,2021年栖居银河悦读网,以温暖的评论与人相遇,获“金牌评论员”之称。一路走来,始终相信写作是照亮寻常日子的一缕微光,愿以此心此文,与君同行
丑人有鱼老师在银河网站的文集链接:
https://www.yinheyuedu.com/author/index?uid=7171&typeid=2
下面就把冬青树老师为丑人有鱼老师写的评论与大家分享——
在历史烟火中打捞诗意的彭城
——读赵玉强老师的诗集《我在徐州等你》
文:冬青树
赵玉强老师的诗集《我在徐州等你》,是一部将城市作为精神原乡的深情之作。诗人以千年古城徐州为经纬,用饱含历史浓墨与人间烟火的笔触,构筑起一座横跨时空的诗意城池。整部诗集以“等”为精神脉络,串联起彭城的文明源流、战争记忆、市井画卷与山河新貌,在古典与现代的悠长对话中,完成对故乡的文化寻根与诗性书写。
一、历史沉香与当代气韵的对话
诗集开篇的“彭城七里”,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时空长卷。诗人以考古学家的严谨与诗人的灵动,层层抚过历史的年轮:从彭祖熬制的雉羹到苏轼筑就的黄楼,从九里山下的古战场到淮海战役的决胜之地——这些历史的片段从未沉睡,它们已深深融入城市每一次呼吸的脉动。
诗人驾驭时空的笔法尤为独特。《黄楼》中,“黄楼有鹤/在云龙山水之巅”与“黄楼有忠/在铜牛气定神闲”,是时空的垂直叠印;《鼓楼的鼓》里,“残阳如血”的古战场与“淮海经济区中心商贾云集”的现代繁华,构成历史的水平交响。尘封的编年史由此苏醒,化作与城市同频的深长脉动。
诗人对历史细节的把握同样精妙:豆子霉变后凝成的臭盐豆、吕布殒命的白门楼、苏轼留下的苏堤——这些沉潜于时光深处的印记,成为连接古今的情感纽带。更难得的是,诗人让它们与当代生活自然相融:“打破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徐州烧烤/319种美食串起的烟火气”,正与“汉画像石上烧烤历久弥香”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味觉对话。
二、烟火、山水与人的三重奏鸣
诗集构筑了一个丰饶而独特的意象世界,其中最动人的,莫过于烟火、山水与人的三重交响。
烟火意象,是开启这方水土的味觉密钥。羊方藏鱼沉淀着古老的烹鲜智慧,马市街的饣它汤(“糁汤”)飘香四千载,绿豆丸子汤、煎饼、地锅鸡……这些滋味不只抚慰唇齿,更被诗人点化为深沉的人文符号。在《童年味道》中,煎饼“卷上春夏秋冬的时令新鲜”,臭盐豆“剪不断丝丝硬连”——它们早已超越食物本身,成为可触可感的乡愁载体。而“烧烤”意象尤为炽烈,既在汉画像石上余香缭绕,又在现代夜市中翻滚沸腾,堪称徐州人豪爽性情最生动的注脚。
山水意象,则被赋予了人格与精神。故黄河是“穿城而过的金腰带”,云龙山如游龙回望,九里山似仍在低语往昔烽火,吕梁阁“标签山乡巨变的功绩”。山水在此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情感与记忆的容器。在《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画卷里,山水平缓地渗入城市的吐纳,形成刚柔并济的生态诗学。
人物群像,从历史深处走向市井烟火。彭祖、项羽、苏轼、关公……与推车支前的百姓、铜牛市场的民工、制作香包的绣娘,共同编织出这座城市鲜活的生命图谱。他们不再只是姓名与身影,而是凝结为徐州人“灵秀豪迈”的集体面相,诠释着这片土地独特而坚韧的精神气韵。
三、古韵新声的融合与创造
诗人在语言艺术的探索中,将古典诗词的韵律之美与现代诗学的自由精神巧妙熔铸,形成古韵与新声的和谐共鸣。
在《大风歌》的续写中,诗人既承袭了原作的雄浑气魄,又注入现代人的精神回响:“大力起兮一声吼/汉语汉字汉文化从此开了头”。在《拉魂腔》里,柳琴戏的婉转节奏与现代诗的意象语言交织生姿:“柳叶琴弹起/悲喜剧的花腔/从清晨到日暮/把平淡的生活/拉的生动”。
诗人更擅长锻造意象的新颖组合。《月亮门》中,“月亮挂在古堡的苍凉/挡住金戈铁马”,以静谧制衡喧嚣;《食指》里,“指点不了江山/也不指指点点别人的后背/只蘸点风雨/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于凡俗中见哲思。这些意象既陌生又亲切,在古典意境与现代感知之间,架起诗意的虹桥。
尤为可贵的是对传统物象的现代重塑。《镰刀》中,那“兀自挂在墙上/寂寞着像晚云遮住的月牙”的农具,被赋予了存在之思;《算盘》里,原本用于计数的工具,却成为历史的见证者,“计算边关和皇城的距离/算计烽火戏诸侯燃烧的时间”。这种对日常之物的诗性照亮,正源于诗人深刻的洞察与丰沛的创造灵感。
四、“等”的诗境与故乡的温情守望
“等”,是整部诗集的精神底色,在诗人笔下如藤蔓般舒展出丰饶的意蕴。它既是对八方宾朋的诚挚邀约,亦是穿越时光对文化根脉的深情叩问;是此刻的驻足凝望,更是朝向未来的永恒开放。
于《我在徐州等你》的往复吟咏间,“等”悄然挣脱时间的刻度,化作一座贯通古今、对话你我的诗意长桥。它所等待的,不独是远道而来的旅人,更是一种完整的生命体验:“领略历史文化的悠久深厚/欣赏山水风景的美丽壮观/品尝美食的舌尖盛宴/感受风土人情的热情厚道”。这种等待向所有人敞开,每一位读者行至此处,皆恍若在镜中照见自己的身影。
诗中涓滴汇聚的故乡认同,并非狭隘的地域标签,而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包容。诗人既沉醉于“穷北关富南关有钱人住户部山”的市井记忆,也高歌“徐工机械挺起工业的脊梁/协鑫光伏照亮世界”的现代强音。正是这种植根于文化深处的自信,让“诗意徐州”最终跃出地理的边界,成为一座可感、可栖的精神家园。
“等你”——所候何止远方的旅人?更是所有在流光中走失的味觉、听觉与诗心。于是整部诗集成就了一场“反向奔赴”:不是你来这座城市打卡,而是这座城市主动将它的烟火、炮灰、麦秸与杏花瓣,一一点染于你的灵犀。
五、为地域诗歌开新境
赵玉强老师的《我在徐州等你》,为地域诗歌写作开拓了新的美学维度。诗人摒弃了方志式书写的窠臼,以独特的生命视角,将徐州这座千年古城,转化为一座可读、可感、可思的文本之城。
诗集的脉络编排尤见匠心:从“彭城七里”的历史纵深,到“故黄河之恋”的情感奔流,再到“穿越徐州历史街巷”的空间漫游,继而转入“三餐四季人间烟火”的生活肌理,拓展至“走向大美山河”的天地视野,最终收束于“母校中南大情怀”与“爱在故乡”的精神原乡。这一由历史至现实、由城池至内心、由具象至升华的旅程,构筑起一个完整而温润的诗意世界。
在语言技艺上,诗人娴熟运用蒙太奇、意象叠加、时空折叠等现代笔法,却始终与古典诗学气脉相通。正如《彭城龙韵》中,他将整座城市想象为一条腾跃之龙:“戏水的游龙蛰伏在古黄河/五省通衢的牌楼是彭城的龙头”。如此宏大的隐喻,既根植于传统想象,又焕发着现代精神,充分展现了诗人熔铸意象的非凡功力。
结语:一座城的诗性抵达
赵玉强老师以诗人的敏锐与游子的赤诚,为徐州赋形铸魂,将其升华为一座可听、可嗅、可品的诗意空间。他笔下的徐州,既有“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雄浑气魄,也有“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婉约,更有“串起319种美食”的鲜活烟火,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熠熠生辉。
这部诗集的价值,不止于对一座城市的文化梳理,更在于它为地域书写提供了一种清新范式——让历史开口说话,让山水吐露情愫,让食物承载记忆,让日常焕发诗光。在全球化语境下,这种深植于本土、又面向世界的表达,正是一种可贵的文化自觉。
《我在徐州等你》既是对一方水土的深情告白,也是对普遍乡愁的温暖回应。在徐州,等待的不只是你——更是那千年未熄的诗意星火,与那些在时光中走失的感官与灵魂。也正因此,赵玉强老师笔下的徐州,已然跃出地理的边界,成为所有追寻根脉的现代人共同的精神故乡。
2025年10月12日
银河悦读版务部
制作美工:梦秋

2025.11.11.



1楼 文友:梦秋 2025-11-11 13:08:34
银河评论一直是我们网站的一块金子招牌,很多作者都是被我们有温度的评论所吸引而在网站驻足。
向冬青树老师学习,用心写出中肯而温暖的评论一定会得到作者和读者的赞赏和肯定!
回复
2楼 文友:天路过客 2025-11-11 13:25:46
冬青树老师,很优秀的银河评论员。
回复
冬青树 2025-11-14 11:12:22
感谢您的认可,这份鼓励我悉心收下。在银河与各位文友相伴而行,用文字交换感悟,本就是一件美事。期待继续与您同行,在阅读与思考中共同收获更多风景。
3楼 文友:文墨耕耘 2025-11-11 14:25:10
品读银河悦读网站编辑冬青树老师对“丑人有鱼”的诗集《我在徐州等你》深有感悟。金牌详论员冬青树老师对该诗集进行评实的评论与闸述,把徐州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以及这座城市的变迁与发展有理有据的展现给读者,让读者耳目一新,彰显出作者的诗集充满正能量,也体现出作者在诗集创作中蕴藏着丰厚的文学底蕴!向冬青树老师及作者学习致敬!
回复
冬青树 2025-11-14 11:11:08
拜读您的留言,心中暖流涌动。您对拙评的解读如此精准深刻,让我看到真正的好文字自会遇见知音。
您说得对,是“丑人有鱼”老师诗作中饱满的徐州风情与时代脉搏,为评论提供了最丰厚的土壤。我的工作,不过是作为第一读者,将诗中蕴藏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韵与历史之重小心翼翼地捧出来,让更多人与这份感动相遇。
能通过您的眼睛,再次看见那诗集中“正能量”与“文学底蕴”的交相辉映,于我是一次珍贵的确认。愿我们继续在银河的星空下,互为灯火,照亮每一篇值得被珍视的创作。
4楼 文友:张红 2025-11-11 14:25:43
冬青树老师的评论主题突出,有思想、有观点、是一位优秀的银河评论员。给冬青树老师点赞!
回复
冬青树 2025-11-14 11:09:08
5楼 文友:王忠田 2025-11-11 14:36:40
我在银河悦读发表的作品,每篇都能得到冬青树老师的评论,而且评论的水平非常高。读她的评论可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下面摘录一段冬青树老师对我的游记《 阿尔山观林》的评论和我的回复。借此向冬青树老师表示赞扬和感谢!
冬青树编号:302997 发表时间:2025-08-11 10:39:43
这篇文章是一篇精彩的游记,详细记录了作者王忠田在内蒙古阿尔山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旅行经历。文章通过对阿尔山市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和人文特色的描绘,展现了阿尔山的美丽与独特。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阿尔山的森林、天池、石塘林等自然景观,以及阿尔山火车站、百万亩人工林等人文景观,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文章语言生动,内容丰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还体现了对生态保护和建设者的敬意。整体而言,这是一篇兼具文学性和教育意义的佳作,能够激发读者对自然和历史的热爱与尊重。点赞!
回复
王忠田2025-08-11 18:04:00
我非常喜欢阅读冬青树老师的评论,从评论中可以感受到她对作品进行了认真仔细的阅读,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因此她作出的评论条理清晰,论述深刻,使作者可以从中得到鼓励和启发。向冬青树老师致敬!谢谢冬青树老师点赞!
回复
冬青树 2025-11-14 11:08:09
您这份情真意切的留言,和这份特别的“评论之评论”,让我备受感动。重新读到我为《阿尔山观林》写下的感想,当时被您笔下壮美风光与深沉历史感所触动的记忆又鲜活起来。是您生动的文字先描绘出了那片令人神往的天地,我的评论,不过是一个被美景打动的游人,情不自禁发出的回声。
您说能从评论中得到鼓励,这于我,便是最大的价值与快乐。能通过文字与您和众多师友在银河相遇、神交,才是真正的幸事。期待继续赏读您的新作,共赴下一场山海之约。
6楼 文友:傅春阳 2025-11-11 15:31:57
冬青树老师是一位责任感非常强的编辑和评论员,她对每位作者的每篇稿子都精细修改、精准评论,她的评论主题鲜明、条理清哳、论证有力、气势非凡,深受大家的赞赏!因为她把自己已融入银河的事业之中,所以个人价值得到最大的程度的实现。
回复
冬青树 2025-11-14 11:05:08
您这段深刻的解读,让我在感动之余更生出一份知己之感。您过誉了,“精细”与“精准”实不敢当,我只是觉得,每一篇倾注了心血的文字都值得被郑重对待。能通过评论与作者达成心灵的共鸣,这本身就是编辑最大的乐趣。
而您最后那句“融入银河的事业”,真正说到了我的心坎上。是的,正是在这片我们共同热爱的文学星空下,每一点微光才能彼此映照,实现超越个体的价值。这份共鸣于我,是比任何表扬都珍贵的礼物。
7楼 文友:冼生 2025-11-11 16:11:30
我的文章也多次有幸得到冬青树老师的点评,每次读来都忍不住心生敬佩。老师从不会局限于常规的文字打磨,点评视角总能另辟蹊径,既精准点出内容的亮点与可提升之处,又常带着让人眼前一亮的独特见解,真正做到了 “语出惊人”。那些犀利又中肯的分析,那些跳出固有框架的思路点拨,打破了我写作中的思维定式,让原本略显平淡的表达有了新的突破口。每次看完点评,不仅是对文章的完善有了清晰方向,更能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深度与温度,既耳目一新,又深受启发,也让我对写作有了更鲜活、更立体的认知。谢谢冬青树老师行嫁衣之功,赐不言之教!
回复
冬青树 2025-11-14 11:03:12
您这份珍贵的评价,我反复读了几遍,心中满是感动与惶恐。您说“行嫁衣之功”,实在不敢当;能读到您这样倾注心力的文章,才是评论者的幸运。您的文字本身就有光,我的所谓“点拨”,不过是作为第一读者,被那光芒照亮后,情不自禁发出的回响。
您对写作的虔诚与思考的深度,才是我不断学习的源泉。这份知遇之情,我珍藏于心。愿我们继续以文会友,在互相启发中,共赴每一场与文字的美丽约会。
8楼 文友:房桂梅 2025-11-11 18:13:26
银河悦读评论员冬青树的评论受到作者高度肯定,这是值得我们评论员为她骄傲的。冬青树老师评论都是有理有据的,深受作者的喜欢,她工作勤恳,一丝不苟,几乎文章都在做评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祝贺冬青树老师得到众多作者的美评!
回复
冬青树 2025-11-14 11:01:04
您这番话让我既感动又惭愧。在银河这片星空里,我们每个评论员都是借文字传递温度的同行者,我的点滴感悟能获得认可,离不开您和各位文友一直以来的鼓励与引领。
您对作品的敏锐感知与真诚点评,同样是我学习的榜样。愿我们继续怀着对文字的敬畏,用评论的光亮彼此照耀,在这条通往星辰的路上温暖相伴。
9楼 文友:铁血胡杨 2025-11-12 08:45:21
冬青树老师,很优秀的银河评论员。特别是对文章内容的解读,很有功力。
回复
冬青树 2025-11-14 10:57:53
您这句简洁有力的肯定,给我带来了满满的鼓励。在银河这片园地里,能读到您和众多文友充满真诚与思考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我的解读,不过是作为一名读者,被好文章激发出的最真实的共鸣。
期待继续与您和各位老师同行,在品读好文字的路上,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10楼 文友:丑人有鱼 2025-11-12 13:24:49
今年以来,在银河悦读已发表诗作八十六篇,获金星二十二个,公众号八篇。能得到冬青树老师给我写的诗评,非常荣幸!感谢银河悦读红色网站提供了发表平台,感谢网站领导的悉心关怀,感谢评论员们切中肯綮的评价。再次感恩徐老师全面系统深刻睿智诗意的抬爱!学习她不为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精神,为银河悦读发展壮大添砖加瓦!
回复
冬青树 2025-11-14 10:55:51
您这份深情回响,读来让我既感动又惭愧。
真正要感谢的,是您笔下那些饱含生命力的诗行——是它们一次次打动了我,让我在品读中自然地生出共鸣。您的创作热忱与持续精进(八十六篇诗作、二十二颗金星),本身就是对文学初心的最美诠释。
能为您的诗歌文集略尽绵力,是我的荣幸。期待您的新书面世,让更多读者透过文字,遇见您笔下的星辰大海。
愿我们继续在银河这片园地里,以诗为媒,温暖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