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银河头条】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太行采风七日行圆满收官

作者: 独上月楼 点击:123 发表:2025-09-29 00:12:33



 “重走英雄路 再燃报国情”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太行采风七日行完美收官

山河铭记英雄志,太行激荡爱国情。


2025年9月15日至21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刻,一场以“重走英雄路 再燃报国情”为主题的太行七日行活动,于近日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文旅活动由开国少将萧锋将军之女萧南溪担任总策划、总指挥、总顾问,银河悦读站长独上月楼(李玲)任团长,梦秋(胡泊)任常务副团长。团员中,既有开国将帅和英烈后代,也有全国模范的后人。如:彭德怀侄外孙张峰、赵尔陆上将之女赵珈珈、熊向晖之女熊蕾、邓仕均烈士之子邓其平、台湾牺牲烈士朱枫之孙女朱容瑢、子弟兵母亲戎冠秀孙女李秀玲、李贞将军义女李里等,还有来自黑龙江、北京、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重庆、广东、陕西等10省市的银河文友以及他们的亲属,更有北京新旗帜艺术团和特邀嘉宾陈辉大校等加盟,共同组成了太行采风团。为保留珍贵的记忆,采风团还特聘谭明、清风、佳音、侯凤等随团摄影录像。


怀揣对历史的敬畏与对英雄的缅怀,大家踏上了承载着红色记忆、历史文脉和壮美山河的太行之旅。在崇山峻岭间回溯抗战岁月,在红色遗址中感悟初心使命,用脚步丈量历史厚度,用行动传承英雄精神,圆满成就了这场意义非凡的红色之旅、历史人文之旅和风光之旅。


 一、采风全程简要回顾

首站始于山西长治市武乡县,这里是八路军抗战的重要根据地。9月15日傍晚,队员们陆续抵达并入住酒店。9月16日,红色寻访正式开启。团员们先后走访了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砖壁旧址与鲁艺旧址。在王家峪,朱德总司令亲手种植的红星杨挺拔依旧,枝叶间仿佛还回荡着当年将领们商讨战局的声音;砖壁旧址内,简陋的窑洞、斑驳的武器,无声诉说着朱德、彭德怀、左权等领导人在此生活战斗的往事;鲁艺旧址里,抗战时期的文化作品与史料陈列,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文化抗战”的力量——文艺工作者以笔为枪,用作品凝聚起全民抗争的精神力量。


当日下午,队员们走进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通过珍贵的文物、影像与场景复原,系统了解了八路军八年抗战的全过程。馆内“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展区前,队员们驻足良久,不时交流感悟,英烈们“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赤诚,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


 随后几日,行程在红色记忆与自然人文景观的交织中推进。9月17日,队员们前往晋城皇城相府,这座被誉为“东方第一双城古堡”的5A级景区,不仅展现了陈氏家族“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文化底蕴,更让大家从古代士大夫的家国情怀中,体会到“担当”二字的传承脉络。相府生态园的生机盎然,也为紧张的红色寻访增添了一抹轻松的色彩。午后赴八泉峡,团员们提前领略了太行山水的雄奇,为次日的深度游览埋下期待。 


9月18日,八泉峡与红旗渠的行程成为当日亮点。在八泉峡,团员们体验了“水陆空大环线”:乘观光车穿梭山间,乘船游览2公里长的山峡平湖,登中国唯一空中拐弯的索道俯瞰峡谷全景,再乘208米高的“天空之城”观光电梯下山。360度的视角切换中,太行山脉的巍峨壮丽尽收眼底,大家既惊叹于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感慨如今的山河无恙来之不易。午后前往红旗渠,在红旗渠纪念馆,白色仿汉白玉浮雕、沙盘模型与六个展厅的史料,还原了60年代林县人民“战天斗地”修渠的历程;抵达青年洞,队员们登上半山腰,亲手触摸“人工天河”的岩壁,走过鹰嘴山、虎口崖,在青年洞口合影留念。当了解到林县人民仅凭一双手、一把锤,在悬崖峭壁上凿出1500公里长的水渠时,所有人都被“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所震撼。


9月19日,团员们先赴十字岭突围战文化园,在左权将军纪念亭、英烈碑前静默缅怀,追忆左权将军为抗战牺牲的悲壮事迹;随后前往大寨,虎头山森林公园的层层梯田,唤起了对“农业学大寨”时代的记忆,周总理纪念亭、大寨纪念馆等地的参观,让大家感受到大寨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红旗一条街的红色标语、复古建筑,更是将时光拉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团员们在街头驻足,交流着对时代精神的理解。当日傍晚抵达娘子关,为次日的行程蓄力。 


9月20日,娘子关的游览充满历史与自然的交融。“天下第九关”的关城雄踞悬崖,“京畿藩屏”的额题彰显其战略地位,团员们登上宿将楼,想象平阳公主聚将御敌的场景,体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娘子关瀑布水流奔腾,阳光折射下的五彩飞虹壮观夺目,平阳湖的湖光山色则尽显“北国江南”的韵味。


当日下午,在中共创建第一城旧址召开了纪念抗战胜利获奖征文作品颁奖典礼。到场的获奖作者登台领奖,他们从领导与开国将领后人手中接过奖杯与荣誉证书,文友洪显林代表获奖者激情发言,获奖作品集结的《砥柱中流》一书也提前送到现场,分别赠予小学校的学生,让红色故事走进孩子们的心中。 


当晚,阳泉工人文化宫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红歌会”将行程推向高潮。南溪大姐专程安排北京新旗帜艺术团赶到阳泉,与阳泉市艺术团同台演出,精彩纷呈,感人至深,赢得全场最热烈的掌声。


9月21日上午,行程最后一日,团员们赴阳泉狮脑山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剑峰”下,向百团大战纪念碑敬献花篮,共唱红色歌曲,嘹亮的歌声在山间回荡,这是对英烈的致敬,更是对初心的坚守。午餐后,大家陆续前往阳泉北站顺利返程,太行之行正式落下帷幕。


七日太行之行,不仅是一次文旅活动,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团员们从八路军总部的窑洞到百团大战的战场,从红旗渠的岩壁到大寨的梯田,在触摸历史痕迹、聆听英雄故事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了“抗争”与“奋斗”的重量。正如活动初衷所言,“对历史最好的纪念,是创造新的历史;对英雄最好的致敬,是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此次太行之行结束后,队员们必将带着这份红色记忆与精神力量,在未来的生活中传承英烈精神,续写属于新时代的担当篇章。

 

二、太行采风的多元魅力

1、铭记历史,在红色地标中崇仰不朽的丰碑

活动首站便聚焦承载抗战记忆的红色景点,让参与者在实地探访中感悟英雄精神。在武乡,我们走进八路军抗战旧址,斑驳的墙壁、留存的武器装备与详实的史料,将八路军将士浴血奋战的场景生动还原,参与者驻足聆听讲解,不时交流感悟,深刻体会到 “小米加步枪” 背后的坚韧与不易;在左权县,英雄纪念碑前庄严肃穆,全体人员敬献花篮、鞠躬致敬,在默哀中缅怀左权将军等革命先烈,“为有牺牲多壮志” 的豪情在每个人心中激荡;在阳泉百团大战纪念馆,通过沉浸式展览与互动体验,大家重温了百团大战中八路军破袭交通线、打击日军的辉煌战绩,更读懂了 “不屈不挠、众志成城” 的抗战精神。每一处红色地标,都成为一堂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可触摸、可感知的精神坐标。






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前合影留念

砖壁村八路军总部旧址前合影留念

左权将军纪念亭前合影留念

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武乡抗战地标之一的八路军胜利广场前合影留念

百团大战血战磨河滩战斗旧址前合影留念

百团大战纪念碑前合影留念

百团大战“娘子关战役”古城楼前合影留念

被誉为“前方鲁艺”“太行鲁艺”的鲁迅艺术学校下北漳旧址前合影留念


2、拥抱自然,在太行山水与文脉古迹中感受家国之美

在回溯历史的同时,活动亦带领参与者走进自然与人文深处,领略山河壮丽与文明厚重。太行山脉的八泉峡,以飞瀑流泉、奇峰异石震撼人心,大家沿峡谷漫步,看水流奔涌、听鸟鸣山涧,在感叹自然之雄奇的同时,更理解了这片土地为何能成为抗战时期的 “天然屏障”—— 它的险峻与坚韧,早已融入民族精神的血脉;皇城相府作为明清时期的人文瑰宝,青砖黛瓦间尽显晋商文化的智慧与风骨,参与者穿梭于古堡院落,探寻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感受传统文化与家国情怀的深度交融。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碰撞,让大家在放松身心的同时,更增强了对祖国山河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


3、致敬楷模,在时代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为让 “报国情怀” 与当代实践相连,活动特意前往大寨与红旗渠这两处 “时代楷模” 地标,感受和平年代的精神传承。在大寨,层层叠叠的梯田沿山而建,讲解员讲述着大寨人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贫瘠土地上创造农业奇迹的故事,参与者走进田间地头,触摸土壤的温度,深刻认识到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红旗渠,悬崖峭壁上蜿蜒的 “人工天河” 令人叹为观止,大家沿着渠岸行走,听建设者们 “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 的壮举,看石壁上留存的凿痕,“战天斗地、无私奉献” 的红旗渠精神直击人心。这些时代精神的印记,让参与者明白,爱国不仅是铭记历史,更是在当下续写奋斗篇章。


红旗渠青年洞前合影留念

红旗渠五A景区纪念石前合影留念


4、立足传承,在颁奖典礼与文艺演出中凝聚爱国共识

本次太行之旅,在瞻仰红色景点,游历秀美山川,寻根文脉古迹,学习时代楷模的同时,还增加了颁奖典礼和文艺演出,为太行之旅注入了文化厚度和情感共鸣,给大家留下了有温度的记忆。特别是红色土地上的颁奖典礼,给每一位领奖者赋予了特殊的荣光。



颁奖典礼开始前,首先由革命前辈和英烈后代萧锋将军之女萧南溪(1)、彭德怀元帅之之外孙张峰(2)、熊向晖之女熊蕾(3)、邓仕均烈士之子邓其平(4)、“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孙女秀玲(5)向所有与会人员深情讲述了父辈抗战的故事,并对青少年发出了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基因的倡议,抗战前辈坚不可摧的信仰、不畏强暴的牺牲、军民鱼水情的温暖故事,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很多人深受感动,热泪盈眶......



颁奖典礼上,独上月楼站长饱含深情地讲到(现场有删节)——


今天,我们站在赢得伟大胜利的百团大战的土地上,站在“磨河滩钢铁连荣誉战旗”高高飘扬的地方,站在曾经诞生过千千万万像“人民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这样伟大的人民群众的地方,内心十分激动。因为,这也是我的父亲与他的山西青年决死队的战友浴血奋战的地方。每一寸泥土都镌刻着烽火岁月的记忆,每一阵风雨都在诉说不屈的抗争故事。


为致敬抗战前辈,讲好抗战故事,传承抗战精神,在萧南溪大姐的鼎力支持下,我们发起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自征文启动以来,得到了来自北京、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海南、四川、重庆、湖南、云南、香港等17个省市文友的热烈响应。他们中,既有开国将领的后人,也有抗战英烈的后辈,既有深耕党史军史研究专家,也有满怀热忱寻找烽火记忆的文学爱好者。本次征文活动共收到投稿282篇,获奖作品为174篇,征文内容涵盖战场纪实、人物追忆、历史沉思、精魂传承等多个维度,字里行间着充盈着对先烈的缅怀,对胜利的赞颂,更饱含着新时代人们赓续红色血脉的坚定信念。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高的致敬是让伟大的抗战故事历久弥新、抗战精神代代赓续。此次,我们对获奖作品进行层层筛选、优中选优,最终精选96篇佳作汇编成《砥柱中流》一书。我们期盼,以这本书为载体,让更多人铭记抗战历史,让不屈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力量。


今天,我们在此举办颁奖活动,既是对优秀征文作者的表彰,更是对八路军抗战精神的再次致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铭记这片土地上的英雄过往,让抗战精神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新的光芒,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勇毅前行,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



特等奖获得者:

陈辉:《将军笑对日军司令挑战书》等14篇


优质奖获得者:

1. 张峰《百团大战中外公的峥嵘岁月》

2.张庆成: 《毛泽东称赞“尽忠报国”的抗日英雄张自忠》

3.洪显林: 《回荡在浦江大地的英雄赞歌》

4.沈延滨: 《智勇双全的特支书记》

5.杨军: 《烽火岁月赤胆魂》

6.朱新开《战斗在晋察冀的“洋八路”》

7.蒋爱丽《我的父亲罗坦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前夜的英雄壮举》

8.李秀玲: 《小小情报员》

9.胡泊: 《华中抗日最后的堡垒》


特别贡献奖获得者:

1. 总策划、总顾问、主编:萧南溪

2.爱心企业:厦门旭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4.爱心企业:山东谷淦食品有限公司

3.  李贞将军的义女李里(爱心捐赠者)


银河悦读文友洪显林代表所有的获奖者发言,他说——

从开国将领的回忆录和抗战老战士的深情讲述中,从老区人民口口相传的故事中,我们仿佛听见了历史的回音,仿佛触摸到了英雄的温度。那些鲜活的记忆碎片,在我们手中逐渐汇聚成一条清澈而澎湃的河流。


在积累大量素材的基础上,我们饱含深情撰写了一篇篇荡气回肠的抗战题材的作品。如张峰大哥的《百团大战中外公的峥嵘岁月》、张晓龙大哥的《周恩来与张云逸劳山遇险记》、张俭若大哥的《周恩来与爷爷张冲的抗日情怀》、萧南溪大姐的《给父亲治疗鼻炎的白求恩大夫》,陈辉大哥的《视死如归跳悬崖 舍生取义壮中华》,以及我撰写的《回荡在浦江大地的英雄赞歌》等等。她们不仅仅是一篇文章,更是一次心灵的跋涉,一次我们后代与先辈、我们作者与抗战历史的时空对话。


很荣幸,我们的文章能够在这次征文活动中获奖,既是一份厚重的肯定,更是一道庄严的使命。它提醒着我们,文字可以传递温度,记忆应当永远鲜活。


原娘子关旅游景区管委会主任、娘子关镇党委书记朱继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辞,并与和阳泉市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丽萍共同为获奖者颁奖。


颁奖典礼上,主编萧南溪大姐还将《砥柱中流》这部承载着抗战英烈不屈战斗历史的厚重书籍赠送与会的孩子们,希望他们从小就知晓抗战故事,学习抗战英烈,让抗战精神代代相传。

 

特邀来到阳泉参加汇演的北京新旗帜艺术团


女声表演唱《我的老父亲》



太行七日行,以红色教育为主线,让团员们在行走中感悟历史、在体验中传承精神。从八路军总部的窑洞到红旗渠的岩壁,从英烈的事迹到伟大的精神,每一处红色印记都成为滋养心灵、激励前行的养分。这场旅行不仅让大家铭记了抗战历史,更让 “爱国、奋斗、担当” 的红色精神融入血脉,为未来的生活与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真正实现了 “重走英雄路,再燃报国情” 的文旅主旨。


太行七日行,不仅是一次红色足迹的追寻,也让银河悦读网的文友与家风家国宣讲团的革命后代,在并肩跋涉中结下了真挚深厚的友谊。旅途全程,大家不分彼此、相互关照,以真诚打破初识的距离,用交流传递心底的热忱。长途车程里,车厢化作流动的“音乐厅”,嘹亮的歌声此起彼伏,伴着窗外掠过的太行风光,将旅途的疲惫化作满心的欢畅;登山途中,陡峭的石阶挡不住携手的脚步,每一次相扶、每一句呵护,都让大家的心里暖流荡漾。这份在红色土地上滋长的友谊,也成为此次太行之行最珍贵的收获。


向抗战前辈致敬,向所有参加太行文旅活动的团员们致敬!


执笔:独上月楼  梦秋


摄影:谭明   清风   佳音  侯凤



 

2025年 9月28日



1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25-09-29 00:46:30

当我为本次太行采风之行画上句号的那一刻,心底涌起澎湃的感动与敬意,忍不住为这场活动的圆满成功由衷点赞!因为这支队伍里,藏着最动人的家国情怀 —— 他们是平均年龄近 70 岁的 “银发群体”,岁月在眼角刻下皱纹,却从未磨淡心中的赤诚。我知道,有的人不止一次踏上这方红色热土,因为这里有父辈和先辈浴血奋战的光荣过往;有的人执意要去看看大寨的梯田、红旗渠的波澜,因为他们知道这一切来之不易......南溪大姐早早做了功课,知晓左权将军与妻子刘志兰伉俪深情。为了这份跨越生死的牵挂,她特意寻来一盆素雅的兰花,小心翼翼摆放在左权将军的墓碑前......站在一帧帧抗战时期的老照片前,特级英雄邓仕均的后代如数家珍般讲述父辈当年在枪林弹雨中英勇杀敌的故事,戎冠秀孙女则细细诉说奶奶如何在战火中掩护伤员、救治八路军,那份军民鱼水情,感天动地;南溪大姐凝望着父亲的老照片,眼神里既有对父辈的骄傲,更有化不开的深切怀念.....我忽然彻悟,这次采风绝不只是一场简单的红色之旅,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 老一辈用鲜血与生命筑牢信仰的长城,用浴血奋斗写下不朽的篇章;而我们,正从他们的故事里接过那份沉甸甸的传承,让红色的种子在新时代的土壤里,继续生根、抽芽,长成参天大树。


回复

2楼 文友:铁血胡杨 2025-09-29 11:52:18

铭记抗战英烈,我们一起传承。祝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太行采风七日行圆满收官。

回复

3楼 文友:张红 2025-09-29 19:32:53


铭记抗战英烈,祝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太行采风七日行圆满收官!

回复

4楼 文友:攀登顶峰 2025-09-30 13:03:08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太行采风七日行圆满收官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这次釆风不仅有历史记忆的传承,而且有抗战精神的弘扬,更有红色文旅的发展,尤其有爱国情怀的激发。

回复

5楼 文友:时光无心 2025-09-30 19:58:51

“重走英雄路 再燃报国情”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太行采风七日行完美收官

回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