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第十六章 野外实战演练

作者: 黄爱民 点击:122 发表:2025-11-10 09:37:20 闪星:2

  在军事学院最重要的还是全面、系统的学习军事理论和实地演练实战,对于大多数像父亲这样营以下指挥员主要的科目是战术指挥和技术训练的组织实施以及相关学科的学习。

  经过一个阶段的理论学习,学校决定组织军事连的学员远赴浙江武康县山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驻训,主要科目是步兵连实弹战术演练,将学员分成攻防两方,以步兵连规模的攻防战术进行实弹实兵演练。按照设置的战术课程安排,学员采取编组分设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攻方,另一方为守方,指挥员由学员分别担任,每天根据上下午及晚上的不同时段组织演练。一轮演练结束后,由教官进行现场点评,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由教官组评选出每轮的优秀学员。

  武康县距离上海200多公里,当地山高林密,湖泊众多,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选择在这里的山区进行步兵连实战演练,就其地形地貌和气候以及交通分布等,都是演练的理想场所,是学校精心挑选的演练场地。

  按照教学方案,父亲他们200多名学员进驻山区后,严格遵守部队不扰民纪律,全部在野外宿营,搭建野外帐篷,实行野炊。这些对于刚刚经历在青岛海防驻守的父亲来说,显然是驾轻就熟,因而父亲受命担负营区的布防和警卫安排。父亲结合当年罗炳辉副司令员的“梅花三角分驻术”要领和自己在青岛海防的警戒布防经验体会,很快就拟定出实施方案,得到教官组的首肯。

  分兵方案下来后,父亲被分到了防御方,并以区队长的身份担任了首次实弹实兵的防御指挥员,这让父亲感到压力颇大,父亲为此找到班主任,可是班主任告诉他,首次演练攻防双方的指挥员人选是校方在调阅学员的档案和部队推荐表后,结合学员的成长经历最终决定的。之所以选择父亲为防御方指挥员,除了父亲长期在新四军和野战军警卫部队担负警卫任务的经历外,还有部队在推荐表中介绍的父亲拟定的驻守海防的连队防御方案得到师团机关的肯定与好评,带领的班排战术操练、分解与合成等都是全团、全师的示范班排,父亲是全师的尖子排长,加上父亲到校后一直刻苦学习的故事早已在学校传开了,正是这些促使学校选择了父亲。曾经和父亲聊起过此事,父亲颇为自豪地告诉我,第一次野外实战演练对于日后的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可想而知,能够被选择担任首次演练的防御指挥员,即是对他以往成绩的肯定,更是对自己的信任,因此父亲暗暗发誓,一定不辜负学校和组织的信任,不辜负同学们的期望,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学校将学员按照攻防序列进行分帐宿营,父亲还是拿出自己擅长的发扬民主的特长,他把所有防御方的学员召集在一起,让大家畅所欲言,谈个人对如何做好防御的意见和建议。学员们有的谈防御与进攻的衔接,有的谈防御布防重点与注意要点,有的谈防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等等,大家就提出的问题进行广泛讨论与交流,几乎每个学员都发了言。父亲边听边记,不时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和大家交换,当达成一致意见后,父亲就认真做好注解和标号,慢慢的,父亲的防御方案在脑海中开始完整的形成。

  父亲连续熬了几个晚上,将形成的方案再拿到学员中听取意见,在得到学员赞同后,父亲对防御部署进行了分工,父亲的亲和力与严谨的作风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大家纷纷表示一定全力配合父亲打好这第一仗,这给了父亲很大的信心。

  根据父亲的防御方案,将百来号人员分成三个排,每个排三十多人,以防御指挥中心为重点,对兵员以三角型进行布防,由里到外分三层进行布防。一旦遇到攻方袭击我任何一部时,防御方立即收缩防御,相互衔接,向指挥中心靠拢,确保指挥中心的安全。各部及时机动出击,相互呼应,形成坚固的防御体系,使敌人的优势火力难以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同时还可以视机对攻击方实施反包围,这些都是罗副军长梅花战术的要点。

  在顶住攻方的第一轮猛烈攻击后,防御方依托这种防御布阵,可以对来犯之敌实施有效的多点打击,从各个不同侧面机动打击进攻方。在敌强我弱时,可避强击弱,同攻方兜圈子与之纠缠,在运动中寻觅战机,集中力量各个击破,以小胜仗积大胜,一点一点把攻方吃掉。

  这样的战术看似很土,也没有什么高深的战术涵养,但非常实用,尤其适合防御部队的机动防御作战,这些父亲在当年的鲁南战役、宿北战役等战役中,面对国民党军疯狂轰炸和袭击我野司机关的危急形势下,父亲他们特务团运用这些战术与敌周旋,取得很好的效果,父亲感触最深。

  一切都布置完毕,演练指挥部发出指令,攻防双方的实战实兵演练正式开始了。

  在设定的防御区域内,父亲将三个排分别以三角型安排在设定为指挥中心的山坳四周的山坡隐蔽处,再从每个排抽出几名战士组成机动队伺机待命。

  攻方指挥员是一位来自野战军一线部队的副连长,当得知防御方指挥员只是一名排长时,思想上有轻敌思想,他采取我军惯用的包围战术,在紧逼中逐步缩小包围圈,以挤压父亲他们的防御阵地和空间,最后实施猛烈的集中打击。

  当攻方开始以全部兵力试图围困父亲他们防御方时,父亲命令各部依托地形地物,相互靠拢和收缩,形成三角形的有力防御阵地,在暗中稳兵不动,一旦攻方进入有效设计范围,采取轮流攻击方法,不同时暴露我军潜伏的目标,又混乱攻方的视觉何人判断。

  攻方在第一波攻击遭到父亲他们有效打击后,不得不采取后撤调整部署,准备集中火力击破一点的方法。而父亲已经预判到他们下步可能采取的行动,决定趁他们还未完成兵力集中之际,果断决定采取敌退我军的方法,快速穿插攻方一部,狠狠打击攻方,跳出他们设置的包围圈,使得他们准备发动的集中火力攻击一部的构想,还来不及完成就被狠咬一口,从而被迫延迟攻击时间,而这短暂的延迟为父亲改变防御策略。实施由单纯的防御到在防御中采取机动攻击、各个击破的积极防御策略,正所谓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这点长期在陈粟首长身边担任警卫战士的父亲显然更有心得,父亲很好的将战术大师粟裕司令员的诸多经典战役的成功范例运用到这次演练中,最终取得了完胜。

  事后教官组在点评时对父亲的战术安排给予高度赞扬,认为父亲很好地运用了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许多积极防御战术的要素,不消极防守,在运动中寻找战机,在战斗中精准预判敌情并及时果断作出有效的调整。

  父亲应邀对自己的战术设想和安排进行了汇报和讲解,他把自己十多年在军部和总部机关学到的心得体会向学员们进行详尽的介绍,并把自己在整个演练中的一步步思考和演变过程全盘向大家托出,令所有学员和教官对父亲刮目相看。

  在接下来的轮换演练中,父亲又被换为攻方指挥员,父亲一如既往地采取军事民主,广泛听取学员的意见,开展大讨论,在集中大家的智慧进行方案细化,形成后再提交全体参战队员研讨,最终形成完整的上报方案,父亲的这些做法得到校方和教官组的一致好评。对此父亲给我的解释是,这些都是我军战争历史的胜利法宝,他只不过长期在首长身边的心得体会比别人更深,加上父亲善于思考和用心,将这些很好地得以运用。

  因此在父亲担任攻方指挥员的演练中,父亲极其丰富的大战役亲历者的经验再次帮助了他。父亲运用我军历史上著名的孟良崮战役的成功范例经验,采取粟裕司令员的声东击西战术,故意暴露自己的一部分兵力意图,吸引防御方盲目效仿自己的积极防御战术,采取所谓主动进攻的防御战术,贸然反击,结果被父亲又一次预判到,实施反包围,集中所有兵力打击攻方要害,再次取得胜利。

  这两次攻防演练的成功,让父亲成为军校的明星人物,也奠定了日后父亲留校任战术系教官的坚实基础。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军事学院的武康山区驻训场上,父亲以尖子排长的过硬资历,受命担任首次实弹战术演练的防御指挥员。他融汇罗炳辉副司令员的 “梅花三角分驻术” 与粟裕司令员的机动战术精髓,发扬军事民主集思广益,构建起层层衔接的立体防御体系。面对轻敌的攻方,他沉着预判、灵活调整,以“敌退我进”的积极防御策略破局取胜;转任攻方指挥员时,又巧用声东击西之计复刻经典战役智慧,再度完胜。两次演练的精彩答卷,既彰显了他扎根实战的战术素养,更传承了我军“军事民主”“灵活机动”的制胜法宝,为其留校任教埋下了坚实伏笔,也诠释了一名优秀指挥员在理论与实践中淬炼出的过硬本领。编辑:李亚文

评论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Undefined variable: browser

Filename: core/CodeIgniter.php

Line Number: 604

Backtrace:

File: /data/wwwroot/m.yinheyuedu.com/index.php
Line: 315
Function: require_once

因频繁获取本网内容,你已被限制访问,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