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失值之后:如何逃脱被踢出局的命运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一些引人深思的奇异现象。当饥肠辘辘的狼闯入羊圈时,它并不会将圈里的羊屠戮殆尽,而仅仅咬死一两只用以吞食;矫捷的猫也不会把家中的老鼠一网打尽。它们似乎生来就懂得“留有余地”的智慧,不会对猎物进行灭绝性的捕杀,而是留存一部分,以此维持生态平衡,防止资源枯竭,避免陷入绝境。这种动物界的生存智慧,对人类社会也有所启示。
然而,癌症却并非如此。它寄生于人体之内,肆意妄为、横冲直撞,直至把人折磨致死,而后自身也随之覆灭。这完全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愚蠢行为,实在不可取。
人类作为一种聪慧的生物,向来有自知之明,自古就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说法。这一古老的表述,冷峻地揭示出人性的冷酷无情。它警示人们:一旦失去利用价值,人就会被弃之出局,就像燃尽的蜡烛被无情丢弃,恰似落叶归根后被遗落在角落。往好的方面说,这种被“出局”的情况属于新陈代谢、推陈出新,是一种自然规律,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社会现象。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迫卧薪尝胆,范蠡和文种竭尽全力辅佐勾践。范蠡对勾践的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在越国成功复国、自己功成名就之时,他毅然决然地离开,并且还劝告文种,称勾践只能同患难,却无法共安乐。然而,文种并未听从范蠡的劝告,最终被勾践赐死。他就如同战争结束后的良弓一般,在失去价值之后便被无情抛弃,这深刻地彰显出人性的功利与凉薄。
楚汉相争之时,韩信尽显卓绝非凡的军事才能,他施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等精妙绝伦的军事谋略,为刘邦战胜项羽立下彪炳史册的赫赫战功。汉朝建立之后,天下渐趋太平,韩信的军事才能失去了施展的空间,并且对刘邦的政权而言,已然转化为一种潜在的威胁。于是,刘邦对韩信的猜忌日益加深,先是将他由齐王改封为楚王,而后又以谋反的罪名,把他降为淮阴侯。最终,韩信被吕后与萧何合谋诱骗入宫,在长乐宫钟室惨遭杀害,彻底被驱离权力的舞台。
电脑发明之后,病毒肆虐。杀毒软件开始收费时,病毒愈发肆意横行。尽管杀毒软件不断升级,但新的病毒却愈加猖獗,呈现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态势。然而,当杀毒软件免费之后,病毒的数量不但逐渐减少,甚至几近消失。那些依靠杀毒软件盈利的企业,便面临着业务调整或者被市场淘汰的境遇。这看似是商业利益关系的改变,实则反映出背后有人为了利益而操纵病毒的人性之恶,当利益驱动消失,这种恶意行为也随之减少。这体现了价值利用关系的动态变化,毕竟,杀毒软件免费之后,资本制造病毒的利益驱动大幅降低,原有的商业模式也被打破。
这些不同领域的事例,都指向一个有关人性的共同真相。从上述事例中不难看出,这类现象背后隐藏着人性的弱点,充分印证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前瞻性。也就是说,人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往往把他人当作达成目的的工具,一旦这个工具失去效用,就会决然抛弃。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纯粹基于利用价值构建的关系是脆弱且冷酷的。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应当建立在尊重、互助和共同成长的基础之上。我们不能仅仅将他人视为工具,而是要尊重每个人独有的尊严和价值。同时,我们自身也不应仅仅追求被利用的价值,而是要不断提升内在素养,追求自我实现,唯有如此,才能始终保持独立自信的状态,不被功利性的社会逻辑所主宰。
对此现象,徐书信先生曾说道:“撰写文章的初衷,并非旨在教导人们如何防范被抛弃出局,进而逃脱‘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困境,更不是要误导人们成为毫无原则与底线、凡事都留后路的老好人。而是要让人们洞悉‘当自身失去利用价值时就会被踢出局’背后人性功利的一面。”
因为,这种现象在古今中外屡见不鲜,且难以避免。所以,一旦面临因失去价值而被踢出局的情况,不必自怨自艾,也无需惊愕诧异。相反,在失去价值之前,行事不妨多多借鉴范蠡或者“狼猫生存之道”:要么像范蠡那般急流勇退,要么如同猫对待老鼠一样凡事留有余地,切不可将资源消耗殆尽,更不能像癌症病毒那般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希望人们注重提升自身的内在素养,避免出现“失去利用价值”进而被踢出局的状况,不被“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种社会逻辑所左右,从而去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编者按】从动物界 “留有余地” 的生存智慧,到癌症的两败俱伤,再到古今人物的境遇与商业领域的现象,皆印证了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的人性逻辑。纯粹的利用关系脆弱冷酷,唯有以尊重、互助为基构建联结,同时提升自我内在素养与价值,方能跳出功利枷锁,秉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收获长久安稳。推荐阅读,编辑:暗香盈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