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第五章 哥哥娶亲

作者: 彭城奔牛 点击:125 发表:2025-10-26 07:07:04 闪星:2

  哥哥年长我十四岁。据母亲所言,我与哥哥之间曾有一个姐姐,甫一出生便夭折了。解放前,农村医疗条件简陋,分娩全凭产婆,缺乏良好的医疗条件与先进技术,故而新生儿死亡率颇高。

  我幼时身体孱弱,母亲常说我频繁染病。实则并非什么重疾,不过是些头疼脑热之类的小恙。有一回,我感冒发烧,三日三夜高烧不退,身形消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母亲怀抱我四处求医问药,给我灌下诸多中草药,却始终不见好转。后来,还是父亲的同事设法找来几支青霉素,才将我的病治愈。母亲感慨道:“那时青霉素极难购得,一支青霉素价值一袋子白面,若不是你父亲在机关任职,纵有一百个你,也早已没了。”

  母亲与我在家乡居住了一年。我六岁时,哥哥已然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那时,婚姻法刚颁布不久,规定男二十、女十八可成婚。于是,母亲便放出风声,着手为哥哥寻觅佳偶。起初,哥哥还故作矜持,声称无需如此。然而,当真的开始张罗起来,身为当事人的他,比谁都上心。

  有一次,哥哥前往小迷魂阵相亲,村里的几个好友得知后,在一旁瞎起哄。他们坚称哥哥个子矮小,恐难入女方法眼。不知从何处弄来一副高筒胶靴,让哥哥坐在高高的床沿上,将双脚伸进胶靴之中,称如此一来,看上去比平日高出许多。这还不算,为了让女方难以看清哥哥的真实面貌,他们又想出歪点子,让哥哥与他们并排坐在床沿。女方到来后,众人一同盯着女方打量。直看得女方羞红了脸,低下头去,竟分辨不出哪位才是要见面的对象。

  就这样,在这几个好友的胡乱掺和下,哥哥一个对象也未能谈成。当然,除了好友们帮倒忙之外,关键还在于哥哥太过挑剔,未能相中合适的姑娘。他嫌这个姑娘体态丰腴,又嫌那个姑娘身形瘦弱。究竟何种姑娘能合他心意,他自己也毫无头绪。后来,在舅妈的牵线搭桥之下,哥哥终于相中了一位姑娘。说来也有缘分,他们仅见了一面,便彼此倾心。

  母亲说,那姑娘来自我姥娘家所在的村庄,小时候她曾见过,长相平平。据说长大后出落得亭亭玉立,且温柔贤惠,还擅长针线活。娶回家中,必定是操持家务的一把好手。至于姑娘如今模样如何,身材高矮胖瘦,母亲并未提及。我询问哥哥,哥哥只是微笑,并不作答。被我问急了,才无奈地敷衍道,日后集市上遇见,指给我看便是。说着,还煞有介事地与我拉勾,说道:“拉勾上吊,一百年不变。”逗得我哭笑不得。

  半月之后,沙土集放映电影,宣传志愿军抗美援朝的事迹。放映电影前,村干部挨家挨户收集鸡蛋,每户收取一个,说是用以支援抗美援朝。当晚,我与哥哥兴致勃勃地前往观看。

  沙土集位于我们村西北方向,距离约三四里地。哥哥牵着我的小手,紧走慢走,许久才抵达放映电影的地方,此时电影已接近尾声。我在人群中踮起脚尖,使劲蹦跳,却依旧什么都看不到。我年纪尚小,个子矮小,干着急却无济于事。哥哥见状,将我抱起,让我骑在他的脖子上。最终,在哥哥的帮助下,我得以看到电影。

  这是我有生以来首次观看电影。我看到两名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中奋力拉扯一根绳子,绳子另一端系着一枚硕大的炮弹。由于风吹动银幕,画面中的人仿佛在微微晃动。这时,我听见旁边的大人惊叹道:“咦,人竟真的会动呢。”村民们和我一样,皆是头一回看电影,对这新鲜事物既陌生又好奇。就这样,我和哥哥还未过足瘾,电影便结束了。

  回家途中,哥哥遥遥指着一位扎着两条长辫子的姑娘,对我说:“她便是你未来的嫂子,旁边那个稍矮些的是你嫂子的嫂子。没想到离家如此之远,她们姑嫂二人还赶来观影。”我说:“若能把她娶回家就好了。”哥哥答道:“快了。”我松开哥哥的手,欲跑过去告知嫂子,却被哥哥阻拦,他称怕姑娘害羞。

  那时的人们较为保守,不如现代人这般开放。即便男女双方已经相亲、下聘,见面时也羞于打招呼,唯恐遭人非议。

  如此又过了许久,母亲开始筹备哥哥的婚礼。

  嫂子家住在里安乐镇,距离我们家有十几里路程。

  安乐镇乃是孙膑与庞涓交战时所布的一个方阵,处于一字长蛇阵的中心位置,恰似蛇的七寸(心脏)。一字长蛇阵绵延约百里,由十八个方阵组成。孙膑战胜庞涓后,后人依照阵名建立村庄,以作纪念。诸如大迷魂阵、小迷魂阵、安乐阵等,皆属于一字长蛇阵的范畴。

  安乐镇离我家十八里地,迎亲的花轿一大早就出发了。临近中午时分,村外突然传来一阵喇叭声,报喜的童子来了。我与村里的孩子闻声一同跑去。随着喇叭声愈发清晰,门外的鞭炮声也震耳欲聋地响了起来。

  我们家乡有听房的习俗,在单调乏味的农村生活中,流传着许多听房的趣事,这些趣事不断传播、放大,经久不衰。当晚,我在几个小伙伴的陪同下,悄悄潜入新房,不料很快便被哥哥发觉,被撵了出来。

  对于庄户人家而言,娶媳妇乃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哥哥娶亲时,场面颇为热闹,就连父亲也特意从徐州赶了回来。此事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尽管哥哥娶亲之事已过去数十年,有些片段至今仍历历在目,久久难忘。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本章以质朴温润的笔触,勾勒出上世纪中叶北方乡村的婚俗图景。在医疗匮乏与新生政权交替的时代背景下,哥哥的婚事成为观察民间生态的棱镜——从青霉素救命的记忆,到高筒胶靴相亲的闹剧,再到电影放映时踮脚张望的新奇,细节深处暗涌着社会变革的涟漪。那些藏在羞涩与矜持里的情感,那些浸润着乡土智慧的仪式,终在鞭炮声里凝结成庄户人家最郑重的生命礼赞。而叙述者骑在哥哥肩头看到的,不仅是银幕上晃动的抗美援朝影像,更是一个时代如何悄然爬进孩子的眼眸。推荐阅读。编辑:冬青树

评论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Undefined variable: browser

Filename: core/CodeIgniter.php

Line Number: 604

Backtrace:

File: /data/wwwroot/m.yinheyuedu.com/index.php
Line: 315
Function: require_once

因频繁获取本网内容,你已被限制访问,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