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建立交通站
至1941年5月,八路军恢复了丰北十字河全部区域,打通了十字河交通咽喉,为传递党内文件、护送往来干部、运送物资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为开辟了华中、鲁南经晋鲁豫根据地通往太行山、延安的地下秘密交通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1年5月,湖西地委决定建立交通组织机构,在地委组织部设立交通科,任命张晓光为交通科科长,秘书徐涛,交通总站站长王维胜,并逐渐配备了交通员。其主要任务是传递党内秘密文件、护送过往领导干部。
1942年6月,中共巨南工委和五县联办组织“打大烟”,引起了部分群众的不满。杆子会头目寻体固、傅景荣一伙借机勾结汉奸反动势力,煽动巨南五县边区杆子会暴动,以杨庙村为中心,涉及周围几十个村庄,五六千人。
在多次交涉、劝说无效的情况下,经中共湖西地区党政领导决定,于8月派二十一团去平息暴动。但由于二十一团不重视,加之天下大雨,平息时失利,损失了一个班的战士。参与暴动的杆子会气焰更加嚣张。最后,决定由湖西专员李贞乾亲率十团、二十一团平息这场暴动,结果活捉暴动头子寻体固。俘暴动队员100多人(后教育释放),缴获机枪1挺,步枪40余支。
李贞乾向湖西地委介绍了丰、单边境收集日伪情报搞地下工作的经验,建议实施丰、沛边境党组织开展地下秘密斗争,建立一条湖西通往延安的秘密通道。他谈了自己在建立秘密交通线方面的一些做法。1938年5月,李贞乾从单县回老家丰县李新庄,在李新庄建立了第一个湖西秘密联络站,站长为陈培元,先后建立了李大庄、闵陈庄、魏庙、常店、何屯、华山尹小楼、梁寨、李寨、渠三座楼、王寨、陈小庄、师后楼、便集、和集、张五楼、栖山、朱瓦屋、冯集、鹿楼等联络点。李贞乾与陈筹等人利用秘密联络站,发动群众,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开辟湖西抗日根据地。1938年12月李新庄被烧毁,湖西秘密联络站终止,加上1939年“湖西肃托事件”发生,湖西交通线李新庄联络站首任站长陈培元被害,微山湖上交通线的中断,华中根据地与延安的交通线被迫绕道。后来,李贞乾只好秘密任命李大庄乡长李敬云担当湖西秘密联络站站长。为了加强湖东与湖西之间得联系,又建立了两条交通线:一条由沛县的泰山庙经草庄、华庄到华山附近的小赵庄;另一条由沛县的赵庙经朱庄、卜楼到丰县的王寨。这两条交通线加强湖东与湖西的联系和护送干部过境起了很大作用。
根据李贞乾提供的线索,湖西地委很快健全了县级交通组织,县委组织部设立交通股。
湖西地委交通总站设在田老家(单县曹马区),站长王维胜,驻站交通员吴光亮、张玉振,傅建德、李朝月、张体相与单县、金乡、丰县站联系。经常随机关活动的是张晓光、徐涛和两位交通员。以后分站建立了县站。
单县交通站:负责人由县委秘书兼,并调傅建德当交通员,后又配备了2个交通员,县和区的交通情报点以及联系办法由交通股负责办理。
金乡县交通站:建立后调李朝月给总站当交通员,并配备了2名交通员,站长辛成吾,后为张北辰。
丰县交通站:建在丰北水坑涯,刘唐明任交通股长,张体相为交通站负责人,同时配备2人为交通员。
沛铜县交通站:先在华庄汪永昌、侯福荣家建立了湖西地区的交通联络点,汪永昌、侯福荣夫妇担任沛铜县交通联络员,吴光道(沛铜县委成员)调张玉振、吴光亮为湖西地区总站交通员,后在张守俭(区分委书记)帮助下在鹿楼南石婆张庄(今石婆庄)胡玉岭家建立了一个联络站,胡玉岭跑干线,负责过微山湖后至单县途径鹿楼南、北的交通干线。沛滕边夏镇、南庄交通站负责人张玉振,负责鲁南与湖西沛铜小张庄(又名石婆庄)胡玉岭的联系。另外,沛北卜楼张文萃在小陈楼建立了联络站,沟通与鲁南的联系。
沛滕边夏镇、南庄交通站:负责人张玉振,负责鲁南与湖西沛铜小张庄(即石婆张庄,今石婆庄)胡玉岭的联系。
沛北交通站:沛北卜楼张文萃在小陈楼建联络站,沟通与鲁南的联系。
为了尽快医治“肃托事件”的创伤,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决定,冀鲁豫边区、鲁西区根据地合并为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中共湖西地委从鲁西区党委划归山东分局直接领导。
湖西地委成员:潘复生任书记,陈璞如任组织部长,郝中士任宣传部长,郭影秋任统战、军事部长,鹿渠清任民运部长。
湖西专署又划归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领导,李贞乾任专员,郭影秋任参议长,杨汉章任副参议长。
1941年7月以后,湖西地委根据变化的情况,划小县以适应斗争形势,对所辖各县做了调整:单县县委书记王其仁,县长高文甫;金乡县委书记李剑波,副书记诸振民兼组织部长,县长李剑波兼任;沛县县委书记李广德;丰县县委书记葛步海,县长王效斌;鱼台县委撤销建鱼南、鱼北工委,鱼北工委书记张庆林(4月至10月)、张化友(10月任职),鱼南工委书记王安样,鱼台县长吕英;沛滕边县委书记王洪垒,后为张庆林,7月建立曹芳工委和曹芳办事处,李克任工委书记,丁禹畴任办事处主任;12月建立单西南工委和办事处,丁涧樵任工委书记,孟静之任办事处主任;徐北中心县委和下辖沛铜、萧北、丰沛边县情况不变,湖西地委共辖12个县委、县工委和一个中心县委。
8月15日,国民党特派员汤敬(即汤铁飞)调沛县常备队冯子固部越过复新河西进,配合丰县常备队北上,企图会师十字河,进而向丰北抗日武装活动区域——三、四区进犯。8月16日,李贞乾率湖边游击司令部特务营驻毛庄、郭集一带,丰县抗日民主政府及黄河支队一部驻王双楼一带,四区抗日武装驻王小庄一带,互相呼应准备痛击来犯之敌。不久,驻丰县的日伪军1000多人向丰西扫荡,在单县东面的王岗集遭到抗日武装的伏击,日伪军死伤20余人。9月12日,日伪军分乘17辆汽车,由便集分两路向黄河支队驻地大圣集围攻,经过一天激战,击毙日伪军30余人。
9月13日,山东分局发出关于湖西工作的指示,指出:“我党在湖西还处于劣势;表现在我与敌力量对比是一比二,对顽是一比四。从群众组织、政权力量、军事活动看;湖西还是个游击区。今后的工作要从发动群众,建立武装做起;统战工作要从头联络做起,要加强部队与地方党的团结,要动员各方面力量进行反奸细斗争。决定湖西军政委员会由潘复生、邓克明、张国华、胡芸生、李贞乾五人组成。”
9月20日,丰县常备队黄体润同沛县保安旅副旅长吴品山等,在丁大庄密谋,订立了封锁丰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缩小八路军活动范围的反共计划。会后,分别在三区复新河西岸、五区春秋阁、王沟一带修筑工事,丰县常备队一、五区常备队大部兵力进驻四区边境丁堂、袁寨等地,对三区、四区抗日武装形成了夹攻之势。
10月,丰县抗日派武装配合黄河支队渡过十字河,在沙庄一带打垮鱼台县顽军吴廷亮的一个营,吴廷亮受伤退却。
10月28日,为了巩固统一战线,反对分裂,李贞乾致信黄体润,揭露汤敬在丰县制造分裂的罪行,希望国民党丰县当局能派代表进行推心置腹地谈判,恢复团结抗日的局面。
1941年10月,湖西地委决定党内交通科与专署交通局合并,张晓光任交通局长,王其显任副局长,业务性质不变。
是年冬,湖西军分区司令部下设侦察股和情报站,李大中任分区侦察股长兼情报总站站长,王其显任总站副站长。情报总站隶属于分区侦察股,参谋肖剑飞、裴盛德。不久,各县情报站相继成立,王其显任情报总站站长。情报总站有协理员赵运隆,干事郭宝宪,文书赵桂英,测图员穆子谦。
1941至1942年,单砀情报站、金乡情报站,金单情报站、丰鱼情报站(后改为丰县情报站)等县级情报站成立。
1942年10月,湖西军分区由山东军区划归冀鲁豫军区领导,12月,改称为冀鲁豫第六军分区。12月,湖西军分区改组,教四旅与湖西军分区合并,教四旅番号撤销。湖西军分区司令员胡芸生,政治委员潘复生,副司令员郭影秋,参谋主任刘厚培。辖独立团,由沛县、金乡、铜山地方武装(原湖边游击司令部)编成,团长李贞乾,政治委员曾子鲁。
【编者按】第五十八章以史料为基,细致铺陈湖西抗日根据地的交通网建设与军事斗争,既见组织搭建的严谨,亦显敌后抗争的艰辛,读来如入那段烽火岁月。作者聚焦1941—1942年湖西地区抗日斗争史实,先述十字河区域收复与秘密交通线建设的起步,再记杆子会暴动平息过程,随后详列地委交通科、各级交通站及情报站的架构与人员配置,兼及地委人事调整、县区划变动与对日伪顽军的作战细节。此章以时间为轴,清晰呈现湖西根据地在交通联络、武装斗争、政权建设上的探索与布局,为还原敌后抗日图景提供了详实脉络。湖西交通线在后续日伪“扫荡”中如何应对破坏,是否能持续保障华中与延安的联络?各县情报站建立后,会获取哪些关键日伪情报,又将如何助力军分区的军事部署?李贞乾致信黄体润后,国民党丰县当局是否愿意谈判,湖西地区的统一战线能否得以巩固?教四旅与湖西军分区合并后,新的军事指挥体系将如何运转,面对冀鲁豫军区的领导又会迎来哪些新任务?倾情推荐阅读赏析!热烈欢迎文友积极跟评!编辑:攀登顶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