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集 汤原县委为什么能持久还有人民民主政府存在

18•62 原来如此
你道那搬杆子的人是谁?跳大神时出场,也不用说话。瞎哼哼,高一声,低一声,叱喝之声而已。不跳就装要饭的模样,回到莲江口关家店。原来就是那位哑巴,第一任县委书记李春满的一奶同胞亲弟弟。谁能想到这里的玄机,久瞒世人【1】,知道的不过三、四个人。全面抗战爆发前,汤原雷声大雨点稀之邑。得益于于凤至代理人,中国共产党秘密党员张雪莲。她们与张景惠关系密切。因此,宏达兴老板掌控着矿山段宝坤,使他当上佳木斯最后一任市长。家有电台、电报、电话,能和张学良、于凤至、张景惠通电话联系,甚至中共满洲省委原来的书记。某种意义上来说,陈明义、苏民(梅)只受她领导。
陈明义、苏民有资格、有条件进入小红楼。今天,1934年春天一日,张雪莲面授两人机宜,指示。由陈明义传达:1、共产党员数量还停留在马孟云时的208人,不行。提拔周云峰任县委书记。改变局面,大力发展。2、解除李福臣、赵华瑞军籍,取消‘红33军番号’【2】。夏云阶专职抓军事,任游击队政委。发展党员,原班人马不变。3、建立一支可靠的交通网络尤为重要,人员不是党员也得是积极分子。陈明义下一步主要精力转移到江南佳市,在北市场隐蔽行事,帮助苏民扩大革命力量范围,城市党组织建设。4、裴成春调到无风浪区任区委书记。那里濒临依兰、通河,锻炼成长。培养全局观念,看是不是县委书记料,可堪重用?
对于陈大神来说,当务之急是把姜太守的交换台事情落实好。这事需要现任县委书记定夺,这是组织原则。黑天找到他,他正在朋友家做客。孔庆有请耿子秀喝酒,有他作陪。
夏云阶同志人称夏大个子,为人豪爽,交朋好友。建党时期扭大秧歌的秧歌头出身,接促了汤原建党的整个过程。有幸摊上了个好媳妇,天注定成就了他的一番革命事业。
岳父李全、李双拉家带口闯关东,历尽坎坷。路过江南火龙沟时,地方挺好,准备立脚。没成想没站住脚,还把特别好看的老二媳妇和儿子弄丢了。兄弟俩、四口人好歹保住性命,落在江北太平川,租乔家土地。买点荒田,闷头干。出名了披星戴月的大干铲二干趟,逐渐成了闷头小地主。有时间就去江南踅摸丢失的人口,得到一些传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信条鼓舞着兄弟俩,正好得到一位养老女婿。身强力壮,交际广范。继承家业,有了靠山。在城内西门里道北有了小院套。姑爷表示此仇必报,时候不到。
好朋友李陹和夏云阶在蒲鸭河经马孟云学习班受教育同时入党。虽然年过花甲却和小伙子一般。新县委成立,被夏云阶命为与省委(马孟云)的联络员。和叔丈爷李双同吃同住。没事了便去江南调查,按下不表。
因此夏云阶不用出大力,小日子也不错。暗中当上县委书记,乡里乡亲中亦不是秘密。赶上饭碗子啦,有耿子秀保长在座。都知道他跳大神的身份,成了名人。加入其中顺其自然。交谈之间,让孔家捡了一个大便宜。神机妙算一般,耳语半句。陈大神和夏云阶还假装不认识,酒足饭饱。各自离开。下半夜跑到夏戗子,还有裴成春。三人秘密议定,姜太守潜入耿家的百货公司最有益。作一级交通站;康正发【3】调到太平川任抗日救国会长与其联系;孔庆有到吴家寨,开磨房、碾道。兼管种大烟、粮食的百垧屯田。
传达了上级的四条指示。
18•63 夏云阶任县委书记半年时间,以陈明义为拐棍。
统战、统战的好,拉开了架势。声动三江,得到省委领导刮目相看、信任。准备提拔重用,统领一方。恰逢抗战为中心。军事人才极为重要,建立军事根据地为第一。
夏云阶接受过传统教育,人格魅力,十里八村的威望。是革命者的基础。但军事才干、马列主义水平先天不足。上级党委列为重点培养对象,锻炼时期。锻炼、锻炼,有望进入更高领导程次。
事实上,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汤原乃至下江以北。还是日寇的薄弱环节,重点县城派有数量不多的守备队。譬如汤原,不堪一击。王雅堂的汤西起义初试锋芒。一个小队日军,被吓得屁滚尿流,从后门逃跑。躲在东牌楼的犄角旮旯里,未敢应战。逐渐的派驻武装开拓团而已,第一批到鹤立火车站被全部消灭。
关东军的据点待建、建设之中。成大气候,得有过程。义勇军没有统一领导,锋芒毕露,败北。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救国会、游击队异军突起,声势浩大。日军立脚未稳,尚没有对垒的能力。发明了讨伐队,扫荡虚张声势。大部分是满洲国杂牌队伍,烧杀掠略。便有呼唤空间,在太平川一呼百应。建立革命根据地,保证县委工作运转。李福臣、赵华瑞解除军籍,原来的设计还在。屯兵的北斗七星阵战法,吴家寨的秧子房、开发出百顷的屯兵田(种粮食、大烟)。亲信主事、用心可见。左膀戴鸿宾,右臂李仁根。招兵驯马,积草屯粮。暗藏等待张学良打回东北的天机,七个星宿驻七个军。与日军对垒。千山万水。矿山、林木、农业支柱,把住阵地。整个关东军奈何得了?起码没有余力南犯。那位少帅辜负了希望。他一被关押,日寇来章程了。悍然卢沟桥事变。天知道,仅一年后赵尚志上当。夜走苏联,断送了
大好汤原。不是日寇很强大,而是——
姜太守开商店,大显身手四年。两不耽误,传递信息。康正发发动抗日救国会壮烈牺牲,都有文章书写。陈明义蹭一顿酒,暗示孔庆有捡了一大便宜。鲜为人知,慢慢道来。
老孔家姓好,天下皆知。但不都是天生的地主,得有机遇。孔庆有前辈以挑八股绳,辛苦贩卖为生。登州府福山县始。光绪年间流落吉林依兰府太平川。孝道齐家,宪字辈老寡妇、少寡妇。二十余年如一日。事姑尽孝,事夫兄尽礼,教子有方,艰难度日。地广人稀之故,八股绳已不足以维持生计。老少三辈以推碾子、拉磨贴补家用。买来原粮,变成米面渔市。起初昼夜不停八班导,小脚夫人也不例外。慢慢积累有了牛、驴,房屋。
清末民初老保长耿贵,为提高本地声望。编纂孔范氏事迹,等。上本道台府,奏。获朝廷颁发的忠节、孝友、义行。“节励松筠”“至性过人”“乡里矜式”三架匾额。
有了这三架牌匾的殊荣,二十年代初汤原县知事伊双庆倡导儒家之风。奖励一万块青砖,方有了百姓羡慕的门楼,生意逐步有所好转。
孔庆有请客目的,不言而喻。
陈明义“良木而栖”半句点化了孔庆有。诗书世家子孙张口就来:“鸟择良木而栖,人择君子而处。心择善良而交,”先祖教诲:“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原话:“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孔庆有不乏卖弄之嫌,夏云阶、耿子秀搭不上茬,插不上嘴。
夏云阶:“挺能拽呀。”
耿子秀:“有啥用,不当饭吃。报磨杆拉磨。不遇上我爹和伊双庆知事能有今日。”
陈明义肃然起敬:“生不逢时啊——。满腹经纶苦推磨,小过大礼留名声。”
18•64 关于兴龙村
说到孔庆有不得不提兴龙。这里现在是山清水秀富庶的新农村,那时候还算是深山老林。躲避灾祸、放山落脚之地。八十年代,市委成立‘革命老区委员会’,市领导张太仁亲临包干。我有机会挖掘,那时太平川老区有五十几个村屯。活着的老同志很多,忆往昔津津乐道。
兴龙村,曾经叫吴家寨、蒋家营、李家围子、庆余屯。
最早是吉林南山里放山人,把头李兴龙,搭建的地戗子。因为这一带浅山区,药材资源丰富。每年过来一趟。便有了晾晒,阴干、存放的房屋,半年闲。东北女匪驼龙麾下小头目草上飞吴东海(吴长江之父)落荒逃难。致使跛脚不敢见人,藏匿于此。这是两个由来。
蒋家营比较复杂。蒋木、蒋石、蒋砙兄弟三人闯关东,落在格节河的老母猪岗。父母年岁稍高,水土不服。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双双故去。三个小跑腿谨遵父命,从关里到关外各练就一门手艺。木匠、瓦匠、石匠。能混到饭吃,能说上媳妇的观念。
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三军成立之时,营建需要民夫。正好供给制,积极分子好找对象。归赵华瑞管,与大营不太远。镶中这里,屯垦开荒种粮食、种菜、种大烟。战士轮番大生产,已开出一百多垧熟地。还继续在开,有的是地。当时把秧子房也设在这里,交由吴东海管理。接受了再教育,老本行有经验。表示抗日决心、诚意,立下军令状。
李福臣、赵华瑞彻底走了,夏云阶继续。马场【4】没有交给他,因为属宏达兴的财产。调来孔庆有管理土地,推碾子、拉磨老本行。吴东海之子吴长江给政委当小打,也是那里的虫。慢慢成了副官。
县委机关的可靠后方。六军西征,1939年开始孔庆有给六军看地。后来变成了地主。土改运动挨斗没挨打,1992年7月第1版《汤原县志》列为社会贤达,后生可畏。
家国劫数天注定 魔鬼东洋乘乱行
何止狰狞十四载 民族振臂展雄风
备注:
【1】、这位哑巴严守纪律,张雪莲百岁逝世时才开口讲话。
【2】、李福臣、赵华瑞当年建立33军,是省委任命令。马孟云撤他们职,省军委不知道。
【3】、康正发家在莲江口开小铺,调太平村搞抗日救国会。
【4】、吴俊生时批给田小凤的战马,繁衍成马场,归了宏达兴公司。地址在格金河、格节河分界处,开凿了半截河围场。500匹战马引来赵尚志将军是后话。
【编者按】第18集聚焦全面抗战前后汤原地区的抗日斗争与人事变迁:从张雪莲统筹部署、提拔干部、搭建交通网络,到夏云阶任县委书记后借统战之力发展根据地,再到孔庆有承先辈孝名、得陈明义点化参与革命,亦提及吴家寨屯垦、兴龙村沿革及姜太守、康正发等人的贡献。既还原了共产党领导下抗日力量的崛起细节,也暗含对历史机遇与人物选择的慨叹,为解读当地抗战史提供了鲜活切面。编辑:李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