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第二十八章【抗战】忆《光荣的成长》的英雄故事之奔袭流水庄

作者: 老马 点击:165 发表:2025-09-14 17:01:43 闪星:1

  一、抗战时期26军前身部队第三次讨伐吴化文伪军部队

  1944年3月29日,日寇出动两个大队增援,我军各路部队留少数坚守阵地,主力撤出战斗,战役第一阶段遂告结束。

  增援吴伪军日寇2000余人,因始终未找到鲁中主力部队作战,于4月8日后逐渐回撤。我军乘日寇回防,吴伪军调整防务,部署尚未就绪之际,适时发起第二阶段作战。4月10日,吴伪军除留第49师驻守悦庄、大张庄、黄山庄、青龙山一带外,主力撤至鲁村以西、莱芜以东地区,妄图巩固新防区后,再度抢占悦庄地区。15日,我军战役部署就绪,当夜22时发起总攻,第2团当即攻克青龙山、陈家庄,次日攻克黄山庄,歼敌180余人。第11团围歼永兴官庄之敌,除伪团长(第187团)常文彬带残余40人逃跑外,其余全部被歼。第1军分区基干部队进攻王村,歼敌大部。第4团围攻踅庄,予敌以严重消耗并配合政治攻势,招降伪军独立第4旅600余人(因未缴械,后又逃散)。这迫使吴化文不得不亲率四个团东援,于16日抵鲁村。当时吴伪军第49师据守张家庄,工事坚固,兵力集中,攻击不易奏效,吴伪军增援兵力占优势,且地形对我军不利,不便在运动中歼灭该敌。据此,鲁中部队决心乘敌主力东援,后方空虚之际,除留第12团于悦庄地区积极活动,迷惑、牵制敌人外,集中主力五个团,奔袭莱芜以东吴伪军后方,突破其新防区,并迫其放弃悦庄地区。18日夜,第4团奔袭大黄庄伪军第172团,俘伪180余人。第1军分区基干部队攻击铁车伪军独立第2旅第6团,歼敌大部,残敌逃窜。第11团连续攻歼普陀山、桃花山、老崮寨守敌。第1团和军区特务营歼灭了郑王庄吴伪军总部之敌。吴化文率部来悦庄增援不成,忽闻老巢被袭,后院起火,急速撤至鲁村以西。伪军第49师惊恐万分,狼狈西窜,第12团乘胜尾追,占领了张家庄伪军师部,把悦庄、南麻一带残敌一扫而光,悦庄平原被我军收复,讨吴化文战役宣告胜利结束。

  此次战役,毙伤伪军1300余人,俘少将以下军官323人,士兵4800人,占吴伪军总兵力的60%以上。攻克重要据点40余处,重要山寨12处,解放村镇千余个,人口30余万。控制了战略要地鲁山山区的大部,打通了沂、鲁、泰、蒙各山区的联系,改变了鲁中各抗日根据地的对敌斗争形势。

  吴伪军元气大伤,后被迫撤至大汶口休整。此役,我军伤494人,亡103人。

  延安《解放日报》以《鲁中讨吴战役胜利》为题,发表了社论,赞扬鲁中军民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高度评价了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极大地鼓舞了全体指战员。4月23日,鲁中军区召开了群英大会,表彰讨吴战役中涌现出来的何万祥、高英忠、石洪生、李海启、刘英德、张玉太、方玉祥、李广山、刘廷玉、谢生和、刘怀堂、周长栋、许洪影、张喜才、徐延洪、许忠诚、王传德、姚焕熙、丁洪儒、张亭茂等200多名战斗英雄模范,鲁中军区政委罗舜初称赞他们是胜利的骨干。

  在此期间,第1军分区、3军分区主动出击,捷报频传。4月下旬,第1军分区攻克敌西营据点,又连克莱芜以北口镇附近四处据点,并在博(山)菜(芜)公路普通村附近歼伪军高松坡部1000余人。继之又歼土顽王连仲部300余人,克据点四处,基本恢复了莱芜北部根据地。第3军分区连克星村、仲村、盘车沟等据点,白马关伪军大队起义,泰南根据地得到扩大。


  二、26军英雄前辈刘志太

  刘志太,1918年出生,山东省莒南县人,1937年9月参加八路军,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山东纵队四支队排级特务员,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连指导员、连长、营长等职。1943年率一个连在泰莱公路伏击日军,击毙泰莱地区日军总指挥官藤田大佐,打死日军50多人.受到鲁中军区及延安八路军总部通令嘉奖。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26军78师233团副团长兼参谋长、团长等职。参加了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上海等著名战役,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在上海战役中,带领全团官兵袭击敌飞机场,穿插至吴淞口阻止敌军逃跑,俘敌4千余人。1950年10月入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6军78师233团团长。参加了著名的二次、四次、五次战役,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1957年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六军七十七师参谋长、副师长,济南军区直属工区主任、工程兵副司令员、装甲兵顾问。


                                    三、奔袭流水庄

                                                              时任鲁中军区10团4连连长刘志太

  一九四四年春天,伪吴化文部队经我两次讨伐,被打得落花流水。现在,第三次讨吴战役也快要结束了,敌人在我军连连打击下,胆战心惊,混乱不堪。我们营插到敌后占领了三岔店。晚上我奉命带四、五两个班到流水庄侦察敌情。四班长说:“敌人都是些熊包,据给敌人修碉堡的老百姓讲,那些狗崽子可胆小了,天一黑就不敢出门,听到一点动静就吓得乱哆嗦,放枪放炮得给自己壮胆。别说一百多,就是二百多咱也能拾掇了他。〞当时也有人反对,认为敌人人多,火力强,还有坚强的工事,我们只有十四个人怎能行呢?但四班长却说:“这好办,伪军最怕咱们下炸药,只要一说下炸药,碉堡里的敌人保险跑,咱们就趁这个机会竖上梯子爬进去。”

  我们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干掉了几股顽固的敌人,伪军确实有点胆寒。老百姓又风言风语的说我们要打流水庄,他们一定更惊慌。天又这么黑,趁敌人做好梦的时候,机枪手榴弹一响一喳呼,他们也不知道我们来多少人,保险打他个漂亮仗。我说:“四班长说得对,近来伪军确有点害怕,但也不能轻敌。我们先做个试探性的袭击,可以的话就进去。要记着,进去后迅速向纵深和两边扩展,猛打机枪和手榴弹。四班为“一连”,由排长带着,五班为“二连”,由我带着。各小组是排,每个人是班,进去后都以现在的规定喊。”四班长摸了一下枪和手榴弹说:“对对,就这样喊,保险把敌人打得鸡飞狗跳的。〞

  同志们听了都说:“连长下命令吧,咱们坚决打!”我看大家决心很大,我的信心也增强了。便说:“抬梯子出发吧。〞我们迅速接近了流水庄北门,对准碉堡打过去一排子手榴弹,我轻轻地喊道:“二排长,炸药……快。〞碉堡里的敌人听到我们在碉堡底下喊炸药,又看到火光一亮,我们划的洋火,可慌了手脚。有个伪军小声地喊:“快跑,八路军又下炸药啦。〞四班长连忙竖好梯子,第一个爬了进去,向两边碉堡里打了几颗手榴弹,我跟着爬进去。喊道:“一连快上来,二连上来了。〞这时,流水庄一圈的碉堡里都打起枪来。我带着五班迅速的跑到庄子中间,机枪和匣子枪对准庄子的街道和巷子嘡嘡嘡……哒哒哒……的猛打起来。同志们向庄子的空处打着手榴弹,爆炸声一声连一声,并且大声喊道:“八路军大部队来了啦!”

  “冲啊!”“杀啊!”

  我们两个班,在村子的各处打着喊着,弄得敌人晕头转向,枪也不敢打了。我听到四班长所在的位置响了几阵手榴弹和几阵步枪,听声音是对东西打的,一定是和敌人发生了接触。我正想去援助,听到噗噗腾腾一阵声音过后又平静下来。忽然我附近一座房子的门吱的一声响了一声,影影绰绰地看到从里面出来几个人,深更半夜,枪打得这样紧,老百姓是不敢出来的。我立刻叫机枪手瞄准射击,一阵机枪响后,只听哎哟,几个人随声倒下。过去看看,四五个人倒在地上,其中还有个妇女,旁边有几个大包袱,这一定是伪军的什么头子,看样子可能要逃跑。我立刻命令到各碉堡搜查,可是,碉堡里没人。我正在怀疑,听到碉堡下面一个猪圈里的猪哼哼地叫,草也沙啦沙啦地响,猪睡得好好的没有东西碰它是不会叫的。我把匣子枪口对准猪圈喊道:“谁!快出来。”草声突然不响了,里边肯定有人。我把枪卡喳拉了一下,大声喊道:“不出来我开枪了!〞里边有人说:“八路军,千万别开枪,我出去,我出去。〞有一个人从猪圈里出来。我问:“你们的人呢?〞他说:“我们连长说八路军大部队来了,枪打得不分点,吓得不得了,就命令撤退。刚集合好,他和几个弟兄去接他的小老婆,我们挨了一阵炮和机枪,伤亡了十几个,弟兄们都躲起来了。〞我把他带到刚打死的那几个人跟前,划了根洋火照了照问他:“这是谁?”他看了看说:“这是我们的连长。”

  四班长大声地嚷着朝我这边过来:“连长!连长!我抓住……“我嘘了一声,他愣了愣小声地说:“这两个家伙钻进柴火垛里。”他往旁边一闪,指了指身后被同志们押着的两个伪军又说:“身子都进去了脚还露在外面,我走过去,一下子弄个嘴啃泥。〞在一旁的几个同志听了都笑了。他有点生气地说:“这有什么可笑的,真把我绊倒了。我连忙爬起来,这两个家伙的腿正往里缩,被我抓住脚脖子拉了出来。”这时同志们在牲口圈里、厕所里、碾底下,把伪军一个一个地都给找了出来。在场院里一集合,嗬!八十多个。我们烧了全村的碉堡,卸下枪机,叫俘虏扛着枪和弹药,出了流水庄。

  翻过几道山岭,天已经发白,可以清楚地看到我连住地。有一个伪军前后望望问道:“你们到底来了多少人?〞

  我笑了笑说:“你看看,大大小小全算上就这十四个人。”

  那个伪军不高兴地说:“俺那个熊连长……。”

  四班长插了一句:“怎么?还不服气?”那个伪军咧着嘴说:“不……不敢……不敢……。〞

  “快走?〞

  “是——是——”

  太阳露出地面时,我们已胜利回到驻地。


  老马

  2025.7.6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第二十八章以详实数据勾勒“奔袭流水庄”战役全貌,以作者的笔触回溯鲁中战场,第三次讨吴战役的战略机变与战术智慧跃然纸上。从主力部队的迂回穿插,到刘志太率十四人夜袭流水庄的奇兵突袭,既展现了大兵团作战的雄浑气势,亦刻画了基层指战员的智勇双全,谱写了一曲以少胜多的抗日传奇。此章还用“猪圈擒敌”“柴火垛制伏”等鲜活细节,将紧张战事化作生动故事,让历史的硝烟中透出军民同心的必胜信念。流水庄大捷后,惊魂未定的吴伪军是否会卷土重来?刘志太在后续战斗中还会遭遇怎样的生死考验?那些被解放的村镇,又将如何在战火中重建抗日力量?倾情推荐阅读赏析!欢迎广大文友积极踊跃跟评!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