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事件的处理
罗荣桓一到湖西,就开始注意到王须仁这个人。他整天弓着腰,显出一副谦卑的样子,两只眼睛深深地陷在满是络腮胡子的脸上,加上一副眼镜挡在前面,很难看清他那诡秘的眼神。罗荣桓来了以后,王须仁很少抛头露面,话也不多,似乎并无多大本事。罗荣桓初步了解情况后,便很尖锐地向区党委书记指出:“现在可能是这种情况:好人牺牲了,坏人却在逍遥法外。”
随后,罗荣桓决定解除王须仁的职务,对其实行软禁,并交保卫部进一步审查,待事件处理完毕押送一一五师师部。接着,罗荣桓对王凤鸣和白子明说;“你们二人等待中央处理吧。”
王凤鸣和白子明浑身直颤,筛糠般地倒在地上。
罗荣桓的到来,使得湖西的几百名“囚犯”一下子获得了自由,这就好像春潮冲破冰封,仿佛黑夜突见光明,长时间笼罩在湖西上空的乌云被驱散了,人们很难掩饰内心的激动。
像春潮冲破冰封,像光明突破黑夜,几百名“囚犯”一下子获得了自由。
随后,罗荣桓和郭洪涛召集被释放的同志开会。面对着一双双热泪盈眶的眼睛,罗荣桓亲切地说:“同志们,你们受苦了,受委屈了!”
罗荣桓向白子明等人要被囚同志的“口供材料”,王须仁和王凤鸣则把他们整理过的“口供材料”拿了出来。
罗荣桓要求看原始材料,并气愤地对王凤鸣道:“用刑罚逼出来的口供,算什么根据!”他厉声质问王凤鸣:“你抓了那么多人,杀了那么多人,既不请示,又不报告,你无法无天到什么地步!我要不是带着部队来,我看你也会把我抓起来!”
王凤鸣顿时象条断了脊梁的癞皮狗软瘫在椅子上。
罗荣桓又问白子明:“你们抓了多少人?又杀害这么多人,为什么不向山东分局请示?”
白子明也浑身颤抖,无言以对。
郭洪涛问:“你们在审讯中是否用了肉刑?”
白子明点点头。
郭洪涛说:“问题就在这里,你们用肉刑,逼问口供,致使许多好同志受累。你随便拉一个人来,让我吊起来拷打,如果他把你供出是托匪,你是不是的?”
白子明心惊肉跳:“那不是,我真的不是。”
“过去的事就不要去想了,先把“肃托”的事处理好吧。“罗荣桓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两天后,罗荣桓召开一个大会,除了部队和地方上的干部,那500多被软禁在“训练队”里的所谓托派,也参加了。
冰雪溶化了,初冬的太阳照着打谷场,照暖了人们的心。上千人坐在背包上,“训练队”的人坐在前面。会场上的空气也和往常不同。周围没有上刺刀的哨兵,没有杀气腾腾的标语。几个月没有听见的抗战歌声,也在打谷场上响起来了。
会场前面一张八仙桌,桌两旁板凳上出现一群陌生的面孔。那两个杀人不眨眼的活阎王——王凤鸣和王须仁,从主席台的位置上消失了。
罗荣桓代表山东分局来为受冤屈的同志平反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飞快地传遍了湖西中心地区。一些受害者和蒙冤的亲人及家属,赶来打听消息,围在会场四周。“训练队”里的人,也听到一些风声,落座以后,看到会场上的气氛,相信罗荣桓真的来了。
罗荣桓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站在八仙桌后面,以沉重的话音开了头,首先对在前面坐的人,说道:“同志们!你们受苦了!你们受惊了!我代表中共山东分局,代表一一五师,向你们慰问!慰问受冤枉的同志,慰问无辜被杀害的烈士家属!”
会场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有人用手绢擦着眼泪,有人开始低声哭泣。
“现在向你们正式宣布,所有被关押的人,不管有没有问题,一律释放!从现在起,你们都自由了!”
掌声过后,是一片哭声,哭声越来越大。有人低声啜泣,有人嚎啕大哭,有人放声哀嚎。那些被关押的人,那些受过肉刑的人,那些随时准备赴死的人,都像在黑暗中忽然看到亮光,都像沉没在水中忽然抓到救生圈,一个个哭得十分伤心。哭声中充满着复杂的感情:是感激上级党的拯救;是哀伤多日来所受的折磨;是抚摸身上的创伤;是发泄对王凤鸣和王须仁一伙人的仇恨!
哭声感染着每一个人,整个会场几乎没有不落泪的。罗荣桓也取下眼镜,用手绢擦了擦眼睛,又擦了眼镜片。停了几分钟,才继续讲下去。
罗荣桓对刚刚宣布被释放的人,提出要求:确实是托派或者有别的问题的人,要好好坦白交代,争取宽大处理;被诬陷为托派、自己在逼供下承认,并且咬了别人的人和没有咬别人的人,都要实事求是说清楚。被诬陷为托派,而能坚持原则不承认的人,要受到表扬。
接着,罗荣桓愤怒痛斥王凤鸣、王须仁和区党委个别领导人,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特别是王凤鸣的无法无天,给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他宣布撤销他们的职务,并带回铁路东继续审查!
会场上响起欢呼和掌声,夹着愤怒的口号,要求严办这几个罪魁祸首。
罗荣桓说,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非常关心这件事,命令彻底清查,严肃处理,给被诬陷的同志平反,对死难家属抚恤。
罗荣桓最后说道:“虽然我们事前不知道问题这样严重,但是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的领导,都有责任。特别是我,作为山东分局副书记和一一五师政治委员,更要负责。发生了这样严重事件,我们没有及时发觉,迅速处理。虽然由于敌人的封锁,交通不便,但说明我们平时对干部教育不够,工作上存在严重缺点!……同志们!我们一定要接受这次惨痛的血的教训!严禁肉刑!坚决反对逼供信!肉刑和逼供信,都是为反动阶级服务的,也是最容易为阶级敌人所利用。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要实事求是处理案件,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要轻信口供,特别不能把逼供信作为定案的根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治安保卫人员,努力学习党的锄奸保卫政策,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有关指示,严禁肉刑,彻底埋葬逼供信!”
罗荣桓果断迅速地处理了湖西“肃托”事件。使500多个革命同志免遭杀害,使含冤而死的同志得以昭雪,使许多死难者的亲人不背“反革命家属”的罪名,使少数犯严重错误的人得到挽救,使广大干部和群众,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
罗荣桓在湖西住了一个月,“肃托”的问题基本上搞清了,又帮助重建了区党委的组织,整顿了部队,然后将未了的事情,命令从陇海路南带着部队来的苏鲁豫支队负责人,继续处理。
坚持湖西斗争的苏鲁豫支队第四大队,于1939年12月由副支队长兼第四大队大队长梁兴初率领,从湖西横跨南阳湖,越过津浦路,进至郯城、马头一带活动。
【编者按】第四十四章罗荣桓以雷霆手段终结湖西“肃托”冤案,从软禁王须仁到召开平反大会,从释放蒙冤同志到痛斥逼供信,既以“春潮冲破冰封”的意象写活解放时刻的悲怆,更以“严禁肉刑”的警示筑牢历史教训的基石,让血色湖西终见曙光。此章所叙写的平反大会上的哭声与掌声交织,罗荣桓的自责与警示同辉,在“摘眼镜擦泪”的细节中见领袖温情,于“重证据反逼供”的宣言里立治党铁规,堪称拨乱反正的历史范本。王凤鸣与王须仁最终受到何种惩处?死难烈士的抚恤如何落实?经此浩劫的湖西根据地,又将如何在重建中汲取教训、重塑革命力量?倾情推荐阅读赏析!热烈欢迎文友积极跟评!编辑:攀登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