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离情别绪

读完了美子母女的来信,他立即拿出信纸给她们写回信,这时,离别之痛,思念之苦,不眠之夜的煎熬统统涌上心头,化作泪流……他一边写信一边痛哭,泪水不由自主地纵流不止,滴滴泪珠洒落在信笺之上,在字里行间慢慢地化开,就像一朵朵愁云,一片片薄雾……那些泪痕清晰可辨。
在信中他写道:“亲爱的美子和红雨:你们好!
收到你们的来信,我是既高兴又悲伤,高兴的是我盼望多日的信息终于传来了,我从中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你们的近况,特别是到达日本以后的生活状况。当得知你们受到了哥哥和姐姐们以及亲友们的多方关照时,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在信中,你对游历日本的各个名胜古迹以及各个城市的描述,也让我充分分享了你们的幸福和快乐,从中也可以看出前些天,你们在离别前后的痛苦心情已经得到了缓解,我真的从心底往外为你们高兴;悲伤的是咱们从今以后,恐怕人各一方,天涯海角再难见面了,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也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寂寞。
你们走了,把我的心也带走了——每天下班我回到家里,家里空荡荡的,再也看不到你们的身影,我的心沉甸甸的,凉凉的而且空空的;每天我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吃,既无食欲也无滋味,更无快乐;有时,我一个人出去散步,可是形单影只,孤零零,冷清清,了无乐趣;有时,一个人呆在家里,又会突然哭泣起来,觉得自己仿佛成了被人抛弃和遗忘的流浪汉,同时也觉得自己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美子,你们千万不要忘记中国啊,应该说,中国是你们出生和成长的故乡啊!而且中国特别是哈尔滨还是咱们的梦想孕育并飞翔的地方。
在来信中,你提到你已经产生了深深的悔意,其实,我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也深悔当初咱们不该那么匆忙地申办了手续,如果咱们能够再冷静地思考一下,或是再忍耐,再等待一段时间,或许就不会是现在这种局面了!近些天来,我的心情一直十分郁闷,昨夜我又失眠了,在这种郁闷的心情之下,不知为何,我突然想起了咱们曾经一起看过的一个话剧——《钗头凤》,那话剧描述的是,大诗人陆游和他的妻子唐婉被迫生离死别的凄美的爱情故事,他们的别离也是被逼无奈的。剧中的主题歌是用陆游所填写的《钗头凤》原词谱写的,其词其歌唱出了陆游和唐婉的伤感之情,唱出了许许多多的苦涩和许许多多的不舍,我不由得独自在家中将此歌和此词轻轻地哼唱了几遍。随后,又趁着夜色,步陆游的原韵也填写了一首《钗头凤》,现抄录于下:
同窗守, 情依旧,
樱花酒, 容颜瘦,
杏林春满池边柳。[注] 血字斑斑诗稿透。
世风恶, 泪花落,
人性薄, 空楼阁,
几多愁绪, 情思常在,
数年离索。 锦书难托。
错!错!错! 寞!寞!寞!
[注]杏林:相传三国东吴的郎中董奉为人治病,不受报酬,对治愈的病人,只求为其种杏树几株,数年后蔚然成林(见《神仙传》)。后世常用“杏林春满”“誉满杏林”等语来称颂医家。
……
永远爱你们的华阳”
那信寄到日本后,美子当即发现了信笺上到处布满了泪痕,她仿佛看见了华阳“泪流满面,涕泗双流”悲痛欲绝的样子,她立即痛哭流涕……读着来信,她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愈来愈纵横肆流……这些天来,她在不断地思念他,在他们分开的日子里,送行那天,他在站台上狂奔并且两次跌倒的情景,一直在她的脑海里回放,她不知道他当时跌得怎么样,是否跌得很严重?也不知现在是否已经痊愈?她不停地思念他,也不停地反问自己——为什么自己就不能忍受灾难,为什么不能再忍耐一段时期呢?不论苦也罢甜也罢,一家人守在一起有多好啊!一家人甘苦共担并荣辱与共,不论多么大的灾难,只要共同承担就都不可怕了,只要能够咬牙挺住,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也就不至于走到如今这个地步了,大家也就不会承受这么深重的痛苦了!她十分后悔,这种悔意在心里弥漫开来,而且愈来愈浓重……
读完华阳的来信后,她立即又给华阳写了一封长信。
当华阳收到这封长信时,这一回他没有匆匆忙忙地去撕,而是从文具盒里取出一把小小的裁纸刀,慎之又慎地顺着信封的信唇缝隙,轻轻地将那信唇撬开。他不肯匆匆忙忙地用手去撕,是因为他想让这封来自遥远异域,又出自自己最心爱的人儿之手的信能够完整无损地保留下来,或许那信唇上会有她粘贴此信时留下的唇痕及手印,他不忍心将那信封撕烂,他要将宝贵的印痕保护好,不损坏完整性,他想把它们都完整无缺地珍藏起来。他想以后再接到她们的来信时都这样做。珍藏这些信,他觉得,以后重新读过也是疗愈的最好方式。
信封已经打开,他从中抽出了厚厚的来信并虔心地阅读起来。在给他的回信中她说道:
我最亲爱的阳:你好!
展开你的来信,我不禁惊呆了,在厚厚的好几张信笺上到处可以看见你的斑斑泪痕,女儿也争着要看,当她也看见那些泪痕时,就问我:“妈妈,这些一块块、一圈圈的是什么呀?”我告诉她说:“这是你爸爸看咱们寄去的信时滴的泪水啊……”她听了立即嚎啕大哭:“妈妈,咱们为什么非要到日本来啊?咱们住几天就回去好不好?我想爸爸啦……”可是,女儿小小的年纪,她怎么能够了解,在当前这种情势之下,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也不是来去自由的,这里面错综复杂的事情多得很呐!没有办法,我只好连哄带劝,好不容易才将她安抚下来。我每天都提心吊胆,真担心不知哪一天她又会想起你来,再哭喊着要找你啊!
阳,我们得衷心地感谢你啊,幸亏在我们走时,你非要买的一对真皮的大皮箱让我们带上,用它们将我要带到日本的物品包装起来了。因为在我们下飞机时,我们的行李和包裹虽然在归途上,几经辗转,换乘火车、汽车、飞机及换乘航班等多次装上和卸下,却都是完好无损的,而且显得光亮如新。我看见与我们同机飞抵的许多人,在机场领取行李和包裹时,由于有的是用纸箱或是用布缝合的包装袋包装的,那些包裹几乎全部在几经装卸之后,已经破烂不堪而且面目全非了,令包裹的主人十分难堪。因为日本当地人是很讲究外表的,也较‘势利眼’,当他们在机场迎接亲友时,看见行李和包裹如此破旧以及包裹主人的狼狈相时,都觉得很没面子,十分尴尬。而我们就显得十分光彩而且从容。哥哥和姐姐们也都现出十分荣耀并且得意的样子。这都多亏了你啊,你为我们想得可是太周到啦!
到了哥哥家后,我把你给买的许多中国特产,例如木耳、真丝制品、字画、工艺品等等分别赠送给哥哥和姐姐以及亲友们时,他们都赞不绝口,都夸奖咱们很有眼光,都说,咱们选的这些礼品都是在日本比较难得的,还挺实用又很讲究。
阳,我将你让我带给在日本的晚辈们的几大册中国邮票,也都分别送给了哥哥和姐姐们的孩子们了,哥哥和姐姐们都十分感激地说:“这么多中国邮票真是太好了,中国邮票在日本是很难得到的,价值很高啊!这种礼品真是太昂贵了,而且正好这些孩子都在搞集邮,也都很喜欢中国邮票,对于他们来说,这种礼物比什么都珍贵啊!这么多的邮票收集起来也一定是很不容易的吧!其中不知凝结了妹夫的多少心血啊!真是太谢谢啦!太谢谢啦!”事后,我一打听才知道,中国邮票在日本确实很难得,因此也极受欢迎,而且你给的这些邮票之中有许多也真是价值不菲的呢!比如第一轮的猴票和“梅兰芳舞台艺术”这两套邮票吧,据说,每一套都可价值上千甚而上万元人民币呢!其实,投资集邮就相当于投资股市,邮票也相当于股票,而且相对而言,邮票的价值比较稳定,基本上是每三四年就会有一次向上升值的票价调整,即使是新票,在它发行几年之后,其价值也会超过它原本票面上标出的价值的,如果是年代久远的老邮票,那它的价值将会是其当年发行定价的几倍、十几倍,甚至于百倍、千倍、万倍也说不一定呢!在某种程度上说,邮票就是一种‘升值股’,而且不会像股票那样入市有风险的。这种爱好非同一般,是个很好的投资方式,投入产出的增值率很高。
哥哥又说:“妹夫赠送我们的这些邮票,绝大多数是中国开展文化大革命以前的,我想,它们有可能将来都是绝版邮票了,这每一套邮票就像是一种绩优股,都会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的,据我所知,有许多收藏品都是可以坐等升值的,尤其是邮票。这种礼物真是太珍贵,也太昂贵啦!真是太谢谢他啦,太谢谢他啦!”
哥哥手捧着那几册集邮册,面向中国方向恭恭敬敬地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他又说:“其实在这一点上,我与妹夫还真有那么一点儿相通之处呢,我也在搞集邮,而且从小就搞集邮了,至今已经有近二十年的集邮史了。我总觉得,集邮是一项非常高雅的文化活动,如果你收藏的是一个国家的邮票,就等于收藏了这个国家,如果你收藏的是世界各国的邮票,那就等于收藏了整个世界。在我的影响之下,孩子们也都在搞集邮,已形成了家族集邮群体。人们都说,从投资方向可以看出人的性格,据说,投资于收藏的人都具有较高的审美观点,他们对一般的时髦事物不一定很感兴趣,可是,对于收藏奇特的物品却相当感兴趣,他们希望拥有稀有而珍贵的东西。他们都比较厌恶平庸,喜欢与众不同。但是,他们并不会因为喜欢寻找冷门而缺少朋友,恰恰相反,他们在收集收藏品时也会结交更多的朋友。要知道,这也是浪漫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呢!”
这时,大姐和子也仿佛抑制不住似的过来插话:“收藏是当今日本人的爱好之一,特别是邮票和名人字画,其实,人们收藏这些东西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和炫耀,更主要的还是为了保值投资,因为这些东西的保值功能特别强,人们希望日后当这些东西升值时能够从中得到更高的收益。”
二姐洋子也加入了讨论(差点儿忘了告诉你:这位二姐就是当年咱们读初中时,曾经到咱们学校参观的、长相与我十分酷似的那位姐姐),她说:“我也在搞集邮,看过一些这方面的书籍,从中也学到一些有关集邮方面的知识。据资料记载,集邮最早出现在一个世纪以前,集邮对于中国和日本来说都是舶来品,邮展也是舶来品,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集邮和邮展都是从西半球传过来的,从1840年5月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在英国诞生,而于100年后的20世纪上半叶,形成愈演愈烈的集邮活动,再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进而形成热潮,可以说,集邮——这种被尊为‘王者之好’并有着久远渊源和独特魅力的活动,多年来一直经久不衰,一直是邮市劲爆,邮迷活跃,邮展火热。特别是自从罗兰?希尔发明了被称为‘方寸天地’,并且充满魅力的邮票之后,在人类收藏活动中就形成了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又势不可挡的集邮活动。可以说,在所有的收藏品种中,最大众化的而且收藏群体最多的恐怕要数邮票和钱币的收藏了。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有庞大的群体对其情有独钟并宠爱有加。所以,集邮和集币很早就有了一个十分响亮的名字——‘王者收藏’!另外,不知你们听说没有,有人说:‘世界上最富有的不是银行家,而是收藏家。’但是,只有那些已经拥有汗牛充栋的藏品,其中又不乏珍品,而且对这些藏品的鉴赏具有入木三分的鉴赏能力、理解力和深层见解的人,才配称之为收藏家。从理财的角度上看,除了股票、房产、储蓄、保险等几个领域外,个人最能驾驭的理财方式恐怕就是收藏了。近年来,在日本,各种类型及规模不等的邮展也是层出不穷。我就经常去参观邮展,还常常带着孩子们一起去看。我想,在中国肯定也会有许多邮展,妹夫也一定是经常去参观的,从他委托妹妹带来的这许多精美的邮册就可看出,他是个集邮品格极高而且艺术素养极高的人。我很佩服他啊!”
我和哥哥及姐姐们听了二姐洋子关于收藏知识的详细介绍,甚至于连集邮的历史都说得如此条清缕析的,不禁都竖起了大拇指,赞不绝口。
这时,我插话说:“华阳跟我说过,邮票堪称“第二货币”,又有一定的珍罕性,透射着清新又浓厚的雅韵。中国有一些邮票十分珍稀、珍奇,它们的价值相当高,特别是年代久远的,比如清代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大龙票已成为了绝版、绝品,一枚邮票的售价就达万元人民币以上,真是超值的“寸纸寸金”,甚至于是“重量犹如纸,价值高比金”的珍邮啊,试想,那一枚见方不足一寸的小小邮票,竟然有这么昂贵,真是十分罕见呢!因此,它又成为世所公认的“邮票之王”,现在存世者已寥寥无几了。要说华阳,他可是个十分喜欢收藏的人,他不仅收藏邮品、票品,还收藏其它一些他认为有收藏价值的物品呢!比如钱币、艺术信封、明信片、老照片、火花、香烟盒、糖果包装、贺年片、连环画册等等。他好像时时都在寻找和期待着珍品的出现似的。他常跟我说,收藏就像是时光隧道,每一种收藏都是一条时光隧道,它不仅可以带你回首已经过去了的那些人间沧桑,而且可以让你看见现在的世间繁华,当你细心地把玩某一件藏品之时,历史的长河仿佛正从你的眼前流过……每一件藏品,不论它是什么,也不论它价格如何,也许都有一份挥之不去又难以磨灭的记忆,因为它代表着一个年代,述说着一个故事,展现着人生的一个阶段。邮票虽然空间有限,但却能够承载丰富的内容,浓缩了许多深刻、深奥、深远的意义,有着十分深邃的内涵,它用简约、简练、简洁的手法,表现出十分宏大的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说,邮票还是一首诗、一篇文章,因此,一枚邮票所传达、所释放的讯息,就像诗的韵味和意境一样需要反复吟诵和品味。可以说,小小的邮票,它的确具有非凡无比的功能。”
接着,我又说:“华阳是个十分勤奋好学的人,他无论做什么都求甚解,比如他爱好集邮和收藏,他就经常阅读一些有关的书刊,如《集邮》《北京集邮》《上海集邮》《集邮博览》《收藏》《中国集邮报》等等报刊以及《基础集邮学教程》《简明集邮词典》等等书籍,从中他学习并掌握了许多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听了我的这些描述,他们都对你啧啧称赞,包括二姐洋子在内,都对你十分佩服。
其实,我也为自己留下了几套有关文学艺术家、作家和诗人的纪念邮票,因为我想把它们也作为你给我们留有念想的一部分,你不是从小就立志要做一位文学家、作家和诗人么?我想,我将这几套邮票留下来,也就等于留下了对你的念想,每逢看见纪念这些文学家、作家和诗人的邮票之时,我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起你来,心里也会默默地企盼你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文学家、作家和诗人,每逢我看见它们时也会想起咱们的从前,它们就会引领我穿梭于时空之中,回顾过去、审视现在和畅想未来……
三姐良子听了我对你的收藏观的陈述,她深思片刻后说:“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得出来,妹夫是个不同寻常的人,一般来说,爱收藏的人多半都是懂得品味生活乐趣的人,是追求美好与珍奇的人。其实,收藏尤其是集邮,众所周知,那也是一种文化,从这个角度看,妹夫还是个很有文化品位的人呢!”
前几天,我们又去了一趟浅草公园,看到那里的一些灌木丛和大片的草地,我便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当初在哈尔滨时,咱们经常去的兆麟公园,想起了咱们在茂密的灌木丛中,在绿茵茵的草地上相拥相携,追逐嬉戏,相亲相爱时的种种情景,那是些多么令人难忘,令人怀想的情景啊!
……
在来信中,美子不断地向华阳倾诉离情别绪,浓重的悲情充溢于字里行间……
从此,华阳除了经常与美子通过书信倾诉衷肠之外,还经常在他思情难耐之际,为她娘儿俩写一些诗歌,用以排遣忧伤和宣泄思念之情,用以寄托他企盼有朝一日能与她娘儿俩相见的无限渴望与呼唤。他每写完一首诗,就反复地吟诵数遍,之后再将其工工整整地抄录到十分精美的笔记本里。天长日久,日积月累,多年之后,他为她们创作的诗歌竟然累积多达一千多首。后来在一些朋友的帮助之下,他从这些诗歌中精选,整理,编辑了五六百首,通过两家在全国较有影响的大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两本诗歌专集,也可以说是“姊妹篇”。每本诗集出版后,都打动了许多读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一些与华阳熟悉的人还打来电话或是直接找到他,与他长谈,对他的诗集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有的人动情地说:“你的这些诗真的是太好了,我都被深深地打动了,这些诗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深情和殷殷思念,流露着你这位并非薄情寡义,而是十分多情重义的丈夫和父亲的最真实而最深沉的感触和情思,把你对前妻及女儿的绵绵思念以及企盼相见的渴望之情都淋漓尽致地倾注在其中了。可以明显地看出,有一种情感几乎伴随了你的前半生,也会影响你的一生。如果你能将这些诗情作为素材再写成一部长篇小说或是电视连续剧的话,那肯定会十分精彩,也一定能够引起轰动,说不定会成为红极一时并风靡一时的畅销书或是热播剧呢!你可一定要把这样的作品创作出来啊,到时候一定要再赠送给我,让我一饱眼福哟!”
华阳给美子的每封信,信封和信笺上的字都用十分工整的仿宋体书写。有一次,华阳的信被二姐洋子首先接到,她看了看信封上地址栏里写着“中国”,她知道这是华阳的信,又看见每一个字都是那么工整且漂亮,便赞不绝口地说:“这肯定是妹夫的来信,他的字写的太漂亮了,简直就像书上印的一般,妹夫太有才啦!”美子说:“是啊,他不仅会写仿宋字,还会写好几种字体,真草隶篆四体他都会,另外,他还会写许多美术字呢!而且琴棋书画等文房四艺他也都有所涉猎呢!”赞美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在最初的两年里,华阳每逢接到她们的来信,每当读到她们在信中反复倾吐着对他的思念之情时,他都要流很多泪,并且抓紧给她们写回信,在信中,他一方面表达对她们的问候,另一方面也倾吐对她们的思念之情,有时还会检讨自己的过失,他说:“现在,我越来越担心你一个人带着个未成年的孩子过日子,会有诸多的不便和困难呐?每逢想起这些,我的心里就有一种歉疚感,我作为你的前夫和孩子的父亲,没有能力很好地保护你们,让你们不得已而远渡重洋去日本定居,从而也让原本完整而温馨的家就这样破碎了,这主要是我的过失,我没有很好地尽到做丈夫和做父亲的责任,让你们尝了那么多的苦头,遭了那么多的罪和难,想起来不仅很自责,也很心痛。真是‘痛定思痛痛更痛’啊!同时,我也想请你们相信,将来我一定会想方设法补偿你们的,请你们放心。我知道,你们在国外生活,最能够帮助自己和最可依靠的是自己,希望你们能够自主、自强,好自为之,一切顺利!”
【编者按】第五十五章泪痕斑斑的信笺,成了跨越山海的情感载体。华阳的《钗头凤》诉尽离殇,美子的回信藏着对皮箱、邮票的惦念,那些关于收藏的絮语,实则是借方寸之物寄托绵长思念。一千多首诗的积累,是未断的牵挂在时光里的沉淀,每一字都浸着“相见难”的痛,每一句都含着“情意坚”的暖。此章以书信为线,串起思念的珍珠。邮票的方寸间藏着家国记忆,诗歌的字里行间裹着刻骨牵挂,平淡叙事中,是足以穿越岁月的深情力量。当诗集的墨香飘洋过海,美子的泪水是否会催生出跨越国界的奔赴?那些被珍藏的信封与信笺,终将在哪个瞬间成为重逢的信物?华阳笔下的千首诗,又能否在时光里铺就一条通往“相见”的路?倾情推荐阅读赏析!热烈欢迎文友积极跟评!编辑:攀登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