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女的针划过银河的线
作者:
卢春文
点击:176 发表:2025-11-13 09:08:24
闪星:0
摘要:诗歌聚焦藏地 “传统与现代共生” ,以藏地雪山、经幡、转经筒、青稞等传统符号为底色,自然融入手机、无人机等现代元素,将经幡喻为 “风刮着的纸”,把无人机轨迹视作 “风的另一种走法”,通过 “老阿妈的茧磨过转经筒也摸过青稞穗”“转经的手顺带扫了扫屏幕” 等细节,勾勒出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的画面。作品既藏着藏地的虔诚与烟火气,又传递出 “人文温度是核心” 的深刻思考 —— 科技如风吹过玛尼堆,传统如青稞扎根土地,两者交织织就的 “银河”,是藏地的文化根脉,也是生活的温暖底色。
经幡是风刮着的纸
雪顶铺开 ——
每一次掀动
是织女的针划过银河的线
老阿妈的茧
磨过转经筒
也摸过青稞
指腹上的油光
是岁月蹭的
仓央嘉措的诗
混着酥油香
落进茶碗
盐粒沉底
咬开
是没说完的话
转经筒
吞三百年风
玛尼堆的刻痕旁
手机屏亮着
格桑花扫过
花瓣抖了抖
风也在看
北斗的光
落在青稞田
是露水
打湿麦穗的方向
无人机划过雪线
轨迹是风的另一种走法
山还在那儿
只是更近了
经筒转
屏幕也亮
情诗是星子
落在酥油茶的热气里
不晃
就那么亮
科技是风
和以前的风没两样
吹过玛尼堆的皱纹
老阿妈的笑里
盐粒粘在嘴角
暖是攥得住的
青稞在地里长
无人机在天上飞
经幡飘着信号
也飘着一条河
载着两样
转经的手
顺带扫了扫屏幕
佛性在指尖的温度里
在茶渍干了的碗底
在雪山的白里
编织银河的
不是风
是老阿妈摸过青稞的茧
是屏幕上沾着的雪粒
是麦穗向上的劲
是转经时
顺带扫亮的那一下
轻
又沉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这首诗作者想象很有张力,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科技互相交织,藏文化和藏地人间烟火气息及现代元素交融在一起,“织女的针划过银河的线”,让人眼前一亮。推荐阅读。编辑:梁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