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is_readable():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dev/urandom)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data/wwwroot/m.yinheyuedu.com/:/tmp/)

Filename: core/Security.php

Line Number: 603

Backtrace:

File: /data/wwwroot/m.yinheyuedu.com/application/core/Security.php
Line: 603
Function: is_readable

File: /data/wwwroot/m.yinheyuedu.com/application/core/Security.php
Line: 1009
Function: get_random_bytes

File: /data/wwwroot/m.yinheyuedu.com/application/core/Security.php
Line: 190
Function: _csrf_set_hash

File: /data/wwwroot/m.yinheyuedu.com/index.php
Line: 315
Function: require_once

往忆悠悠 :八月十五-银河悦读
menu
加入书架

往忆悠悠 :八月十五

作者: 那瑞琴 点击:728 发表:2025-10-02 10:58:18 闪星:4

       每当八月仲秋,逢节之夜,我都夜不能寐,多少年来,历历往事,唯这个节日,我久久无法忘怀。

       今年亦然。

       太空中八大行星,只有地球孕育生命。研究结论认为,地球距离太阳最近,常年保持温度在14°c左右,而且有水,是生命的存活所必需,还有各种维他命类元素,这些元素又是生成蛋白质(DNA)原料。

        地球,这个不同于太空其他球体上,人和那些有生命的动物,即适时而生!

       中华民族上古留下了四大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伏羲画卦、神农尝草)中“女娲造人”,就是承载着我们的先主对生命起源完美朴素想象和令人信服的诠释。

       西方所谓“上帝造人”结论,相形之下,竟然显得那样苍白无力而很难经得起推敲!

       月亮,是地球的保护神,与其他八大行星卫星相比,是最大的卫士,她,从诞生伊始,就以笃定坚实硕大躯体围绕地球时时刻刻不离不弃,共生共长。

       科学认识月亮,是近代研究成果。

       中华民族敬畏天地,对日月星辰有着独道的见解。五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给这个当空皓月,赋予了许多优美的名字:望舒、玉盘、冰轮、桂魄、婵娟、蟾宫,还有银钩、玉钩等等,每一个名字都有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如,望舒,是一位神仙,他的使命是为月神驾车;桂魄,源自月亮里的那棵树;而银钩、玉钩,那是皓月变化的形状描绘......

       说这些,不是多余,碎话古今,闲言比对,是为本文《一轮玉盘话中秋》做个铺垫。

       我出生在1945年,渺茫记事的时候,家住在拉林河畔。八月十五,冰轮悬空,望舒皓宇。这时,全家在院子里摆上长桌,供上月饼、瓜果,阖家围坐,樽酒敬月。

       有一年中秋节,玉树临风,蟾宫千里,稻菽飘香,爷爷请来双东区的杨区长——老人家敬重的共产党留洋回来的女秀才,和我家一起庆中秋节。

       那一场祭月,爷爷居然选在拉林河的大堤上。

       杨区长,妈妈的入党介绍人。她说,长征时,中秋月,她在大人们的背上,国外留学时中秋月,她思念故国亲人。在拉林的中秋月,家国情怀,与我们全家分享,喜悦斐然。她说,大地浸透的禾香,拉林河银波荡漾,桂魄高悬,这就是今天我们美好生活。

       后来我想起,那天夜晚,银白的明月,撒遍大地,拉林河堤,树影婆娑,杨区长站起来,倒上一杯酒,恭恭敬敬的端给爷爷,说:老先生,您的学识,在我眼里,那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今天时至八月十五,您就给我们讲讲中秋节吧。

       那时,我坐在杨区长身边的小凳子上,两手托着下巴,看着爷爷,看着一家人和杨区长,我们静静地听爷爷讲中秋节传说故事。只是可笑,我看似专注,结果到后来只记住什么,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后羿射日......

       多少年之后,那些中秋节神话故事,尽管不知所以然,却伴着我长大、上学,到离开那个拉林河畔,走出延寿小县城,考进了人生最高学府——哈尔滨师范大学。终于在浩瀚的书海里解锁那些小时候懵懵懂懂的神话、传说,理解了上古先贤,创世留存寓意深远的神话故事饱含聪明智慧和亘古不衰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我爷爷有很多线装书,除了老人家自己用毛笔以蝇头小楷写下的生活记录,所闻所想,人生感慨的文字之外,老人家收藏了很多古籍文薄,只可惜,在那个十年,被那些外来的“红卫兵“,在拉林镇大街上付之一炬。这事,我们全家在清明节祭奠爷爷奶奶时都不敢提及!

       然而,当我在大学接触古典文学,中秋时节在家里想起拉林河畔中秋月夜爷爷讲的神话传说时,我爸爸拿出一个小书箱,我打开,惊奇地发现,全是罕见的古板石印线装书籍和爷爷抄录的神话传说自订本!

       我忽然想起,我爸爸专研《易经》多年,不知爸爸何时接管了爷爷孤本藏书?觉得躲过了那场浩劫,留下了爷爷的心血文字!

       下面这些传说神话的解读,都是来自爷爷的藏书。

       广寒宫,指的是上古传说中月亮里的宫殿,里边住有太阳星君。到西汉时,太阳星君已没人再提,广寒宫成了西王母掌管的治所,宫里的嫦娥、吴刚、桂树、玉兔、蟾蜍......各自承载着近乎荒诞有寓意深远传说故事,

       比如吴刚伐桂,流传下来的就有四种版本:

       一, 他为救母,消除家乡瘟疫,触犯天条,被西王母打入广寒宫,伐桂...... ——见《淮南子》。

       二,为救嫦娥未果,遭天庭惩罚。

       三,他杀死炎帝后人,被罚。

       四,吴刚在月宫里,伐树是对他浮躁意志的磨练。                    

       ——以上见战国时典籍《归藏》

       吴刚伐树,愈砍愈合,留下的寓意,反映道家的法家的思维观念:通过无休止的劳动,为自己铸成的过错救赎。

       再如嫦娥奔月:

       一, 偷吃仙药而奔月。——见《归藏》,说,有果无因!

       二, 嫦娥为后羿之妻,后羿射日,西王母赏后羿不死灵药,被嫦娥偷吃而奔月 。——见《山海经》,叙述不详!

       三, 嫦娥后羿,夫妻恩爱,后羿射日后,西王母所赠不死灵药在嫦娥手里,坏人蓬豪强索灵药,嫦娥不予,情急之下,吞食,随飞天 。——见《淮南子》故事新编。

       玉兔捣药:月宫里,有一个通体白兔手持玉杵捣蟾蜍做药,食之可长生不老。

       故事来源:

       一,印度,兔子为国王寻找可食之物,未果,兔子自愿为国王食之,国王感其德,送入月宫。——见《大唐西域记》

       二,西王母赠后羿不死之药,即为玉兔捣蟾蜍所成之药 。——见《淮南子》

       三, 还有更荒唐故事:嫦娥飞天之后,后羿思念妻子,化作一只白兔,到月宫捣药长伴嫦娥。——见《西阳杂俎》

       这些故事,到唐代,又得到了发挥。后边本文还会提到

       ......

       关于月亮里的故事传说,不止如此,还有些流传至今的,有的看似荒诞,似是而非,细想起来,每个故事都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的愿望。每个故事传说,乃至神话,都寓意深远,托情于事,含欢乐悲哀,离散和合,故千古不衰。反映出中华民族乾坤岁月,始于洪荒,启智开元,深邃久远。

       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搏斗的岁月里,观察天象,庖丁山川,在变化中寻找规律,从敬畏星辰中,纳神释义,形成了经年周始,擢定十二个月份,划择二十四个节气,并唯时唯令,奠慰先贤,秉承祖训,俯情祭节,祁祀祝祷,延续至今。

       八月十五,一轮明月,年年如期而至,世称中秋,中华民族农情四季当中,都有孟、仲、冬三段称谓,秋季里,孟为七月,仲为八月,冬为九月。八月居中,十五为中中之中,即为中秋,也称仲秋。我们祖先,行春种、夏长、秋熟、冬藏之劳作,秋者,是成熟的季节,希望丰收,实见硕果,此时祭奠,以求来年风调雨顺,这是其一。

       八月十五,天文大潮,波涛汹涌,排山倒海,玉盘悬空,视月为神,顶礼膜拜,祈求护佑,这是其二。

       八月十五,先人认为此时月亮最圆,最亮,是阖家团聚,和睦融融,拜求安康,这是其三。

       ——以上这些资料,都是出自爷爷小书箱的藏书。

       八月十五,作为中秋节日,有个经年岁月演变过程。据史料记载,拜月为节日,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之中,“春朝日,秋朝夕”,周天子认为,春朝,为日,秋夕,为月,仲秋拜月,盼国泰民安,诏示天下,以此奉行。

       延续至唐代,袭古敬昔,赋予星辰日月,为不可侵犯的神灵。那些上古月亮里的寒宫、桂树、嫦娥、吴刚、玉兔等等虽然是各自独立,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之感!

       盛唐时期,随着朝廷把八月十五定为仲秋节日,文人们发挥丰富想象力,竟然把那些脍炙人口的神话,通过他们的笔和口传,一个个神奇的神话变成了一个个神奇的故事:

       请看《嫦娥奔月》:嫦娥成了后羿的的妻子,玉兔捣蟾蜍制出不死之药,掌握在西王母手里,后羿射日有功,西王母赐给不死灵药,嫦娥误食,飞入寒宫……多么浪漫,还显得入情入理!

       吴刚伐桂:吴刚想修仙得道,却心情浮躁,玉帝罚他砍桂,一斧下去,树立刻长平,他只好伐桂不停;

       玉兔捣药:玉兔是后羿所变,因嫦娥飞入寒宫,他思念妻子,变成一只兔子,在嫦娥身边伴随,嫦娥却不知他是后羿---又一个爱情忠贞故事!

        ......如此等等,还有更多。

       月亮,近代科学证明,她仅一面对着地球,洒向人间,她的银色光亮,来源于太阳。银钩,玉钩,别于月中……五千年来,尽是先人们遐想于世于今。

       唐代的建立源于李渊起兵,统一中国。太宗李世民开创历史上“贞观之治”,一时国泰民安。但,隋末战乱,民间流离失所,仍有遗恨,朝野有识之士,文墨贤达,从上古对月亮观测论述中得到启发:上弦,一钩弯月冉冉,十五玉盘圆圆,下弦,残钩末坠。连想到了兵燹匪患,有家难归,唯望月潸然。陡然,从月圆月缺,想到了人间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朝廷国事,胜败兴亡,盛衰迭落,于是,八月十五,这个中秋节日,又赋予了新的含义:举家盼团聚,游子思严慈!自然现象融进了人间尘世的爱恨情仇大喜大悲之中。

       圆月高悬,纪念形式,形成了祭月、诉愿、祈祷和敬祝。于是又出现诗人们笔下:

       举杯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到了宋代,八月十五,已逐渐成为了国家的重大节日,上下官民,皆为重视,以仲秋为题不仅诗词歌赋,就连歌堂会所都有了固定的仪式。

      中秋之夜,每每奉上酒和瓜果,以期团圆。到宋中末期,中秋拜月,除了酒茶果品,相应又有一种食品问世,叫“圆饼”,是月饼的雏形,后来民间建议,给与圆饼升级,固定样式,形状,即为月饼。

      元朝,忽必烈的后代,制定了严酷的统治汉人的政策,但,接纳了月饼这个食品。元末,历史传说,汉人被压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竟然是三家一把菜刀,每户有元朝人监管……真的是,压迫愈甚,反抗愈烈,时,朱元璋正计划起义,谋士刘伯温献计,八月十五家家做月饼,把“八月十五杀鞑子”密语藏在月饼馅里,唤民起义——这就是那个传说的来历。

       但今天写在这里,往事琐忆,而已知之。

       八月十五,仲秋逢期,千古佳话,诲人深意!轩辕先辈,开宇辟蛮,识星辰日月,周始变化,三百六十五天为一年,十二个月划四季,置节省人,留下耀于寰宇不朽的认知世界的典识,和改造自然,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奋斗的方向。

       中秋佳节,在世界上只是一个辉煌的亮点,她的意义,是智慧起于中华民族的先祖,是认识这个星球,敢于主宰这个星球未来的中华民族留给全人类共庆的兴达时刻!

       八月中秋,是世界的节日!

 

 附:

     《淮南子》,又称《刘安子》,刘安,汉高祖之孙,其父刘长封淮南王,他当时诏天下门客,广集传说神话故事,撰写成书,。

       刘安,西汉思想家、政治家,生卒为公元前129 年—前122 年。

      《山海经》,先秦古籍,被称,容:神话,地理、上古传说奇书,非一人所撰,非一时所成,历经长时间流传、积累、整理而成书。目前流传的是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点评本。

     《归藏》,又称《归藏经》与《易经》《连山》称《战国三经》。成书有传于四千年前。归藏:世间万物莫不归而藏于其中。

       这里说一下:这三本书和《易经》都在爷爷留给我爸爸的小书箱里,几乎全是爷爷的手抄本。我爸爸在延寿县政府上班,曾组织一个《易经》研究小组,这些书曾是大家共享的教材。我只见过,不归我所有。那十年期间,我先是得知,红卫兵虽一炬焚毁爷爷线装书,传给爸爸的爷爷小书箱里的古籍却得以保留。谁想,当我作为黑龙江学生代表在北京听到了周总理讲话之后,接到爸爸电话,他们的《易经》研究小组有人举报,我爸爸手有”迷信旧书“,而被军管组搜走,从而不知所踪!

      我曾把爷爷线装书的遭遇告诉杨阿姨,她为是唏嘘,只说,是时代的悲哀!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 这是一篇有深度的关于“八月十五”的文章。作者通过大量史料、传说,解读中秋节与月亮所包含的意义,并详细解读了与月亮有关的几个人物神话故事,同时融入爷爷和爸爸的人生经历,给读者解疑释惑,也令读者唏嘘。无论散文、纪实,还是杂文,那瑞琴老师的文章总能给人以启迪,令读者受益匪浅。推荐阅读。编辑:宋同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