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新苗】雪中梅,心中光
夕阳沉落,夜色像半透明的宣纸,被墨色一点一点晕染开来。浮云如一张轻网,悄然兜住我最后一点残存的期待。绘画比赛失利的画面,仍在脑海里反复重播,一下下撞着心口,我张了张嘴,最终只剩缄默。
失望像圈涟漪,在心底的湖面上不断扩散,渐渐浇灭了曾经对绘画满怀热忱的少年心气。一股寒意顺着衣袖钻进身体,我下意识抬头,雪色猝不及防撞进眼瞳,鼻尖却莫名萦绕着一缕香气——雪怎会有香?我循着香气望去,视线尽头,一簇梅的影子骤然闯入视野。
我静静立在原地,望着那簇梅花在风雪里舒展血红的花瓣,花瓣上顶着薄薄一层积雪,似怕极了冷风的娇柔,却又透着股立于天地间不败的倔强。老干虬枝的墨色枝干里,仿佛藏着一股笑傲苍穹的磅礴力量。皑皑白雪几乎掩去它所有光华,可那抹红偏偏像盏灯,亮着独属于它的光芒。我望着,望着,不由得陷入沉思。
心里忽然冒出个疑问:它为何是梅?雪色茫茫,百花早已凋零,唯有它独自挺立。我想,或许它最初也只是株不起眼的小苗,却偏要在百花争艳的园圃中,闯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于是它以狂风为敌,以冰雪为战场,一点一点挑战极限,一步一步朝着绽放的目标生长——不为旁人的称赞,不为片刻的光荣,只为奔向自己的花期。它看似一无所有,却因这份执着,赢得了整个寒冬的敬意。那一刻,我恍然懂了:它的确是梅!
失望的涟漪渐渐散去,记忆的水花重新漾开。我想起自己最初学画时,连简单的线条都勾勒不流畅,涂色更是涂得一团糟。可我没放弃,夕阳的余晖里,我握着笔反复练习;清晨的晨光中,我对着画板琢磨配色。哪怕双手酸得发僵,也毫不在意,仿佛要把所有精力都揉进画纸里,让那些色彩与线条,长成我心中的模样。
原来我和梅一样,一开始都“一无所有”,后来都是用双手一点点搭建起自己的小世界。只是我在失利的沮丧里,弄丢了对绘画的初心,而梅始终在冰雪中傲然挺立,像个立于败与不败之间的侠客,它的信念从来只有一个——做自己。
有些人总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不是因为他们从不会失败,而是他们从不在意失败的结果,只珍惜每一次全力以赴的付出。他们不忧虑未知的明天,只专注于尽力做好当下的今天。这样的人,就像风雪里的梅。
月光如银,轻轻洒下,我抬头望着夜空,又想起昨日那株雪中梅。心里的失落渐渐释怀,那份对绘画的热爱,也重新回到了心底。原来真正的成长,从不是永不跌倒,而是跌倒后能像梅一样,迎着风雪站起来,找回初心,活在当下。
于都县城关小学六(1)班 邹佳怡
指导老师:于东芳
【编者按】文章以“雪中梅”为核心线索,将“绘画比赛失利”的个人失落与梅花“傲霜斗雪”的坚韧形成巧妙对照,借物喻理的手法运用得自然又成熟。比喻极具画面感,如“夜色像半透明的宣纸”“那抹红偏偏像盏灯”,让情感与场景交融,读来如见其景、如感其心。推荐阅读。编辑:安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