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对方放心也是一种爱
最近,我读了奇清老师写的《心心念念》一文,感慨颇深。他写了一位百岁老人,杨绛先生的爱与放心。从他的文章里,我进一步懂得了什么是“爱”与“放心”。
有的爱似乎就是为了让对方放心,杨老的爱就是这样。杨老的爱是从清华大学的古月门前开始的。她和钱钟书是一见钟情,杨老觉得钱老就是她前世的那个人,钱老仿佛也是这样想的。于是,一种极为有趣的表白脱口而出:“外界传说我已定婚,这不是事实,请你不要相信。”杨老立即回应:“坊间传闻,追求我的男孩有孔门弟子(七十二人)之多,甚或有人说我已有男朋友,这也不是事实。”还有什么话比这更直白,更让人放心的。他们第一次见面,好像是为了让对方放心。
“放心,我是自由身,你就放心追好了”。这是杨老和钱老恋爱前说的话。杨老从一个富家小姐心甘情愿成为“灶下婢”,“家庭妇”……是为了爱。“笔杆摇得,锅铲握得,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钱钟书真是痴人有痴福。这是杨老的婆婆对杨老的评语。杨老为了让钱钟书这个痴人真正有“痴福”,他除了细心的照料钱老外,还尽力保养自己,控制饮食,少吃油腻,坚持早上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为得是“我只想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这就是杨老的爱。
“不要紧,我会洗。”,“不要紧再去买一个。”这是杨老生女儿住院时,钱老独自住家,把墨水打翻染了桌布,把台灯弄坏,到医院向杨老认错时,杨老对钱老说的话。一句“不要紧”,让钱老放心了,这也是杨老的爱。
“不要紧,我支持你,你就放心的写吧!”这是钱老写长篇小说《围城》前,杨老对钱老说的一句话。为了让钱老放心写作,她担水劈柴,生火做饭,洗衣拖地,缝棉制单,翻墙爬窗……有了杨老的这些辛勤付出,才有了被誉为一幅栩栩如生的市井百态图的《围城》,“让钱老放心”这就是杨老对钱老深深的爱。
“放心,有我”,这是杨老在爱女去世一年后,钱老临终时,杨老在他耳边说的一句话。钱老病了,杨老就不离左右的陪伴照顾,钱老病到不能进食,只能靠鼻饲,医院提供的饭菜不适宜吃,杨老就亲自来做。做各种水果蔬菜泥,炖各种鸡鸭鱼肉汤。这更是杨老的爱。
“放心,钟书!你走了,我也想走,但我现在还不能走,得留下来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这是钱老去世后,杨老为了完成钱老的遗愿说的话。让对方放心是最真挚动人的爱,是真正的生死相依。在钱老去世后,已90岁高龄的杨老,翻译了钱老生前想翻译的柏拉图的《斐多篇》,写了《我们仨》一书,这本书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写了《走到人生边上》,探讨人生的价值和灵魂。整理了钱老多达七万余页的笔记,二十卷的《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都陆续出版面世。这就是杨老对“爱”“放心”的诠释。这种爱,虽然不比花前月下的浪漫,卿卿我我的缠绵,但是它像涓涓细流,沁入心田,连绵不断。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爱家人,爱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与世长辞,享年105岁。
爱一个人,或被一个人爱,都是幸福的。为对方着想,不让对方操心,就是杨老和钱老爱的最好方式。
【编者按】是的,让人放心也是一种爱的表达,人与人间的爱是生活碎片的组合,爱体现在点点滴滴的日常行为里,而不是嘴上的种种表白。读了作者的短文,更是让我们体会到了这一点。审核通过,敬请阅读。编辑:李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