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小时候的年味:写春联

作者: 金石斋潘建 点击:854 发表:2025-01-21 08:46:14 闪星:2

摘要: 不知不觉,一晃,又到了写春联,送春联,贴春联的时候。父亲知道我的畏难情绪后,安慰道说,没有事的。反正是贴在自家门上,只要不是难听的话,你想怎么写都可以,出丑要趁早。家丑不外扬嘛,真的要是出丑了,反正出在家里,比以后在外面好吧…… 又快到腊月二十九了,贴春联的日子。已经写好“五福临门家兴旺,福星高照人安康”的春联,静静地躺在沙发上,等待着好日子的到来。

  不知不觉,一晃,又到了写春联,送春联,贴春联的时候。

  在我幼小的印象中,到了腊月小年(腊月二十四)那天,我就跟随父亲去热闹的牌楼路上买上几张红纸,带上自家蒸好的葱花卷、糕点到南门舒家巷头郎中王德兴先生家中,请他写春联和福字。

  犹记那情景,进入腊月便是王先生院子里最热闹的时候,满是找上门写春联的邻居。他总是乐呵呵地接下邻居送来的红纸,细心地记下他们的名字。然后,不紧不慢地拿出毛笔和砚台,用剪子把红纸裁出长条和方斗,边磨墨、边沉思会儿,就挥毫泼墨,那淡淡的墨香和着爆竹的火药香,酵出了一天浓浓的年味,也亮堂了整个过年的心情。那红彤彤的春联摆满了大半个院子,和院子里晾着的馒头、葱花卷、米团一起,成为了年货中的一道文化风景。

  那几天王老先生特别地忙,父亲就让我跟着先生边帮忙、边学练字。腊月小年这一天开写时,我便化身为王先生乖书童,替他磨墨,帮他理纸,还小心翼翼地把写好的春联取走铺好晾干。每当这时,王先生总会再三交代我,要一副副地放,上下联不能放错,不然会闹笑话的。

  王先生还讲了一段笑话。他说,从前有一户人家,买了一副春联:“太平不用敲更鼓,盛世何须掩闸门”一副很好的春联,没想到除夕的晚上发现贴反了,变成:“盛世何须掩闸门,太平不用敲更鼓”这是很不吉利的,又没时间去买,这时候碰巧来了一位教书先生,看了看,便把“门”和“鼓”两字去掉,变为:“盛世何须掩闸,太平不用敲更”(注: “闸”字现在读阳平,属于平声,但以前是入声,这个发音属于仄声,现在已经没有了)。巧的是,有一个地主也贴反了春联,贴的是“积善家福寿无穷,发财户金银尽是”,也学他们那样,把最后一个字去掉,“积善家福寿无,发财户金银尽”这对联不仅还是反的(注:春联应该仄起平收,这一副是平起仄收),而且意思也有问题,一时传为笑话。

  我当时只是好奇地看着王先生写下每一个字,听先生这么一讲,才知道春联的上下联平仄协调、对仗工整颇有讲究。见我总是傻傻地问这问那,王先生笑着叮嘱我:“书读得多了,你脑袋里面自会满满的。”听得似懂非懂,却记住了王先生的那句话。可能是受王先生的影响,我对“春联”有着特殊的情感,爱它的红艳艳,透着喜洋洋的气氛;爱它的对仗工整,音律和谐的词句;爱它那墨色浓黑,凸显书法之美。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各人。深受王先生编写春联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和感召,那时虽小但我对写春联特别向往。一到忙活这些事情的时候,就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感觉好有满足感和快乐感。于是,就开始练习描红和临写毛笔字。

  有道是,事非经过不知难,书到用时方恨少。当时,我心里虚得很,担心自己弄不好,自己动手难度甭提了,甚至连大毛笔都拿不稳,更不用说五言、七言、九言春联那些繁杂的对仗规则了。父亲知道我的畏难情绪后,安慰道,没有事的,反正是贴在自家门上,只要不是难听的话,你想怎么写都可以,出丑要趁早。家丑不外扬嘛,真的要是出丑了,反正出在家里,比以后在外面好吧……真是刀架脖子,没退路。

  说干就干,不等不靠。记得我那时写的春联,“人勤地献宝,人懒地长草,五谷丰登;不怕老子穷,就怕儿女怂,勤俭持家……”这些都是我的母亲经常唠叨的话语。在王先生的影响和父母的激励下,从那时起,我就与写春联结缘了。从刚开始写父母经常讲的话语,再到查字典、翻老人言类的书。如“锅碗瓢盆交响曲,油盐酱醋舞翩跹”“东西南北皆兄弟,赵钱孙李是一家”“炭黑火红灰似雪,谷黄米白饭如霜”等等。

  后来自己自编自写的春联,内容多是一些新年的祝福语。中国人讲究新年说吉利话,来年就会和顺。记得最清楚的是:“春回大地春光好,福满人间喜事多”“岁岁平安福星照,年年顺景财源进”还有一些朗朗上口的“合家欢乐迎富贵,满堂欢喜永平安”那句,用得最多的是:“千年迎新春,瑞雪兆丰年”,横批是“欢度春节”。

  我是喜欢看门头上的横批,四个大字,却寓意深刻。“万象更新”“财源广进”“吉星高照”“辞旧迎新”“国泰民安”“壮丽山河”“迎春接福”“喜气临门”“春色满园”“年年有余”“新春大吉”,任何一个横批,都有着满满的情怀,对明天的美好祝愿,尽在其中。

  经历了写好春联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渐渐地,我愿写、敢写春联的胆子更大,自信更强,我不仅写好自家的,后来连七大姑八大姨、巷里邻居我都主动帮着写上了,记得我写春联时,大人们都会围着看,我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乐得有用武之地。临走,人们还会抓一把糖果,还有的装一口袋花生,几家春联写下来,已经是满载而归。写着写着,我对写字、练字等书法感兴趣了,一路写一路成长,所以写春联的这件事情一直坚持到如今。

  那一年,我调离兴化去泰州工作,老父亲在贴春联时,随口跟我说:“小建,每年腊月二十九等你回来写好对联贴春联。”为了这句话,做儿子的,无论有多忙,无论身在何处,都会在腊月二十九之前赶回家,给父母写好对联贴春联。腊月二十九贴春联,对于儿子,比所有事情都重要。老父亲说这话时,更是一种期盼与牵挂,带着深厚的情感。

  又快到腊月二十九了,贴春联的日子。已经写好“五福临门家兴旺,福星高照人安康”的春联,静静地躺在沙发上,等待着好日子的到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过年写春联的习俗由来已久,作者回忆小时候从看别人写春联到自己亲自写春联的过程,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魅力。文章在王老先生写春联的趣事这块,写得诙谐好看,写春联讲究喜庆祥和,贴春联也不能上下联贴错,作者每年赶回家写春联贴春联,更是体现对家的牵挂与眷恋。又是一年春节将至,愿春联的美好寓意在千家万户生根开花。推荐阅读。编辑:梁争

评论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Undefined variable: browser

Filename: core/CodeIgniter.php

Line Number: 604

Backtrace:

File: /data/wwwroot/m.yinheyuedu.com/index.php
Line: 315
Function: require_o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