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朝鲜战争:鏖战蓝天鹿死谁手?(上)

二十世纪的朝鲜战争,共有10国空军在半岛上空角逐,分别是美国、英国、加拿大、希腊、澳大利亚、南非、韩国等7国与中国、苏联、朝鲜3国,战争期间双方空军共保持有2000余架战机在朝鲜上空生死搏斗。
在这场蓝天大战中,中、美、苏三国航空兵始终是战场的主角,把现代空战表现得淋漓尽致,产生了一批蓝天战场“王牌”飞行员。
在三国空战中,强者是美国,弱者是中国,由于苏联是秘密参战,兵力出动规模受限,战场限制严格,飞机数量不多,也明显处于被动角色,但战场结局截然相反。
毫无疑问,朝鲜空中战场,美国空军占有绝对的空中优势,中、苏空军虽然没有战场制空权,但在局部占据了空中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朝军队的后勤补给线,极大地震慑了“联合国军”,成功地打击了美国航空兵的嚣张气焰。
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击落击伤美机425架,其中击落330架,志愿军被击落231架,志愿军与美军的战损比为1:1.3。
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击落美军战机1106架,击伤335架。此外,苏联防空高射炮兵击落美军战机212架,击伤10架。两者相加,共击落1318架、击伤345架,其中击落F—86“佩刀”式战斗机650架。根据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部的统计数字,在朝鲜战争中苏联航空兵损失了335架飞机和120名飞行员,加上地勤和高射炮兵总的损失为299人。苏军与美军战损比为1:3。
另有资料显示,整个朝鲜战争期间,美国被中、朝、苏空军和高炮部队共击毁击伤飞机高达12213架,其中击落5729架、击伤6484架(不含“联合国军”其他国家和韩国损失的152架飞机)。此外,缴获飞机11架。这就是说,如果美国不补充大量战机,中、苏两国在朝鲜上空将无飞机可打。同样道理,中、苏两国如不补充战机,战争初期投入的战机将损失殆尽。由此可见,朝鲜空战的惨烈程度。
朝鲜战争,美国公布共击落中苏朝空军飞机976架。与中国公布的损失231架和苏联公布的损失335架,加上当时朝鲜拥有的180架各种飞机,即使全部被击落,三国总数是746架,还相差230架。即使全部承认美国公布的战果,与中、苏航空兵的战果相比也少得可怜。
美国在“二战”中把击落5架以上飞机的飞行员称为“王牌”飞行员,后来世界空军都认可这一战场标准。在这场弱肉强食的空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产生“王牌”飞行员7名,苏军产生“王牌”飞行员52名,两国共产生“王牌”飞行员59名;美军产生“王牌”飞行员12名。中、苏“王牌”飞行员明显高于美军。
如果按照参战飞行员比例计算:中国参战飞行员200余名,平均28.5名飞行员产生1名“王牌”;苏军参战飞行员1500余名,平均28.8名产生1名“王牌”;美军参战飞行员1700余名,平均141.6名飞行员产生1名“王牌”;中国飞行员产生“王牌”的比例位居第一,苏军位居第二,美军位居第三。
中美苏三国飞行员空战优劣对比
中、美、苏航空兵在朝鲜战争中飞机数量、飞机质量、飞行经验、战场规则大体如下:
——中、美、苏出动航空兵力量相比:
美国航空兵:据1950年10月底统计:美国在朝鲜共出动空军14个联(大)队,其中2个战斗机联队、3个战斗轰炸机联队、2个轻轰炸机联队、3个中型轰炸机联队、1个海军陆战队航空兵联队、3个舰载机大队,各型作战飞机1100余架,连同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希腊、南非联邦及南朝鲜空军的兵力,总共有各型作战飞机1200余架。
1951年6月,其空中作战兵力增加到19个联(大)队,共有作战飞机1500余架,约占其全部空军的五分之一,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先后有1700多名战斗机飞行员参战。
此外,“联合国军”空军司令官由美国远东空军司令乔治·斯特拉特迈耶担任,统领美国空军和其他6个国家空军:南非联邦1个战斗轰炸机中队25架飞机;澳大利亚1个战斗机中队和1个空中运输中队,共35架飞机;英国皇家空军3中队80架飞机,后来又由其他飞行中队进行轮换;加拿大皇家空军第426中队12架飞机,担负运输任务;希腊9架飞机组成的1个空中运输中队,担负运输兵员、物资和后送伤病员;南朝鲜空军共有飞机30架,其中战斗机10架,联络机10架,教练机10架。
(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
中国航空兵: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从1950年12月开始投入抗美援朝作战,至1951年8月4日,为初战阶段,投入兵力为1个团,以大队为单位,在苏联空军的掩护下进行实战练习。当时志愿军空军只有刚组建的2个歼击师、2个轰炸师、1个强击师,作战飞机不足300架。1951年9月至1952年5月,志愿军空军先后有9个师18个团的歼击机部队和2个轰炸机师的部分部队轮番参加战斗,一线兵力保持3-4个师6—8个团。朝鲜战争初期,中国空军作战飞机不足200架,当时美军在朝鲜空中战场投入飞机1200余架,比例为6:1。
苏联航空兵:1950年11月1日,苏联在中国人民志愿军10月25日打响抗美援朝第一枪后的第7天,出动航空兵参加朝鲜战争。首次参战的有3个歼击机航空兵师:由师长阿列柳辛率领的第28歼击航空兵师;由师长帕什科维奇率领的第50歼击航空兵师;近卫第151歼击航空兵师。苏联空军的编制是:每个歼击机团编制为40架战斗机,每个师3个团,编有120架战斗机,3个师360架战斗机。
1950年12月,上述3个航空兵师合编为第64歼击航空兵军,首任军长是罗波夫中将。1951年下半年,苏军第64歼击航空兵军和中朝空军部队合编为一个空军集团军。
1951年2月,苏联为了使空军飞行员获得与美军作战的实战经验,决定对苏军航空兵进行轮战。2月中旬,第28、50歼击航空兵师回国,第324歼击航空兵师和303歼击航空兵师开赴中国参加朝鲜战争。6月,为加强对苏军航空兵的技术保障,给第64歼击航空兵军增编了第18航空技术师。
此后,苏军第64歼击航空兵军在朝鲜始终保持2—3个歼击航空兵师、1个夜航团,飞机170—240架。到朝鲜战争结束时,苏军先后有12个歼击航空兵师、4个高炮团、2个独立歼击航空兵团、2个探照灯团,参加了朝鲜轮战,其中飞行员1500多名。
此外,朝鲜战争爆发之初,朝鲜空军只有1个航空师团,拥有轰炸机联队、第18战斗机联队与教导联队等,共有飞机180架,其中战斗机40架、轰炸机70架、侦察机10架等,但在开战后不久,朝鲜空军几乎完全被美军歼灭。
中、美、苏三国航空兵作战飞机数量相比,中、苏两国飞机数量明显处于劣势,美军飞机数量是中、苏的3倍。
——中、美、苏战机作战性能相比:
(志愿军空军驾驶的苏联米格MIG—15歼击机)
中国人民志愿军航空兵驾驶的战机是苏联提供的米格—9、米格—13和最先进的米格—15,以及少量的护航机拉-11型、轰炸机图-2型。主要参战飞机为米格-15型,1952年下半年改装为米格-15比斯型歼击机。
美军航空兵在朝鲜战争中使用的作战飞机主要有F-80、F-84、F-86A、F-86E、F-86F、F-94、F-51、F-4U、B-26、B-29型,其它“联合国军”参战国的飞机主要有FMK-5、FMK-8、FMK-24等机型,主要参战飞机是F—86。
苏联航空兵在朝鲜战争中使用的作战飞机米格—15、米格—15比斯型歼击机。
“二战”后,喷气式革命席卷世界各国空军。于是,朝鲜战争成为世界第一场喷气式飞机的大角逐。
世界上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是1942年由德国人研制成功的“梅塞施密特ME—262”型战斗机。这种飞机在设计和制造工艺上很不成熟,但它的喷气式发动机的优越性,却把世界各国飞机设计家带进了喷气时代。
1947年12月30日,苏联米高扬设计研制的米格—15喷气式歼击机试飞成功。它与当时的美国喷气式战斗机相比,有多方面的优势,多项性能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准。米格—15的爬升性能尤其出众,压倒了美国的所有同类飞机。它的火力非常强,是世界上第一个装备37毫米机关炮的空战飞机,炮弹射速高,穿透力强,可打穿当时飞机上使用的所有装甲。
最初美军在朝鲜战场装备的F—80、F—84喷气式战斗机都无法与之匹敌。在朝鲜战争中,美军深为米格—15的优异性而震惊,称之为“绝对武器”,把米格机经常出现的空域称为“米格走廊”,标为“黑色禁区”。并哀叹道:“米格—15,使美国在远东的各种飞机都变成过时的了”。
为了扭转被动局面,美军将装备最新式喷气式战斗机——F—86战斗机的第4战斗机联队投入朝鲜战场。
F—86佩刀式亚音速战斗机是美国研制的性能最优越的“王牌”战机,它投入朝鲜战场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美、苏两国战斗机性能上的差距。
1950年12月17日,美国空军首次将F—86战斗机投入空战。由于苏军不了解F—86的作战性能,第29航空兵团在与F—86的交战中失利。苏军少校克列伊尼科率领一个中队遇到10架F—86,因战斗队形编组不合理、攻击顺序不当,导致损失了两架米格—15歼击机。
(朝鲜战场美军使用的F—80战斗机)
12月22日,苏军第177歼击机航空兵团2大队队长福明上尉带领8架米格—15,从鞍山机场起飞后,截击美军机群。福明上尉迫使一架美军F—86实施垂直机动,抓住有利时机,率先击落了一架F—86。紧接着,他的僚机季先科上尉也击落一架F—86。随后,另一双机编队的长机里亚博夫上尉也击落一架F—86。美军由于损失惨重,被迫撤出战斗,飞往南朝鲜,苏军航空兵由于不能进入南朝鲜,亦撤出战斗。在这次空战中,苏军击落美军4架F—86,损失了2架米格—15。
从朝鲜空战3年来的战果也能看出美军将F—86投入朝鲜战场后,美、苏装备技术差距在缩小。
1950年11月至1952年1月,苏军击落美机与自己损失飞机的比例为7.9比1;1952年为2.2比1;1953年为1.9比1。尽管战果比例下降,但米格—15仍占上风。
米格—15的优良性能使美军又恨、又怕,在朝鲜战争中千方百计想弄到一架完整的米格—15,以揭开它的秘密。美军先采取“空中围捕迫降”,没能得手。后来,又用俄、中、朝3种文字印了100多万张传单,声明驾驶米格—15飞机“投诚”,可得到100万美元的重奖,仍是枉费心机。
直到朝鲜战争结束两个月后,朝鲜人民军的一名叫罗金肃的飞行员驾驶一架米格—15飞到南朝鲜金浦机场,投敌叛变,美国才如获至宝。立即将米格—15运往美国,反复研究。
美国专家最后给米格—15下的评语是:爬升快、升限高、加速性能好、着陆滑跑距离短。爬升性、火力、操纵、机身牢固等方面优于F—86,但视觉和高度不如F—86。美国人终于探明了米格—15的秘密,但价值已经不大。1953年,苏联空军已换装了更先进的米格—17歼击机,中国空军也在50年代中期实现了歼击机的更新换代。
而米格-15、米格-15比斯与F-86型飞机,属于同一档次的兵器,在技术战术性能上各有千秋。最大速度上,两飞机几乎相同:米格-15比斯在各种高度上的上升率都占优势,当高度9100米以上机动性全面占优势,在升限高度上占绝对优势;F-86在高度9100米以下,俯冲增速快,水平盘旋半径上,减速性能好,滚转速度快。在火力方面:米格-15(比斯)机上装有1门37毫米、2门23毫米航炮,这种口径炮弹威力大,美战斗机被命中1发37弹即可将其击落;B-29型轰炸机被命中2发37弹也足以将其击毁。但这些航炮发射速单偏低,每秒钟打出的炮弹数量少,要准确瞄准才能命中,而F-86机上装有6挺12.7毫米机关枪,火力密度大,每秒发射120发,较易打中目标。
综上所述,朝鲜战争中、苏航空兵装备性能与美军航空兵装备性能平分秋色。
——中、美、苏飞行员作战经验对比:
美军飞行员飞行时间有1000—2000小时,喷气式飞机上的飞行时间200—300小时,大部分飞行员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战斗出动平均在300次以上。
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不到100小时,在喷气式飞机上飞行时间只有20—30小时,没有参加过实战,飞行时间美中相比:20:1;作战经验美中相比:300:0。有人形象地把朝鲜战争的中美空战比喻为:“重量级拳击手与轻量级拳击手不公平的较量”。
苏军飞行员堪称一流的空战劲旅。1950年11月,苏联十月革命节的红场阅兵刚刚结束,在莫斯科郊外的机场上,一队队从全苏空军中挑选出来的战斗机飞行员精神抖擞,整装待发,准备开赴中国参加朝鲜战争。这些苏军飞行员大都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飞行时间1000—2000小时,把德军飞行员打得灵魂出窍,有许多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王牌”飞行员,而被世界公认的“王牌”飞行员标准是击落5架飞机。首批入朝作战的指挥官阔日杜布,在“二战”中击落德机62架,是苏、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打下德机最多的飞行员,连获3枚苏联英雄金质奖章。苏军飞行员作战经验强于美军。
(苏联航空兵在做作战前的准备)
中美苏三国飞行员空战经验相比,志愿军是菜鸟,美军明显强于志愿军,苏军强于美军。
——中、美、苏空战规则相比:
苏联出动空军参加朝鲜战争,但为了尽量避免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生公开冲突,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苏军规定了许多特殊的战规。
为防止暴露苏联军人身份和装备真相,苏军参战人员一律身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军服,佩戴志愿军的徽章、符号,胸前佩戴斯大林和毛泽东侧身头像的徽章。出境时对苏联物品进行了清除,甚至连士兵喜爱的苏联制造的手风琴也进行了收缴。作战飞机和地勤车辆全部改涂了志愿军空军标志。苏联飞行人员的个人档案都做了修改,每个人都要宣誓绝不泄露到过朝鲜战场的秘密。苏联飞行员不准与中国人一起照相,不准互送私人照片。
参战的苏军飞行员每人发了一张卡片,上面印有俄语读音的汉语和朝鲜语的飞行专用语,要求飞行员作战时不能用俄语通话。参加朝鲜战争的苏联空军,除俄国面孔无法改变外,其它与志愿军毫无两样。
苏联担心飞行员被对方击落成为俘虏后暴露身份,因此对空战做了一系列的禁令:不准在海面飞行,不准进入距离战线100公里以外的地区,不准在美军控制地区飞行,不准攻击美国海军舰艇,不准追击被击伤和油料即将耗尽的敌机,苏联空军飞行的最南端被限制在平壤——元山一线的北纬39度线附近。
但空战中也有发生意外。苏军空军上尉叶夫根尼.斯捷利马赫机智勇敢,空战中击落、击伤美军各一架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1951年6月1日,他的战机被美军击落,跳伞虽然成功,但降落在“联合国军”控制区,为了避免俘虏,暴露身份,等美军包围过来时,他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牺牲后被追授为“苏联英雄”。
苏联空军的作战任务也做了特殊规定:只配合中朝地面部队进行中小规模的空战,主要是在朝鲜北部空域巡逻,截击美机,阻止其对后方桥梁、机场的破坏,保障从中国到朝鲜的运输线的畅通。为避免与美军大规模空战,苏军每次出动飞机要控制在30架左右,在战术上也多以截击、伏击为主。
最初的空战中,这些战规和禁令严重妨碍了苏军飞行员战斗力的发挥,在战场上吃了不少亏。苏军飞行员佩利亚抱怨说:“从心理学上来说,在激烈的战斗中既要考虑这样那样的禁令,还要使用一种你不熟悉的语言是不可能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力量薄弱,作战空域是“三八线”以北和中朝边境地区,保卫重大目标。
美国空军可以在南朝鲜、北朝鲜和中国边境地区独往独来,不受任何约束。
由此可见,中、苏空中作战地域有限,苏军被战规限制了手脚,而美军明显处于优势。
综上所述,美国空军与中、苏空军综合因素相比,朝鲜战争的空中优势始终在美军航空兵一方,而且是绝对的空中优势。
中国航空兵王牌飞行员知多少?
朝鲜战争中,中国空军航空兵共产生“王牌”飞行员7名,分别是:赵宝桐、刘玉堤、孙生禄、蒋道平、范万章、鲁珉、韩德彩。
(击落美军战机最多的“王牌”飞行员赵宝桐)
第一名:赵宝桐,战果是击落7架,击伤2架,共9架,创当时志愿军空军参战个人击落战机的最高纪录。
赵宝桐,沈阳市人,1927年出生,1945年9月入伍,1948年7月入党。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辽沈战役、解放抚顺及武汉三镇等战役战斗。1949年9月我军南下到汉口时,他被选上飞行员,到东北第4航校突击训练,毕业分配到空军第3驱逐旅7团3大队任中队长,他是新中国第一批飞行员。1951年10月,飞行只有几十个小时的赵宝桐开赴前线参加抗美援朝,时任志愿军空军第3师7团3大队副大队长。他24岁时,就当了团长。
赵宝桐是由以下功绩而闻名的:
1951年11月4日,赵宝桐率6架战鹰与24架美机相遇。他英勇作战,一次击落两架美军F-84战斗机,首开全师实战击落敌机纪录。
1951年12月2日的空战中,赵宝桐又击落两架敌F-86战斗机,首开全师击落美军“王牌”战斗机的记录。
1951年底的一次空战中,他在击落两架敌机后,被6架美机围攻,后被美军击落,他在飞机螺旋下坠时,竟奇迹般地跳伞生还。后来,又重返蓝天,击落击伤美机5架。
朝鲜战争结束时,赵宝桐驾驶的战鹰已有9颗红星,其中击落敌机7架,击伤2架,创志愿军空军个人战绩最高记录。
赵宝桐还是志愿军空军中唯一两次荣获特等功的飞行员。他先后5次受通令表彰,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三级国旗勋章各1枚,金日成元帅曾亲自为他授勋。
赵宝桐是英雄,他的手下自然无弱兵。让我们看看赵宝桐带领的中队,在抗美援朝中,创建的战功:
范万章,7团3大队7中队飞行员,曾任赵宝桐的僚机,共击落击伤敌机6架,荣立特等功,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杨文聪,7团3大队7中队飞行员,在空战中击落敌机2架,荣立一等功,被授予“二级战士荣誉勋章”。
严忠祥,7团3大队7中队队长,在空战中击落击伤敌机2架,二等功臣。
周金声,7团3大队7中队飞行员,在空战中,击落敌机1架,二等功臣。
赵宝桐带领的7中队5名飞行人员,全部都有击落美军战机的战绩,入朝作战中共击落击伤敌机17架,创志愿军空军第3师中队空战最好成绩。全中队“一级战斗英雄”1名,“二级战斗英雄”1名,一等功臣1名,二等功臣2名。1953年3月21日,赵宝桐所领导的空3师7团3大队7中队,被东北军区空军授予“英雄中队”称号,并成为志愿军空军6个荣立集体一等功的单位之一。
1952年1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批准,空3师7团3大队长赵宝桐为“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成为两次荣立特等功的中国空军历史上的“空战之王”。
朝鲜战争后,历任空军第六航空学校训练团团长、第六航空学校司令部副参谋长、第三航校副校长、北京军区空军副参谋长等职,病逝于2003年12月12日,享年75岁。
(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刘玉堤)
第二名:刘玉堤,击落6架,击伤2架,共8架。
刘玉堤,男,1923年9月17日出生,河北省沧县人,1938年10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军区空军原司令员。
抗美援朝时,刘玉堤任空3师7团1大队队长,在人民解放军空军英雄中,刘玉堤以老资格著称。他1938年秋天入伍,曾在张宗逊任旅长、李井泉任政委的358旅任侦察参谋。1941年1月,中央军委为了培养我军航空技术人才,在陕北安塞成立了第十八集团军工程学校,他被选为首批学员。当时他仅有小学文化程度,为了弥补文化知识的不足,他申请到延安中学上学,得到批准。刘玉堤回忆说:“当时我20多岁了,和中学生一起唱歌、扭秧歌,真有点不好意思”。但是这段“不好意思”的中学生活,为刘玉堤飞上蓝天奠定了文化基础。
“全攻型勇士”是刘玉堤闻名于志愿军空军的雅号。
在我军东北航校的国民党起义飞行教官曾这样评价他:“那个刘玉堤,就是带飞一次,你问他敢不敢放单飞,他准说:敢!”。
他能够在飞机进入螺旋、坠入沟底的瞬间从容蹬舵、推杆、改出。冲出沟底,跃升千米,再造成螺旋,再改出,反复数次。那时他放单飞不久,机场上所有的人都闭上双眼,他没事似地笑嘻嘻落了地。
东北航校的日本教官劈头大骂:“八格!”
刘玉提咧着大嘴不以为然地一笑。
他能够在闪电般的空战中准确地捕捉时机,以一对十连续攻击。套进他瞄准具的敌机没有一个幸运生还,被他击中的敌机没有一架不是凌空解体,他那100米内的逼近射击令美军“二战”飞将目瞪口呆。
刘玉堤曾向详细回忆了他所经过的空战:
1951年11月10日10时26分,敌机两批32架袭击平壤,7团24架飞机起飞迎击敌机。起飞后不久,地面指挥所通报:“敌机在安州附近,注意搜索!”机群转到安州东南,我发现清川江口有一片黑点,报告了领队指挥员、副团长孟进,他立即命令:“下降高度至7000米,准备攻击!”我机马上投入战斗,向敌机群冲去。在激战中,我发现有两架敌机慌张地下滑逃跑,我猛一推杆,朝敌人冲了过去。
由于初战的激动和歼敌心切,我在800米距离上就开了炮,结果因距离较远,这架敌机负伤逃跑了。接着,我掉转机头,又迅速对准了另一架敌机。心想:刚才射击距离远了,这次一定靠近再打。一推机头,迅速向敌机扑去。距离越来越近,已经进入射程了,我还没有开炮,可敌机却滑得像泥鳅,一个半滚,就从我的右前下方溜走了。于是我拉起机头,跃入高空,再去寻找战机。
转眼间,在肃川附近我又发现敌人的一对双机。我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激动心情,先紧紧咬住其中的一架,看准机会给它几炮,可是狡猾的敌人闪开了。我跟上去又是一顿连珠炮,定睛一看,敌机还在前面晃来晃去,真把我的肺都要气炸了。我接受了刚才的教训,立即警惕自己,用光环把敌机瞄得准准地,当逼进到200米的距离时,我几乎用尽全身气力按动了炮钮。打得是这样猛,这样狠。我亲眼看到敌机翅膀一断两截,歪身栽了下去。我兴奋地大声报告:“打掉一架!74号打掉一架!”
说话间,我已脱离了攻击,爬高抢占到有利位置。接着,我又向另一架敌机发起了追击。在逼进到280米时,敌机慌忙来了个右转弯,把机身大部暴露在我面前,我抓住这个机会,毫不犹豫地按动了炮钮,又是一阵猛烈的炮弹,敌机拖着烟火,一头扎到了地面。
这一仗,我在追击南逃之敌中,共击落击伤敌机3架,其中击落2架、击伤1架。
11月23日,刘玉堤又打了一生中最精彩的一仗。刘司令说,那天12时,7团奉空联司命令,从浪头机场起飞24架米格—15歼击机,在永柔至清川江上空,先后与侵朝美国空军50余架F—84战斗轰炸机进行了空战。当编队转至永柔以北肃川地区上空时,我发现了4架敌机。
我带领1大队2中队从8000米高空,做了个180度的下滑转弯,向发现敌机的方向猛追过去。当我们下降到4000米时,狡猾的敌人却神秘地消失了。
“敌机到哪里去了?”
正当我为难之时,地面升起了高炮射击的烟云,经验告诉我,那里有敌机。于是我立即调转机头,向高射炮射击的方向飞去。
正当我们寻找敌机时,突然发现右下方的一个朝鲜村庄被浓烟笼罩了。8架干完坏事的“油挑子”(F-84)像小偷一样,悄悄地溜向海面上空。我心想:好好一个村庄给你炸了,干完了坏事还想逃?做梦!今天非把你揍下来不可。那些飞贼发现了我们就东倒西歪,企图逃跑。我追上了最后一对敌机,一直追到海面上五六公里。我瞄准其中的一架,正要开炮,这两个狡猾的家伙忽地一头向下扎去;前面那6架敌机,却猛然一个上升转弯,掉回头来咬尾。我回头看看,自己的僚机飞行员王昭铭,正紧紧地跟在后面掩护。
我便从2000米高度上,一个急俯冲,直追而下,敌机拼命逃跑,高度越来越低,眼看就要贴近海面了。敌长机慌忙地拉了起来,刚要转弯,在距离440米处被我一顿炮弹揍到了海里。这时敌人的僚机正从右边向左急转,孤零零地暴露在我前面,我一抬机头,在距离仅仅130米时,快速攻击,只见一串炮弹连续爆炸,敌机立即冒起浓烟烈火,坠入海中。
这时,另外6架敌机猛一个上升转弯,从后边咬了上来。一直跟在我后面掩护的王昭铭急忙通知我,同时向左带了一个机头。这一来,6架敌机正巧从他的前方有效射击距离上通过,王昭铭急按炮钮,来了个连续射击,打得敌人慌慌忙忙向海空深处逃跑了。
我们各自同多架敌机反复缠斗,王昭铭和我分开了。我高声呼叫,他没应声,四处寻找,不见踪影。于是,我只好单机寻找战机。
此时,我左转升高到3500米,由海上回到永柔以北地区上空。又看见地面有敌机轰炸的黑烟,临近看时,原来是7架敌机在轰炸铁路,我连忙调转机头,向敌机冲击,一下子就咬住了最后那架敌机。这时我已成单机,没有马上攻击,习惯地回头看了一下,没有敌机咬尾,我便紧追上去。当我正要开炮时,突然有一架敌机正在我机头下方,高度差只有几米,险些撞上。这时敌机也发现了我,便加大速度逃跑,我毫不放松地跟着加速追击。敌人在逃跑中突然猛收油门,减小速度,企图让我冲到他前面去,我早有提防,轻轻一蹬舵,便转到敌人侧后。这家伙没有得到便宜,反而因为减速脱离了机群,变成了单机,就更加慌乱,便一个俯冲企图逃跑。我紧紧追了下去,瞄准敌机,狠狠一顿炮弹,将敌机击中,等到前面6架敌机掉头回来,那家伙早已连人带飞机,在山坡上摔得粉碎。
我没有恋战,赶紧回去寻找队伍。在到达清川江口上空时,我忽然又发现前方黑压压一片,大约有五六十架(其实是70架)准备返航的敌机,盘旋在海湾上。
好机会!我想,可能没有戒备。在数十倍于我的敌人面前,我毫不畏惧,当即果断地抓住战机,给敌人一个突然袭击。我风驰电掣般地追了过去,悄悄地跟住了后面两架敌机。1000米、800米,距离越来越近了。400米,我还不开炮,决心一开炮就把敌机打掉。突然,敌人发现了我,两机猛地分开,各奔东西。就在这一瞬间,我一个转弯瞄准了敌僚机,在150米的距离上,发射出一串炮弹,敌机当即爆炸。
庞大的敌机群,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惊呆了,几十架敌机顿时乱成一窝蜂,慌慌张张地拥了上来,企图围攻我,我乘势向左转弯,从敌机群中猛穿而过,敌机纷纷闪避,我一拉操纵杆,抬起机头作了个半筋斗翻转,飞到8000米高度,安全返回基地。
这次战斗,创造了一次空战击落敌机4架的战绩。
1951年11月,空军党委给刘玉堤发来了嘉奖电:“庆祝你创造我志愿军空军击落击伤敌机的新的纪录,希望你很好地研究经验,更加改善方法,结合英勇精神,在将来的空战中争取更大胜利,并锻炼成为智勇双全的空军指挥员。”空军党委给个人发电嘉奖尚属首例。
刘玉提后来又参加了12月2日、5日、8日美军与志愿军双方达300架喷气式飞机的大规模空战。12月8日空战中,他为了击退向领队长袭击的F-86型飞机,勇猛地向敌机冲去,领队长机安全脱了险。占有层层配备优势的美机,马上包围了他。在一番激战中,他击伤了一架F-86,自己的飞机也连续3次被敌击中,最后飞机失去控制,只好跳伞。
刘玉堤和王海、赵宝桐有着相同点,这三位“空战明星”都击伤击落9架敌机,刘玉堤抗美援朝击落击伤8架,60年代又击伤一架入侵我国的美机;他们3人都九死一生,靠跳伞生还,重返蓝天;他们3人都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朝鲜战争结束时,刘玉堤先后取得了击落击伤敌机8架的重大战果,其中击落6架,击伤2架,被空军政治部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荣立特等功、一等功各一次,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
朝鲜战争后,刘玉堤还参加了国土防空和抗美援越的防空作战,历任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军长,最后至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职位,中将军衔。2015年02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战斗英雄、烈士范万章)
第三名:范万章,击落6架,击伤2架,共8架,牺牲在朝鲜战场。
范万章,1927年出生,山东省栖霞市北十里铺村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军后作战勇敢。曾任胶东军区班长、副排长,三次立功。1949年6月,被选送到第四航空学校学习。1950年9月毕业于空军航空学校,被分配到空军3师7团任战斗机驾驶员。1951年10月下旬,范万章随志愿军空军第3师7团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1年12月2日,范万章驾驶08号僚机,在志愿军机群后面担任警戒。他警惕地环顾着四周,绝不放过任何疑点。一抬头,他突然发现左边有几架美军战机不成队形,形迹匆匆,他估计可能是脱离战场的溃败之敌。
于是,立即把情况报告给带队的长机,并请求攻击。在得到带队长机的准许后,范万章操纵飞机迎头冲了上去。果然,那是3架在刚刚发生的空战中被打散的敌机,此时正如惊弓之鸟,见范万章来势勇猛,便更加慌乱。但当他们看清只有范万章一架飞机冲过来时,又仗着机多势众和装备先进,壮着胆子向范万章围攻上来。范万章面临险境,沉着冷静,速度不减,对准一架敌机冲去,并及时开了炮。炮弹从敌机机翼下飞过,距离太远,没有打中。范万章又加大油门追了上去,当瞄准具光环里的敌机影子越来越大时,范万章猛按炮钮,美军战机被击中起火,坠向大海,另两架敌机本以为能讨到便宜,见同伴被揍,吓得只顾没命地逃跑。
“我打中了,我打中了F-86!”胜利激励着范万章。
1952年1月6日 10时10分,随着机场上三颗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范万章驾机飞上蓝天,向目标挺进。飞至朝鲜龟城上空,范万章发现2架美机正偷袭长机组僚机严忠祥。他一面急呼:“02号,02号,后面有两只小狼!”一面向带队长机请求攻击。得到带队长机的准许后,范万章急速做了个180度转弯,向美机冲去。并适时打出一串炮弹,把偷袭美机驱散,使战友严忠祥脱险。然而,他自己却因此而掉了队,孤零零地成了单机。
一望无际的天空,浮着朵朵白云,说不定会从哪儿窜出几架敌机向他这个掉队的单机袭来。然而,范万章此时想到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想起了自己的职责:如果长机没有我这个僚机,没有人为他警戒、掩护,该有多危险!范万章心里一急,加大油门向编队追去。
果不其然,美机发现了范万章这个掉队的单机,饿虎扑食般围了上来。4架美机凭借数量上的优势,分成两对双机,左右公开侧坡度上升。这一招十分狡猾,它既可以预防范万章从高空向他们俯冲攻击,又可达到包抄合围范万章的目的。一串串炮弹从范万章座机的前后左右飞过。然而,范万章并没有惊慌,而是灵机一动,拉起机头,朝太阳方向飞去。强烈的阳光刺得美飞行员睁不开眼睛,一时失去了目标。趁4架美机盘旋搜索之际,范万章利用阳光作掩蔽,从万米高空直冲下来。美军飞行员原以为范万章早已借着阳光掩护逃得无影无踪了,万万没料到范万章单机竟敢杀个回马枪,一下子乱了方寸。范万章趁机紧紧咬住了最后1架美机。当这架美机的投影几乎填满整个瞄准光环时,范万章才狠狠地按下炮钮,一串炮弹直接命中,美机拖着浓浓的黑烟坠地爆炸。其余3架美机见势不妙,丧家犬般溜走了。
范万章调整好机身,继续追赶编队。他驾机上升到9000米高度,向博川方向疾飞。范万章要赶快找到自己的部队。他想,带队长机没有我这个僚机给他警戒掩护,太危险了。范万章快到安州上空时,左前方出现了几架敌机,他马上警觉起来。当看清安州城外滚滚浓烟,火光四起时,他明白了,原来是它们实施了狂轰滥炸后正在返航。
“做了坏事想溜?没门!”范万章决定擒贼先擒王,狠狠教训美军。他乘敌不备,驾战机一个翻转下滑,从9000米高空俯冲下来,对准敌长机就是一通炮弹,敌机立刻冒了烟,可抖了两下又往前飞。范万章迅速追了上去,3条火舌直舔美机,将其击落。
其余3架美机见长机被击落,恼羞成怒,仗着3对1的优势,围着范万章上下翻转、横滚,企图把范万章压下去,获取高度优势。范万章沉着镇定,巧妙与敌周旋。当揣摩着敌机将要开炮的一刹那,猛地蹬舵拉杆,飞机“唰”地一下向左上方闪去。好险!敌机打出的炮弹紧贴他的机身飞过去。范万章拨转机头,反转到美机的后上方,对准最后1架美机又开了炮,打得这架敌机凌空爆炸。剩下的2架美机见同伴连连毙命,早已吓破了胆,拼命加大速度向海上逃窜。
这次空战,范万章为援救战友打退两架前来偷袭的敌机后,又与4架敌机遭遇,他勇敢地冲向敌机编队,一举击落敌F——80型飞机3架。首创以少胜多的空战战例,立特等功。
1952年8月8日空战,他和战友要返航,突然被4架F-86敌机咬住,在危急时刻,他向敌机群冲去,当即击落敌长机,掩护战友的安全返航,由于寡不敌众,为援救战友而牺牲。被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空军英雄、烈士孙生禄)
第四名:孙生禄击落6架,击伤1架,共7架,牺牲于朝鲜战场。
孙生禄,1928年出生,河北定兴县人。194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毕业于空军航空学校。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空军第3师9团飞行员、飞行中队长。
孙生禄享有“空中突击手”的美称。952年11月18日的空战中,在志愿军空3师“王海大队”在大队长王海战友焦景文与敌交战的同时,驾驶4号机的孙生禄在空中上下翻飞,单机对敌8机,左冲右突勇不可挡,发扬了“刺刀见红”的精神,在300米距离上用猛烈炮火把1架美机打得凌空开花。
12月2日,发现敌人两个大机群企图攻击我清川江以南目标后,志愿军空3师起飞12架飞机在王海的率领下将敌机拦截在龟城上空。带队长机为迅速打击敌人,率队右转向敌机攻去。
可是由于转弯过早,2、3两个中队后部暴露并发现有敌机偷袭。长机组随即向偷袭敌机攻去。
这时,孙生禄突然发现长机尾后也有4架敌机偷袭,而且距离更近威胁更大。他当机立断,率僚机向敌机冲去,将其驱散后,又迅速转向,去攻击3中队尾后之敌。战斗中孙生禄先后击落2架敌机。
这次空战,志愿军空军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地位,由于长机根据当时情况定下正确决心,才迫使美军战机放弃攻击,特别是孙生禄灵活机动地处置空情,加上勇敢地进攻,变被动为主动。
空战结束了,孙生禄拉起机头退出战区,开始向基地返航。不料途中遭两架敌机的偷袭。孙生禄觉得机身剧烈抖动了几下,冷风呼呼地刮进座舱。他意识到飞机中弹了,就迅速摆脱敌机,操纵着失灵的飞机,在高空中飞着。最后,终于在友邻机场安全着陆。人们围拢来一看,立刻愣住了:飞机的天线片被打断,涡轮片打坏了,机身前前后后,布满了弹坑。
第二天上午11点,美机再次来袭,1大队起飞参战,孙生禄在空中全力支援友机,击落企图偷袭团长王海的敌机,又取得了击落一架敌机的战绩。
返航了,飞行员们正要吃饭,美机突然来临,飞行员们顾不得劳累,又披战袍出征了。
这次美军派出了44架F-86在清川江以南骚扰,王海立即率大队飞赴战区,孙生禄率僚机担任大队后卫,飞在机群后方。当他到达清川江上空时,迎头遇上了从海面上钻出的12架美军战机。他和僚机迎头向美军战机冲过去。吓得一架架美机赶快拉起机头躲避。孙生禄顺势咬住一架美军战机,把机头一推,从万米高空一直压到千米低空。他边追边瞄准,正当他准备按动炮钮时,两架美军战机从左边忽然冲来,向他猛烈开火,炮弹在飞机周围爆炸,座舱上溅着火花。可是孙生禄全然不顾,向前方美军战机射出串串炮弹,然后,一拉机头,直冲云霄,两架美军战机在后面紧追不舍。
孙生禄刚要左转摆脱美军飞机,突然看见右前方4架美军飞机抄着近路,气势汹汹地向“王海大队”机群尾后冲去。情况紧急,孙生禄不顾后面美军飞机的追击,驾着受伤的战机,风驰电掣车般冲过去,拦住了美军飞机的去路,使战友机群脱险。
这时,孙生禄陷入四面美军飞机的围攻,机身周围响起阵阵炮声。他上下翻滚,横冲直撞,毫不畏惧地与美军飞机群格斗着,吸引住美军机群,为战友群歼美军战机创造了有利的战机。
孙生禄先后与6架美军战机空战。在优势的美军面前,孙生禄毫不畏惧,从高空打到低空,孙生禄的飞机已多处受伤,机身剧烈地摆着,操纵已非常困难。他用尽最后的一点力气猛地拉起机头,驾着烈火熊熊的战鹰,径直向美军机群猛撞过去,英勇牺牲。
战斗结束了,“王海大队”机群打败了美军,取得了击落击伤敌机6架的辉煌战绩,这是年轻的孙生禄用生命换来的。孙生禄生前常说:“为了援救战友,消灭敌人,就是刀山火海我也敢上”。他真正发扬了我军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多次保证了队友和编队的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和朝鲜人民军空军领导机关决定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予他“空军英雄”“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击落美军“三料王牌”的麦克康奈尔的蒋道平)
第五名:蒋道平,击落5架,击伤2架,共7架,是击落美军“三料王牌”的飞行员和“王牌”战机F—86的“克星”。
蒋道平,安徽省明光市古沛镇人,1930年5月14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46年6月参加人民解放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鲁南、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解放杭州等战役及浙江剿匪,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职务也由班长、副排长、排长升到参谋。1950年8月,正在浙江参加剿匪的蒋道平被挑选到航校学习飞行。
1952年6月,蒋道平被调配补充到空15师45团一大队二中队,驻扎在东北的公主岭。12月,蒋道平所在部队奉命赴朝,驻扎在凤凰城机场。
1953年1月参加空战后,蒋道平先后打下了4架美军飞机。后来,他被送到沈阳北陵机场志愿军空三师补课,主要是学习飞机放单飞必须掌握的飞复杂技术。空3师领航主任张滋说:“你已有打下几架飞机的经历,实际上已具备了飞复杂技术了。”然后,张滋带他飞了一下说:“你完全可以放单飞了,回去吧。”蒋道平当天就驾机回到中队。
从首次参加空战到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七个月时间,蒋道平驾驶米格-15飞机升空参战七次,八次开炮,先后击落F-86飞机5架、击伤2架。F-86飞机是美国最先进的战斗机,而蒋道平是击落、击伤这种战斗机最多的飞行员,被称为“空中神炮手”。1953年10月1日,蒋道平参加了国庆四周年志愿军北京观礼团,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蒋道平所在中队,也创造了空战11次,击落击伤美军战机14架,自己无一伤亡的出色战绩,荣立集体一等功 。
朝鲜战争结束后,他荣膺特等功臣,被授予空军“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先后团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等职务。1988年7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奖章;8次受到毛主席、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07年建军80周年之际,又作为全军英模代表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1983年蒋道平因病离职休养,2010年不幸病逝,享年80岁。
(击落5架美军战机,并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的韩德彩)
第六名:韩德彩,击落5架,是志愿军的“王牌”飞行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并击落美军“双料王牌”飞行员。
韩德彩,1933年7月出生,安徽凤阳人。1949年3月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空军航空学校毕业。1952年初,19岁的韩德彩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2年初,任志愿军空军飞行员、中队长。战斗中,他动作快,进攻猛,靠得近,打得狠。参战不久,就曾只身与4架美机展开格斗,击落其中2架。
朝鲜战争结束时,韩德彩共击落5架美军战机,光荣跨入“王牌
飞行员行列。在朝鲜战争中,韩德彩先后荣立一等功2次,空军授予他“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及军功章。
朝鲜战争后,韩德彩曾任空军师长、军长,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尉军衔,1960年晋升大尉军衔,1964年晋升少校军衔。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同时荣获胜利功勋荣誉章。1991年晋升中将军衔。
(击落美军5架战机的鲁珉)
第七名:鲁珉,击落5架,曾任空军作战部部长,可惜上了林彪的贼船,不但职务被解除,还被开除了党籍、军籍。粉碎“四人帮”后,被军事法庭判了10年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2年,所有的荣誉也被取消。
鲁珉,1926年11月12日出生在山东省龙口市龙港街道邹刘村一个海员家庭。鲁珉1940年在黑龙江黑河市伊万诺夫汽车修理厂做童工。1942年在家乡读中学。1944年2月9日,因不愿在沦陷区受日寇统治接受日伪教育,赴安徽省阜阳三塔集,经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介绍去山东临时中学读书。
1944年5月进解放区北海联合中学读书。10月,我党开辟游击区教育,任小学教导主任。1945年9月进山东大学学习。194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调往东北,分配到牡丹江老航校学习,1946年11月入伍。1948年2月在老航校机械二期毕业。1947年7月任老航校训练处机械教官。1949年9月调杭州笕桥机械教育大队任实习室主任、教员、队长、指导员。1950年7月进锦州第三航校干部班学习飞行。1951年3月航校毕业分配在航空兵12师36团任一大队长。
1952年3月参加抗美援朝。7月任12师检查主任。12月,在19天连续4次空战中击落美军F-86战斗机5架。鲁珉所驾战机也曾多次被敌机击伤,均安全胜利返航。空军政治部授予他“打F-86能手”称号,被授予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1953年12月,鲁珉任空12师36团副团长。1955年3月任12师34团代团长、团长。1956年6月23日凌晨1时06分,鲁珉在上饶附近地区一举击落入侵蒋军RB-17侦察机一架,首创我军在夜间无光空域击落敌机的作战记录,获国防部通令嘉奖。《人民日报》与《解放军报》发消息并社论祝贺。
1959年2月任空12师副师长;1962年3月任南空训练部副部长;1968年冬,1969年任空军司令部作战部部长。后因涉嫌林彪反革命集团谋害毛泽东的阴谋活动,在“9·13”事件后被革职查办,从此远离人们视野。
本文还应为志愿军空军飞行员王海记上一笔,虽然他击落的美军战机只有4架,离“王牌飞行员”寸步之遥,但他有值得大书特书的理由:一是他本人击落美机4架,还击伤了5架,总数9架,先后荣立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二是以他命名的“王海大队”与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击伤美机29架,是击落击伤美军战机最多的大队,大队所有人员也全部荣立战功,并产生了3名战斗英雄,除了击落击伤9架美机的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王海外,还有击落击伤7架敌机的“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孙生禄;击落击伤4架敌机的“二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焦景文;以及一等功臣刘德林、马宝堂;二等功臣周凤性、张滋;三等功臣鄢俊武。“王海大队”荣立集体一等功,被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三是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南广场,至今还陈列着一架绘有9颗红星的米格——15比斯歼击机,就是王海当年驾驶过的功勋飞机。
王海,1925.11出生,山东威海乳山市人。1944年5月参加革命,194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5月于东北老航校毕业后,成为共和国空军的一名歼击机飞行员。
(空军原司令员王海与在朝鲜战争中被击落的美国空军原参谋长查理斯·加布里埃尔笑谈当年空战往事)
1985年初,空军司令员王海访问美国,时任美国空军参谋长的查理斯·加布里埃尔上将微笑着说:“我早就知道你,我就是被你打下来的。”
在朝鲜战争中,王海曾击落击伤9架美军飞机。事隔30多年,他显然记不清这位美国将军当年是从哪架飞机上跳伞的。
王海风趣地说:“如果你以后再打我们,我还得把你打下来。”
查理斯·加布里埃尔上将哈哈大笑拥抱着王海说:“我们友好、友好!”
当年10月,查理斯·加布里埃尔上将应邀访问我国,参观了我国航空博物馆。展厅中一架绘有9颗耀眼红五星的米格—15战斗机吸引了他,这标志着驾驶员曾击落、击伤9架敌机。王海当年就是这架战机的主人,无疑加布里埃尔上将就是被这架战机击落的。
加布里埃尔将军目睹的仅是王海的战绩,其实王海大队---航空兵第3师第9团1大队有着同样的辉煌。
1951年10月20日,“王海大队”开赴丹东前线入朝作战。
截止1952年1月14日,第一次轮战结束。“王海大队”经过86天的空战,共击落击伤敌机15架,创造了15:0的战绩,一跃成为全空军的“王牌大队”。
1952年5月1日至1953年1月26日的第2次轮战中:空3师共击伤击落敌机50架,其中“王海大队”击落击伤14架,战果在志愿军空3师各大队仍居领先地位。
朝鲜战争后,王海先后担任过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司令员。1988年我军恢复军衔制后,被第一批授予空军上将军衔。
【编者按】二十世纪的朝鲜战争,共有10国空军在半岛上空角逐。战争期间双方空军共保持有2000余架战机在朝鲜上空生死搏斗。在这场蓝天大战中,中、美、苏三国航空兵始终是战场的主角,把现代空战表现的淋漓尽致,产生了一批蓝天战场“王牌”飞行员。在三国空战中,强者是美国,弱者是中国,由于苏联是秘密参战,兵力出动规模受限,战场限制严格,飞机数量不多,也明显处于被动较色,但战场结局截然相反。在这场弱肉强食的空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产生“王牌”飞行员7名的比例位居第一。本文介绍了中国志愿军中的“王牌”飞行员:击落美军战机最多的“王牌”飞行员赵宝桐,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刘玉堤;战斗英雄、烈士范万章;空军英雄、烈士孙生禄;击落美军“三料王牌”的麦克康奈尔的蒋道平;击落5架美军战机,并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的韩德彩;击落美军5架战机的鲁珉;离“王牌飞行员”寸步之遥的飞行员王海。朝鲜空中战场,美国空军占有绝对的空中优势,中、苏空军虽然没有战场制空权,但在局部占据了空中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朝军队的后勤补给线,极大地震慑了“联合国军”,成功地打击了美国航空兵的嚣张气焰。文章内容丰富详实,情节生动感人。推荐阅读。编辑: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