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在北京中国文化报当编辑的时候,曾在著名的《读书》杂志上读到过忻剑飞论“老三届”的文章,题目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引起我深深的共鸣。“老三届”是指1966年“文革”发生时中学在读的初一到高三的这一代人。我当时是沈阳市一所有名的重点中学——市立第二十中学的初一学生,而周铭德长我四岁,在二十中学读高二,是我的学长。

老三届这代人,在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上,确实是独具特色的一代。而我认为,当时各地的重点中学的青少年学生,又是这一代人中的菁华。从某种角度看,他们并不幸运,很多人在农村插队或“兵团”的艰苦生活中度过了最美好的一段年华,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然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的生活经历,锻造了他们身上的那种比常人来的更为鲜明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及来得更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我为老三届而感到骄傲!我的二十中学的同学们,少数人(包括我自己)在恢复高考后上了大学。而更多的人是以不同的形式,凭着不懈的努力,读夜大,读函授,读自考,取得了大学文凭,很多人成为了工程师,医生,教师和各级干部等等,在各行各业都成为中坚、骨干。我从内心里为我的二十中学的同学们感到自豪。

而在我的心目中,周铭德正是我们二十中学同学中的佼佼者。铭德是二十中学高中部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我真正与他相知,是1968年9月我们来到辽北康平县插队之后。当时我们大队共来了从初中到高中约六十几名同学,铭德是这六十几名同学的负责人。他大我四岁,在当时已显得大的很多,成熟很多,是我们仰慕敬佩的兄长。下乡后不久,他不仅以他的真诚、关爱、成熟和才气获得了我们这些弟弟妹妹们的尊敬和喜爱,而且很快以他的激情、聪明和口才赢得了当地农民的赞佩。以至于当我在下乡三十周年之际回到康平旧地重游时,当年相熟的老乡还以赞叹的口吻同我谈到铭德。记得下乡后他同我校高三的两名才子一起写了一篇署名“北大荒人”的文章发表在一张全地区发行的报纸上,我读后深深的为那种激扬文字的书生意气所感动和激奋。这些学长的榜样,成为后来激励我追求进步与进取的不可估量的动力。

铭德在康平生活了八个月便随父母到了黑龙江延寿县老家。走的那天,是我帮他提着旅行袋,在风雨泥泞中步行三十里,送他到县城搭车。我们在风雨中挥泪而别,因此才有他的“别泪康平雨倾盆,寄书延寿风撼林”的诗句。铭德由于种种原因没能上正式的大学,但凭他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东北师大的学士学位,工作做到县委组织部部长。可贵的是,在几十年茫茫世事,宦海沉浮中,他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就象乔羽老先生所主张的那样,“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不为名利所累”。这种节操和情怀,在他的这部追忆母亲的作品中也可得以窥见。

铭德的母亲,我在几十年前曾见过一两次面,印象是即慈祥又精明干练。铭德的精神风貌中分明有着他母亲的影子。读过铭德的这部作品,我对老人家的一生以至铭德的家世和成长历程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人们常说,一位成功的男人的背后,往往是有一位伟大的女性。我宁愿说,一个出色的人的背后,往往是有一位出色的母亲。铭德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又杰出的女性。她的正直、仁爱、严格、干练和精明对于铭德在各方面的成长都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读了这本书,使我明白了为什么铭德得以成为一个正直、富有激情、富有才气的人。母亲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往往是至为重要的。这在铭德母子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此外,这部回忆录塑造了一位善良、勤劳、刚强、聪明的劳动妇女的美好形象。“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尽心尽力、处事公正、高风亮节”是中国劳动妇女传统美德的生动再现。而在同时,她又是一个新中国建立后的新的女性的代表。她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新社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选举乡镇人民代表时,便已高票数当选,以她的聪明才智满怀热情的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社会政治工作中去。她对新事物充满了敏感和热情。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的完美结合。这不禁使我想到,许多年来,我们往往忌讳、厌恶传统二字,似乎传统便意味着落后、保守、僵化和腐朽,把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割裂开来,截然对立起来。而我们今天社会中的道德滑坡、信任危机、物欲横流,不能不说是与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中精华之丢失密切相关。我们必须懂得,一个现代的理想社会的建立绝对离不开传统。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些传统的美德,并赋予其以新的诠释和新的生命力。是的,铭德所讲述的她的母亲的故事,使我们看到了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在新中国一位普通劳动妇女身上的完美的结合。这是本回忆录的又一价值之所在。

                                                                       

                                                                                                                               刘鸿鹤 

                                                                                     2002年8月1日于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自序   

 

我的母亲一晃已去世一年多,她的音容笑貌经常在我脑海浮现,也时常在我梦中出现。整理母亲遗物时,我发现了妈妈生前珍藏的不同年龄段的老照片。面对妈妈一幅副慈祥的面容,思母之情就愈发深切。想到母亲生前善良待人,辛勤操劳,慈爱育子,严教于儿等优良美德,我心中萌生了一个念头,想把我记忆中的妈妈写出来。这不仅是对母亲的怀念,也是对自己人生的回顾,更是给兄弟及儿孙们留下一份特殊的纪念。确切地说,我要把母亲遗传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用文字的方式留存出来。

有了这个设想,我就开始构思和写作。由于白天还有工作,我的写作时间只能在晚上。当家人酣然入睡之际,我就坐在电脑旁,叩开我的心扉。

尽管我自知文笔不畅,但我用虔诚的心灵,用真诚的泪水,用赤诚的文字,真实地表述了记忆中有关与妈妈相关联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在写作过程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我的感情每每难以自抑,热泪潸然流淌。因为在回忆中,等于又重新体验了一次当时的生活感受。

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内,我完成了十多万字的回忆录初稿。由于废寝忘食,身体明显消瘦,但我“衣带渐宽终不悔”!聊以自慰的是,我终于实现了心中的愿望。回忆录《记忆中的妈妈》如能引起读者的思索:珍爱生命,孝敬父母,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给自己和后人留下一些美好的怀念和不平凡的记忆,那么写作的初衷也就达到了。

       

                                                                                                                                  香磨山人

                                                                                                                           2002年5月28日

  

作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