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妈妈
第二十六章 对我高中学习满意
在新的班级,我担任团支部组织委员。大嫂替爹妈到学校开家长会。回家后,她对婆婆说:“二十中学真好,班主任对铭德真夸,二小叔子真行!”
新学期开始。我在自己的母校开始高中阶段的学习。正像初中第一位班主任老师说的那样,升高中是一场更激烈的竞争。后来据了解学校招生内情的一位同学说,那一年报考沈阳二十中学的中考淘汰率高达70%。所以,考上该校高中的同学学习成绩都是很不错的。由于我的俄语成绩比较好,就被分到三班继续学习俄语。我的班主任老师叫刘雅琴。她一直教我们政治课到高中二年级“文化大革命”开始。
在高一和高二我在班上一直担任团支部组织委员。团支书叫王连胜,他的爸爸叫王屏,是位老红军,当时在辽宁省军区任职,少将军衔。后来调到北京,在陈毅手下负责外事工作。这位老红军文革初期是和毛主席一起登天安门的。宣传委员叫吴北雁,她的爸爸当时在沈阳军区负责后勤工作,军衔为大校。别看我们班团支部的班子成员军队的高级干部的子女多,但是他们和我相处得很好,从没有因为我是平民出身就瞧不起我,包括文革期间人们很不好相处的时期。要知道在当时能够做到这样是很不容易的。当时军队干部子女的优越感一般是很强的。我到这两位同学家各去了一次。到吴北雁家是在寒假到她家开支委会,到王连胜家是长征到北京后,我和长征队的男同学一起去他家洗尘。这两位同学后来成了眷属在北京生活。我已经有三十多年的时间没有见到他们了,对他们很想念。
念高中时,我和班里的多位平民出身的同学相处得也很好。我和马凤宝、都吉祥、罗福成、付英明、续大义等同学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我从他们的身上学了很多东西。特别是马凤宝,当时他家经济情况还不如我,可是他很乐观,学习很努力,工作能力很强。他还担任了学校学生会副主席的职务。
那是1988年的一天,马凤宝同学从哈尔滨给我打来电话。他那时是辽宁省对台办副主任,到哈市来参加会议。他说:“铭德,用不用我和维本提一提你?”我明白了他的好心,但婉拒了他的好意。当时黑龙江省委书记孙维本在辽宁省铁岭地区任地委书记时,马凤宝曾在地委办当秘书。他和孙维本书记应当很熟。如果作为省委书记的老部下提一提他的老同学请他予以关照,也可能对我将来的发展会有点好处。
我在电话里首先对老同学的这番好意表示感谢。然后,我半开玩笑地说:“老同学的这位老首长现在是省委的一把手,你的老同学只是县司法局长。之间的差距太大了,够不上哇。”
然后,我认真地说道:“凤宝兄:二十年年来,铭德是靠自己的努力从地垄沟里爬出来,在县里从政到今天。今后也同样如此吧。”
马凤宝同学沉默些许,对我这个态度也表示赞赏。
这件事,我对妈妈说了。妈妈也认为我做得对。但是,在有些人眼里看来,我当初这种做法是不是太傻了?这么好的门路,你怎么都不走呢?不过我至今不悔。因为只有这样做,人活得才坦荡。
高中时,每年班级都要召开家长会。我作为班级干部的一员,每次都参与张罗。我多么希望爹妈能来参加呀!可是爹爹总是忙抽不出身,一次也没到会;妈妈由于舍不得耽误工也没参加。倒是大嫂赵铁珍替他们参加了一次家长会。大嫂向我妈妈汇报了我在学校里的一些情况,妈妈听了很高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1988年夏季,笔者率延寿县部分县乡司法干部赴牡丹江市宁安县学习考察。途径镜泊湖时,游览留念。
【编者按】高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阶段,也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者高中时期,学习努力成绩优异,爹妈非常高兴。他是班级的团干部,与同学们相处融洽。这些同学有的后来走上了领导岗位,但,作者从来没有利用这些关系谋“前途”。推荐阅读。编辑:邵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