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实习军医的故事 第四章(2,3)

作者: 明月几时有 点击:319 发表:2025-08-01 21:17:03 闪星:3

  第二节   学员队的孙大队长


  我们学员五队的孙永明大队长,是一位让人又敬又畏的领导。为了把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提升上去,他几乎每日每时都守在大队的办公室、上课的教室里,只要学员在哪里,他就在哪里,真是位兢兢业业、 尽心尽力的好领导。过去那么久了,同学们谈起他,当时督导我们学习的一举一动、点点滴滴历历在目,他的故事就像昨天发生一样,记忆都非常深刻。


  “明天考试,你们看怎么办 ”

  我们队的篮球队队长酷爱打篮球和看篮球,在一次生物化学考试的前一天晚上,他扛着凳子从三楼下楼,到一楼会议室看篮球比赛的实况转播。正好孙大队长在二楼大队部门口的黑板上写着“明天考生化,你们看怎么办……”,还没有写完扭头看见他,于是大喊一声,“王如密,你没有看见我写的字吗?”。王如密漫不经心的回了一句,“不就是考试吗,搞那么紧张干什么?”,继续去看黑白电视机转播的篮球赛。当时王如密同学看到孙大队长的脸沉了下来,气的脸色都变了,他边看电视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第二天他非常认真的应对考试,成绩还不错。过了几天,孙大队长跑到他们班宿舍,大声喊着“王如密,你还真是个老油条。”,听着这话,他们两人都笑起来了。毕业后,孙大队长到福州招生,还特意提前打电话给在福州总医院工作的王如密,并要求在他家里煮点稀饭,边聊天边简简单单吃了一顿饭。同学们还记得,有一次孙大队长在黑板上用粉笔写的是:“四队星期天不休息,我们五队怎么办?”,总之,孙大队长总是激励我们,要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


  “把床给你搬到教室来”   

       我们队有位女同学,在校学习期间患神经性荨麻疹,全身皮肤痒的不行,晚上躺在床上睡不好觉,白天上课就打瞌睡。她利用课间休息期间,抓紧时间趴在课桌上小睡一会,被孙大队长看见了,就冲着她大喊大叫:“赵勇,别睡觉,困了出去活动活动”。赵勇不理孙大队长,他又说:“是不是把床给你搬到教室来呀?”。她始终坚持就是不抬头,也不说话,她说当时觉得太丢人了,不好意识抬头呀。


  “妇女劳动节放什么假 ”  

       有一年国际劳动妇女节 (三八妇女节),有几个女同学见到孙大队长就问:“今天三八妇女节,我们女同学为什么不放假?”。孙大队长回答:“妇女劳动节放什么假 ?”。现场有一位苏同学立即反驳道:“孙大队长您说错了,是劳动妇女节,劳动在这里是作定语,而不是动词。”孙大队长听后无语,楞了一会就哈哈笑了。站在一旁的谢同学高兴地笑着说:“你们看,孙大队长的嘴都咧到哑门穴了”。


  “在学校不敢谈恋爱” 

       军医大学毕业后数年,孙大队长来武汉出差,顺便到医院里看我。交谈中知道我还没有找对象,就笑着问:“你咋不在学校找个同学哩?”我说:“在学校哪敢呀,您每天都盯着我们学习,压力太大了。”听我这样说,孙大队长哈哈大笑起来,看见他高兴的样子,突然想起他儿子悄悄跟我们说的 :“我妈说我爸笑起来,嘴像个瓢可以盛汤。”

  2000年6月中下旬,孙大队长和夫人一起到武汉东湖疗养院疗养,期间在汉的同学们都去看望过他,王朝礼还专门陪同他们夫妇到武汉周边看看。半个月的武汉疗养结束的时候,他提出想到河南信阳鸡公山疗养院继续疗养,我通过医院保健办又申请了一张去鸡公山的疗养证,并买好火车票把他们老俩口送上火车。记得孙大队长笑着对我说:“我现在真是享同学们的福啊!”我回答说:“是我们报答您当年对我们的学习严格要求。”   


  听同学介绍学习经验  

  在军医大学习期间,大家的文化程度和经历参差不齐,总会有成绩优秀和成绩差的学生。负责教学的孙大队长就组织了几次同学学习经验交流会,让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介绍他们的学习经验。每当这时我都会非常认真听他们发言,想从中获得锦囊妙计,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可每次好像都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方法。后来总结为:乌泱泱坐着一大教室人,上台介绍经验的同学低着头念发言稿,根本听不清楚他们说的是什么;我的学习和理解能力实在是太差了,根本听不懂他们讲的是什么。    


  第三节  求学、行医、感悟、寄望


  致敬,我的母校—第一军医大学


  那年,我十八……

  披着南国的彩霞,

  嗅着羊城的花香,

  揣着青春的梦想,

  迈进了培养军医的摇篮,

  解放军第一军医大。


  课堂上……

  我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望,

  如饥似渴的学习医学基础知识,

  补习英语、数理化……。

  我渴望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军医,

  自习的晚上,年轻的我,

  独自翻着大体标本,

  也没有觉得恐惧与害怕。


  实习时……

  为听到一种心脏杂音而满足,

  为看到哇哇落地的婴儿而雀跃,

  为守护一个个危重病人到天明。

  感受到生命的神圣与敬佑,

  懂得了医生这个职业需要用毕生去努力。


  毕业后……

  我救治过无数危重的患者,

  为挽救的他们生命而竭尽全力。

  我坚持对未知的不断探索,

  力求对技术的精益求精。

  我愿不断修炼自己,

  从而活成一束光,

  既能照亮自己前行的路,

  也能慰藉温暖病人的心灵。


  军医大学……

  是奠定我治病救人初心的地方,

  在这里,我感受到熔炉的火热与温存,

  懂得了军医的使命与责任,

  领悟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我从天真浪漫变得成熟刚毅。

  而曾经火与诗一般的军校生活,

  是我一生最珍贵的回忆。


  纪念梅田实习

  五十年前,我们十六个风华正茂的白衣少女,怀揣理想踏入南国,步入矿山,一腔赤诚,走向生命的战场。

  谁曾想,那一夜惊雷骤响,矿井下瓦斯爆炸,烈焰猖狂,焦土之下,呻吟遍野,那些年轻的矿工们,葬身火光。

  她们,是女子掘进队的巾帼,是时代的英娘。那一刻,火焰剥去了她们的梦,命运在生死线上彷徨。

  我们,是一群初出茅庐的实习生,何曾直面如此炼狱的悲伤?可白袍加身,岂敢退让?生命相托,唯有当担!

  老师带我们冲向病房,一次次清创,一遍遍包扎,纱布浸满了血泪,双手颤抖却从不彷徨。

  日夜守护,轮流照看,每一次换药,都是撕心裂肺的痛楚,每一次呼唤,都是生命的展现,可我们知道,只要她们还在,我们绝不放弃!

  那些日子,月亮黯淡,晨曦微光,呼吸之间,尽是烈焰余烬的伤。我们却在磨练中淬炼成长,在救死扶伤中找到真正的信仰。

  五十年后,鬓染霜,再回首,泪满襟,彼此并肩的战友,今日天各一方!但那段青春,铭刻心灵。

  我们中的佼佼者—夏照帆,自那一役,矢志不渝,投身烧伤救治,潜心钻研,孜孜以求,深耕细作,成为一代翘楚,是我们同窗最耀眼的光。

  如今,我们借微信重逢,穿过岁月,共诉衷肠。那一场大火,铸就了我们一生的信仰!

  五十青春弹指去,青丝尽染雪霜痕。寄语青春须汲取,仁心当似月华清。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实习军医的故事》第四章(2、3)通过鲜活的人物刻画与滚烫的青春记忆,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军医成长的生动画卷,字里行间既有军校熔炉的严苛淬炼,更有医者初心的温暖坚守。全文以小见大,通过日常琐事与重大事件的交织,既还原了军校生活的真实肌理,又升华了军医群体的使命担当。孙大队长的严管厚爱、实习生的青春热血、医患间的生命羁绊,共同构成了这部作品最动人的底色,让读者在感动中理解“医者仁心”的真正分量,在回忆中看见一代人用青春书写的责任与荣光。推荐阅读。编辑:梦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