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第八章 宣传队(十五)

作者: 王卫兵 点击:115 发表:2025-07-22 09:36:43 闪星:0

宣传队(十五)

第二天一大早,石木林、胡阳刚、谭矿、孙大钟等人换上便装后,各自带了一支驳壳枪出了门。石木林带着胡阳刚去了颜庄车站的外围,到了那里后他们选择了一处隐蔽的地点,用望远镜朝车站内观察了很长的时间。他们除了对车站内驻守的日军的兵力做了观察了解,还对鬼子的装甲列车的情况也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日军的这个装甲列车,与石木林几年前看到的情况基本一致,即中间有一个火车头,前后两端各有一节铁皮车厢,鬼子将其改造成为可以对外射击、开炮的装甲堡垒。这个装甲列车可以从三个方向对外射击,火力强大,运行速度快,决不可以小觑。车上的鬼子情况石木林也大至算了一下,约有二十多个鬼子士兵,加上鬼子司机在三十人左右。

石木林与胡阳刚在下午三点之后沿着铁路线往南走了几里路,他们发现在铁路线的东侧都是大山,在山梁上生长着一片片的小树林,可以隐蔽人员,是打伏击的好地方。等他们两人转回到颜家庄车站外时,谭矿也从矿上回来了,他说:“石队长,矿上的情况与侦察员报告的差不多,在矿山的西围墙处鬼子还建有一个两层的炮楼,不过白天没有人。伪警察主要负责矿上的治安,在铁路专线进矿山大门处建的那个炮楼白天只有十余个伪警察在上面值班。伪警察的装备以步枪为主,有一挺轻机枪,还有几支驳壳枪。鬼子把守的大门处,白天鬼子主要住在炮楼下的平房内,炮楼上在白天只有少数鬼子在值班。另外鬼子矿长住在矿长的小楼上,具体情况不清楚。”“这些情况很重要,回去后团里还要再研究。”“咱们是要打矿山?”谭矿问道。“你小子倒是很聪明。”“嘿……”谭矿笑了笑。“谭矿,等我们回军区时,你给你姐姐写封信,讲讲你的情况,让你姐姐也放心。”“是。”谭矿答道。

七团外出侦察的人员连夜往回赶去,在第二天天放亮时,他们回到了上青石村。吃过早饭后袁玉虎在团部里召开了会议,研究打矿山的问题。会上,孙大钟首先发言,他说:“从颜庄矿到莱芜间的土公路的西侧,以小南岭、西沟里这一带的地形最好,最适合打伏击。从西沟里往北的土公路上有一座小桥,一旦开战,我们可以把小桥炸掉,把前来增援的鬼子围住吃掉。另外我们还可以提前在土公路上埋下炸药包,用炸药包加手榴弹的方式来炸鬼子的汽车和援兵。近来我们营还设计了一个连环炸的方法。”“连环炸?”袁玉虎问道。“对。以往我们用炸药包炸鬼子都是一包一包的炸,现在我们经过研究,把两个或三个炸药包连在一起,前边一个炸响后,后边跟着一个个都能炸响,增加杀伤力。”“好办法。”李大柱说道。他又说:“这样我们可以多设几组炸药包,看情况来炸。”孙大钟说:“日军现在装备了一种八九式掷弹筒,比原来装备的十式掷弹筒打得远,我们要多设防。”“可以用机枪火力来压制鬼子的掷弹筒。”严正道。袁玉虎说:“石科长那里的情况怎么样?”石木林把自己和谭矿侦察到的情况汇报了一下,他最后说:“颜庄矿和颜庄站的鬼子这些年没有受到打击,警惕性较差,我们可以在矿山的外围适当地点埋伏下人员,统一时间发起攻击。否则一旦枪响,不论是占领车站还是占领矿山都会遇到麻烦。我们在占领车站后可在站台下的铁路线上埋下炸药,在鬼子的装甲列车进站停下后将其炸毁。另外我们还要防止鬼子从新泰方向沿铁路增援,这样就还需要有一支打援的部队。打援的地点我已经选好了,只要炸毁鬼子的装甲列车后就可以派出兵力前往伏击点。我们首先要打掉鬼子的装甲列车,否则这个仗没法打,日军的这个装甲列车的火力非常强,不可小觑。鬼子的装甲列车在中午十一点半到,下午的一点多钟往回返,鬼子停车后开始吃饭。”

袁玉虎、严正、李大柱等人听后点点头,承认这是一个首要的问题。袁玉虎说:“那你认为什么时间可以打车站?”“我认为应在上午十一点前先打下车站来,控制住车站所有的岗位后,放鬼子的装甲列车进站,然后用机枪打、炸药炸,消灭掉装甲列车上的鬼子士兵。车站这边打响后矿山那边再打。参加作战的战士可穿伪军的服装,也可以穿鬼子的军服混进车站和矿山打鬼子。”石木林说道。“有道理,我看这个办法行。”李大柱道。“用假鬼子打真鬼子,我看行。”严正道。“哈……”众人一起大笑道。“好个假鬼子,石科长的很多想法值得我们学习。”袁玉虎道。石木林再次说道:“打车站是很关键的一场战斗。打下了车站,打掉了装甲列车,才能打矿山,否则很麻烦。这个仗点多线长,什么情况都有可能 发生,我们要根据战场上的情况来调整。”

严正说:“我讲一下泰安日军的情况。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日军第五十四旅团驻扎在泰安城内,兵力在五千人以上,装备有许多的重武器,汽车做为主要的运输工具。我们打矿山不能拖的时间太长,否则泰安的日军来了,我们更难搞到炸药。”袁玉虎说:“煤炭对日本侵略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战争物资。打仗要用钢铁,而钢铁需要用煤炭来冶炼,所以日军对煤炭特别的重视。现在山东所有的煤矿都处在日本侵略者的占领下。”袁玉虎把话停了一下后又说:“下面,我们分配一下作战任务。颜庄车站,就由石科长带领宣传队去打。一营派两个连队的兵力去攻打颜庄矿,就用化妆袭击的办法去打颜庄矿的小鬼子。莱芜方向打伏击的任务,就交给孙大钟,以二营为主再加上两个连的兵力打伏击,即便莱芜城的鬼子全部出动,五个连的兵力完全可以应付。同时再把团里的那六具掷弹筒调四具给二营加强火,埋设炸药的事都由孙大钟同志负责。颜庄站南面打伏击的任务交给副连长谭矿负责,他带一个加强排的战士就可以打。打矿山的任务由一营营长马铁铲负责,大家看如何?”“同意。”众人道。

严正与袁玉虎低声商量了一下后说道:“刚才袁政委主要讲了一营和二营的任务,三营要在根据地的北边留下一连担任警戒任务,二连三连跟随二营行动去打伏击。一营把一连留下来跟我行动留做机动兵力。这样,袁政委负责带一营的两个连队去打矿山的日军,并组织搬运炸药。二营组成一个加强营后,由李副团长负总责打伏击。石科长负责打车站及之后在车站南面的阻击任务。我带一个连队做为机动兵力,哪里有大的问题需要增援时,由我负责。另外还要组织民兵协助部队搬运炸药及缴获的弹药和物品,这些都由我负责。大家看看还有什么建议吗?”“没有啦。”众人道。袁玉虎说:“我们这一仗要以智取胜,用软硬两手来打这一仗。各位营长教导员回去后要命令部队做好准备,听令出发!”“是!”“出奇制胜。”严正道。“是!”

石木林开完了会,出了团部的办公室后便把宣传队的干部们召集在一起,把领到的攻打车站的任务做了细致的安排。很快,谭矿奉命来到了团部,石木林对他的任务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每个干部都领命而去,开始为各自的任务做准备。

两天后的下午部队出发了,在第二天天亮前各部队都秘密进入了战前确定的位置。七团二营进入西沟里土公路以西的几个高地后,开始修建工事。这里居高临下,是打伏击的好地方。李大柱在几座小土山上布下了四个连队来打伏击战,留下了一个连队做为机动兵力来使用。李大柱同时按战前的计划,派出二营的战士在土公路上埋下了六个大炸药包,以备鬼子来后使用。

石木林带领宣传队的战士到达颜庄站以东的位置后,秘密潜伏在车站外的一个老乡家的院子内。在这里,宣传队的干部战士都换上了缴获来的鬼子军装。石木林换上了一身日军军官的制服,脚穿大皮靴,腰挎一把日军战刀,背着他那支二十响的驳壳枪。

胡阳刚、方春燕等人,也都穿上了日军军官的制服。

时间过得很快,快到中午十一点钟了,石木林说:“大家对自己的任务都清楚了吗?”“清楚了。”“出门后我和胡排长带着警卫排走在前边,方春燕、任江蓉带领女兵跟在后边。出发!”石木林随后第一个走出了老乡家的院子,一行人快步朝颜庄站走去。

颜庄车站,自从被日军占领后,很少受到八路军的袭击。小鬼子也明白,他们有装甲列车的支援,再加上周围几座县城离得都不远,八路军没有强大的兵力难以打他们。这些日本鬼子自从占领颜庄站后,心安理得地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在车站上驻扎的日军士兵,每天除了迎接装甲列车进出站外,还干了许多坏事恶事。他们强奸妇女、杀人取乐,当地的老百姓对车站上的日本鬼子恨之入骨。石木林带领部队进入车站后,挥了一下手让胡阳刚率领两个班的战士直奔日军的宿舍而去,而他自己则带了一个班的战士快步来到了站长室。鬼子站长对车站上突然出现的这些“鬼子”很纳闷,当石木林进了站长室后,他呜里哇啦地说了一通日本话。石木林则二话不说,举枪便打,一个点射后鬼子站长躺在地上再也不动了。秦余根跟在石木林的后面,立即上前摘下鬼子站长挂在墙上的手枪和军刀。

石木林转身出了站长室,来到了隔壁的车站值班员室内。值班的车站值班员也对车站上突然出现的这些“皇军”感到很纳闷,当他听到隔壁传来枪声后正不知如何是好时,石木林已经进了门。

“你是车站值班员?”石木林问道。“是,长官,我是值班员。”答话的这个铁路值班员不知道这个“日本”人如何讲得一口中国话,听上去莱芜人的口音还很重。“你不要怕,我们是八路军。”“八路军?我不怕,我不怕。”“你在这里值班都管什么?”“我负责接听电话,有列车进站就下达命令,让车站南边的值班扳道人员放下信号,准备好接车进路,准备接车。”“那好,八路军在车站上的事情不准告诉其他车站人员,否则按汉奸论处。”“是,长官。”“如果有人找鬼子站长,就说鬼子站长吃饭去了,再问就说喝醉酒了。”“是,长官。”“鬼子的装甲列车何时进站?”“已经报点了,十二点进站。”石木林闻言马上拿出怀表来看了一下,已经是十一点三十分钟了。“宋鼎,你去看看胡排长他们干得怎么样了?”“是!”宋鼎马上出了门。“你们几个在这里看着,我去看看情况。”“是!”秦余根等人答应道。

石木林出门后开始检查方春燕、任江蓉在车站上布置兵力、火力的情况。他转了一圈后发现各个火力点都已按要求布置得当,胡阳刚在带人消灭掉鬼子士兵后,已在站台边上的铁路线上分别埋好了两个各重四十公斤的大型炸药包。随后胡阳刚跟着宋鼎来见石木林。胡阳刚说:“石队长,炸药包都埋设好了,我们消灭了那一个班的鬼子士兵后,还缴获了两挺歪把子机枪和一批子弹手榴弹。”“好,你派一个班长带一挺机枪和两名战士去车站南边的那个铁路道房,就是最远处的那个小房子,在鬼子装甲列车进站前保证不出问题。”“是!”胡阳刚马上去布置这件事。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袁玉虎与马铁铲带领着一营的两个连队,分别隐蔽在矿区外老乡家的院子里,并全部换上了日军的军装。袁玉虎带领一营二连,主攻煤矿大门口的鬼子碉堡,马铁铲带领一营三连,主攻煤矿铁路线大门口伪警察驻守的大碉堡。

袁玉虎在老乡家的院子里,一面在看怀表,一面用望远镜朝车站方向进行瞭望,以观察日军装甲列车的情况。

袁玉虎心里清楚,这场战斗难就难在战机的把握上。

石木林在车站各处看了一遍后,刚回到车站值班室便听到车站南边传来火车的鸣叫声。“来了,装甲列车进站了。”车站值班员说道。石木林马上出了门,他在站台上朝南面看了一眼,只见一个火车头前顶后拉带着两节装甲车正准备进站。石木林朝战士们挥了挥手后,立即又进了车站值班室。

此时袁玉虎在老乡家的院子里,也已看到日军的装甲列车将要进站,他知道战机不可失,一旦车站内鬼子装甲列车被炸,煤矿上的鬼子士兵马上就会警觉起来。袁玉虎随后下达命令,命令一营二连、三连立即出动,快速朝煤矿大门口的日军守备队和伪警察守备队出击。

石木林进了车站值班室后命令道:“机枪准备。”高华莲听到命令后,立即将手中的轻机枪架到了值班室的窗户上。

鬼子的装甲列车进站了。那火车行走在铁路线路上产生的震动,在车站值班室内能明显地感觉到。鬼子装甲列车进站时速度已减慢,车上的鬼子士兵为了散热,把装甲列车的大门完全打开,还站在车门口朝车站上张望。随着一阵阵刹车声传来,装甲列车停在了车站值班室对面的线路上。

“打!”石木林一声令下,高华莲手中的轻机枪首先开了火,一串串子弹飞快地朝火车头驾驶室飞过去。没等装甲列车上的鬼子士兵弄明白,装甲列车下面传来了沉闷的爆炸声。那炸药包产生的强大的爆炸力,瞬间便把站在车门口的鬼子士兵从车上抛下去,紧跟着是一串串机枪、步枪子弹飞进装甲车内。

“冲啊!”石木林带头冲出了值班室,与战士们一起把一颗颗手榴弹扔进了装甲列车的大门内。装甲列车里不断传出手榴弹的爆炸声,几分钟后战斗便胜利结束了。

“快,检查一下列车上的枪支弹药,看看有多少武器可以带走。”石木林命令道。当石木林看见胡阳刚带着多名战士来到了站台上,马上说:“胡排长,放上警戒,其他战士都去搬武器弹药。”“是!”

高华莲从装甲列车上跳了下来,她肩上扛了一挺歪把子机枪。当高华莲看见石木林后说:“队长,鬼子这装甲列车也太不经打了,一炸就完。”“重武器多吗?”“多。有重机枪、还有炮。”高华莲答道。

石木林立即上了一节车厢看了一下,他心想到要搬走这些重武器光靠人力不行,便又来到车站值班室对那个值班员说:“你要想不被鬼子给杀害,就跟我们走。”“行,行,我跟你们走。”这个车站值班员心里也明白,如果鬼子再来,他必死无疑。

“那你立即带我们的战士去找马车、手推车或毛驴,为八路军运送重武器,我们给运费。”“是。”这个车站值班员答应道。

很快,方春燕带了几名战士跟着这个值班员去找运输工具,站台上除了放哨的战士外,都投入到搬卸武器弹药的行动中。跟随七团来的民兵们也来到车站上,协助部队搬运弹药。石木林没想到这装甲列车有那么多的重武器,其中有九二式步兵炮两门,九二式重机枪两挺, 歪把子机枪有五六挺之多,子弹炮弹一大堆。

半个小时后,方春燕和那个车站值班员回来了,他们不仅带来了十余辆牛车马车和毛驴车,还带来十几名铁路工人。当这个车站值班员见到石木林后说:“八路长官,我们这些铁路工人都愿意参加八路军,不再给鬼子干活了。”“好,你们往车上装武器弹药,装完后就跟我们走,由方副教导员负责带你们。”

这边在装车,矿山那边的枪声不时地传来,石木林知道那边的战斗还在进行。时间不长,颜庄矿山的枪声逐渐地停了下来。

宣传队、民兵们用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把子弹炮弹、火炮、重机枪等武器弹药全部装上了大车,并在方春燕、任江蓉的带领下往山里走。而石木林则带了胡阳刚、宋鼎、秦余根及一个班的警卫战士没有走,留在站上观察情况。

在颜庄车站外围了许多的老百姓,他们怎么都想不明白,这些“鬼子”怎么会打鬼子的装甲列车。

石木林在宣传队的战士走了之后看了一下怀表,指针已经指到下午一点多钟了。石木林知道这个点应该是鬼子装甲列车往回返的时间,新泰站的日本鬼子接不到装甲列车往回返的电话,一定会派兵力前来察看颜庄车站的情况。

“咱们到车站南边的伏击地点去看看。”石木林对胡阳刚等人说道。

他们这一行人沿着铁路线快步朝南边走去。不等石木林、胡阳刚等人走到伏击点,便远远地听到火车的鸣叫声。石木林举起望远镜来看了一下后说道:“鬼子的援兵到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七团攻打颜庄矿及车站的行动,细致呈现了石木林等人的侦察过程、作战部署,包括对日军装甲列车的针对性计划、各部队任务分工,生动描写了战斗打响后的具体场景——从化妆潜入、突袭车站,到炸毁装甲列车、清缴武器,再到应对可能的援兵,情节紧凑,凸显了八路军作战的智勇与协同,为后续战斗发展埋下伏笔。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