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第八章 宣传队(十一)

作者: 王卫兵 点击:121 发表:2025-07-18 09:30:03 闪星:0

宣传队(十一)

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山野里野花盛开,景色宜人。莲花山上生长的大片小树林,叶片开始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红,一层层一片片满山遍野,煞是好看。山下的小河沟里,清澈的河水在静静地流淌,鱼儿在水里逆流而上。莲花山上鹰击长空,府看着苍茫大地。在这场大战后的清晨,山野里除了还能闻到大战后残留的火药味之外,已听不到枪炮的响声了。秋高气爽,天高云淡。

鸟儿在天上飞,野兔在地下跑,大自然按照自己的规律,千变万化着。

石木林和黄颖萍等人来到了五井镇外的战场上。这场大战的结果,令益临中心县县大队、军区宣传队和区中队的干部战士们感到无比的自豪。战场上抓到的俘虏,一队队集合整齐。姜林钱让战士们清点了一下俘虏,总数达到二百八十多人。缴获了大批的武器弹药,其中包括日造迫击炮、掷弹筒、九二式重机枪等重武器。成箱的子弹、手榴弹在战场上摆放整齐。另外还俘获了二十余匹日军的战马,让战士们看了十分的解气。

黄北雁见石木林来了,他说:“石科长,你 就是《水浒传》里的军师吴用,伟大呀。”“无用,无用。”石木林笑笑道。

“石队长。”“黄教导员。”当战士们看见石木林、黄颖萍等人后,高兴地打招呼。“这一仗打的好不好?”石木林问道。“好。再打几次这样的仗更好。”女战士虢姑贞笑道。

这一仗,以益临中心县县大队为核心,三支部队以极小的代价打了一场歼灭战。

天亮后,五井镇的老乡们,得知八路军在五井镇外打了一个胜仗后,牵着羊、赶着猪,在五井镇镇政府的带领下,敲锣打鼓到县大队的驻地来慰问部队。县大队、区中队和宣传队的战士们,着装整齐迎接老乡们。五井镇内一片欢声和笑语。

黄北雁和县大队的干部们,在当天下午开始准备晚上吃饭的事情。今天,他们除了用老乡们送来的猪羊为各中队的战士们改善伙食外,还在镇上买来许多瓜果蔬菜,分别送到各中队的住地,为战士们改善生活。

晚上,益临中心县县大队的大队部里挂起了多盏大气灯,把大队部住的大院照的灯火通明。院子里,黄北雁已经让战士们摆好了十几张桌子,摆起了庆功宴。

“来,大家都坐下。今天晚上我们专门请军区宣传队的同志们吃庆功宴,喝庆功酒,大家都坐下。”黄北雁满脸笑容地招呼着宣传队的干部战士们。

宣传队的女兵们,上午帮助县大队救治完伤员后,都洗漱了一遍,每个女战士都显得特别的靓丽。

黄北雁说完话后见女兵们没有一人坐到桌子前,他这才发现自己现在说话不管用了。于是黄北雁对石木林说:“石科长,快让你的战士们入席,都坐下。”“方春燕,你让战士们按排、按班坐下,每个班一张桌子。”石木林道。“是。”方春燕答道。

很快,女战士们都入席了,县大队各中队的主要干部们也都坐下了,其中包括区中队的中队长马飞龙和指导员徐得宁。马飞龙今晚特意坐在了石木林的身边,他对这个宣传队的队长有一些好奇。而黄北雁侧坐在石木林的另一侧。黄颖萍、方春燕、任江蓉等人也都分别坐在合起来的大桌子的旁边。等大家都坐好后,黄北雁首先说:“今天我特别高兴,县大队、区中队在军区宣传队的协助下打了一场大胜仗,这也是我调到这里来后打的一个最大的仗。消灭的鬼子伪军多,缴获的武器弹药多,这些东西足够我们再打几次大仗,可喜可贺。我今天在这里要特别感谢石科长,他在战前讲的话,分析的敌情都是对的。我们诱敌深入,设下陷阱、守株待兔、抓到一只大兔子。”“哈……”众人听后一阵大笑。黄北雁又说:“这一仗,为我们大队、为区中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我要感谢你们这支宣传队,了不起呀,别看你们主要是由女战士组成,许多人的年龄还不大,但你们上了战场能冲锋陷阵,能挑大梁,了不起。说实在的话,战前我还有点将信将疑,

今天我算是服气了。你们的石队长了不起,女战士们了不起,我要是能把你们都留下来是最好了。”“哈……”女战士们笑成了一片。“我代表县大队给大家敬酒,这是庆功酒,是喜酒,大家都要喝,我带头喝。”黄北雁说完起身端起酒碗开始向石木林、黄颖萍、方春燕及各桌的干部、战士们敬酒。石木林、黄颖萍、方春燕、任江蓉也紧随其后到每一张桌子前向干部、战士们敬酒。

等敬完酒黄北雁又说:“大家多吃菜,多吃,这是庆功宴,只要宣传队在这里,我就天天请你们。”“哈……”众人又是一阵笑。

吃饭间,黄北雁对石木林说:“石科长,我想请你给县大队留下几个干部,能行吗?”“这件事要再商量,明天再说吧。”“好,我听你的。”黄北雁道。

在黄北雁讲完他的想法后,马飞龙说:“石科长,我参加八路军后最大的感受是干部战士一条心,同甘共苦。八路军与老百姓一条心,互帮互助。党深入基层,解百姓之苦。这将是未来我们八路军最终夺得政权的一个最有利的保证。”石木林在听了马飞龙的这番话后感到很惊奇,他说:“你讲的很好,将来有机会到军区教导队去学习吧,多学一些政治方面的知识。”“好,一言为定。”马飞龙答应道。

第三天上午,县大队、区中队和军区宣传队在五井镇的广场上召开了一场庆功会。在会上,黄北雁、石木林分别发表了热情的讲话。他们的讲话,受到全体干部战士的热烈欢迎。

第四天早饭后黄颖萍说:“石科长,咱们该办的事都办完了,下一步怎么办?”“我们还需要给益临中心县委的同志演节目,为老乡搞一些宣传活动。再一个,那个晚上黄大队长提出来让给县大队留下几个干部的事,我觉得这事不太好办。咱们宣传队外出搞宣传从未留过人。但益临中心县县大队也确实缺有文化、有能力的干部,你看有什么好办法?”黄颖萍听后也有一点为难,她说:“咱们没有授权,不好办。不过如果一时不走的话,可以把情况向军区组织科报告,让组织科请示一下。”“这个行,一会黄大队长来了他再提就这样答复他。”

黄北雁上午到几个中队的驻地看了看伤员后回到了县大队的队部。他一进门见石木林、黄颖萍、方春燕等人都在这里马上说:“石科长、黄教导员、方副教导员,大家好。”“我们现在是鸠占鹊巢。”石木林道。“我巴不得你们在这里常住呢。宣传队来了为我们带来了福气,现在县大队,区中队的战士都很高兴。打了这一仗,换了好枪,机枪也多了,子弹也多了,重武器就不用说了,第一次装备部队。”“我们走时要带着迫击炮走,那个东西没有技术无法用,要用它来装备主力部队。”石木林道。“这我知道,缴获的战马也都由宣传队带着走,我们不能留。我问一下那晚提的那件事能行吗?”“你先坐下。我刚才和黄教导员商量了一下,首先我们没有上级的授权,而你们这里缺少有文化的干部也是一个实情。再一个益临中心县县大队还缺少大队干部,也需要配备,这样我们先写一个报告上报军区组织科,把配备的干部名单报上去,等军区批下来后我们再走。”“行,我没意见。”黄北雁表态道。“那你想留哪几个干部?”石木林问道。“宣传队的主要干部我不会留下,只留一两个一般的干部。”黄北雁道。“黄大队长,我想知道你还有别的想法没有,我们几个人都不是外人,我喜欢直来直去的人。”石木林道。黄北雁有一点不好意思,他确实有一点其它的想法。 他说:“石科长,我发现你打仗有一套,能临机决断。你看人也有一套,你来了就把唐朝平给挖了出来,还让小鬼子自己送上门。”黄北雁的这一番话,引的方春燕和黄颖萍都笑了起来。黄北雁又说:“其实我老家也是山东的,东北那边有许多山东人。一一五师到山东来时,是我自己要求来的。这一次你们来了,我发现你们许多女同志都带着一长一短两支枪。”“宣传队带两支枪的女同志都是干部,还都是连职干部。”“那就更好,就把宣传队不带兵的女干部留下几个,请她们帮县大队抓好部队。再就是我喜欢宣传队中的一个女同志,如果能把她留下来是最好的。”“哈……”黄北雁的话让黄颖萍和方春燕都大笑起来。

“黄大队长,看来石科长说的一点都不错,你还就是有别的想法。”黄颖萍说道。“咱明人不说暗话,其实我最喜欢石科长,他要能留下来我让位。”“石科长是副团职干部,大队长是正营职干部。”黄颖萍又笑了。“那才说呢,县大队确实缺干部,而部队是要靠干部来带的。宣传队的女干部有文化能打仗,都是好样的。”“这样吧,等吃午饭时我把女干部们都叫来,大家在一起吃饭,你想留下谁告诉我,我还要征求女同志的意见,另外还要往军区报。”“行,只要宣传队在这里,我黄北雁管吃管喝。”黄北雁很高兴,说完他便出了门。

在吃过饭后,黄北雁把他意中的女干部坐的位置告诉了石木林。石木林听后说:“是周江杏,她和你倒是很般配。但是咱们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下午我问一下再说。”“不能强人所难。”黄北雁表态道。

下午,石木林、黄颖萍把周江杏找到县大队部里,他们把黄北雁想留下她的意见讲了一下,周江杏表示不愿离开宣传队,石木林说:“我也不愿意你们离开宣传队,但是你们都是连职干部,在宣传队里也是暂时的,总有离开的一天。这里缺干部,黄大队长人不错,还是一个红军干部。我跟他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但感觉不错,他不是那种张狂的人。另外婚姻的事要由你们自己做决定,你同意了黄大队长想结婚还要由上级批准才能行,不是个人说了算。”“那我考虑一下再说。”“好。今天是在征求你的意见,你同意了我和黄教导员还要上报军区组织科。”“好。”周江杏答应道。

等周江杏走后,石木林又让方春燕把朱玉善找了来。石木林跟她谈了一下后,朱玉善很痛快的答应下来,表示只要组织决定了她就留下来。到了晚上周江杏告诉石木林她同意留下来。

第二天上午石木林让黄颖萍起草了一个报告,把益临中心县县大队的干部情况,唐朝平叛变的情况以及调整益都中心县县大队干部的报告,一并上报了军区组织科。

在办完这件事情后,石木林问黄北雁道:“益临中心县委的领导上哪去了?”“前段时间县委组织科的负责人回老家开展抗日工作,不幸被益都县的日军给抓住,他一家九口人全部被鬼子给杀害了。日本鬼子还把那位负责人的头割下来挂在城北门上,还在当地强奸妇女,杀害了许多群众。我们派了一个干部带了一个班的战士,跟着县委书记去处理这件事,其他的县委领导也都去了乡镇开展抗日工作。”“日本鬼子太疯狂,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石木林气愤的说道。

一个星期后,军区批复的文件被带回来了。黄颖萍打开军区组织科的批示看了一下后对石木林说:“咱们的建议,军区都批了。”她随即把批件交给了石木林。石木林看过后说:“先通知黄大队长,明天早上让他集合起县大队的干部们正式宣布一下,军区宣传队的干部们也都要参加。”

第二天上午县大队的干部们都集中到了大队部的院子里,加上宣传队的干部刚好站了两排人。等干部们列队完毕后,黄北雁说:“今天由石科长和黄副科长宣布军区组织科关于本大队干部任命的命令,下面请组织科副科长黄颖萍同志宣布命令,大家欢迎。”

一阵掌声之后,黄颖萍说:“现在宣布军区组织科对益临中心县县大队部分干部职务的任命。一、任命郝岩山同志担任大队政治教导员。二、任命姜林钱同志担任益临中心县县大队副大队长。三、任命杨洲同志担任益临中心县县大队副政治教导员。四、任命李都武同志担任县大队第一中队中队长,任命周江杏同志担任一中队政治指导员。五、任命董宜山同志担任县大队二中队中队长,任命朱玉善同志担任二中队政治指导员。六、任命赵江段同志担任县大队三中队中队长,任命钟至棠同志担任三中队政治指导员。命令宣布完毕,大家欢迎。”

等掌声停下后黄北雁又说:“下面请军区保卫科石科长讲话。”“同志们,我和黄颖萍同志是按照军区的命令到这里来挖内奸的,这个任务完成了。之后县大队、区中队和军区宣传队合力在五井镇外打了一场歼灭战,消灭了几百名鬼子伪军,大家也都参加了。同时我们来了后,发现益临中心县县大队缺干部,经军区批准,为益临中心县县大队配齐了干部,便于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这里先讲一下教导员郝岩山同志。郝岩山同志是从主力部队下来的,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我相信他在教导员的岗位上能与黄大队长配合好,带好这支县大队。第二讲一下姜林钱和杨洲同志,他们两人都在军区干部培训班学习过,学习过毛泽东主席的多篇文章,如《论持久战》等著作。我们的干部既要会打仗,还要懂党的方针政策,知道如何带兵,指挥打仗。第三说一下任命周江杏和朱玉善同志担任一、二中队指导员的事情。她们二人是应黄大队长的请求留下来的。周江杏与朱玉善同志都是军区抗大班的学员,在军区宣传队里参加过许多大大小小的战斗。打过大仗,也打过恶仗,政治素质好,能文能武,在军区里她们都是连职干部,是好干部。把宣传队的女干部留在某一个县大队里,这是第一次。周江杏和朱玉善同志都是我们的好姐妹,是我们的好同志,希望县大队的同志要很好地爱护她们。”“大家欢迎”。黄北雁带头鼓起掌来。

周江杏与朱玉善两人在听了石木林这席话后,激动的热泪盈眶,她们想不到石队长会给她们这么高的评价。

在开完干部任命会的第二天上午,宣传队出发了。在他们踏上回程时,益临中心县县大队的干部战士和老乡们在五井镇外夹道欢送宣传队的干部战士,黄北雁、郝岩山与宣传队的干部们一一握手道别。

当宣传队回到军区驻地休息了一天后,军区组织科又派人把石木林与方春燕叫到了组织科。

在他们两人进了组织科之后,只见田政委正等他们。

“回来啦,感觉怎么样?”田玫委满脸都是笑,他主动招呼石木林和方春燕。“报告田政委,很好。”石木林与方春燕急忙举手敬礼道。“很好,我看黄北雁把你们都养胖了。打了一场胜仗,也不请领导喝个酒。”田震知道宣传队这一段的情况,他心情好便开起玩笑来。“是。”“快坐吧。”田震道。

石木林见袁玉虎和黄颖萍都在一边坐着,只笑不说话。

“说说看,回来有什么打算?”“按军区首长的要求,正在写报告。”石木林回答道。“好。我听说黄北雁还想让你留下,他想的不错。那年周旅长想把宣传队留在他那里,军区就不同意。现在军区想给你换个位置,你有什么想法?”“服从命令。”“我们就要这句话。袁玉虎同志在组织科当科长也有多年了,军区准备调他去当团政委,他这个岗位需要有人来接。袁玉虎与黄颖萍同志都认为你当最合适,你怎么想?”石木林马上拒绝了。“为什么?”田震问道。“我不是坐办公室的人,我适合到作战部队去打仗。”石木林道。“你还会挑地方。不合适你也要先干着,组织科是一个重要的岗位。”田震一脸严肃的说道。他又说:“刚才你还说要服从命令,现在又不想干。”方春燕忙用手碰了碰石木林,石木林没再说话。“我看小方就比你明白,你下午就来接袁玉虎同志的职务,袁玉虎明天就起程到第七团任职。军区的命令都在组织科里,宣传队的事你还要管着。宣传队回来后全部转入政治学习,警卫排也都保留着,转入学习。虽然我们现在还在实行精兵简政的政策,但是根据地的建设,游击区、作战部队的建设需要大批的干部。干部要文化、会打仗、还能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才能行。宣传队转入学习后,原来的排长副排长都转为教员,负责日常的学习、管理工作。战士们在学习之余还要编排一些小节目,文艺宣传工作不能放松。军区又接来二十几个女战士,全部编入宣传队参加学习和训练。你们在外面打了许多仗,要把打仗的事情编成小节目演给大家看,这件事由方春燕来抓,同时小方还要全面负责宣传队的宣传工作。”“是。”方春燕答道。

当天下午石木林到组织科接下了科长的职务。第二天上午,黄颖萍陪同石木林来到学员村,集合起宣传队的人员和新参军的战士后,宣布了军区党委的命令。至此,宣传队的男女战士们全部转入文化和政治学习。

石木林在忙完宣传队的事情后,他对黄颖萍说:“黄姐,宣传队改为学员队后用不了那么多的干部。”“那你准备怎么办?”“我想临时给多余的女干部安排个地方,先到各单位里了解一下情况,再做决定。这样我下午到医院和被服厂看看,有合适的地方就先安排几个人。”“行。有事时我往山上打电话。”黄颖萍道。

下午,石木林与方春燕一起上了山。他们沿着大山谷的山路,首先来到军区警卫营与胡进及各连的连长指导员们见了一面。随后,石木林与方春燕来到了山谷里那一大片的烈士墓地。石木林来到吴如燕的墓碑前站了许久。方春燕知道他又在想吴如燕了,便轻轻地握石木林的一只手后说:“石队长,以后由我照顾你。”石木林没有回答方春燕的话,他静静地望着那一大片的墓地,高声喊道:“烈士们,大家好。我石木林和方春燕今天来看望大家。‘青山处处埋忠骨’。你们是鲁中军区的好儿女,你们是沂蒙大地的好儿女,我们给你们敬礼啦。”石木林说完,与方春燕一起给烈士们敬了个军礼。

以往方春燕对石木林每次路过这片烈士墓地时总是要到这里看看有一些不解,今天她听了石木林的话后方才大悟。

随后石木林与方春燕首先来到了兵工厂,了解了一下兵工厂的干部情况,之后他们来到了军区医院里。

“石院长。”石木林在院长的办公室里见到了石牛勇,并与他握了握手。“石科长回来了。”“回来了,到医院来看看有什么事情吗?”“大事没有,有点小事你也办不了,需要向军区反映才行。”石牛勇道。“什么事要向军区反映?”“我们这里有个连长伤好后无法回主力部队了,一直在医院里住着,我想最近到组织科讲讲,看能另外给他安排个工作吧。”“他伤好后无法回部队?”“这个连长伤在腿上,腿治好后行走不便,落下了根子。”“他叫什么名字?”“陆明洋。”“那你让人把他找来我问问看。”“你能管?”石牛勇有点不放心。“对。”石木林道。“石科长现在是组织科长。”方春燕插话道。“那正好,我让人去找他。”石牛勇说完便出了门。

一会功夫,陆明洋拐着腿进了院长办公室。他进门后先敬了个礼后说:“报告,第二独立团二营一连连长陆明洋向首长报到。”“你坐吧,我是军区组织科科长石木林,你把你的情况讲一下。”“报告。”陆明洋又站了起来。“坐下说,不用站起来。”石木林道。“是。我在独二团作战时被鬼子把小腿骨打断,现在治好了,但走路很不方便。”“你今年多大年龄?”“二十三岁。”“读过书吗?”“读过三年。”“参军几年了?”“六年了。”“家里还有什么人吗?”“家里还有爹娘,都在村里种地,我爹还是村农会主任。”

石木林在本子上记下了他讲的情况后又说:“你目前住在医院里要遵守医院的规定,要服从石院长和医生的管理,还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你的情况我回去研究一下再通知你。”“是。”陆明洋听后松了一口气,知道今后有人来管他的事。

陆明洋出门后不久,石牛勇便进了门。石木林说:“石院长,医院里伤员好了之后,在没回部队前由谁来管理?”“我们自己管。现在除了医生护士外,只有一个管后勤的管理员,伤员治好后,只能由管后勤的管理员临时管一管。”“那给你们派个干部来吧。”“可以,来了就让他专门管伤员的事。你准备派个什么干部?”“从宣传队派个女干部过来,负责管伤好后的干部战士。”“可以,她们受过训练能打仗,欢迎她们来。”“不过以后军区再有需要,可能还要往回调。”“那也行,先来管着。”“就这样,我回去后再研究一下。”石木林道。

石木林与方春燕离开军区医院后很快便来到了军区被服厂。当杜秀娟见石木林和方春燕进了她的办公室后,马上迎上前来说:“石兄弟、小方你们来了,很长时间没看见你们了。”“我们刚回来,到你这里看看有事吗?”“没什么事都很好,快坐吧。”杜秀娟说完忙给他们二人倒上了水。“大嫂,宣传队回来后转入学习,我想让宋鼎也去参加学习,多学点文化和政治方面的知识。”“石兄弟,就按你的办法就行,宋鼎就交给你了。”“那好。厂里的工人都好吗?”“都好。女工们时常在叨念你。”“叨念我什么?”“说你会打仗,会保护女同志。”石木林听后笑了笑,杜秀娟又说:“我们这里有个女工让我找你,想让你帮帮忙。”“帮什么忙?”“她说她有个弟弟也想当八路军,但村里说她弟弟小不让报名当八路军。”“这样吧,你让她来一下我问问她。”“好。”杜秀娟立即出了门。

很快,杜秀娟带着那个女工回来了。那个女工一进门便说:“石营长,我可见到你了。”“听杜厂长说你弟弟想当八路军。”“我参加了八路军被服厂的工作后,我弟弟也想来当八路军,想来打鬼子,村里说他年龄小不让来。我弟弟还到山上来找过我,我想这事只能找您办。”“你弟弟多大了?”“十五岁了。他要是到部队里,扛枪打仗都能成。”“好,你请个假回家让他到部队来我看一看,然后再说。”“谢谢石营长。”“你弟弟来了让他先到学员村去找方副教导员。”石木林指了一下方春燕道。“好。”那女工说完便转身出了门。

“石兄弟,你答应的很快。”杜秀娟道。“咱们的队伍还要发展壮大,多几个小战士在部队里练练,将来都是好样的。胡阳刚当年跟我从一大队来,如今也当了干部,打仗勇敢,能独当一面了。”杜秀娟听后点点头,她又说:“下午在这里吃饭吧,现在厂里搞的不错,宋鼎他叔爷养了一些鸡,天天有鸡蛋吃。”“以后有时间吧,今天不行,回去还有事。”石木林道。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五井镇战后的庆功宴上,欢声笑语与硝烟余味交织。这场大捷不仅让县大队缴获颇丰,更促成了宣传队与地方部队的深度交融——从黄北雁盼留干部的恳切,到周江杏、朱玉善的毅然留下,彰显着队伍的血脉相连。石木林虽转战组织科,却始终以战场的赤诚投身干部培育,而烈士墓前的敬礼与对伤员、新兵的牵挂,更让硝烟中的温情与担当,成为这段历程最厚重的注脚。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