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沂蒙山区反扫荡(一、二)

沂蒙山区反扫荡(一)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秋天将要过去,冬天将要到来。这天石木林、吴如燕接到通知,让他们两人第二天上午早八点到军区司令部里去开会。第二天当石木林早上八点来到司令部时,只见屋内已经坐满了人。袁玉虎见石木林来了,招手让他过去坐,石木林摆摆手坐在了门口处。吴如燕早到一步坐在了袁玉虎的边上。
“开会了。”参谋处长程史南见人到的差不多了,便喊了一声。他又说:“各科室、各独立团、营、县大队的人都以了吗?”“到齐了。”“好,现在开会,请刘司令员讲话。”
“同志们,今天这个会,传达山东纵队、中共山东分局、一一五师首长关于反日军秋冬季大扫荡的决定。根据情报,日军今秋冬将调集驻扎在山东的兵力,对沂蒙山区进行大扫荡,并试图摧毁沂蒙山区的抗日根据地。日军这次进攻,将以多梯队,分进合击的战术对我沂蒙山区进行毁灭性的打击。山东纵队、山东分局、一一五师共同组成山东军政委员会,由罗荣桓同志任书记,指挥反扫荡。按照上级的决定,鲁中军区各县、区武装力量就地坚持斗争,配合山纵、一一五师主力部队进行反扫荡。全区所有作战部队必须全力以赴抗击日军的大扫荡。这次日军的大扫荡,将集中五六万兵力对鲁中、鲁南军区进行合围。因此军区党委决定,军区主力部队向外转移,各县大队、游击大队要利用有利地形,坚守在根据地、游击区内作战。军区机关一分为二,分别由我和田政委带领向外转移。目前我军区机关人员较多,难以适应转移的行动,因此将留下部分人员组成一支较大的部队就地坚持斗争。这里讲一下军区的被服厂、兵工厂、医院等单位,这几个单位人员多,难以全部向外转移,便采取就地分散的办法来解决。其中部分人员可以集中起来编入到留下的部队里参加反扫荡。这里讲一下,留下来坚持作战的部队将会有较大的牺牲,这在反扫荡中是不可避免的。正如同毛泽东主席讲的那样:“以局部利益换取全局利益,以局部的牺牲换取全局的胜利。军区机关一分为二后,由我和周亦萍主任带领独一营转移,由政委田震同志和参谋处长程史南带领第三独立营向外转移。独一营和独三营回去后立即整顿部队,不能带、带不了的东西都留下,移交给留守部队,作战物资要多带。转移路线会后由作战科科长另行交代。军区机关向外转移也不会走远,同样要参加反扫荡作战。面对强敌,我们的优势在哪里:第一,山大地广。第二,有老百姓的支持。第三,要动员老百姓坚壁清野,不给敌人留吃的。医院里的重伤员要尽量转移到老乡家里或隐蔽到山洞里去,医护人员中部分人员要随军区机关转移。兵工厂、被服厂的骨干人员也要采取措施进行分散,为反扫荡后恢复生产保留骨干人员。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日军的优势。日军的优势在于兵力强,武器好,弹药多,重型武器多。但在这大山里,日军有些重武器是进不来的,如坦克。我们在山区里要发挥游击战的特长,与日军打游击,利用地形去打仗。下面,宣布一项命令。”
当刘海涛司令员讲到这里后,所有的人都瞪大了眼睛。“任命石木林担任新组建营的营长,任命吴如燕担任任新组建营的教导员。这个营就叫警备营吧。人员组成,一、由教导队里的抗大班、二期干训班学员组成一个连。二、由军区机关精简下来的人员组建一个连,连长由警卫连的副连长沈君言担任。三、由伤好后未归队的战士组成一个连。四、由兵工厂、被服厂的工人组成一个连。这个营最终如何编成,由石木林、吴如燕负责定。部队编成后,在军区驻地坚守作战,吸引部分敌人的注意力,缺少武器到兵工厂去领,弹药可到军工部去领。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石木林负责全盘指挥,吴如燕要协助石木林做好工作,必要时可往北部山区里退,但一定要坚守一到三天的时间后才能退。要给军区机关、主力部队创造条件,明白吗?”“明白。”石木林站起身来回答道。石木林心想:刘司令员把妻子吴如燕留了下来,可见他对这个任务非常的重视。
“其他各部队,转移后要机动灵活地实施反扫荡,灵活机动地作战,打击日军。敌变我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总之,作战时要灵活机动,要多变。下面,请田政委讲话。”
“同志们,鬼子的秋冬季大扫荡来势凶猛,这就要求我们鲁中军区的干部战士,必须全力以赴打击敌人。主力部队虽然在向外转移,但不会离开沂蒙山区,各区的游击大队、游击队、县大队、区中队要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以游击战来应对日军的扫荡。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术。我们要充分发挥山地游击战的优势,在敌人进入我根据地、游击区后,广泛开展山区游击战,拖住敌人,打击敌人,坚壁清野,使日军在我根据地内成为聋子和瞎子。广泛地坚壁清野,动员老百姓向大山里疏散,不给敌人留下一粒粮食。当然,由于我们有些单位目标较大,人员较多,转移起来困难较多,因而需要有部分部队来掩护。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组建一支留守部队的原因。留守部队组成后,干部战士都要有牺牲的精神,一旦与敌人打起来,要打得顽强、打得坚决,要打痛敌人。石木林、吴如燕你们要在三天内组建起来一支队伍,准备就地抗击敌人,有决心吗?”“有。”石木林、吴如燕分别站起来回答道。“好,党委相信你们能挑担子。你们还需要什么?”田震问道。“除了枪支弹药、粮食外,我们还需要一纸命令。组建一支营级部队,需要有正式的命令。”石木林回答道。“好,命令好办。会议结束后,由组织科长袁玉虎负责写出命令。刚才刘司令员讲的那几个单位,不论哪一个人,哪一级干部,有不服从命令的,一律撤职查办。供给部、军工部在转移前清点物资,凡是带不走,无法带的物品,一律交由石木林和吴如燕负责接收。军区机关精简后留下来的人员,有不服从命令的一律撤职查办。反扫荡期间任何违抗命令的人,坚决执行战场纪律。机要部门带不走、无法存放的文件一律销毁,组织科的档案转移的如何?”“报告田政委,基本上已经都转移了,少量不需要转移的,近日内销毁。”袁玉虎报告道。“好。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全力迎接鬼子的大扫荡,我讲完了。”
参谋处长程史南说:“大家还有事吗?”他见无人回答,马上说:“散会后各单位到作战科拿转移方案。”
散会后刘司令员出了门,田政委则把石大林、吴如燕和袁玉虎留了下来。田震说:“刚才会上讲了,让你们两个组建一支能打仗的队伍,石木林说能,你们说说怎么个能法?”
石木林看了一眼吴如燕后说:“首先,抗大班的学员经过长时间的刻苦训练,还参加过战斗,学员们已经练出来了,不是初出茅庐。干训班的学员大多是战场上打出来的,这样最基本的干部都有了,作战时采用适当的战法,顶几天我认为能行。其次刘司令员讲的那几个单位的人都有,我认为经过简单的射击、投弹训练,打仗不是大问题。”“好。选你们两个带队,这是我和刘司令员反复合计后决定的。刘司令员把吴如燕留下来,也是要给留下来的干部战士以信心。石木林能打仗,军区首长认为你留下来能带队伍打好这一仗,军区党委认为你能行。这支部队理论上讲可以行,但时间太短,人太散,能不能合到一起有战斗力,就要看你们拿捏的如何了。能粘合到一起吧?要把沙子变成石头,就要有变成石头的办法。要想让石头能打击敌人,就要有一定的‘势’。石头从高处往下滚才有‘势’。要想方 设法打击进攻的日军,消耗日军的兵力、武器和士气,才能战胜敌人。石木林在会上说要命令,这是对的。古人打仗还要有虎符令箭。我们在战前也要下达命令,要让没有隶属关系的干部战士听你们的,就要有书面的命令。袁科长,今天要下两道命令,第一、吴如燕从今天起担任组织科的副科长,同时兼任教导队的教导员。第二、石木林、吴如燕在组建警备营时任命的所有干部,将来都要予以确认,哪怕没有职位,也要确认职级。”“是。”袁玉虎答道。
离开司令部后,袁玉虎、石木林、吴如燕三人来到了组织科。进门后袁玉虎说:“吴教导员的任职命令我来写,然后要到政治部盖章。组建警备营的命令就由吴教导员来起草,写好后我和石队长看看,没问题就盖上公章。”“好。”吴如燕答道。
吴如燕很快便按照司令员和政委的意见写出了命令,袁玉虎和石木林看后都没意见,随后便由袁玉虎盖上了组织科的公章。石木林见办好了这件事,便说:“吴姐,这个命令你带着,咱们去警卫连见见警卫连的副连长。”
石木林与吴如燕快步来到军区警卫连,当石木林与吴如燕进了连部的门之后,连长梁木涛马上说:“石营长,吴教导员来了。沈君言,你来见见石营长。”
沈君言从里屋走出来,他见过石木林。沈君言马上举手敬礼道:“报告石营长,警卫连副连长沈君言向您报到。”“好,从今天起你就是警备营一连连长,机关里减下来人都来了?”“来了,都在院子里。”石木林想起刚才看见院子里有许多人。“那好,立即集合,我有话要讲。”
沈君言马上跑出门,开始吹哨子。之后他喊道:“机关精简人员立即集合。”院子里的人马上排成了四排队伍,集合在一起。石木林走上前看了一下,发现队伍站的歪歪扭扭的,马上说:“整理队伍。”沈君言立即站到队伍的前边喊道:“听口令,向右看齐,站齐了,向前看,稍息。”
“报告石营长,列队完毕,请讲话。”“报数,清点一下人数。”石木林的脸色不好看了。沈君言发现自己今天这个连长当的不好,他立即转向队伍大声说:“立正,三十个人一排,开始报数。”
“一、二、三、四……三十。”“一、二、三、四……三十。”“一、二、三、四……三十。”“一、二、三、四……三十。”
等全体人员报完数之后,沈君言转身向石木林报告道:“报告石营长,应到一百二十人,实到一百二十人,报告完毕。”“好,入列。”石木林随后大步走到队伍的前面。他一个转身,立正,向全连官兵敬了一个军礼。石木林说:“今天是第一次正式跟大家见面,过去有见过面的,也有没见过的。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军区警备营第一连。知道什么是第一吗?第一就是主力。跟大家交个底,警备营就是个混编营,你们都是从机关下来的,都是年轻的小伙子,就要挑重担。知道咱们营其他连队的情况吗?第二连,将由抗大班学员、干训班学员和伤好后的战士组成。第三连,将由兵工厂的工人组成。第四连,将由被服厂的女工组成。现在说是四个连,真正能打仗的只有三个连。这个秋冬季反扫荡,是必须打的一仗,这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所有的人都要提着脑袋上战场。吴如燕同志,是司令员的妻子,从今天起她就是警备营的教导员。现在问一下,你们中有谁打过仗?举一下手。”“好,手放下。”石木林发现有半数的战士举起了手。“沈连长,队伍解散后你要从中挑选出班长和排长,给你三天的时间把第一连训练好。从今天开始练射击、刺杀、投弹,缺什么就去领什么,第三天的下午我来检查训练情况。你是连长,练的不好就撤你的职。我们现在没有多余的时间,鬼子何时来不知道,而军区首长要求我们营在此坚守一至三天的时间。在双龙山里面,有兵工厂、有医院、有被服厂。我们营留在这里,第一项任务是吸引日军的注意力,为军区机关和主力部队创造条件向外转移。我问一下,你们怕死吗?”“不怕!”“有好汉吗?”“有!”“对!我们山东出大汉,出好汉。古有水浒一百单八将,我们就要向他们学习。八路军是红军的传人,我们就要向红军学习,再难再险也要在这里打下去。任何违反纪律的人,都将军法处治。第一连的指导员由我来派,支部建在连上,也是我军的传统。整顿好队伍,领齐装备、物资后,一连全部住到学员村去,那里有房子。之后上山去训练。下面请吴教导员讲话。”
吴如燕上前一步后说:“石营长讲的很全面了,第一连的干部战士要按照石营长讲的去办。再一个,把花名册报上来。”“是。”沈君言道。“好,下面就去领枪支弹药,由沈连长负责。”
军区开完会后,各机关的转移工作在紧张的进行着。
石木林与吴如燕办完这件事后,快步回到学员村的办公室内。进了门,只见胡阳刚和干训班新任班长胡进都在屋内。胡阳刚见石木林回来了,便说:“石营长,刚才穆营长打电话来说,有一批枪支弹药要移交给你,我说你不在。”“好,我马上找他。”石木林立即拿起了电话,接通了第三独立营。在电话上石木林与穆三叶交谈了一会,最后石木林说:“吃过午饭我就去三营,之后派胡进到你那里去接收物资。”石木林随后又给军工部打了一个电话,问了一下供给部准备移交物资的情况。放下电话后,石木林又对胡阳刚和胡进说:“你们两个分别去抗大班和干训班,告诉大家吃过午饭后在操场上开会。”“是。”胡阳刚与胡进马上走了。
随后,石木林与吴如燕开始研究几个连的连排长名单。石木林说:“一连的事基本搞好了,等沈连长报上班排长的名单来就行了。二连由抗大班、干训班和伤好未归队的战士组成,连长就由胡进来担任,谁来担任指导员?”“我看就由张祖芳来任指导员。”吴如燕道。“二连一排长由干训班的田黄涛来担任,二排长由苏龙剑担任,三排长由罗立年担任。各排人员的编成,等伤好后的战士到后再确定。”“好。”“三连以兵工厂的工人组成,连长由高山岭担任,指导员由谁担任看看再说,副连长由曹君梁担任。三连一排长由姜林钱担任,二排长由学员高叶韦担任,三排长由于怀策担任。四连由被服厂的女工组成,连长由厂长丁芳华担任,副厂长杜秀娟带着两个孩子,让她带领其余女工转移。”“好。”吴如燕答道。“四连指导员由学员方春燕担任,排长让丁芳华报一下。”“好。一连的指导员还没定。”吴如燕道。“一连指导员由潘杨万担任,让任江蓉给你担任警卫员,胡阳刚跟着我,医院那里去看看,组织重伤员往大山里转移。”“可以。”“我看四连组成后,一是组织女工进行训练,另外还要组织一支救护队,战斗打响后由四连负责救护伤员。”“好。”吴如燕道。“吃过饭后先给抗大班和干训班开会,之后咱们带人去兵工厂、医院和被服厂看看,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行。”吴如燕感觉现在的石木林与他刚到干训班时有了很大的进步,思维很慎密,考虑的也很周全。
吃过午饭后,医院里伤好后的战士首先到达了学员村。石木林、吴如燕立即组织抗大班、干训班和从医院来的战士们在村东的大操场上开了一个会。在会上,吴如燕宣布了组建警备营第二连的决定,以及第二连、第三连的连排长的任命。同时宣布任命潘杨万担任一连的指导员。
散会后,石木林与吴如燕、胡进、胡阳刚等人朝第三独立营走去。当他们来到独三营时,发现三营的行动非常迅速,需要带走转移的物资弹药已全部整理完毕,整个营区显得紧张有序。穆三叶见石木林等人来到后,马上带领他们一行人到库房里去了一趟。在库房里穆三叶指着一些未整理打包的枪支弹药对石木林说:“这些东西大多是在攻打蒙阴城的战斗中缴获的,我们带不了就交给你们了。这其中有十几支三八枪,还有两支好枪,留给你们在此坚守。一支是日本造的九七式狙击步枪,使用三八枪的枪弹,还配有2.5倍瞄准镜,射击精度高。另外一支是捷克造的ZH-29半自动步枪,使用七九型步枪弹,可装十发子弹,半自动,精度也很好。我跟孙教导员商量过了,一并交给你们。你们的担子太重了,而你手下的兵,可以说是参差不齐。打仗没有一点像样的武器,这个仗很难打。”“知我者,穆大哥。我也知道在几天之内让许多没打过仗,没动过枪的战士去打阻击战,太难了。好在还有一些人打过仗。”“好。这些东西你们明天来,全部交给你们,帮警备营打一天阻击完全行。我们三营明天下午跟田政委转移,再有事你要提前讲。”“好。这两支枪我先拿着,一会试试枪。”石木林在见了这两支步枪后,就不想再放手。“拿着吧,反正都是你的了,明天上午让胡进带人来。”
石木林让胡进和胡阳刚每人扛了一支步枪在肩上,并带上了子弹带。
离开三营后,石木林一行人朝兵工厂走去。兵工厂离三营的驻地不算太远,设在山谷里由多个山头环抱的一个山坳里。在山坳的东边是白龙山山梁,比较隐蔽。同时,军区还派了一个排的兵力在兵工厂的外面驻守,负责警卫工作。
当石木林一行人来到山坳入口处时,负责警卫的班长赵六石看见了他们。赵六石说:“石队长,上哪去?”“到兵工厂去,我们去找一下于厂长。”“他在厂里。”赵六石道。“赵六石,你看我才一块石头,你有六块石头,了不起呀。”赵六石听了笑笑说:“听说要转移了,你们来干什么?”“我们是为了转移的事来的。”石木林道。赵六石注意到胡进和胡阳刚肩上的枪与他用的枪不一样,又问道:“他俩扛的枪跟我用的不一样,是来修的?”“不是,是捡来的。”石木林在跟赵六石开玩笑。“捡的?等我有空时也去捡一支来。”赵六石笑着说道。
石木林等人进了山坳之后,走了不远便来到了兵工厂的厂区里。
兵工厂的厂区很大,在厂区里分别设有炸弹制造厂、枪械修理所和一个子弹复装车间。炸弹制造厂的车间设在盖起的厂房里,分别制造手榴弹、迫击炮弹、地雷等武器弹药。枪械修所设在南边山上的一个大山洞里,是一个枪支修理车间,也修理损坏的迫击炮、掷弹筒等重武器。而子弹复装车间,则设在白龙山的山梁下,也是一片盖起的厂房。这个车间的工作,是把各部队送来的子弹壳重新装上底火、发射药和子弹头后,再送到部队里供作战用。
兵工厂的空地上生长了许多树木,工人们在休息时在树下下棋、学习。兵工厂接到转移的命令后,开始组织工人埋藏机器,为转移做准备。
当有工人看见石木林等一行人后,便喊道:“孟指导员,有人来修枪了。”
沂蒙山区反扫荡(二)
很快,从工厂中走出一个独臂军人,他头戴军帽,身着一身军服。“请问,你们是哪一部分的?枪械所已经停工了,准备转移。”孟指导员说道。“我是军区警备营的营长石木林,这位是教导员吴如燕。”孟指导员一听是警备营的营长和教导员,马上立正说:“报告,我是枪械所的新任指导员,孟章飞。”“猛张飞,看来你们这里还有关云长。”石木林打趣道。工人们听后发出一片笑声。
“你们于厂长呢?”石木林问道。“在里面,快去叫于厂长。”孟指导员说道。一个青年工人快步朝枪械所跑去。石木林注意到孟章飞缺了一只右臂,他说:“孟指导员,你的胳膊是怎么回事?”“报告石营长,是让小鬼子炸掉的,日本鬼子欠我一条胳膊。”“在哪个部队干过?”“独一团,我在那里当过副连长。”“好,现在警备营就缺会打仗、能打仗的人。说说看,你们的工人都会用枪吗?”“都会。我们这里修好机枪步枪都要试枪,火炮修好后也要试用一下,检验合格后才交付部队使用。”“那说说看,你们这里有多少能用的枪?”“大约二百多支吧,有汉阳造,也有三八式步枪。有几挺修好的轻机枪,都是捷克式机枪。还有一挺二四式重机枪,也都修好了。”“是马克沁式重机枪?”“对。是国民党兵工厂仿造德国08式重机枪造的枪。”“很好。”石木林听了很高兴。“我们这里还有一门修好的迫击炮,八二毫米口径的炮。”“还有迫击炮?看来我们来的正是时候。”石木林止不住地开始笑。他问道:“这二四式重机枪和迫击炮都是谁的?”“是独一团的,上个星期送来的,还没拉回去。”“那好,都留下,就是他们来了也不能拉走。”“为什么?”“为打仗。警备营缺枪缺炮,尤其缺重武器,军区首长要求我们在驻地坚守,没有重武器,这个仗很难打。”
“厂长来了。”孟章飞道。“于厂长。”石木林跟于厂长握握手道。“我们这里都停工厂,小设备都装箱准备埋起来,炸弹厂还在生产手榴弹,其他的都停了。”“你们修好的迫击炮有炮弹吗?”“有,都是自己造的,有六七十发炮弹。”“还能生产吗?”“还有一些弹壳,装上炸药和相关的零件,组装起来就能再生产几十颗炮弹。”“手榴弹呢?”“手榴弹目前有五六百颗,也还有弹壳和木柄,装上炸药就能用。我们还造了一些滚雷,可以用来打鬼子。”于厂长道。“滚雷?”“对。是铁桶样式的铁雷。过去讲打仗用‘滚木雷石’,我们的技术人员就设计了‘滚雷’。滚雷可以在山地战中使用,点燃导火索后,从山上滚到山下杀伤敌人。”“好,看看去。”
于厂长带领石木林等一行人来到炸弹厂的生产车间里后,只见在一个角落里摆了十余个大铁桶样的东西。于厂长说:“这就是我们造的‘滚雷’。滚雷外面是用铸铁制造的,内部装八十斤黑火炸药,在一则可装进四根导火索。导火索点燃后,从山上往山下一推就自行往山下滚动。不过使用前要挑选一下地方,超过三十度的山坡即可使用。我们前些天还在研究生产火箭弹。”“火箭弹?”石木林问道:“对。明朝时就开始生产火箭,有单飞火箭、集束火箭、火箭弹和多级火箭。历史上有个‘万户飞天图’,就是明朝一个叫万户的人坐在椅子上,利用火箭飞天。”“万户飞天,好。”“不过现在造不出来,以后吧。”于厂长道。“你们这个滚雷就这些?”“对,十二个。现在化铁炉停产了,无法再生产。”于厂长道。“到枪械所去看看。”石木林道。
当于厂长、石木林等一行人来到修枪械的大山洞时,在洞口果然摆放着一挺二四式重机枪和一门迫击炮。
“它们都试过?”石木林问道。“都试过,重机枪枪身没问题,只是枪架有点损坏,修好了。”孟章飞道。“供弹具可以装多少发子弹?”“可以装250发子弹。”孟章飞道。“那好,独一团的人来了也不准抬,打完这一仗后再交给他们。”石木林说道。于厂长和孟章飞对看了一眼,不再说话。“于厂长,你们还要生产二十几个大炸药包。小的四十斤重,大的六十斤重,先各生产十个吧,用防水材料包好,随时准备用。”“好,那个好办。”于厂长道。“兵工厂调八十名工人组成一个连后,余下的人员紧张吗?”“问题不大。厂里不烧化铁炉了,也不造刺刀了,用不了多少人。”“明天一早吃过早饭后,让孟指导员带领八十名工人抬着重机枪、迫击炮到学员村报到,你们这里的枪支、子弹、炮弹、滚雷都要往学员村带,还要负责看管。枪械所的轻机枪都要带下去,为战斗做准备。还有,厂里在三天之内还能生产多少手榴弹?”“三百颗不成问题。”于厂长道。“好,就按你说的生产出来,还要生产炮弹,之后先放在这里,用时我派人来拿。能造地雷吗?”“能。还有几十个雷壳,装上炸药和雷管就能用。”于厂长道。“那就生产出来,以备作战用。”石木林说道。“好。”“让警卫排提高警惕,需要转移时,让他们做掩护,在厂里的弹药没拉走之前,让他们留人看管。”“好。”于厂长道。“孟指导员带人下山后,你就担任警备营三连的指导员,连长、副连长、排长由我来任命。”“是。”孟章飞道。“工人下山后还要训练一下,会打枪和会打仗不一样,告诉他们要听指挥。”“是!”孟章飞道。
离开兵工厂走在路上,石木林把那支捷克造的半自动步枪拿在手上看了一遍,他注意到这支步枪与三八枪和汉阳造步枪有一些不同,在枪的下方有个弹盒,弹盒可以取下装填7.92毫米步枪弹。这种步枪弹与汉阳造步枪所用子弹是一个型号的。再一点是这支枪的枪管下方还设有散热片、整支枪看上去非常的精致。
“好枪,好枪。有穆三叶这样的战友,关键时刻帮一把,这才是生死弟兄。”石木林道。吴如燕听后在抿嘴笑。“吴姐,笑什么?”“我听说他那个牺牲的媳妇是你介绍的。”“对。”石木林说到这里心里反而沉重起来,他说:“范云,好人呀。不是她,宋营长的孩子就没啦。”石木林想起牺牲的范云,禁不住叹了一口气。“这就是战争,总会有人牺牲的。”吴如燕道。“胡进他们两个都知道范云,人长的好,心也好。不说这些了,咱们打个目标。看见那树上的老鹄窝了吗,就打它。”石木林用手指着远处的一棵大树上的喜鹊窝说道。“大约有三百米吧。”石木林说完用手调整了一支枪上的表尺,举起捷克造半自动步枪,朝老鹄窝瞄准。只听“砰”的一声枪响,窝里一只喜鹊飞了起来,身后还散落下几片羽毛。
“打中了,打中了。”胡阳刚拍手道。“好枪,这枪能装十发子弹,比汉阳造和三八式步枪装弹量都大。胡进,你用那支九七式狙击枪打一枪看看。”石木林道。“好。”胡进拉开枪膛,装上了一发子弹。在胡进给枪装子弹时,又飞来一只喜鹊落在了窝的边沿上。胡进举起枪来,通过瞄准镜他能清楚地看见窝边上立着的喜鹊。胡进想了想后,把枪口歪了一歪,一声枪响后喜鹊从窝边飞了起来。石木林见了,接过了九七式狙击步枪,朝喜鹊窝举枪看了一下,发现能够清楚地看清喜鹊窝里的情况。他对吴如燕说:“你也看看,好枪,看得很清楚。”吴如燕接过了九七枪,举起枪来朝大树上瞄了瞄,果然看得很清楚。“小胡,你也见识见识。”吴如燕把枪交给了胡阳刚。胡阳刚非常高兴,他举枪瞄了一下后说:“这枪给我吧,真是好东西。”“好枪都想要,你有你的任务。”石木林道。“那我打一枪。”胡阳刚道。“好,打吧,今天就是试试枪。”石木林道。
胡阳刚给狙击步枪装上子弹后,朝那棵大树瞄去。刚才那只飞起的喜鹊此时又落在了窝边上,还在不停地叫。胡阳刚不管三七二十一,瞄准后便打,只听得一声枪响之后,那只喜鹊一头从树上掉了下来。
“造孽,造孽。”胡进道。“我才不管呢,反正打得准。”胡阳刚道。“那是喜鹊,喜字当头。”胡进道。胡进从小喜欢喜鹊,他从不上树去掏喜鹊窝。
石木林一行人继续前行。山路上野草高,树叶黄,一付深秋的景色。突然间远处一座山上燃起了山火,一阵黑烟从山沟里升起。“起火了。”胡阳刚道。“眼下山里的火烧不大,也没有风,一会就会灭掉。”石木林道。果然,几分钟后远处山上的烟火渐小,很快看不见黑烟了。“石营长,你对这山火很有研究。”吴如燕道。“这山上多茅草,最多能烧掉草叶子,草杆都不着,如果有风能多烧一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吴如燕情不自尽在说道。“我们要全力以赴打好这一仗,不能让小鬼子太猖狂。”石木林的思维很快转到了打仗上。
他们这一行人来到了军区医院里。当石院长看见石木林等人后马上说:“石营长,我还要找你呢。”“什么事?”“医院往山里转移,先转到哪里去?”“先去被服厂,临时住在那里,再看看附近有没有山洞,分散到山洞里去隐蔽。”“被服厂有地方住吗?我们这里还有五六十号重伤员,都需要人抬。可我们只有十五名医护人员,加上做饭的也不超过二十人,另外还有八个战士在放哨。”“转移伤员时,所有的人都要动手,能走动的战士,让人扶着走。被服厂那里我们一会就去,除了调下山的女工外,再让一部分女工来帮助抬伤员。”石木林道。“好,就这么定了,明天早上让她们来,人越多越好。”石院长道。“我问一下,医院的绷带、棉纱够用吗?”“我们都有准备。”“药品呢?”“西药不多,治伤主要用中草药。”“那好。明天被服厂的女工下山组建起一个连队,你派两名护士跟着一起下山,让护士下山后教女工救护伤员。半天内教会,一旦打起仗来,医院还要设立救治所,这些事都交给你了。”“好。”石牛勇答道。
石木林、吴如燕一行人离开医院后,沿着弯弯曲曲山路继续往北走。他们这一行人还没到被服厂时,已经有人在远处向这边张望。当石木林等人走得再近一些时,那人便朝厂部办公室跑去。丁芳华、杜秀娟得到报告后,立刻迎了出来。
“大嫂,丁厂长。”石木林首先喊道。“石营长,吴教导员。”丁芳华恭敬地喊道。
“石兄弟,吴教导员,小胡你们来了,先喝水,走了一下午了吧。”杜秀娟热情的说道。“这里是最后一站,兵工厂、医院我们都去过了,被服厂准备的怎么样?”石木林问道。丁芳华说:“我们已经按军区首长的意见办了,准备派九十名女工下山组成一个连队,厂里的机器设备也都装箱准备埋起来。这样,厂里包括管理员在内,还有五十余人,另外还有十名放哨的战士。”
丁芳华知道石木林现在手握军区首长授予的大权,她今天见了石木林,不再像过去见了石木林只是点点头便走开,有时连一句话都不说。
石木林说:“丁厂长,由你担任被服厂女工组成的第四连的连长。”“啊?”丁芳华听后有一点吃惊。她说:“我……我不会打仗。”石木林听后多少有点不满意,他说:“女工下山后,由警备营派出指导员和排长在四连内任职,所有下山的女工都要参加训练,学会打仗。”“好……好吧。”丁芳华很勉强地说道。
杜秀娟看在眼里,她说:“石兄弟,我去当连长吧,我会打仗。”“不行,你还有孩子,需要照料。”石木林不同意道。“孩子我让他们叔爷管着,再找个女工帮助照料,我看就可以。”石木林闻言嘴唇动了动后没说话。丁芳华说:“石营长,让杜副厂长去吧,她的孩子我派人去照看,保证不出事情。”
吴如燕知道石木林心里犯难,她说:“那就让杜副厂长下山,丁厂长要负责照顾好厂里剩下的职工和孩子。”“是!”丁芳华听后急忙应了下来。石木林随后说:“把被服厂的警卫班班长叫来,我有话讲。”“是。”丁芳华急忙出了门。很快,警卫班班长张奇进了门。杜秀娟介绍说:“这位是警备营的石营长。”张奇闻言急忙立正敬礼。“这位是吴教导员。”张奇又向吴如燕敬了一个军礼。石木林说:“鲁中军区开展反扫荡,医院的重伤员明天上午往这里搬,医院搬来后,你们班与医院警卫班组成一个排,负责这里的警卫工作,我从警卫营派了一个排长来。排长来了后你们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任何不服从命令的人都要被撤职。”“是!”张奇道。“明早你带班里五名战士跟被服厂的女工去医院,协助医院抬伤员。”“是!”张奇道。
当张奇离开后,石木林对杜秀娟说:“大嫂,让女工们集合起来,我有话要讲。”“好。”杜秀娟随即离去。
很快,女工们集合好了。石木林、吴如燕、胡进、胡阳刚来到院子里。石木林说:“胡进,你去整一个队伍,让下山的女工和留下的女工分开站队。”“是!”胡进马上走上前喊道:“大家注意了,下山组建警备营第四连的女同志往东站,站三队。不下山的女同志往西站,站两队,管理人员和警卫班的人员都往西站。”
很快,女工们按照要求排好了队伍。“听口令,向前看齐。排好了。”胡进道。胡进感到有点头痛,他发现这些女工好像就没站过队。胡进看了看队伍,又看了一眼石木林。石木林心里明白,只能这个样子了。
“大嫂,你先讲一下。”石木林轻声对杜秀娟道。“好。我先介绍一下,这位是警备营石营长,这位是吴教导员,刚才喊队的是连长胡进。下面请石营长讲话。”
石木林说:“先请吴教导员宣布一下军区的命令。”吴如燕马上拿出了组织科的命令,她说:“在鲁中军区秋冬季反扫荡期间,组建军区警备营。营长:石木林,教导员:吴如燕。警备营由……”等吴如燕念完命令后,石木林说:“第一,根据军区的决定,从军区被服厂抽调九十名女工组建军区警备营第四连,第四连由副厂长杜秀娟同志担任连长。第四连分为三个排,排长一职,由教导队抗大班的女学员担任,任命方春燕同志担任四连的指导员。这些派来担任指导员、排长的女学员,都在战场上打过仗,她们来了后,编入四连的女同志都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第二,这九十名同志下山后,医院将搬过来临时住在这里,由厂长丁芳华同志负责安排他们的住宿和安全。在医院搬来前,未编入四连的女工要到医院的驻地,协助医院抬重伤员。第三,医院搬来后,两个警卫班组成一个警卫排,负责这里的警卫任务。第四,第四连下山后,首先要进行军事训练,学会使用枪支和手榴弹。训练工作,由派来的排长们负责。今天要讲清楚,编入四连的女工,从今天起就是女战士,下山后女战士们还要学会抢救伤员,包括扎担架、抬担架都是你们的任务。警卫营要在山下打阻击,在紧要关头,四连的战士也要准备上战场。”石木林讲到这里后轻声问杜秀娟道:“大嫂,厂里还有多少军服?”“还有五百多套吧。”“那好。我再宣布一个命令,散会后编入四连的女工,每人可以领一套军服和绑腿。明天早上四连下山时,再带三百五十套军装下山,发给警备营的全体官兵。好,我讲完了,下面请吴教导员讲话。”吴如燕说:“在反扫荡期间,所有的人都必须严格服从命令,任何不服从命令的人,都将严肃查办。好,全体解散。”
离开被服厂后,石木林、吴如燕等人沿着弯曲的山路,快速地朝山下走去。吴如燕说:“我现在才知道组建一个营有多难。当时田政委问时,我还以为很容易呢。”“首长让你去干,是认为你能行才让你去干,去挑这付担子。当然,从我们这里讲,还要抓好人员的训练和武器装备等方面的事情,否则这个仗无法打。”石木林道。
等回到驻地,石木林立即让胡进带人去军工部和供给部接收移交的物资,还特别让他注意接收电话和枪支弹药。
一夜无事。第二天上午,兵工厂的八十名工人首先到达了学员村,他们将八二毫米迫击炮和那挺民二四式重机枪都抬下了山,还将兵工厂装配好的手榴弹和那十二颗大滚雷都带到了山下。随后,杜秀娟带领的被服厂的女工们,也都来到了学员村。女工们下山前已经换上了军服,个个显得精神焕发。
在兵工厂的工人到达后,石木林、吴如燕立即向他们宣布了连长、副连长、指导员和三个排长的命令。同时,还在兵工厂组建起的第三连内设立了机炮排,并任命干训班的干部马柱桩担任排长,由兵工厂修炮组组长在宋渔东担任炮班的班长,由修枪组组长谢更刚担任重机枪班班长。另外从二连调来十人组成弹药班,班长田万富,并命令第三连立即投入军事训练。
在被服厂的女工到达后,石木林、吴如燕向她们宣布正式成立第四连。连长杜秀娟,指导员方春燕,副连长许黄丽。一排长杨贺桃,二排长程荣妍,三排长王朱叶。同时命令第四连立即投入军事训练。
至此,石木林总算放下了一颗心,这个警备营算是组建完成了。
上午,胡进带领二连将各处移交的物品全部搬了回来。胡进同时向石木林提交了一个清单:各种步枪一百一十支,各类子弹约一万两千发,手榴弹五百颗,电话机十部,轻机枪三挺,粮食等物资一批。
在下午的一点钟,全营官兵按照命令,准时在学员村外的操场上集合完毕。等各连列队整齐后,石木林、吴如燕站在了队伍的前面。吴如燕首先讲话,她说:“现在,先点一下各连连级干部的名。一连长沈君言。”“到。”“一连指导员潘杨万。”“到。”“一连副连长范先里。”“到。”“二连连长胡进。”“到。”“二连指导员张祖芳。”“到。”“二连副连长丁东训。”“到。”“三连连长高山岭。”“到。”“三连指导员孟章飞。”“到。”“三连副连长曹君梁。”“到。”“四连连长杜秀娟。”“到。”“四连指导员方春燕。”“到。”“四连副连长许黄丽。”“到。”“好。军区警备营到今天为止正式成立,全营有四百余名官兵,其中女兵占了四分之一。下面,就请营长石木林同志讲话。”
“同志们,我先讲一下警备营各连的情况。第一连由军区机关精简下来的人员组成,第二连由抗大班、干训班的学员和伤好后的战士组成,第三连由兵工厂的工人组成,第四连大家都看到了,是由被服厂的女工组成。我们这个营的情况比较特殊,真正打过仗的干部战士,约占总人数的一增,许多人都未上过战场。那这个仗还打不打?答案是必须要打。小鬼子不会因为你没打过仗,他是就不来扫荡了,就不来屠杀中国的老百姓了。即然要打仗,我们就要列出主力连队和非主力连队。从现在的情况看,第一连、第二连就是主力连,第三连是副主力连。三连的同志虽然没有打过仗,但他们都会用枪用炮,还经常用。军区首长交给我们的任务,首先是吸引日军向军区驻地扫荡的队伍,以掩护军区机关和主力部队跳出日军的包围圈,打击敌人。军区首长要求我们在此坚守一至三天的时间。另一项任务是保护好医院、被服厂、兵工厂。使医院内的重伤员、被服厂的女同志、兵工厂的相关同志,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转移。目前,这几个单位除了调出来的人员外,还有近二百人。警备营要完成这两项任务,就要用最短的时间练好射击和投弹。我们现在有一个有利的条件就是地形好。在这个进山的大山谷的东西两侧,有两条长约十余里地的大山,即白龙山和黑龙山,我们就是要利用这两座大山的有利地形,打一场积极的防御战。仗怎么打?阵地战、夜战、诱敌深入都将是我们的作战方法。我们现在还有一个有利的条件,就是兵工厂的同志下山时带来了重机枪和迫击炮,外加‘滚木雷石’这样的重武器。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坚强的作战精神,有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一定能打好这一仗。”队伍里传来一片掌声。石木林又说:“开完这个会后,为所有的同志发一身军装。我们穿上军装是一个兵,不穿军装也是一个兵。是一个兵,就要下决心定在这里,用一切手段与前来扫荡的日本鬼子作战。同时,我们还要强调军纪。战场上的军纪就是绝对服从命令,让你开枪才能开枪,不让开枪任何人不准开枪。让你守住阵地,剩下一个人也要守住。打仗要敢于拼命。你敢拼,鬼子也害怕。”战士们又鼓起掌来。“我石木林就准备战死在战场上,如果我后退了,大家就跟着我退,不会追究你们的责任。大家看到我手中拿的这把大刀了吗?这把刀是我从第一游击大队带来的,它砍过鬼子的头。从今天开始,我会天天带着它,直到打完这场仗。强调一点,开完会后三连、四连要继续进行军事训练,以确保战斗打响后,你们能更好地使用手中的武器。另外还有一件事,我从第三独立营拿来的两支步枪,就是这两支。”石木林把其中一支枪拿在手上又说:“这是一支日造狙击步枪,射程远打得准,我问一下,谁的射击技术好?”会场上一片肃静。有人站出来说:“我。”石木林一看是苏龙剑,他说:“好,还有谁?”“我。”石木林看了一下是三连副连长曹君梁。“好,这两支枪就交给你们两人用,要爱护好。散会后各连的连长、副连长跟着我和教导员上山去看地形,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吴教导员,你还有什么事?”“各连需要什么东西就来找我,散会后先发军装,散会。”
兵工厂于厂长在厂里的部分工人下山后,命令厂内留下的工人,把已经埋藏起来的,装配复装子弹的机器又挖了出来,装配好之后开始生产复装弹。于厂长心想:机器损坏后将来还可以再造,但打阻击没有子弹不行,就是剩下一个工人也要造子弹。
散会后石木林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拿出笔和纸来,准备先画一张兵力布防图。还没等他动笔,胡阳刚来找他。“石营长,我和小任姐你还没安排干什么呢,你把我们忘了。”“没把你和小任忘掉,一会你告诉任江蓉让她跟着吴教导员,你跟着我担任警卫员。我这里还有一支小手枪,你拿去给小任,也可以去试试枪。”胡阳刚拿着手枪很高兴地走了。吴如燕说:“石营长,你现在是从早忙到晚,披星戴月。”“后勤都归你管,第四连也归你管。”石木林回应道。
【编者按】石木林、吴如燕临危受命组建警备营,这支由机关人员、学员、工人、女工混编的队伍,肩负着坚守一至三天、掩护主力转移的重任。从兵力调配、武器筹措到地形利用,字间可见时间紧迫与任务艰巨,更彰显出“局部牺牲换全局胜利”的战略决心,为后续浴血奋战铺就了充满张力的前奏。作者以写实的风格,将个人命运与抗日大局紧密相连,为后续沂蒙山区军民浴血奋战的壮阔场景埋下了厚重的伏笔,让读者得以窥见那段烽火岁月中,中华儿女为民族存亡而战的决心与担当。编辑:李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