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学习(七、八、九)

学习(七)
跟随吉岩雄一郎出城的日军士兵也发现出了大事,立即上前把熊二炮和苏木鱼捆了起来。
很快,川藤智被日军士兵抬进了城内,抬进了日军驻蒙阴城的司令部里。守城日军中队长黑山横太郎立即命人叫来了军医。
做了手术后,军医把川藤智的伤口包扎了起来。当黑山横太郎得知川藤智大队长是被皇协军士兵熊二炮打成重伤的,立即下令把熊二炮拉出去枪毙了。黑山横太郎在枪毙了熊二炮后火气仍未消减,他心想一个小小的皇协军班长,竟敢开枪打伤日军的大队长,造反了。黑山横太郎立即命令部下将驻守东城门的皇协军排长时项成抓了来,命令士兵把时项成和苏木鱼二人痛打一顿方才罢休。
黑山横太郎知道眼前的情况不太妙,他还需要皇协军来守城,否则他早把时项成和苏木鱼给枪毙了。
时项成被手下的士兵给抬回了排部,现在他浑身上下到处都痛,针扎一样。时项成让士兵给他抹上了治疗刀枪伤的药之后,心里那个恨,那个冤就不打一处来。熊二炮打伤皇军大队长的事他多少知道一点,他当时正在排部里喝酒,头晕没出门。熊二炮、苏木鱼被日军曹长抓走的事他也知道,心想皇军最多打他们几下,也就放回来了,日本人都知道“熊二炮”是一个死心塌地的铁杆汉奸。他跟皇军扫荡时,打死了许多八路和老百姓,没人想到今天熊二炮会被皇军一枪给毙了。很快,时项成又在想自己。过去自己曾经是国军里的一个小班长,后来战败逃回老家,因家里生活困难,鬼子来后招人当兵,自己便到皇协军大队里混了一个排长当。不管怎么说,现在有钱花,有饭吃,日本人看上去还是很强大,混吧。他知道自己胸无大志。但除了吃喝之外,自己也没有什么坏毛病,反正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不过今天这件事还是让他寒透了心。不止是心里寒,从骨头里都寒。这日本人也太不讲理了,熊二炮开枪打伤了皇军大队长关我屁事,如果当时不出城门,谁知道他是川藤智大队长。想到这里时项成心里一惊,清晨天不亮川藤智带了六百多人的大队人马去扫荡八路军,兵强马壮,有重机枪和迫击炮,回来时只有他一个人,还光着屁股,这……这六百人的皇军和皇协军士兵呢?难道……难道……时项成不敢再往下想。时项成猛然发现,这蒙阴城无法守了。想想看,蒙阴城的主要兵力都已被八路军消灭掉,城内现在只有一百多名皇协军士兵,还分派到四个城门上,每个城门上只有几十名士兵。皇军那里也只剩下一百五十多名士兵,如果八路连夜来攻城,这蒙阴城根本守不住。这点兵力如何能挡住八路军的进攻。想到这里,时项成止不住打了一个寒颤,他的脑子也清醒了。突然间有个士兵前来报告说:“排长,城门外来了几十个出城扫荡的皇协军大队的士兵,他们要求开城门放他们进城。”“啊?”时项城闻言大吃一惊,他心想还真有皇协军的士兵逃了回来,那……那些皇军士兵呢,都死啦?时项成呆呆的坐在床上,半晌没说话。
报告的士兵见时项成呆呆坐着不讲话,以为排长身上有伤没有听明白,便又报告了一次。时项成回过了神来,他说:“我去看看。”报告的士兵马上上前扶住时项成,俩人一同沿城墙梯朝城墙上走去。
当时项成来到城门上方时,借着城上的灯光朝城墙外看去,果然在距城门二十几米远处,站了一片皇协军士兵。
“是时排长吗,我是大队长的勤务兵张晓豆,我们中了埋伏,大队长阵亡了,我们这些人逃了回来,请时排长让兄弟们进城。”“张晓豆,我知道你跟着大队长,你们回来了多少人?”“三十多个吧。”“有皇军吗?”“没有,皇军都战死啦。”张晓豆道。
时项成望着城下的这几十个皇协军士兵,不知是开城门好还是不开城门好。如果打开城门,有八路军混进城来怎么办?那鬼子追究下来小命就完了。但如果不让这些皇协军士兵进城,他们明天进了城就会来找自己算账。自己一个小小的排长,如何能担当?就在时项成左右为难时,城下的张晓豆又在催了,他说:“时排长,弟兄们到现在还没吃饭呢,弟兄们快饿死啦。”时项成想想后说道:“你们中有没有八路?”“没有。八路都在埋皇军的尸体,我们这些人就跑了回来。”时项成听后又想起之前的那个想法,这城八路军真要来打,自己这些弟兄们把命都搭进去,也守不住。想到这里时项成又说:“张晓豆,你们中如果真有八路,我就让你们进城。”“啊?”张晓豆等在城下的士兵们闻言后反到是吃了一惊,不知他这话是真是假。就在张晓豆不知如何回答时,一个黑脸汉子说:“时排长,如果你开了城门,八路来了就会优待你。我们这些人 就是受到八路军的优待放回来的。”时项成闻言后心里开始活动,他早就听说八路军有个优待俘虏的政策,何况城下这些人并不是八路军。但是……但是……。时项成最后在心里骂自己:“但是个屁,鬼子不问青红皂白暴打了自己一顿,我还替他们守什么城?死了都白死。八路军真从这里进了城,灭了这帮小鬼子,也算是替自己、替苏木鱼、替熊二炮报了仇,出了气。”
时项成想到这里后马上说:“好,各位弟兄受苦了,我这就去开城门,让你们进城。”时项成说完后不顾伤痛,立即带了几个士兵走下了东城墙。
在时项成打开东城门的一瞬间,他发现等在东城门门口要进城的这些士兵,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枪,即有步枪手枪,还有轻机枪。
东城门打开了,涌进城门的战士们迅速占领了东城门的城墙。此时,黑脸汉子对站在城门口的时项成说:“我是八路军第三独立营的副营长穆三叶,欢迎时排长率领部下起义,加入到八路军中来。”“啊!?”时项成听了这话后感觉自己就像在做梦。但他很快便转过神来,举手向穆三叶报告说:“我排士兵欢迎八路军进城,本人愿意率部配合八路军打日本鬼子。”
很快,东城门的大门外,八路军的战士们分成三路纵队在快速的进城。首先进城的是第三独立营的战士,他们在营长宋均长和教导员孙益成的带领下,进城后迅速朝蒙阴城中学的方向跑去。
白天在三营开完会之后,穆三叶开始在俘虏队里查找可以利用的伪军俘虏,他最终 找到了伪军大队长的勤务兵张晓豆,更动员张晓豆为八路军服务,消灭掉蒙阴城中残存的日伪军。张晓豆也是穷人家出身,17岁,他也痛恨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的老百姓。经过穆三叶的一番动员后,他决心协助八路军打下蒙阴城。这一次在“诈”开蒙阴城城门的行动中,除了张晓豆是伪军俘虏外,在他身边和身后的士兵,都是从第三独立营中挑选出来的干部和战士,并由副营长穆三叶带领执行这个“诈”城门的计划。
第三独立营的这个“诈”城门计划,是经过鲁中军区司令员刘海涛批准的。为此刘海涛还改变了原来攻城的作战计划,由原来的强攻改为智取,以减少部队攻城的时间和伤亡。
刘海涛和政委田震想不到这个智取蒙阴城的计划实行的如此顺利,没放一枪一弹第三独立营、第一独立营和蒙城县大队就顺利的进入了蒙阴县县城。
与此同时,石木林与吴如燕率领的临时编成的营,则继续按打伏击的计划一路向西,赶往蒙阴城的西大门,并在距西城门二里地之外设下了埋伏,以便消灭从城内逃出的日伪军残兵败将。
鲁中军区进入蒙阴城的三支部队,按照战前的布置,进城后迅速从三个方向包围住蒙阴中学,并连夜发起了进攻。
日军中队长黑山横太郎在把川藤智大队长接到日军驻蒙城的司令部之后,便知道皇军出城扫荡的队伍,全部都被歼灭了。黑山认为如果日军守城部队现在就往外撤不行。天黑了,路难行,再加上川藤智大队长身负重伤难以行动,要撤也要到天亮之后才能行。黑山想到这里后又担心起另外一件事。驻守蒙城的日军主力已经被八路军消灭掉,这城今晚如何守?如果八路连夜来攻城,就这二百多日伪军士兵,这城定会破。在川藤大队调到蒙阴城之前,蒙阴城已被八路军连破两次,损失惨重。为此川藤智大队长带领部队来了后,还专门请日军第十二军司令部调来一批在当时非常珍贵的水泥,以及多名日本建造师在蒙阴城中学的围墙四角,建起四座二层楼高的碉堡。另外在操场的北侧建起一座三层楼高的大碉堡,还建造了许多用以防守的工事。当时川藤智对这样的防守还是不太放心,又专门运来几十颗防步兵地雷,以备万一城破之后,用以加强中学内外的防守。想到这里黑山认为再住一个晚上问题不大,日军弹药充足,火力强大,打上一天两天都可以。黑山还认为这个司令部不能再呆,要把川藤智大队长转移到蒙城中学里去才保险,以防八路军夜间发起进攻,破城之后大队长首先阵亡,影响士气。
很快,川藤智被日军士兵抬走了。黑山横太郎除了留下两个士兵在司令部看门外,其余驻守大队部的日军士兵,全部转移到蒙城中学里。令黑山横太郎想不到的是,八路军来的如此之快,而且是一枪未放便进了蒙阴城。
第三独立营进城后,在营长教导员的带领下,迅速占领了蒙阴城中学大门外的民房,准备发起进攻。而日军驻蒙城的守城中队,在发现八路军进城后,立即关上学校的大门,并利用围墙四角上的碉堡,对围墙外进行火力封锁。
宋均长、孙益成在带队进入蒙阴城前,已从俘虏口中了解到蒙阴城中学的一些情况,当他们到达这里后发现,学校外围的情况比他们了解到的情况还严重。日军为了应对破城后的进攻,已将蒙城中学外的民房大量拆除,在学校周围百米之内是一片开阔地,连一棵小树都没有。
独一营和蒙阴县大队进城后,分别到达了指定位置,他们也都发现这个仗很难打。
攻打蒙城中学的战斗打响了,各营除了用步枪、机枪试探性进攻外,并未发起大的进攻。司令员刘海涛进城后,也发现这一仗不好打,他随后命令独一营用迫击炮试探性的打了几发炮弹后,便又停了下来。
刘海涛早就知道用迫击炮打碉堡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迫击炮的射击方式是一个大的弯曲的弹道,要想击中碉堡的顶面,很多时候要靠运气,还要用掉许多炮弹。但是,不打下中学这四角上的碉堡和校内的大碉堡,要歼灭城中这一百五十余名日军士兵,就无从谈起。
战斗开始后八路军的进攻虽然并不激烈,但日军各碉堡上的射击确是非常的猛烈。日军各个碉堡之间组成了一个强大的火力网,封锁住中学外开阔的地带。
战场上的射击声和爆炸声持续不断。日军黑山横太郎中队的弹药充足,足以支持一场大战。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午夜到了。就在各攻击部队束手无策时,军区兵工厂枪炮修理所的所长吴栋,带了十余名修理枪炮的技术工人来到了刘海涛的指挥部里。当吴栋了解到部队在攻打日军碉堡中遇到的难题后说:“我们近日研究了一种变迫击炮为平射炮的射击方法,可以用来打碉堡。”刘海涛闻言后大喜过望,立刻把吴栋和他带来的技术工人都派到了第一独立营。
吴栋和他手下的工人,到达独一营的阵地上后,首先在阵地上挖了三个长方形的浅坑,分别把三门迫击炮侧放到坑内,让炮口朝向县城中学围墙边上的碉堡,让炮尾顶在了坑内的后壁上,使炮身放倒到小于15度的角度上。同时工人们又找来高梁杆,把高梁杆按炮身的长度折成90度,在炮口装上炮弹后,工人们用高梁杆向下推送迫击炮弹,使迫击炮炮弹下滑到炮膛的底部,与击发器发生撞击,迫使迫击炮炮弹以近似平射的射击方式飞出炮膛。
枪炮修理所的这个办法很管用。在第一颗炮弹炸开县城中学东南角的围墙后,另外两门迫击炮发射的炮弹,立刻把围墙后边的二层楼碉堡给炸掉。
第三独立营和县大队的干部战士对独一营用迫击炮打日军碉堡的事一无所知,但是当他们看到东南角上的日军碉堡在炮弹的爆炸声中轰然倒塌后,感到非常的震奋和自豪。
第一独立营的战士们,在兵工厂技工的帮助下,多次转移阵地开炮射击,将县城中学内的日军碉堡全部给炸掉,为彻底消灭日军守城部队创造了条件。
这场战斗一直持续到天亮才结束。战斗中日军在校园内埋下的地雷给各营的进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许多战士在进攻时被地雷炸死炸伤。第三独立营营长宋均长在指挥部队攻击日军的防御工事时,也不幸被地雷炸成重伤,天亮时牺牲在战场上。
石木林、吴如燕带领的这支临时编成的部队一夜无战事,天亮后他们接到司令员的命令,带领全营官兵前往蒙阴城协助供给部搬运缴获的武器弹药和各种军事物资。石木林进城后,从穆三叶那里听到营长宋均长不幸牺牲的消息,他半晌没有说出话来。
部队回到驻地后,鲁中军区迅速在驻地召开了一个追悼大会,在会上刘海涛司令员发表了一个讲话,他说:“同志们,前天我鲁中军区直属第一独立营、第三独立营和蒙阴县县大队等部队,与驻蒙阴城的日伪军展开了一场激战。在这场战斗中,我们先后消灭了一千余名日伪军,同时我们也有几十名干部战士在战斗中牺牲和负伤。在牺牲的干部中,有第三独立营的营长宋均长同志。我们今天在这里对他及所有在战斗中牺牲的干部战士,表示沉痛的悼念。宋均长同志自从参加八路军后,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追求进步,在攻打蒙阴城中学的战斗中不怕牺牲,先身士卒,冲锋在前,为军区的干部战士做出了表率。对此,我们鲁中军区的干部战士深表痛惜。我们今天在这里悼念宋均长和所有牺牲的干部战士,他们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一代英豪。”
学习(八)
刘海涛司令员今年30岁,曾在东北革命军(后改为抗日联军)中担任过团长。后到苏联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经新疆到达了延安。回国后他被党中央派到了山东,在山东先后担任过山东纵队第六、第九支队的司令员,山纵第二旅副旅长,之后担任鲁中军区司令员。刘海涛是一个有着丰富对日作战经验,又有军事理论水平的高级干部。
一个星期后, 鲁中军区召开了一个有所属团、独立营、县大队、游击大队及机关干部参加的一个大会。在会上,首先由各旅、团、独立营、县大队、游击大队负责人在会上汇报了一下半年来各部队与日伪军作战的情况。之后,刘海涛做了一个发言,他说:“从目前鲁中军区的作战情况来看,半年的时间,我部歼灭了大量的日伪军。各旅、团、独立营、县大队、游击大队都能积极主动参加战斗,打击孤立之敌,消灭运动中的敌人。在作战中引蛇出洞,围点打援,积极破坏敌人的交通线、电话线、创造战机消灭敌人。各旅、团、营、大队都获得较大的发展。我们当前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仍然是装备不足,许多部队缺少弹药,缺少重武器。我们目前与和敌人的最大差距就是武器弹药的问题。战场上虽然可以缴获到一些武器弹药,但要持续作战,缺乏弹药的情况就会是显现出来。因此各旅团、各部队要下力气自造武器装备,尤其是要自造炸药,造黑色炸药,发挥炸药的威力。前几日军区直属第一独立营、第三独立营等部队与蒙阴城出城扫荡的日伪军打了一仗,就是在战前埋下大量的黑色炸药,加上大量的石块,一举歼灭了蒙阴城日伪军主力部队,还缴获到迫击炮、轻重机枪等大量的武器装备。我们要利用好老祖宗留下的造黑色炸药这一秘方,发挥黑色炸药的威力来杀伤日伪军。另外,还要发挥战士干部的创造力,创造技战术来消灭敌人。我们在攻打蒙阴城中学日军的大碉堡时,兵工厂吴栋所长亲率技术工人到战场上支援作战,创造出迫击炮改平射炮的新打法,为打下日军固守的碉堡,为减少部队的伤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就是一种积极的精神。我们困难吗?当然是困难的。但比起东北革命军在冰天雪地里与日军作战就好多了。许多人都知道我在东北打过仗,后又到苏联学习过。当年在中共满洲省委的领导下组建起游击队,后又在中共满洲省委的部署下,在游击队的基础上成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至第六军,先后在东南满、吉东和北满等地创建了游击区和根据地。东北冬季漫长,天寒地冻,天气奇冷,战士们在冰天雪地里作战缺吃少穿,风餐露宿,极其艰难。当时我们常讲‘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所以说在山东这个地方打鬼子,比起在东北强多了。地方好,物产丰富。地形好,便于我们打游击战。人民好,积极支持抗战。党的领导好,领导力量强。再加上还有一支由红军改编而来的一一五师在山东,我们的胜利是有保障的。困难是暂时的,只要我们积极发挥干部战士的创造性解决困难,我们就一定能消灭更多的鬼子,打败日本侵略者。”
会场上传来一片热烈的掌声。
刘海涛又说:“我们现在在总体兵力上弱于日军,但我们在局部作战中一定要集中起较强的兵力,在战场上形成我强敌弱的形势来打击敌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从总体上形成我强敌弱的势态,这就是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用辩证的方法去看问题。在毛泽东主席的《论持久战》中,也是这样讲的。用持久的作战方式,来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刚才我讲到炸药的事情,据兵工厂于洪康厂长的介绍,他们正在努力用土办法生产黄色炸药。当然,土法造化学炸药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没有困难,还要我们这些干部干什么?部队的干部就是要带兵打仗,军区的干部就是要搞好各自的工作及供给,兵工厂的干部就是负责造枪、造炮、造炸药,尽最大的力量解决部队解决不了的弹药供给问题。关于装备问题就讲这些。在这里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在山东纵队领导下的胶东军区,成立了一家我们自己的银行,开始发行‘北海币’。今后在山东根据地里将统一使用北海币。国民党发行的法币和日伪政府发行的银联券都将禁止使用,但银元和铜元除外。今后不管是干部还是战士,以及地方工作人员,每人每月都发三元北海币,做为个人消费的货币。货币即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不能让日伪政府及国民党的货币统治八路军根据地的经济。”
会场上再次传来一片掌声。
随后政委田震开始讲话,他说:“首先宣布两项军区党委的决定:一、改军区抗大干部培训队为军区教导队。军区教导队为营级单位,设立队长和教导员。教导队今后将开办多个培训班,比如说连排级干部培训班,营级干部培训班,游击干部培训班,也有可能混合编班,以及专门招收地方青年参加学习的抗大班。军区决定:任命石木林同志担任军区教导队的队长,任命吴如燕担任教导队教导员。今后教导队开设的班比较多,将需要更多的同志去担任兼职教员,我和刘司令员都要去开课,政治部主任周亦萍同志、 作战科长、副科长及参谋处长、政治部的干部,以及毕业的抗大班的学员都要到教导队里去讲课,为新学员授课。第二项决定:由于第三独立营营长宋均长同志牺牲了,军区决定任命穆三叶同志担任第三独立营的营长。
会场上传来一片掌声。
田震又说:“刚才刘司令员讲了军区部队作战中存在的困难及解决困难的办法。其实我们现在的困难比起红军长征时期的困难小多了。红军长征时前有敌人的阻击,后有敌人的追兵,天上还有敌人的飞机在轰炸,加上爬雪山过草地,困难重重。行军路上山高路险,饥饿、伤病和牺牲,困难比山大。但红军在中央的领导下,在毛泽东主席的指挥下,克服重重困难,战胜了敌人。现在在抗日战争中,我们要发挥每一个干部,每一个战士的聪明才智,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去战胜敌人,去消灭敌人。比如说炸药一事,兵工厂造的炸药是有限的,加上我们的部队分散在沂蒙山区广大的土地上,山高路远,不可能都靠兵工厂的炸药去解决作战的问题,各部队就要积极主动去想办法自造炸药或请当地的老乡帮助造黑火炸药,用以打击敌人。第三点,鲁中军区今后要扩大宣传的力量,打一场宣传战。搞好宣传教育也是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一种手段。红军时期宣传‘打土豪、分田地’,现在我们讲‘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打败日本侵略者’,这就是不同时期宣传手段的不同点。这个宣传手段是我们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所特有的,国民党就做不到。我们要团结人民,搞 宣传教育的主要对象就是广大的老百姓,使生活在山区和平原村庄中的老百姓都知道我们只有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我们才能不当亡国奴,才能真正过上好生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扩大抗日力量,是我们工作中的一部分。我们现在打的是一场人民战争,打的是一场持久战,所以离不开人民的支援。没有人民,就没有我们这支军队。我们鲁中军区管辖范围广,地区大,管内的形势也很复杂。即有国民党东北军于学忠部的第五十一军、 第五十七军,也有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所属的多支保安旅。最主要的是,管内的县城大多处在日伪军的占领下,形势极其复杂。各部队平时一定要处理好与国民党军队的关系。国民党军队不打我们,我们就不打国民党军队。如果国民党军队主动攻击我区部队,我们就一定要进行坚决的反击,以使国民党军队不敢轻举妄动。 各级首长都要提高警惕,要在敌人的内部设下内线,埋下钉子。大家记住,情报工作也是我们的一项重要的工作,还要防止我们内部出问题。根据上级的通报,在中共山东分局及一一五师的领导下,我们山东八路军已经有六大块抗日根据地,即鲁南军区、 鲁中军区、清河军区、冀鲁边区、滨海军区、胶东军区。另外还有几个小块的根据地,如湖西根据地及众多的游击区。我们鲁中军区目前管辖的范围,东起莒县、莒南、费县以北地区至潍县以南地区。北至张店胶济铁路以南、济南以南、西至平邑、泰安等大片地区。其中以沂蒙山区为主。各部队不论你是旅级、团级、营级,还是县大队、游击大队,都是战斗队兼工作队。各部队要协助当地的抗日政府、党组织做好抗日宣传工作,协助老百姓种好庄稼,发展农副业生产,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从而改善部队的供应。再一个是要大力发展民兵武装,民兵就是我们最基层的抗日力量。大力发展民兵武装,将会对我们的主力部队产生一个积极的辅助作用,增强打鬼子的力量,扩大八路军在老百姓中的影响。
会场上传来一片热烈的掌声。
田震最后说:“刚才刘司令员讲到我们山东八路军要发行‘北海币’的事情,这个货币斗争,也是我们根据地与日伪军斗争的一部分。我们要用自己的货币来统一、发展根据的经济。用自己的货币来支援山东抗日战争的发展,用货币来支持军队的作战。没有自己的货币,根据地的经济发展就要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控制。我们通过发行货币,把商品交换中产生的利润留在根据地内,造福山东的老百姓。在货币的使用方面,第一步,禁止日伪发行的货币在根据地内使用。第二步,禁止国民党发行的法币在根据地内使用,逐步用‘北海币’来统一山东根据地内的商品交易,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会场上再次传来一片掌声。
田震又说:“最后强调一点,党指挥枪,任何人不准以任何理由不服从党的领导。”
会开完了,在往驻地走时吴如燕说:“石队长,你搬到学员村主任办公室去吧,你现在是教导队的队长。”“吴大姐,您是老领导,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向您请教。”“慢慢学,以后有时间。”
政委田震在第二天上午又派人把石木林和吴如燕请到他的办公室里,专门对他们的工作做了一个分工。田震说:“石木林担任教导队的队长后,要专门抓军事训练的工作,不论是抗大班的学员,还是游击干部以及连排级干部的军事训练,都由石木林来抓来训。吴如燕做为教导员,主要抓各班的政治教育和生活。吴如燕原来是抗大第一分校的学生,到军区后又主管抗大班的教育,读了不少的书,今后学员的政治教育都归你来管。当然,石木林在抓军事的同时,也要多读一些马列方面的书,多读毛泽东主席的文章。我记得吴如燕那里有不少书,可以借给石木林看看,将来石木林也要当兼职教员。教导队除了原来的几个教员外,还可以从现在的抗大班里挑教员,负责培训新的学员。今后教导队有什么问题,有什么事情都要及时向政治部报告。”“是。”石木林、吴如燕回答道。
回到驻地后,石木林从吴如燕那里拿到了恩格斯、列宁写的著作。其中有列宁写的《卡尔·马克思》、《国家与革命》、《唯物主 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等书。吴如燕在把这几本书交给石木林后说:“这些书是刘司令在苏联中山大学学习时发的,半年后他又去了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回国时就把这些书都带了回来。这些书只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一小部分,还有一部马克思写的《资本论》太大太长,一年半载学不完。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有个‘剩余价值论。’‘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为:辩证唯物论,剩余价值论和阶级斗争论。其中辩证唯物论讲的是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问题、看历史,又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论’讲的是劳动价值,揭示的是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的价值在扣除了各种费用后,还有一个剩余的价值。而这个剩余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被资本家给占有,用来扩大剥削工人阶级的劳动价值。阶级斗争学说则是讲新兴的阶级,只有与没落的阶级进行激烈的斗争,并消灭没落的阶级后,才能建立起新的社会制度,进一步提高社会的生产力。比如说由封建社会制度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过渡中,就是经过激烈的斗争后,才建立起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的阶级斗争论,便是揭示了这一斗争的过程,揭示了封建社会终结的历史进程。我们将来只有推翻了旧的没落的社会制度,才能建立起一个新的更加美好的社会制度。列宁在俄国创建了布尔什维克,武装夺取政权,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消灭了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为全世界人民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
石木林听了吴如燕的讲话后,一边拍手一边说:“教导员,你讲的太好了,让人大开脑筋。你的这个讲话应该整理一下,以后讲给学员们听。”“好。刘司令回来时还带回来一些军事方面的书籍,但都是俄文写的。听刘司令讲有《步炮协同》、《步坦协同》、《进攻与防御》、《地形利用》、《战术与战役》等。刘司令说这些书中的内容大多与咱们现在的情况不相符,像《步坦协同》只有在咱们胜利了,有了坦克后才能用。咱们现在打的是游击战,必须要按游击战的战法与日军作战。这场战争将会有大量的人员牺牲,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吴如燕道。
石木林听后点点头,他知道这一点。
一个月后,第一期游击干部培训班结业,军区又从各游击大队,县大队、独立营等基层部队里抽调了三十几个干部,到军区教导队里来学习。这其中有第一游击大队的大队长李大柱,副中队长杜秀娟,独三营的胡进、罗喜万等人。这一期学员,被称为军区第二期干部培训班。
杜秀娟到了军区教导队后,给石木林带来了一封信。石木林打开看了一下,是妻子陈小月写的。陈小月在信中写了一下自己近来的情况,告诉石木林让他放心,自己一切都好。
吴如燕在那次听了石木林的意见后,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在写文章,她准备把自己学到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讲给学员们听。
新的学员班开学了。石木林在开学的这天,特地把胡阳刚带到了这一期学员班里。石木林进了二期学员班的教室里后说:“第二期干部培训班共有三十九人,另外再加上一个编外学员胡阳刚参加学习。从今天起上午学政治,下午参加军事训练,训练工作由我负责。今天第一节课由教导队教导员吴如燕同志讲课。今后只要上课,就由班长李大柱同志喊起立,敬礼。教员还礼后请大家坐下,然后上课。我看了一下大家填的表格,军事干部占多数,还有一部分政工干部,不论是什么干部,到教导队里学习,都要把规定的科目学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是!”学员们回答道。
石木林刚讲完,吴如燕就进门了。
学习(九)
“起立,敬礼。”李大柱喊道。吴如燕在给学员们还礼后说:“请坐下。今天由我给大家讲第一节课,以后主要由郑教员讲课。今天这节课首先讲:‘马克思主义哲学’”。随后,吴如燕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大字标题。
石木林在教室里听了一上午的课,吃过午饭后,他朝第三独立营的驻地走去。他人还没进独三营的营区,便远远地看见穆三叶和孙益成已经站在了营门前。
“石兄弟,我就知道你要来,还提着礼物。”穆三叶老远就大声喊道。“你还成了神机妙算了。”石木林紧走几步在说道。“我们安了几部电话,有人到了营区外,哨兵就打电话。”“孙教导员。”石木林上前跟孙益成握握手。 “石副大队长现在是石队长了。”孙益成笑笑道。“我这石兄弟是有文化、有武艺还有才干,今天来看老哥还提着礼物。”穆三叶道。“杜大嫂到教导队里来学习,这是她带来的茶叶,我想应该请她到三营来坐坐,见见三营的干部们。”“好,有道理。”穆三叶道。“到营部里说话,别站着。”孙益成道。
进了营部,穆三叶看看那包茶叶后说:“好茶好茶,茉莉花茶。我当营长后就不再喝酒,但这茶也很久没喝了。”
孙益成对石木林印象不错,特别是他到独三营当了教导员后。石木林年青有才干,有本事,做事不害怕,但不是那种愣头青。特别是在策动皇协军大队起义的事情上,拿捏的很有分寸,孙益成喜欢这样的人。孙益成等石木林坐下后给他倒了一碗水,开玩笑地说:“看看石队长有什么指示?”“孙教导员,你这样说我以后就不敢来了。当小弟的无事不登三宝殿。”“石兄弟来,准是为了打靶的事。”穆三叶道。“那是,还是穆大哥理解我。教导队办了新的干训班,需要打靶看看他们的情况,我已经跟学员们讲了,明天下午到你们的射击场上来打靶,包括刺杀在内需要你们配合。”“没问题。来,先喝茶。”穆三叶拿来三只黑碗,在每个碗里放了十几个茶叶片之后,用手中提着的一个热水壶往碗里倒热水。“将就吧,没茶 壶。”穆三叶道。几个人一阵笑,很快屋里便飘起一阵阵的清香气。
穆三叶又说:“晚上我请客,请李大队长和大嫂来吃饭。打靶的事,最近我们试验了一个二百米的打靶项目。把靶子设在二百米处,步枪里装上五发子弹,先卧倒打一枪,然后跑三十米刺杀草人,再跑二十米跪射打两枪,再跑五十米站着打两枪,这样比较符合实战的情况。当然实战中我动敌也动,那是下一步打靶的方向,第一次打就先打固定靶。”“行。那你们准备靶场,枪支弹药我们自己带。”“好。吃晚饭时,我们把三营的干部们都请来。让他们跟李大队长和大嫂见一面。”穆三叶道。
石木林把这两件事情办好后便起身告别。在下午五点多钟时,石木林、李大柱、杜秀娟、吴如燕一行四人来到了三营的营部。穆三叶和孙益成已经备好了饭菜。
杜秀娟自从参加八路军之后,也是久经沙场,显露出她巾帼豪杰的一面。
第二天下午,二期干训班的学员们在独三营的靶场打了一次靶,军事干部都能过关,政工干部们也能说的过去,干部们都对独三营这种打二百米的靶子很感兴趣。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两个月过去了。这天组织科派人把石木林叫了去,等石木林回到教导队的办公室后,吴如燕问道:“有事吗?”“袁科长说陈小月近来身体不太好,让我回一大队看看,另外让李大队长也回去。一大队发展的很快,现在缺干部,尤其是缺政工干部,军区决定从抗大班调十名学员到一大队担任副连职干部,这是名单让他们准备一下,明天就出发。再一个让杜秀娟回去接孩子,军区准备调她到被服厂工作。
吴如燕接过名单来看了一下,调到一大队的学员有:沈飞献、吕镇、曹东胜等十人。
“杜秀娟去接孩子,我看让任江蓉一块去,我再带上胡阳刚。”石木林道。“可以。”吴如燕道。
第二天一大早,去一大队的干部和学员们便上路了。沂蒙山区大山套着小山,山连山,沟连沟,道路崎岖,山路难行。石木林、李大柱这一行人,经过两天的行军, 翻过大山、穿过深沟后,终于到达了第一游击大队的根据地上青石村。当他们这一行人进了山村后,马上引来许多村民在观看。
“看,李大队长回来了。”“石队长也回来了。”“杜队长、胡阳刚,还来了许多新八路。”“石队长一走就半年多,终于回来了。”围观的村民不住的在说道。
当李大柱、石木林等一行人走进一大队的队部时,严正快步迎了出来。
“老严,我回来了。”李大柱显得很高兴。“回来好,我一个人忙不过来。石木林也回来啦。”“回来啦,教导员好。”“好,杜秀娟也回来啦。”严正不停地说好。“回来啦,上级让我回来接孩子。”杜秀娟高兴的说道。“好,还来了这么多新同志,上级派来的?”“对,教导员。抗大学员列队。”石木林喊道。学员们很快站成了一排。“立正,稍息,向右看齐,向前看。报告严教导员,军区从抗大班调来十名学员到第一游击大队担任副连职干部,请严教导员和李大队长讲话。”石木林报告道。
“好,石木林你也是营级干部了,以后不要再给我敬礼。”严正随后转向学员们说:“同志们好,第一游击大队欢迎你们,部队需要你们,后浪推前浪,我代表第一游击大队的干部战士们欢迎你们。现在先去休息,吃过午饭后再说。段成青,你带新来的同志去休息,让老同志先让地方,然后再调整。”“是!”警卫员段成青回答道。
杜秀娟在队部里坐了一会就走了,石木林让她带着任江蓉回去住。
胡阳刚在大队部里喝了点水后,也急忙离开了,他要去看姐姐。
等屋内只有严正、李大柱、石木林三人时,石木林说:“这次回来主要有两件事,一是军区派来的十名抗大班学员,在一大队中担任副连职干部,先熟悉部队的情况,这是命令。组织科长讲大队里如何安排这些学员,由李大队长和严教导员定。二是杜秀娟同志要调到军区被服厂去任职,我看让宋营长的叔父一块去吧,到军区后再说。”“好。石木林,有件事要跟你讲一下,陈小月带队外出执行任务时,遭到鬼子的伏击,已经牺牲了。”严正心情沉痛的在说道。“啊?”石木林闻言后吃了一惊,李大柱听了也吃惊不小。“这件事我有责任。”严正自责道。
石木林想想后说:“教导员,战场上不论是谁牺牲了,都不能 让上级担责任。战争就是这样,除非不打仗。宋营长在攻打蒙阴城的战斗中不幸牺牲了,同样不能让司令员、政委担责任。我们八路军的干部战士是为了抗日才走向战场,是为了国家和民族,不是为了哪个人。前边有人牺牲了,后边活着的人还要把这场战争打下去,除非鬼子投降了就不再打。”“讲的好。石木林,看来你在军区里学习大有长进,没白学。”严正松了一口气。“石木林现在是军区教导队的队长,管了几十个有文化的干部呢。”李大柱说道。
李大柱从心里讲希望石木林能留下来在大队里任职,但他知道这件事不是他,也不是严正说了算。
午饭后,严正、李大柱陪着石木林朝红石村南一大队设立的墓地走去。走在路上石木林心情沉重,回想陈小月跟自己的几年里,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累,分开半年多的时间不想她确牺牲在抗日的战场上。沈飞献等十名抗大班学员和大队部的战友们也都默默地跟了来。胡阳刚跟在石木林的身后,他在路边采了一把野花拿在了手上。
当他们这一行人来到墓地时,石木林发现大嫂杜秀娟带着孩子和任江蓉也都站在了那里。
“石兄弟。”杜秀娟走上前来说了一句话后,眼睛已开始流泪。石木林站在了陈小月的墓碑前,他感觉自己心里非常的难受。石木林忍不住失声痛哭,他说:“小月妹,当年在沧州时,不是你父母收留我,哥早就没命了。你跟着我到了山东,吃苦受累又走上抗日战场。你的牺牲,是为了国家和民族,你是光荣的,是我的好战友。小月妹,你不在了,我们这些活着的八路军战士,要坚决地把这场战争打下去,这是为了国家。”石木林擦干了眼泪后又说:“人生自古谁无死,抗日战场美名扬。”
石木林最后在陈小月的坟前跪下,给妻子磕了几个头。当石木林站起身来后,严正高声道:“陈小月同志,第一游击大队的烈士们,你们没有打完的鬼子,我们替你们去打,你们没完成的事业,我们活着的人替你们去完成。烈士们,你们放心吧。”
几天后,石木林、杜秀娟、任江蓉、胡阳刚和宋安东等人带着两个孩子踏上了归途。
杜秀娟回来后被军区任命为军区被服厂的副厂长,宋安东被任命为被服厂的管理员,他们随后到被服厂去上班了。
石木林回来后,吴如燕对他说:“快八月十五了,我们这几天编排了几个小节目,准备在中秋节的晚上试演一下,还准备请刘司令员、田政委、周主任等领导来看一下。如果首长说好,就到兵工厂、军区医院、被服厂等单位去演出。”“好。政委说过你管政治,宣传也包括在内。准备了什么节目?”“唱几支歌,再搞个诗歌朗诵。如果还有同志能表演小节目,也可以请他表演一下。”“到时候让炊事班的战士也都参加,他们为了教导队的伙食费了不少心。”“好。”吴如燕道。
八月十五中秋节到了。天黑前教导队在东面的操场上竖起了木杆,并挂上了两盏大气灯。这两盏气灯,在夜间把操场照的灯火通明。吃过晚饭后,刘海涛司令员、田震政委、组织科长袁玉虎、副科长彭先唐、保卫科长陆延洲、侦察科长刘豹等人都来了。
演唱会由吴如燕主持,她站在台前说:“各位首长,各位战友,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教导队抗大班临时编了几个小节目,请各位首长、战友们观看,并提出宝贵的意见。”
会场上传来了一阵的掌声。吴如燕又说:“下面,我们先合唱《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吴如燕开了头,全体人员开始合唱《义勇军进行曲》。
当《义勇军进行曲》唱完后,吴如燕说:“下面,由高华莲、张箐嫚、许黄丽、杨贺桃、程荣妍、王朱叶、周红杏、朱玉善、郭春天、赵万香十名女学员上台演唱《大刀进行曲》。”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是一首每个八路军战士都会唱的歌曲。一曲摆,吴如燕又说道:“再唱一首《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大豆高梁……”当高华莲等人在台上演唱这首歌曲时,石木林听到一阵阵的抽泣声。他扭头一看,见是干训班新任班长黄北雁在哭。石木林想起黄北雁的家在东北,后跟随东北军逃到了西安。黄北雁是在陕北直罗镇战役中被俘的,后参加了红 军,成为一名红军战士。黄北雁随一一五师到山东后,分配到鲁中军区,现在是副营职干部。石木林没有去阻止黄北雁,他知道失去家园的痛苦。
高华莲、张箐嫚等女学员唱完《松花江上》 这首歌曲后,回到了队伍里。吴如燕又说:“下面,由方春燕、任江蓉朗诵诗歌,《我们是中华儿女》。”
“我们是中华儿女。
同志们,战友们,今年是全国抗战的第五个年头。
我们是热血青年,我们是中华青年。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我们是泰山脚下的人民,
我们是沂蒙大地的人民。
有国才有家,家在山河在。
金戈铁马战顽敌。
运动战,游击战,我们打的是持久战。
逐日寇下东洋,我们是中华儿女!“
当方春燕两人朗诵完这首诗歌后,会场上传来阵阵的掌声。
等掌声停下,方春燕又说:“我和任江蓉再表演一个小节目,《过节》。”方春燕嗓音清脆,她首先开了头。“过节啦,说一段三字经,百家姓。 ”任江蓉接着说:“小鬼子,真不赖,三八枪,送上来。”“歪把子,门外汉。它咕咕叫,真不坏。”“鬼子狂,鬼子坏。恶事多,烧杀抢。”“炸药响,轰隆隆,炸药包,包炸药。”“炸得鬼子叫爹娘,炸得鬼子飞、 天、外!”“有吃的,有穿的,还有盖。”“行军壶、背包带、子弹、榴弹、加炮弹、小鬼子,送上来。”“掷弹筒,真不赖,送八路,当礼物。”“缺吃吗?缺!”“缺穿吗?缺!”“小鬼子,送上来。 ”“扎绑腿,扎皮带。”“穿皮鞋,背枪带。”“手枪、步枪、机关枪,小鬼子,送上来。”“咱过节鬼子也过节。”“我们过节吃月饼,鬼子过节吃什么?”“吃、枪、子!”“哈……”方春燕和任江蓉绘声绘色的表演,引得大家开怀大笑。
随后,吴如燕又走到台前,她说:“下面,由苏龙剑同志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乌鸦·麻雀与狐狸》。”
苏龙剑走到了台前,他说:“讲一个故事。一天一只狐狸在一棵大树下看见树上有一只乌鸦,在乌鸦的嘴里还含着一个鸡蛋。狐狸说:‘乌鸦老弟,我饿了,把你嘴里的鸡蛋送给我吧。’乌鸦看了一眼树下的狐狸说:‘狐狸大哥,你想吃鸡蛋,就得回答我一个关于鸡蛋的问题。’‘可以。’狐狸点头答应道。‘鸡蛋从外面打破与从里面打破有什么不同?’‘这个……,鸡蛋从外面打破与从里面打破都是肉,都可以吃到肚里去。’狐狸自信的回答道。‘错了。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出来的是生命。都说狐狸很聪明,我看你真笨。’乌鸦说完便飞走了。狐狸坐在大树下,望着乌鸦远去的身影在发呆。突然间从大树上又传来一个声音:‘狐狸大哥,你知道鸡蛋如何能孵出小鸡来?’狐狸扭头一看,原来是一只麻雀在树上说话。‘我说对了你拿什么东西让我吃?’‘你说对了我就带你去找鸡蛋。’‘好吧。鸡蛋在母鸡的怀抱里就能孵出小鸡来。’‘那石头在母鸡的怀抱里能孵出鸡来吗?’‘石头?’‘石头?’狐狸又呆住了。‘你真笨,回去找老师再教教你。’麻雀说完也飞走了。‘你太鬼啦。’狐狸生气的在喊道。”
“哈……”大家听完这个事故后一阵大笑。
等笑声停下。田震政委说:“狐狸说的对,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哈……”大家又笑了。
等笑声停下,吴如燕说:“最后一个节目,演唱《你是灯塔》。”
会场上马上传来了掌声。
高华莲、张箐嫚等十名女学员走到了台上。
“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
当这首歌唱完后,台下传来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散会了,石木林回到办公室里睡到半夜时,突然听到有人在门外敲门,并传来叫喊声。石木林开门一看,是学员丁东训。
“石队长,黄北雁肚子痛,怎么办?”丁东训道。“肚子痛?我去看看。”石木林穿好衣服,带上枪后跟着丁东训朝干训班的宿舍里跑去。石木林到后发现黄北雁病情严重,马上组织了四名学员,抬着黄北雁往山里的医院跑去。
到了军区医院后,经过院长石牛勇的诊断,黄北雁得的是急性盲肠炎。石院长立即组织医护人员连夜为黄北雁进行了手术,切掉了盲肠。石木林等人在医院里一直待到天亮,在黄北雁睡着后他们才离开。在离开医院后,石木林让丁东训等学员回去上课,他要到军区被服厂去看望大嫂杜秀娟。在石木林的心里,大嫂杜秀娟如同母亲一样。
石木林到山谷里来的次数不多,但他已经记住了双龙山大山谷的地形。在双龙山大山谷的东西两侧,分别是黑龙山和白龙山。相传古时天上有两条恶龙相斗,后被玉帝罚下天庭,就落在这里变成了两座大山,即黑龙山与白龙山。黑龙山与白龙山在南部山口处相距最近,像是不打出输赢来不罢休的样子。而在南边不远处还有一个大水潭,又像是二龙在戏珠。沿山路越往北走,两座山的距离就越大,形成一个大山谷。山谷里有多处泉水在山间流淌,沿着山坡一路南下,汇成一条小河流。山里面虽然高大的树木不多,但各种小树确密布山野,山坡上道路旁还长满了杂草,不时有鸟儿从草丛中飞起。
山谷里地形复杂,许多地方山套山形成多个山坳。有些地方山峰高耸,气象万千。在沂蒙山区这个地方,有些山峰与其他地方的山峰有明显的不同,山峰顶面是平的。这种平顶山,在当地被称为“崮”。这种被称为崮的山山顶有大有小,形态不一。
军区被服厂建在双龙山山谷内一个较大的山坳里,三面环山一面通往大山谷。被服厂的厂房从远处看去与一般的农家房舍没有什么不同,普普通通。但只要进了生产车间,便会发现厂房内摆放了许多缝纫机,工人们在里面为军区各部队一刻不停地生产军服和被装。被服厂的厂长叫丁芳华,四十多岁,也是一个女同志。丁芳华裁缝出身,个子不高,像貌平常。在杜秀娟到厂里来任职前,她是厂里唯一的领导。
石木林的到来,让杜秀娟感到很高兴。丁芳华见了石木林后主动上前打招呼,她知道石木林是军区教导队的队长。
【编者按】《学习七、八、九》以鲁中军区的战斗与建设为脉络,勾勒出抗战时期八路军根据地的立体图景——既有智取蒙阴城的智勇交锋,也有军区会议上对战略、经济、教育的深谋远虑;既有宋均长等烈士的悲壮牺牲,也有教导队里政治学习与军事训练的火热场景。从迫击炮改平射炮的战场智慧,到北海币发行的经济布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到中秋文艺汇演的军民情深,字里行间跳动着一支军队在战火中成长的脉搏。尤为动人的是,无论是石木林痛失妻子后的坚毅,还是黄北雁因《松花江上》触发的家国之痛,都让英雄的群像多了几分血肉温度。这些故事共同诉说着:抗日战争不仅是军事的较量,更是意志、智慧与信念的持久战,而胜利的根基,就深扎在军民同心、上下同欲的土壤里。编辑:李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