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二)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
李大柱、严正走后的第二天就出事了。
第二天一大早,石木林带领二小队的战士练完刀术和枪术之后正在吃早饭。突然从村公所的大门外闯进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他一进门便大声喊:“石队长,石队长。”石木林闻声迎上前来,只见一个男孩满头大汗进了门。“什么事?我是石队长。”石木林经过几年的磨练,年龄不大,已经变得非常的老练。“快,李大队长他们让人打伤了,俺村来了一些拿枪的人,正在村里抢粮食。”“你是红石村的?”石木林问道。此时,二小队的战士们都已围了上来。“红石村的。今天一大早村里来了些拿枪的,在村里抢粮抢鸡,李大队他们去阻拦,就被打伤了,伤了许多人。”男孩道。“李大队长他们人在哪里?”石木林问道。“已被俺爷爷他们藏起来了,快去吧。”小男孩望着石木林,眼巴巴地在说道。“好,我们准备一下。”石木林随后对众人说:“大家拿起武器,立即集合。贾队长!”“我在这。”“你看咱们怎么个打法?”石木林道。贾金贵虽然在国民党保安团里当了几年的兵,却从未打过仗。“这个……”贾金贵挠了挠头。“我看这样,红石村有南北两个村口,咱们两个小队有十余支枪,你带二小队从红石村南面进村,我带一小队从村外绕到北村口,从两头打,看看能围住他们吧。”石木林道。“行。”贾金贵马上转身说:“二小队,集合。带上枪,带好大刀,上好子弹,准备出发。”“一小队集合。拿好枪和大刀,上好子弹。同志们,我们必须把李大队长和严党代表及老乡们救出来,不管这个敌人是谁,都要坚决地打!”石木林大声地说道。
“石哥,还有咱们三小队呢。”陈小月轻声道。“你快回去,让大家带上长矛,随后出发。一二小队打响后,你再带他们进村,要猛冲猛打。”“好。”陈小月随即离去。石木林随后向一二小队的战士们喊道:“立即出发,一小队跟着我,二小队跟着贾队长,跑步前进。”
游击队员们跟着石木林、贾金贵快步冲出了上青石村。上青石村村距红石村约有六里地。当队伍到达红石村外后,贾金贵带领二小队的战士们,迅速从村南口冲进了村。石木林带领一小队,从村庄的西侧,绕道向村北赶去。很快,红石村里响起了枪声。等石木林率一小队赶到村北时,那些抢粮食的士兵,大部已冲出了北村口,朝东面的山上逃去。
“开枪!”石木林命令道。石木林首先端平了步枪,对准一个已爬上山脚,身穿军服的人开了一枪。一小队带枪的战士们听到命令后,纷纷停住脚步,平端步枪迅速开火。等枪声响过之后,那伙人中没被击中的人,纷纷扔掉身上的粮食,迅速爬上了山顶。又是一阵枪响,抢粮食的人中跑的快的,眼看着翻过了山梁。“快,冲上去。”石木林大喊一声,带头往山上爬去。当石木林等游击队员冲上山顶后,抢粮食的人已跑下山去,越跑越远。
石木林与一小队的战士把被击毙的那些穿军衣的人都抬下了山,并与贾金贵带的二小队战士会合在一起。一小队副队长孙大钟下山时,在草丛中抓到一个俘虏,把他押下了山。
石木林就在山脚下开始审问这个俘虏,他说:“你们是什么人?”“报告长官,我们是博山县保安团的。”“怎么到这里抢粮食?”“报告长官,日本人进了博山城,保安团全跑散了。我们几十个人跟着团附进了山,在山里面占了一个土匪住的小村庄。”石木林听后一惊,马上又问:“你们现在有多少人?”“有六十多人,今天来了三十多,没想到遇上了你们。”他看了一眼和周围的人后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我们是抗日游击队。”石木林没好点地说道。“查查看,打死了几个,还有活的吗?李大队长他们怎么样了?”石木林问道。贾金贵说:“还好,受了点伤,都不重。”石木林又问那个保安团的士兵道:“你们在山那边住什么地方?”“翻过这座山,再翻一座山的对面那座山,半山腰有一个村子叫燕石崖村,都住在那里。”“有老百姓吗?”“没有。”“好,把他带下去。”石木林随后又说:“查一下打死了几个,抓了几个活的?”“石队长,一共打死了八个,抓了五个活的。”战士黄四海报告道。“好,村口放上警戒,其余的人跟我去见大队长和党代表。”
很快,众人来到了村农会主任的家里,只见李大柱和严正都躺在了土炕上。李大柱和严正见石木林、贾金贵、孙大钟、丁晓青和陈小月都进了屋,忙从炕上坐了起来。
“大队长,党代表,要紧吗?”石木林问道。“还好,跟那些家伙干了一仗,枪还让他们抢走了。”李大柱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咱们这次缴了保安团多少枪?”石木林问贾金贵道。“长枪十支,短枪一支。大队长那支枪也让我们夺了回来。”贾金贵道,他随即递过来两把手枪。石木林把李大柱的手枪交给他后说:“党代表,这支驳壳枪你拿着,把你那支单打给陈小月。”“好,这支单打就给陈小月用。这样,咱们的队长、副队长就都有枪了,其余的枪你们准备怎么办?”石木林说:“我看这样,这十支步枪平均分给一二小队。”“好,就这样。情况你们都弄清了吗?”严正问道。“弄清了。俘虏说他们是从博山那边跑过来的保安团,住在再往东两座山的那一面,有六十多人。这一次让我们俘虏、打死了十三人,应该还有五十多人吧。”石木林道。贾金贵说:“要不我们就去消灭他们。”“不行。现在是国共和作时期,他们不来打我们,我们就不能去打他们。”严正道。“我看这样,我们派人到山上守着,保安团不来,我们就不动。三个小队就临时住在这村里,停一两天再说。”石木林道。李大柱说:“这是个好主意。各小队轮流上山警戒,主要是一小队和二小队,三小队就不用去了,石木林你和贾金贵商量一下。”“是!”石木林与贾金贵回答道。
这一仗缴获来的枪都是汉阳造步枪,一小队和二小队的战士们从这天开始,各自都装备了十支步枪,不管枪老还是枪旧,基本上都能打响。
中午,游击队员们在红石村吃了一顿有史以来最好的饭。这一次,红石村的村民们杀了一头猪来慰劳战士们。原保长,现任农会副主任的于树根,还特地送来一坛子酒请战士们喝。
于树根,人约五十岁,家境中等,自家开了一个豆腐作坊,人缘较好。
一个白天都没事,夜间由二小队负责警戒。贾金贵上半夜、下半夜都在山上。天亮前贾金贵听到山那边传来说话声。他马上把身边的战士都叫了起来。
“什么人?”贾金贵把子弹推上膛后喊了一声。山那边马上传来了几声枪响。“打!”贾金贵大喊一声。
二小队当时在山上只有一个班,十余个人五支枪。贾金贵在打响之后感到山那边的枪声很密集,他马上叫身边一个战士下山去找石木林。其实石木林和李大柱、严正等人在村里已经听到山上的枪声。石木林不等李大队长的吩咐,立即集合起山下的全体战士,快速朝山上赶去。当石木林带着游击队员们赶到山顶时,贾金贵已经负了伤,但他仍咬牙坚持着。
“一小队、二小队两边散开,注意隐蔽。”石木林喊道。部队合在一起后有二十余支步枪了。等山上的枪声再次响起时,山那边半山腰的保安团士兵顿时感到顶不住了,开始往山下跑去。又一排枪响之后,石木林喊道:“同志们,追呀,不能让他们跑掉。”他率先站起身来,朝山下追去。
“冲啊!杀啊!”山上响起一片喊杀声。在游击队员们的迅猛打击下,保安团的士兵,要么被击毙,要么被活捉,只有少数士兵朝东面山上逃去。石木林率领着四十余名战士边追边开枪, 枪声在这大山里响成一片。这一次,石木林下定决心要彻底打垮这支保安团。
在翻上第二个山梁后,石木林再次开枪。这一次,他充分发挥手中这支德国造步枪的威力,在距二百米远的地点上,连续打倒多名保安团的士兵,还有多名保安团的士兵交了枪。石木林带领战士们追到燕石崖山下后朝山上望去,果然在半山腰上有一片房屋。他看了一下身边的战士,发现还有二十多人。石木林喊道:“大家都跟我上山,到山上的小村庄去看看还有保安团的人吗?”“是。”战士们回答道。“谭花,你带人再去捡几支枪。”“好。”谭花答应道。石木林随后带领其余的战士,朝山上爬去。谭花带了几名小战士很快捡到几支步枪,跟在后边也迅速爬上山来。
当他们一行人爬到半山腰上的小村庄外时,发现这村里静悄悄的。石木林指挥战士们散开后,率先进了一座大房子。进屋后,猛然间他们发现在屋内的八仙桌上,竟然架着一支带腿的枪。“石哥,你看那枪还有腿。”谭矿好奇道。石木林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枪,他快步上前,一把将那支枪提在了手中。石木林警惕地说:“搜搜看,可能还有人。”
战士们很快分散开。不一会,谭矿喊道:“我们抓住一个,一个带手枪的。”“带过来。”石木林道。那人立即被谭矿等战士押了过来。谭矿把缴获的手枪交给了石木林。石木林看了一眼后说:“驳壳枪。”他问那个俘虏道:“你是什么人?”“我……我是团附。”“你就是那个团附?”不说不要紧,石木林闻言马上来了气。“保安团的人去红石村去抢粮是你的命令?”“这个……”他没有回答。“混蛋。你们去一次也就完了,还敢去第二次,打伤了我们好几个弟兄,你真是个混蛋。”“是个混蛋!”战士们跟着喊道。石木林随即从枪套中把那支驳壳枪抽了出来。
“石队长,我们找到一个姑娘,她被绑着。”有个战士报告道。“带过来。”石木林道。
那姑娘被带了过来。“给她松开绳子,谭花。”石木林命令道。谭花立即上前将那姑娘身上的绳子解开了。“你是哪的?”石木林问道。“我是他们从博山那边抢来的,他们都是坏人,坏蛋。”那姑娘边说边哭道。“妈的,你个狗团附,抢东西不说还抢人,真是个土匪。”石木林越说越来气,他把那支驳壳枪枪机拉了一下,只见子弹已经上了膛。他顺手掰开了机头,对着那个团副连开几枪。随着枪响,保安团的这个团附应声倒地。“拉出去!”石木林喊了一声。几个战士立即上前,把被打死的团附拖到了门外。
“报告,抓到一个保安团的士兵。”一个战士进门后向石木林报告道。“带过来。”等那个士兵走近后,石木林问道:“你是干什么的?”“我是保安团的中士机枪手。”“机枪手?那这个就是机枪啦?”石木林指了一下放在桌子上的那支枪道。“是的。”“那刚才打仗时为什么不用?”“我们团附说,你们就是一些乡丁,我们是准国军,昨天吃亏是你们人多,今天除了团附和我,其他人都去了。”“那好,你们这里还藏了什么东西,只有这挺机枪?”“在那边还有一间仓库,放着弹药、粮食和我们带来的大洋。”“那好,一块去看看。黄四海,这机枪你先扛着。”“是。”黄四海上前把机枪扛在了肩上,谭矿上前把机枪子弹带背在了肩上,众人一起朝门外走去。
这一仗,缴获了大量的物品,其中粮食有二十多袋子,各种子弹十余箱,半麻袋银元,还有两箱手榴弹。当这些物品运回去后,红石村的村民轰动了。这一次游击队不但抓了许多俘虏,还缴获了四十多支步枪和一挺轻机枪。
李大柱、严正在看了这些缴获来的枪支后,乐得合不上嘴,许多战士也都围着那挺轻机枪在观看。
“好,看来咱们发财了。”李大柱道。“大队长、党代表,咱们还缴获了半麻袋的大洋。”石木林用脚踢了一下弹药箱旁的一条麻袋道。李大柱立即蹲下去用手摸了一下道:“好,这下咱们可以改善生活了。这些钱,大有用处。”“老李,这些钱都要建账,算着花。”严正道。“对,算着花。不会算账,越过越穷。”李大柱同意道。
午饭后,俘虏们大部被送出了山,只有那个机枪手和少数士兵留了下来。这些俘虏讲回家也要挨饿,愿意留在游击队里打鬼子。李大柱与严正商量之后,同意了他们的要求。下午,全体游击队员们都回到了上青石村。傍晚,穆三叶和马铁铲回来了。晚上,李大柱、严正把各小队正副队长都叫到了大队部,让穆三叶汇报外出侦察的情况。
穆三叶说:“我和马铁铲在泰安、莱芜间走了一个来回。这两地间约有一百里地,有公路相连。在范镇和方下村之间村庄较少,地形也适合打伏击战。其中有一大片的坟地,可以藏人。另外在公路的南面,有大片的高地,也可以藏下部分人员。咱们人少,打少量的鬼子或打汽车之类的目标,我看能行。打完之后,可以向北部山区转移。第二个情况,颜庄矿已被日军占领,利用铁路向南运送煤炭,日军在那里有一个小队把守颜庄矿,在铁路上还有装甲列车在巡逻。莱芜城也被日军占领,还有几百人的皇协军助守城,情况就是这样。”“好。石木林,你讲一下这几天的情况。这几天你负责红石村那边的作战,你把人员、武器的情况跟大家讲一讲。”严正道。
“好。”石木林虽然年少,但已显露出一种沉稳的气质。石木林先把手上拿着的驳壳枪交给了穆三叶,并说道:“穆大叔,这个您拿着。”“好。”穆三叶笑着答道。石木林开始说:“昨天和今天早上打了两仗,共击毙、俘虏保安团士兵六十多人,缴获步枪四十一支,轻机枪一挺,手枪两支及弹药、粮食等。打完仗后,有三十多名本地青年参加了游击队,另外还有多名保安团的士兵和那个解救下来的姑娘也没走。这样,根据大队长和党代表的意见,把参加游击队的青年分别编入一二两个小队。这样一二小队各有三十八名战士,三小队仍为十二人。有步枪六十一支,轻机枪一挺,手枪四支。总人数八十八人,情况就是这样。”“这些人不包括保安团中留下的士兵和那个姑娘。”贾金贵补充道。
“几个伤员?”严正问道。“包括我在内,三名伤员,都是轻伤。”贾金贵道。“好。穆队长,机枪你会用吗?”严正问道。“会。”穆三叶抓过那挺轻机枪后说:“这是捷克式轻机枪,使用前先装上弹匣,再拉动枪机,推弹上膛,进行瞄准后便可以射击。弹匣可装20发子弹,有效射程800米, 表尺射程最大为1500米。该机枪装有快慢机,用来控制机枪的单发、连发和保险。这种机枪操纵简单,对于一个新的机枪手来说,训练几小时就可以上阵杀敌,好学好用,故障率很低,这一点在战时尤为重要。机枪除了射手自带弹药外,还应配副射手。副射手负责给弹匣装子弹,另外还要帮射手带子弹。”
“穆队长,手榴弹如何用?咱们这些人都没用过。”李大柱道。
“手榴弹,这一头是弹体,这一头是木柄。弹体里装有TNT炸药,同时还装有雷管、导火索。在木柄外装有保险盖,在保险盖里压着一个小铜环。”穆三叶说着打开一个手榴弹的保险盖后又说:“打开这个外盖,把这个拉环扣在小手指上,往外一扔就可以了。不过这一扔有个固定的姿势,不是随便怎么扔都行。”“好,等一会咱们开个大会,你在会上讲一下。机枪你看让谁用好?”李大柱问道。“我看让孙副队长用吧,他长得壮,体力好,人也机灵。他是副队长,拿机枪最保险,我还可以随时教他。”“那副射手呢?”严正问道。“我看让马铁铲先干着。”“好。大家先去集合人准备开会,石木林你去把那几个保安团的士兵找来,再把那个姑娘也叫来。”严正道。
很快,石木林把那几个士兵和那个姑娘都找了来。严正说:“你们都愿意参加游击队?”“报告长官,我们回家也没饭吃,再说我们也愿意打日本鬼子。”那个机枪手说道。“打仗可是要死人的,你们都不怕死?”严正又说道。“对。你们很能打,我们也不怕。”一个士兵道。“参加游击队必须遵守纪律,不能抢老百姓的东西,也不能白拿老百姓的东西,更不能胡来,你们能行吗?”“能行。我们家里也是穷人,也不赞成去抢东西。”那个机枪手道。“你叫什么名字?”严正道。“杨山鹊,益都县人。”“好,一会把你们几个人分别编入一二小队。石木林,你把杨山鹊交给贾金贵带着。”“是!”石木林答应道。
等石木林带着这几个士兵走了之后,严正又问那个姑娘:“你叫什么名字?”“老总,我叫范云。”“为什么不回家?”“他们把我抢了来,我没脸再回家。”范云说着哭了起来。“不要哭了。”“老总,你们救了我一次,再救我一次,我可以给你们烧火做饭、洗衣,干什么都成。”“我们是要打鬼子的,可能还要死人的,你怕吗?”“我不怕,我已经死过一回了。”“那好。”严正见石木林回来了便说:“石木林,让她在三小队里,让陈小月带着她。”“是。”
各小队的战士集合好了,李大柱和严正朝会场走去。之后,他们两人坐在了会场的前排。
“开会了。”李大柱首先发言。他又说:“这两天,我们游击大队先后打了两仗,打垮了一支保安团的士兵。我们现在人、枪都多了,还第一次有了机关枪、手榴弹等武器,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进步。下面先请党代表讲话。”
“同志们,这两仗,老战士都参加了,打的好。我们五十多人,打败了六十多人的保安团,这是一个进步。这也说明,我们前几个月的训练有了一个很好的结果。从明天起,我们还要抓紧训练,学习使用机枪、使用手榴弹。这两件事都由穆教官来教。老战士要学,新参加游击队的战士也要学。今天还要强调一件事,我们现在有许多战士家是当地的,离家近,但是必须要遵守纪律,不准不请假就回家,不准私带武器回家,手中的子弹不准私自打私自用。每一颗子弹都是用来打鬼子的,这就是纪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新战士都要认真地遵守。再说一下,不怕死的留下,怕死的立即走。你们手中的武器,枪、刀都是游击队的,任何人不准私带武器外出。同志们、兄弟们、姐妹们,我们与日本侵略者可能要打许多年的仗,也许是十年二十年。为什么我们有一个小队的战士都是十三四岁的人,是因为我们需要有人来继承我们的事业,需要把抗日的大业一代一代往下传。同志们,有没有信心?”“有!”“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在这一带扎下根去,扩大队伍,扩大游击根据地。以此为一个支点,向西、向北去打鬼子。我们要积极地扩大武装,积极地去寻找战机,去打击日本侵略者。打仗是要死人的,每一个战士,都要做好牺牲的准备。在面对强敌,面对占有优势的侵略者时,要做到不怕死。人不怕死,鬼都害怕。”
会场上传来一阵掌声。
“现在,全国人民都在抗战。中共山东省委已经在全省组织了许多武装起义,成立了许多游击队,并积极地扩大武装,打击鬼子。我们这支队伍组建时只有几十人人,几个月发展到近百人,这就是一个成就。打仗没有人不行,打仗没有枪也不行。下一步,我们要积极地从敌人手里夺枪,用敌人的武器来武装我们自己。这里强调一下,我们不打则罢,打则必胜。”
严正的讲话再次迎来一片掌声。
等掌声过后,穆三叶走上了讲台。他拿了一颗手榴弹在手里,又把手榴弹的构造讲了一遍,然后说:“这手榴弹怎么扔呢?抓住木柄之后,打开后盖,套上铁环,先放在胸前,然后转向后面,再向上,从肩上往上举,再向前扔出去,这是一。第二,要想扔得远,还要多练习。明天,咱们请木匠孙大钟师傅给咱们做几个木制的手榴弹,进行练习。咱们手榴弹没有多少,要想扔只有到战场上去扔,由有经验的同志先扔。手榴弹就讲到这里,再讲一下战场纪律。在战场上让你前进,你就不能后退。让你开枪才能开枪,所有的人都要服从命令。打仗时不让你动,任何人不能动,特别是我们在打伏击时。对任何不服从纪律的人,都要按战场纪律办。另外今后训练时,要把土工作业加进去。土工作业就是挖战壕。好,我讲完了。”“好!”李大柱、严正带头鼓起了掌。
等掌声停下后李大柱说:“从明天起,我们要抓紧练习如何使用轻机枪以及使用手榴弹,尽快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还要多培养机枪手。再一个,穆队长就是大家的教官,是我们的先生,所有人都要认真地向他学习。先做学生,后做先生。好,散会。”
散会了,穆三叶在大队部的门外在等石木林。他见石木林走过来后说:“小石,明天晚上我到你那里去喝酒?”“喝酒?喝什么酒?”“你带人打了胜仗,自然要喝庆功酒。晚上你弄几块咸豆腐来,咱俩就能喝。”“好吧,您说了,我请客。”“再一个,以后不要再叫大叔,叫我老哥就行,都让你叫老了。”石木林笑一笑便与小战士们离开了。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
自从缴获了那些大洋后,游击队的生活得以改善。中午、晚上两顿饭,都有青菜豆腐吃。过去常吃煎饼,也改吃窝头或玉米饼子。第二天吃晚饭时,穆三叶如期而来。穆三叶自己带了一小扁壶的酒,来到第三小队的驻地。
“穆队长来啦。”谭矿喊道。“快请进,穆大哥,酒菜都准备好了。”石木林道。“喝我这个,高梁烧酒。”穆三叶说道。
石木林今晚准备了咸豆腐、炖豆腐、大白菜,还特地带人到小河里用网抓了几条鱼来炖了炖。
‘好菜。今晚咱哥俩多喝几杯。“穆三叶很高兴地说道。他一杯酒下肚后又说:“小石,到我那去吧,咱哥俩很对脾气,你也机灵,我看以后有大发展,后生可畏呀。”“穆大哥,你在那当队长,我去干什么?去争你的队长位子?”“那没什么,我就喜欢你小子的机灵劲,打起仗来你会是一把好手。”穆三叶边说边喝道。“你那里孙大钟副队长也不差。”“对,他人细,所以我让他扛机枪,将来也是一把好手。”石木林笑了,他又说:“日本鬼子就那么厉害吗?”“对。小鬼子武器好,装备好,机枪小炮多,还配有钢盔,脚穿皮鞋或胶鞋。你看咱们中国军队,有布鞋穿就不错了。日军弹药足,机枪、火炮都比中国军队多。日军的三八式步枪,比我们用的汉阳造步枪长,装上刺刀有一人那么高,打得远。再一个是训练好。日军经常搞演习,还有武士道精神。日本鬼子也能吃苦,也不怕死,很能打。”“那咱们这些人,能打多少小鬼子?”“以咱们这百十人讲,能打鬼子十个二十个就不错了。”“差那么远?”“对。要不国军一打就跑,差得太远。当然国军里也有能打仗的队伍,关键还要看军官。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吃菜,吃菜。”石木林道。“你们这鱼做得不错,豆腐也炖出味来了。”
酒过三巡,穆三叶又说;“石木林,这把驳壳枪还给你吧。我看 了一下,枪不错,正宗德国造,3号驳壳枪,我用小了点,还是给你吧,给你媳妇用就行。女孩子,背支小枪就行,她还是副队长呢。我要用,就上日本人那去夺一把来用,弄个大号的驳壳枪。”穆三叶说完便把那支驳壳枪交给了石木林。随后他又说:“你媳妇也是好样的,平时不多说话。我听马铁铲说过,说你媳妇能打过他媳妇。马铁铲说他媳妇就很厉害了,没想到你媳妇更厉害。”石木林笑了笑。“马铁铲还说那一次他跟你比试了一下,真让你给打服了。没想到你年龄不大,本事还不小,后生可畏。”石木林又笑了笑,然后说:“喝酒,喝酒。”穆三叶喝了一口酒后说:“我问你一件小事,你知道这驳壳枪上的枪纲是干什么用的吗?”“不知道,干什么用?”“告诉你,打仗时解开它,套在脖子上用的。尤其是夜间,防止枪掉地下后找不到,明白吗?”“是这样。”“再一个,这驳壳枪你是会用的。你知道咱们中国人平时如何用?”“驳壳枪,斜着打。”石木林这会笑了。“不简单。”穆三叶夸奖道。
穆三叶感觉喝的差不多了,又说:“明天还要训练,不喝了,你这豆腐干我拿着,当咸菜吃。”“穆大哥,给你找个媳妇吧。”石木林满脸是笑地说道。“在哪儿?”“现成的。咱们这有个叫范云的姑娘,我看正合适。”“胡说。党代表说了不准找媳妇,你净出歪点子。我走了。”
1938年3月中旬,交通员送来了中共山东省委和泰安区委的文件。李大柱和严正看过之后,立即下通知要求各小队晚上集合,传达上级的文件。
“开会了。”严正道。他又说:“下面传达几个文件。第一件事,是在我游击大队中组建党支部及批复在我游击大队中发展党员的文件。这里就不念了,会后再传达。第二个文件是一份战报。战报是这样讲的,听好了。在1937年9月24日,我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地区伏击日军坂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的辎重和后卫部队,战斗历时六小时,歼灭日军千余人,击毁日军汽车百余辆,缴获大批武器辎重,这是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仗,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同志们,大家说这样的胜利好不好?”“好。”“对,我们中国人民需要多打一些这样的大胜仗,打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占领中国的梦想。第三个文件是传达八路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是: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是: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我们全体游击队员必须牢记在心,严格执行,不能有半点的含糊。会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由各小队队长抄回去组织学习,认真执行。好,李大队长还有什么事要讲?”“没有了。各小队长把人带回去后,小队正副队长到大队部开会,传达组建党支部的决定。”
等六名正副队长到齐后,严正传达了上级关于组建第一游击大队党支部的决定及批复的党员的名单。穆三叶等六名正副队长全部被发展为中共党员。严正担任党支部书记,李大柱任副书记,三名正队长任支委。在这次支部会上,决定再次派人到泰安至莱芜的公路上,勘查一下相关的地形地貌的情况。这次侦察任务,由李大柱、穆三叶、贾金贵和石木林四人共同负责。
第三天上午李大柱等一行人到达了由穆三叶选定的伏击地点后,认真地查看了那个地方,同意把伏击地点放在这里。同时在侦察中他们还发现,日军在占领泰安、莱芜两地后,因未受到任何的攻击,日军汽车在往来两地的公路上毫无戒备,十分松懈。日军一般是以一辆或两辆汽车往来于两地间。因山区土公路路面较差,日军的汽车行驰速度较慢,是一个容易打击的目标。
当他们一行人回到驻地后,李大柱、严正再次召开了有各小队正副队长参加的会议。在会上决定在次日清晨出发,赶往伏击地点。
很快,第一游击大队按照预定的计划,在第五天的早上出发了。经过长徒跋涉后,全大队到达了伏击地点。在这里,李大柱按穆三叶的意见,选派了二十名战士在野坟地里设伏,同时由石木林带领二十名战士,到公路南一个长满草丛小树的高地上设伏。其余人员则在距伏击点较远处埋伏下来。穆三叶随后强调说:“没有命令,任何人不准开枪。”之后他又单独向石木林交待了几句话。
一天一夜过去了,公路上除了有少量的行人外,没有日军的汽车经过,新的一天开始了。
天开始发亮,第一游击大队的战士们简单的吃了点早饭后,再次进入了伏击阵地。
天大亮了,鸟儿在树上欢快的鸣叫,在路南一片洼地的水塘里,几只小野鸭在水面上来回游荡,太阳从山那边升起。
上午十点多钟,从泰安方向开来了两辆大汽车。远远望去,只见日军在第一辆汽车上架设了轻机枪,枪口朝天,日军显得非常的懈怠。石木林对身边埋伏的战士们轻声道:“我不打,任何人都不准开枪。”
日军的汽车开近了,野坟地那边枪声突然响起。那挺捷克式轻机枪,第一次在对日作战中叫响。“哒……”子弹飞快地朝日军汽车上的鬼子扫去。日军的两辆汽车上,只有十余名的士兵,在这一阵密集的枪响之后,多数鬼子被击毙。两辆汽车一前一后停在了公路旁。没被击中的日军士兵迅速地从汽车上跳下,藏到汽车的南边,朝公路北侧开枪射击。野坟地里的枪声停了下来,石木林见状喊了一声:“打!”
高地上立即响起了一片枪声,多名鬼子士兵被打倒在地上。“冲啊!”石木林率先冲下了高地,朝日军汽车方向冲去。
“冲啊!”“冲啊!”游击队员们冲出了阵地。汽车旁两名被子弹击伤的鬼子士兵,举起了步枪朝冲上前来的八路军开枪射击。石木林与战士们奋勇上前挥刀砍去,将两个鬼子士兵砍倒在地上。
“冲啊!”野坟地里的战士们在严正、李大柱的带领下也冲上了公路。
“把毛驴拉过来,能带的东西尽量带,带不了的放火烧掉。”李大柱道。
石木林上车后发现车上除装有弹药等物品外,在一条麻袋里还装了四支驳壳枪。
“发财了。”石木林举起那条麻袋在喊道。李大柱等人接过麻袋去看了一下,也说道:“发财了。”随后严正道:“穆队长,贾队长,石木林,你们三人每人一支驳壳枪, 剩下的那支,让李大队长先拿着,其他人搬东西。”
战士们兴高采烈,每个人身上都装满了子弹、手榴弹,没背枪的战士肩上都扛上了粮食。战前大队特地带来了十余匹小毛驴来,也都让它们驮满弹药等物品。穆三叶背上了驳壳枪,他还把日军那挺轻机枪也扛在了肩上。穆三叶对缴获到日军这种轻机枪感到非常的高兴。在撤走之前,游击队一把火点燃了日军的汽车,熊熊大火冲天而起。
等回到上青石村后,李大柱、严正与大家一起清点了一下缴获的武器弹药。计有三八式步枪八支,轻机枪一起,日造南部十四式手枪一支,驳壳枪四支,指挥刀一把,刺刀八把及大量的三八式机步枪子弹、日式手榴弹、伪军军服和一些粮食。陈小月等人从汽车上背回来一些军用药品。
大山谷里,各村的老百姓听说游击队打了胜仗,都往上青石村赶去,他们要亲眼看一看日本鬼子装备的武器。上青石村的人群,川流不息。
“打了小鬼子啦,打了小鬼子啦。”老百姓们兴高采烈地喊道。
各村的农会、妇救会纷纷前来慰问战士们,各小队的驻地都非常的热闹。
部队回来后休息了一天,这天上午李大柱、严正又把各小队队长叫了去,研究使用日军武器的问题。
等人到齐后,李大柱说:“今天咱们研究一下日军的武器如何使用。我们在座的,只有穆三叶同志最有发言权,下面就请穆队长讲一下。”“好,我来讲。都知道我在东北军干过,那时在奉天时,鬼子经常在我们军营附近演习,向我们展示他们武器准备的优越性,这些东西我都见过。日本人造的这些武器都非常的精致。你们看这三八枪,这枪第一长,第二钢材好,比起国民党造的枪和东北军造的枪,好出一大块。这三八枪一大特点是枪长、刺刀长,合起来有一个大人高。这叫一寸长、一寸强。日军的这种枪还有一个特点是打得远、打得准,穿透性好,口径还小,士兵可以多带子弹。你们看小鬼子的轻机枪,它有一个特点就是枪托向一侧歪,我们叫它‘歪把子机枪。’这枪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是枪上没有弹匣。你们看这里有一个漏斗,把子弹装进去,枪一响子弹就往枪膛里走,这一点与捷克式机枪不同。你们看这日造的手榴弹,也与我们用的木柄手榴弹不同。它没有木柄,像个甜瓜,我们称之为‘瓜’式手榴弹。拿着它,在石头上或砖头上磕一下,解锁保险,扔出去就炸。总之,日军装备的武器比国军装备的武器好,步枪长,有利于拼刺刀。”
屋里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听讲。严正说:“这些东西,一会咱们去试一试,学会如何用。再一个,这机枪交给哪个小队用?”“我看就交给二小队吧。一小队有一挺机枪了,三小队的人太小没法用。”穆三叶道。“好,贾队长,你看交给谁使用?”严正问道。“我看让副队长丁晓青扛着吧。副射手是否可以让杨山鹊来当?”“杨山鹊?就是那个俘虏的机枪手?”李大柱道。“对,我看他人还老实,先让他跟着干干,不行时再换。”“行。既然我们收下了他,可以让他表现表现,给他一个机会。”李大柱同意道。“我们还需要制作一部分与三八枪一样长的木枪,用来练习如何对付三八枪。”穆三叶道。“好。那就让木匠同志想想办法,再做一部分长木枪,需要什么只管讲。”严正道。“另外还有这些日军用的背包,我看了一下,可能和医生用的物品有关。”李大柱道。穆三叶看了一下后说:“这些东西,都是军队卫生员用的,叫卫生箱。这个叫绷带,这叫棉纱,这是药棉,都是治疗伤口用的东西。这是消炎粉,这是紫药水,这是碘酒。这个小盒子?有汉字,请党代表看看。日本文字中用了许多的汉字,一般大体也能看个差不多。”“一会我看看。这些东西我看就交给陈小月吧,以后还要组织几个人,学习使用这些物品。咱们以后打仗,一定会有许多伤员,救治就是一个大问题。这些药不算多,还可以找找村里采药的村民,向他们学习用草药治伤。”
会后石木林学习了一下日军轻机枪的使用方法后有了一点感觉,知道如何用日军的歪把子机枪了。他认为,自己现在需要解决的是如何用大刀来对抗日军的三八式步枪。过去研究的方法,现在仍然可以用,只是需要用长木枪试一试。石木林到孙大钟那里拿了几支刚做好的长木枪回到了三小队的驻地。
吃过午饭,休息了一段时间后,石木林与陈小月站在了院子里。陈小月大声说:“三小队,集合。”
三小队的战士迅速从屋内跑了出来,列队站好。“现在点名。”陈小月拿出了名册,又说道:“谭花。”“到。”“谭矿。”“到。”“马春冬。”“到。”“李山。”“到。”“张小三。”“到。”“吕沈见。”“到。”“宋一海。”“到。”“王雷。”“到。”“范云。”“到。”“朱进莲。”“到。”“周树强。”“到。”“报告队长,全队到齐。”陈小月向石木林报告道。“好。同志们,大家的刀枪练得怎么样了?”“很好。”“今天把大家集合起来,是因为我们有了鬼子的三八枪。上午,我拿来了几支以三八枪为样枪做的长木枪。从今天起,我们就以这种木枪来练习刀对枪。过去我们已经练了一段时间的刀对枪,大家也基本掌握了。今天,就先以木刀对木枪进行练习,之后,我们还要单练刀术和枪术。枪术即是用长矛枪刺杀草人。”“明白。”众人答道。“现在,我和陈小月先对练一下,大家看看。”石木林说完,拿起了一支木枪,陈小月则拿起了一把木刀。
“看着。”石木林准备好了,又喊道:“突刺!”陈小月立即用木刀从右侧横扫过去,只听“啪”的一声响,木枪被木刀拍了出去。随即陈小月手中的木刀往回略微一撤,瞬间沿着枪身砍了过来。石木林只好放开握枪的左手,陈小月手中的木刀快速往身后转去,再次砍了过来,石木林只好丢掉木枪向一旁跳去。这三刀,陈小月一气呵成。
“看好了,这三刀,先用长木枪练练。我们所用的钢刀,比年长的战士要轻一些,但长短一致,木刀练好了,还要继续练钢刀。前些天我看谭矿练钢刀时的动作有一些飘。从明天起,要加上力量练习,要多练手劲、腰力、腿力,这样一旦交起手来,你才能赢。明白吗?”“明白!”众人道。“步枪的射击训练,长矛枪的刺杀训练,都要加强,手枪也可以练,晚上练。”“是!”战士们答道。
等队伍解散之后,陈小月轻声说:“咱们训练时,村里的半大孩子常来看训练。”“农闲了,他们也都有时间。”
很快,小战士们两个一对,两个一对练开了。
“石队长。”有个女孩在喊石木林。“噢,是胡向菊,有事吗?”“我请你和小月姐姐吃苹果。”她笑笑说,手里果然拿了几个苹果。“胡小妹,我们游击队有纪律,不准拿群众一针一线。”“那我也参加你们队伍呢,就不算拿群众的针线啦。”“可你还没参加呢。”“我今天就想参加。”“现在你们家,你是最大的,你爹娘不在了,你爷爷奶奶同意吗?”“我跟我爷爷说过,他没意见。”“那还是不行。”“为什么?”“你就拿这么两个苹果,我和小月吃,别人都看着,那还行?”石木林开玩笑地说道。“那我再回家拿。”“那也不行,你爷爷奶奶要拿它们卖钱的。”“没法卖了,山外城里进了鬼子,去城里苹果总被鬼子抢了去。”胡向菊说到这里心里就有气,她见石木林不再说话,马上拉着弟妹们走了,其余围观的孩子也都散了。
“小月,党代表让你组织几个人学习救护的事,你办了没有?”“我想让谭花、朱进莲几个人先练练,然后再从各队选几个战士来学习包扎。我还去找过村里的采药工,他给了一些草药,说是能治刀伤和枪伤。”“那好,抓紧办。”
到了晚上,胡向菊和弟弟胡阳刚提了一大篮子的红苹果来到了三小队的驻地,她一进门便说:“石队长,小月姐,我给你们送苹果来了,快吃吧,可甜呢。”“你是让我犯纪律。”“不犯纪律,我今天就参加你们队伍。”“你这个小丫头。”“哼,你比我也大不了几岁。”“你还挺厉害。小月,你看收不收她?”陈小月只是笑。“好吧,我马上去大队长那里,给你报上名。对了,你今年几岁了?”“十五岁了,也给我弟弟报上名,他叫胡阳刚。”
石木林起身往外走,三小队的小战士们见有人送来了苹果,早就等不及了,见队长往外走便一哄而上拿起苹果来就吃,还不住地说:“好吃,真甜。”
“小月,你给胡向菊拿点钱,老百姓的东西不能白吃。”石木林边走边说道。
【编者按】烽火淬炼中,一群年轻的游击队员如“小荷露尖”,在抗日烽火里初显锋芒。从红石村击退抢粮的保安团,缴获枪支壮大队伍,到泰安公路伏击日军初尝胜果,石木林、陈小月们以青涩却坚定的身影,诠释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毅。练兵、学枪、守纪律,他们在战火中快速成长,既带着少年人的鲜活,更透着革命者的硬核——这抹破土而出的锐气,恰是民族抗战最蓬勃的生机。编辑:李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