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家乡篇(59)儿子首次与我同住宿舍
(59)儿子首次与我同住宿舍
1992年初夏,山西老乡来北京出差顺便把我儿子带来到工作单位。刚刚接触时,儿子略显生疏,经过短时间内的拘谨,便从腼腆害羞渐渐地活跃起来……
由于,这一年家属随军的指标下来了,单位领导前期就预分配了4号楼的两间居民住房。但是正式随军前还是居住在干部单身平房宿舍。于是在这里还有我居住的床位。记得带儿子第一次去宿舍时,他看见每个人的床铺上方如豆腐块状的军被时,竟然非常的喜欢开心。与叔叔们的交流也没有刚见面时的拘束的感觉,只是他的山西口音时不时引起大家的欢笑声……
在单身宿舍居住到第二天早上,随着军号声响起(那个时候各驻京各军兵种试行听军号声作息),儿子便利索地穿好衣服起床,并有模有样地试着学叔叔们叠被子,整理内务。在平房居住的时间里,我的被子也是他来叠的,并且把他的鞋子和我的鞋子摆放整齐。干起活来,有点“小士兵”的感觉!
在正式随军转学后,在班级学习也是处前十名,而且经常受到班主任庞老师的电话表扬。也曾是年级体育特长生和地理课代表。儿子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长足进步,令我们感到欣慰!时至今天,在生活中,在工作中,这个早年的“小士兵”都真实地具有了军人的气息和精神。无论办什么事情,总会一事当先,先替别人着想与打算。自己总是默默地承担排除不为人知的困难。
【编者按】第二篇第五十九节写主人公的儿子首次与他同住宿舍的亲子经历。培养了孩子的军人气质,养成军队的优良作风,具有了军人的特有精神。主人公儿子小时候的军营经历,对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受益匪浅。不仅使得孩子养成了遵守纪律的习惯,而且还促使孩子默默地展示了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胆略、勇气和坚强的意志,更让孩子养成了责任心和使命感,足以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让孩子从小就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具备了自我约束的能力。主人公的后代在军队这个百炼成钢的大学校里,还养成了哪些方面军人气质和精神呢?借此对他们的未来又有什么影响呢?期待中!倾情推荐阅读赏析!热烈欢迎文友积极踊跃赏析跟读!编辑:攀登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