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八为某新闻图片画报社正名2

作者: 永安之子 点击:697 发表:2021-10-29 11:44:39 闪星:4

八为某新闻图片画报社正名——政策主张的又一次验证2

2《改革,不能割断历史,不是卸磨杀驴》(1)


  ⑴42年坎坷历程和悲凉晚景

  四十二年前的二月的一天,在某某礼堂小会议室里,某某D委主要领导人W某某、W某某、L某某、E某某等同志集体议决:创办某某画报,所需经费由某财政全额拨款。

  初期的某某画报社,共有15人。他们立志把青春年华献给某某画报宣传事业的慷慨精神,由下例可见一斑:为了执行D委书记W某某关于“第一本画报上一定要有柳州钢铁厂的镜头”的指示,摄影记者和某某艺术学院美术教师连夜冒雨赶赴柳州,拍摄出钢和浇铸钢锭照片。没有彩色胶卷,便请美术老师现场记录颜色,回邕后再把黑白照片着色制版。

  1971年7月,《某某画报》试刊号向全国发行,成为继《人民画报》和《解放军画报》之后的全国第三本画报。文化部发来专电表示祝贺和表彰。

  创刊以来,某某画报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在全国和中南、西南画报评比中,先后获得200多个奖项。

  以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奉献某某画报宣传事业的画报人,在把自己的命运同某某画报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实践中,经历了几十年风风雨雨,尝遍了种种酸甜苦辣。

  1976年8月,根据上级关于新闻单位归口管理的指示,某某画报社拨归某某日报社主管,经费由某某日报社拨付。

  1980年6月,经某D委书记办公会议研究,同意某某画报社和某某新闻图片社合并,定名W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经费仍由某某日报拨付。

  1982年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开始开展彩色照片冲洗扩印、广告服务、广告挂历、广告画册、新闻图片发行和印刷业务等经营项目。一度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全社职工由35人激增到113人,增加3.2倍。

  1988年 月,某某日报社宣布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为“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单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参与创办某某画报的编辑、记者逐渐退休。退休后他们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命运呢: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冲洗扩印、广告挂历、新闻图片发行和印刷业务等经营项目一个接一个地宣告停办。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陷于入不敷出的困境。

  1998年3月18日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在给某D委宣传部的“关于申请在税后返还资金给予《某某画报》补贴的请示报告”称:“本社陷入负债365万元的困境”;

  从2001年起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被迫取消职工的公费医疗待遇。2010年,某某日报社以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借钱给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的方式,实施《画报社离退休职工医药费支付办法》;

  自2004年以来,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进入无力给退休人员发1分钱的艰难时期。当年,退休人员三个月领不到生活费。从那时开始,某某日报社借钱给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发放退休人员生活费。历年借款数为:

  2004年,96万;

  2005年,139万;

  2006年,103万;

  2007年,152万;

  2008年,145.6万;

  2009年,182.7万;

  2010年,170万;

  2011年,190万;

  2012年,249万。

  累计:1427.3万元,此数只是生活费的借款,医药费的借款不在其内。

  1427.3万元债款意味着什么?

  第一,平均每人欠款19.267万元。

  第二,退休费是退休人员的唯一生活来源。如果某某日报社停止借款,那么,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60多位退休老人将无法生存。

  第三,借钱是要还的。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九年发不出退休金。多数退休者已经七八十岁。他们有偿还能力吗?父债子还的忧虑和负疚感使退休老人片刻难安。

  ⑵ 谁来救救我们

  以1988年为界,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的42年,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若问从两个阶段酸甜苦辣中走过来的退休老人有何体验,答案是:不缺锦上添花,难求雪中送炭。

  前一句指的是,1988年之前,有稳定、可靠的经费来源,职工热情高涨,画报编辑出版发行业务开展得有声有色,各个方面的关心、表扬、支持和鼓励纷至沓来。例如:

  19 年 月 日,D委书记某某题字:

  19 年 月 日,ZF主席书某某题字:

  19 年 月 日,D委书记某某题字:

  19 年 月 日,ZF主席某某题字:

  19 年 月 日,D委书记某某题字,

  ……

  80年代末期之后,在逐步深化的改革中,由于受到体制和传统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和管理观念等客观的和主观的因素的束缚和影响,竞争能力先天不足的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每况愈下,越来越深地陷入经费困难的泥淖,直至连退休费和医药费都断了来源。在经费来源问题上,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与自己的主管部门某某日报社之间发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多年来,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离退休人员多次向上级D委、ZF有关部门及上级D委主要领导人申诉:

  2007年8月20日,申诉题目是:《关于恳求按政策规定增加退休金,解决医药费问题的请求报告》;

  2012年8月20日,申诉题目是:《尊重历史,实事求是——要求广西日报社落实桂人社发[2011]191号文件的报告》;

  2013年1月3日,写给某某书记的申诉信以发自内心的悲郁语言呼吁:“想不到,我们这60多个离退休干部职工竟然成了无人过问的弃儿,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然而,所有的申诉全都石沉大海。

  面对严酷的现实,走投无路的人们深感世态炎凉,悲郁难平:难道上级就这样冷漠地看着我们这些在本职岗位上为国家默默工作了几十年的老人,老无所养,老无所医,背负沉重的债务包袱和心理包袱,走向穷途末路吗?(未完待续)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四十二年前,某某D委的几位主要领导集体议决,创办某某画报,所需经费由某财政全额拨款。1976年8月,根据上级关于新闻单位归口管理的指示,某某画报社拨归某某日报社主管,经费由某某日报社拨付。1980年6月,经某D委书记办公会议研究,同意某某画报社和某某新闻图片社合并,定名W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经费仍由某某日报拨付。1988年 月,某某日报社宣布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为“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单位。自2004年至2012年9年时间里,某某日报社借钱给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发放退休人员生活费累计1427.3万元,此数只是生活费的借款,医药费的借款不在其内。这1427.3万元债款意味着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60多位退休老人既无法生存,又将面临着父债子还的状况。多年来,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离退休人员多次向上级D委、ZF有关部门及上级D委主要领导人申诉,然而,所有的申诉全都石沉大海。他们面临的是老无所养,老无所医,还要背负沉重的债务包袱和心理包袱,谁来能拯救他们?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