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碗 第二十二章

作者: 高山大海 点击:807 发表:2021-10-28 21:04:21 闪星:0

杨光的奶奶去世早,爷爷一直一个人生活。钟玛生下杨光之后刚满月,还没带过一天,就被爷爷抱回家。爷爷一手把杨光带大,如同一截幼芽被掰断,嫁接在一棵斑痕累累的老树上。爷爷虽然也和爸爸一样矮小,但是爷爷越矮小越凶悍,越矮小越和蔼可亲。爸爸越矮小越委琐越无能,越居高临下。妈妈越高大,越强健挺拔。杨光一周岁时,缠着爷爷给他讲故事。爷爷讲的第一个故事,是安徒生的童话《坚定的锡兵》。杨光以为,爸爸是那个缺了一条腿的锡兵,妈妈是被锡兵痴心爱上的美丽舞蹈家。这让他有了负罪感,以为自己才是那个把锡兵扔进火里的孩子,连累美丽的舞蹈家妈妈也被风吹进火炉。爷爷每次倒炉灰,他都要跟出去,在炉灰里翻找,以为能找到锡兵熔化后变成的锡心,还有小小舞蹈家被烧成的焦碳。炉灰里什么都没有,让他放了心。他不明白,为什么别的爸爸妈妈都替孩子操心,自己却要为爸爸妈妈担惊受怕。

爷爷对杨光的教育很严厉,胜过童话中的“严寒老人”。爷爷常说“哭不死孩子饿不死狗”,让严寒把他冻透再给他温暖,饿的哭哑嗓子再让他吃饭。爷爷天天重复“严寒老人”的话:“自己不动手,什么都不会自来。不劳动,什么也得不到。”他蹒跚学步时跌得鼻青眼肿,坐在地上大哭。爷爷不抱一抱他哄一哄他,还用手里的竹棍抽他。他害怕那根竹棍,再跌倒了赶紧爬起来,所以比同龄的孩子走路早。爷爷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有人教会一只小狗数数和计算应用题。爷爷不信一个一周岁的幼儿,还不如一条八个月大的狗。爷爷以那人训练小狗的方法,教他写字、数数、算算术。三个月之后,他就能数一百个数,会做二十位数之内的算术题,还能识好多字。爷爷还教他写字、朗读,写作文。  

杨光三周岁时,学完了小学全部课程。爷爷带他到辖区小学找校长,要求入学。校长先对他进行考试,语文、算术都是八十五分以上。校长看了户口,怀疑爷爷造假:“这是你孙子的户口吗?他到底几岁?”爷爷不和校长解释,含糊其词地说:“你看他像几岁,他就是几岁。”校长怕失去好学苗,对爷爷说:“你去派出所开个证明,回来我就收他入学。”爷爷和爸爸一样,正接受派出所的监管,根本开不出证明。校长十分惋惜,只接收杨光为该校的荣誉学生。为了不影响孩子前途和以后更大的发展,校长还破例为他颁发了正式小学毕业证书。

杨光受到莫大鼓舞,学习更加刻苦。爷爷为他确定的标准越来越高,要求更加严格。爷爷还把他当成敢死队队员进行训练,不知道培养他将来做什么。爷爷的教育体制、理念、学习方法和训练方法,都靠手里的竹棍实施完成。除了学习,爷爷更注重训练他的体能,为他做了小哑铃小杠铃,天天练习臂力,在他腿上绑了沙袋子,监督他连续不断地跳台阶。爷爷制定了严格标准,他身体长多重,就得举起多重的杠铃;长多高,必须跳过多高的横杆。爷爷在墙上钉了千层纸,让他每天用拳头不停击打,直至打烂打透。爷爷在一个坛子里装满绿豆,让他伸直双手交替猛插,直到把绿豆插成豆粉。爷爷在院子里的枣树上,挂了一圈沙袋子,让他站在中间拳打脚踢,让沙袋子不得靠身。这还不行,还得将所有的沙袋子打漏。他哪一项训练科目达不到标准,爷爷就用手里的竹棍和他说话。

在对杨光的道德品行教育上,爷爷的方法更直接。爷爷说,做男人就要做个大男人。大男人不应该把自己当成孩子,也不应该把自己当成老人。大男人不应该把自己当成活人,也不应该把自己当成死人。大男人各方面都得优秀,要有知识,有体魄,有担当。大男人眼睛里没有困难,没有痛苦,更没有生死。大男人要为天下穷人所想、所做、所活。大男人活得累活得苦,一辈子都不得闲不得舒服。古今中外,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大男人。大男人都成功在人格操守上,对弱者的体悯上,对侵略者的无所畏惧上,大多败在金钱和美女上……不管他能不能听懂,爷爷喋喋不休地向他讲述。爷爷在两个大玻璃瓶子里养了毒蛇,分别放进美女图片和钱。每天,爷爷都让他伸手去抓瓶子里的美女图片和钱。他多次被毒蛇咬伤,有一次差点中毒而死……大男人做什么事情,都要以死亡做底线。

爷爷说:不会游泳的男人,也不配做大男人。别看许多男人在江河湖海里淹不死,甚至横渡什么大江大河和海峡,也不等于会游泳,杨光不明白,大男人怎样才算会游泳,游泳为什么如此重要。他两岁时,爷爷就带他到郊外大河里学游泳,说为他请了两个老师。到了河边,爷爷告诉他,第一个老师是他自己。爷爷让他脱光衣服,像赶鸭子一样往水里赶。他哭嚎着往岸上跑,被爷爷用竹棍抽回去。他好几次被水淹得死过去,爷爷把他捞上来,提起双脚控水救活,然后又扔进水里。他熟悉水性后,爷爷为他请来第二个老师,让他模仿青蛙如何游泳。

杨光刻苦练习,很快学会了游泳。他再进到水里,和小青蛙一样自由地游来游去。那天刮九级大风,爷爷也不放假,和他顶着大风来到河边。河面波浪滔天,人在岸边站不住脚。一团团泡沫被大风吹得飞起来,落到远处的树梢上。爷爷说考试开始,一把将他推进河里,头也不回地走了。他在狂风巨浪里横渡几个来回上岸,一路唱着歌儿回到家里。爷爷只是脸上露出笑容,连连摇头,说这也算不上会游泳。真正会游泳的大男人,不但战胜任何风浪,还不分季节,在水里和陆地上一样自由。从夏天开始,杨光一直游到河水结冰,直到大河封冻,他才结束了冬泳。爷爷还是摇头,笑着对他说,人要被埋进矿井里,靠喝尿吃煤炭也可以活下来。人要是被困在水下,该如何求生?杨光摸不着头脑,感到这辈子也学不会游泳了。爷爷说,你只差半步就学会了,走吧,和我一起刨鱼去。

杨光背着冰镩子、铁锹、提网、干粮等,和爷爷来到来回跑汽车的冰面上。

爷爷个矮腿短,步子有数。他两步一米,量出整整八十步。爷孙俩轮流镩冰,在冰面上镩出两座相距四十米的冰窟窿。三尺厚的冰层下,是黑魆魆的河水,向外冒着腾腾热汽。他和爷爷把网张开,顺冰窟窿沉到河底。不一会儿,就有鱼聚拢过来,露出嘴巴唼喋。爷孙俩用力一提网杆,把鱼兜上冰面。眨眼工夫,那些扭动的鱼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冻鱼。他和爷爷刨了几十斤鱼,装了满满两网兜。他自告奋勇地挑起网兜,刚要上岸,被爷爷拦住。爷爷把一网兜鱼拖到第一座冰窟窿旁边,一下扔进去。杨光明白了爷爷的良苦用心,二话不说脱光棉衣。他赤条条地跑上岸上,在雪堆里不住翻滚,直到身体发红。他跑到第二座冰窟窿旁边,一个猛子扎进去。他在冰底下潜游到第一座冰窟窿下面,抓住网纲露出头。爷爷只拽上网兜,没理他,把网兜拖走扔进第二座冰窟窿里。他猛吸一口气,又潜下水底。又经过一番奋力潜游,终于在第二座冰窟窿水面露出头。他吸足一口气,又一次潜下水底。当他朝爷爷递上网纲,连冻带憋带累,都快喘不过气了。

爷爷看都不看他一眼,又把网兜拖走扔进第一座冰窟窿。杨光已经耗尽力气,爷爷不把他捞上来,就得活活冻死。他明白,此时除了潜泳、捞网兜,什么都救不了他。他猛喘几口气又猛吸一口气,一头扎进水底。他潜到一半就没劲了,无法控制身体上浮,只得仰面朝天,被河水紧紧地挤压在冰层下等死。

看孙子没上来,爷爷着急了。他侥幸地以为,孙子在水面露出鼻孔吓唬他。他跑了几个来回,两座冰窟窿里都没有孙子的影子!他用长网杆在冰窟窿里探着,第一座冰窟窿里仍是那兜子鱼,第二座冰窟窿里是坚实的河床。孙子一定被冰面吸住,活活憋死了!比严冬还冷酷比花岗岩还稳重的爷爷,再也沉不住气了!他用冰镩子在冰面上乱凿一通,绝望地哀号:“孙子,是我害了你呀……”

在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中,爷爷既是四十位敢死队员中的其中之一,也是幸存的三个队员中的其中之一。爷爷个子矮小目标也小,身体灵活会躲子弹。他狩猎出身枪打得准,他会杀猪精通刀术。爷爷用不惯大刀,只用马刀。短兵相接肉搏时,爷爷影子一样贴近敌人,用锋利的马刀朝敌人的下体一捅一旋,顿时就为日本鬼子净了身。爷爷刀下的鬼子,没有一个是死的,也没有一个是完整的,都是鬼哭狼嚎活活疼死的。可笑的是,毫无人性的日本鬼子,竟称爷爷是“没有人性的支那矮鬼”。不管在哪支军队中服役,不管和本国人打仗还是和日本人、美国人交手,爷爷都是特殊兵种,不是侦察兵就是敢死队员。敢死队员有来无回,从未被列入正规部队战斗序列,爷爷的罪名也是:伪造军籍。爷爷后来酷爱音乐,和他的侦察兵经历有很大关系。

侦察兵善于夜间行动,练就了爷爷超常的“听觉”。当年在战场上,哪怕双方阵地上的枪炮声响成一锅粥,他也能准确判断对方各火力点的具体位置、火力配备、各种武器的口径和数量、是抵近射击还是火力延伸。自从离开战场听不到枪炮声,爷爷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都产生了“视错”。在一派祥和令人窒息的和平环境中,只有音乐才能让爷爷回到你死我活的战斗岁月。因此,爷爷喜欢上了音乐。爷爷欣赏音乐时,以紧闭双眼代替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把“乐场”想象成敌我双方殊死拼杀的战场。战场上的每一次火力侦察,对爷爷来说都是一次生与死的“视听练耳”。战斗的成败和战友们的生死存亡,完全依赖于他的“相对听觉”和“绝对听觉”。乍开始接触音乐时,爷爷异常兴奋的心情,好比重新入伍又参加了敢死队。他做为向敌后穿插的尖兵,颇费一番周折才能进入音乐意境。为了把自己和音乐融为一体,他把打击乐当作重炮群,把低音部当作大口径武器,把中音部当成轻重机枪阵地和火力点,高音部就是密集的步枪和冲锋枪火力。爷爷和熟悉各种武器和战略战术一样,不管欣赏民乐、西洋乐、交响乐、现代音乐还是古典音乐,马上能辨清其中的“调性关系”和复杂的“重叠”。那排山倒海般的“主调音乐”,是战略上的主攻,“标题音乐”是声东击西的佯攻,“纯音乐”是正规军与合成军,“外声部”是增援部队,“内声部”是预备队。他最后确定的“不同和弦”的“旋律位置”,是敌方的最高指挥枢纽。

几十年后,有人写文章追忆爷爷的音乐天赋,将他与一位弱智的音乐指挥家相提并论。这如同用一根木头对比一棵大树,实在风马牛不相及。弱智者能成为音乐指挥家,靠得是本能。爷爷的成功,是高级的战争艺术邂逅于高雅的音乐艺术,最终导致“他乡遇故知”那样的不谋而合。正当生活要变成五线谱时,首席指挥的主调出现了变奏,爷爷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投入监狱。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发掘爷爷音乐天才的伯乐不是人,而是苍蝇!当时,爷爷被关进一座农场服刑改造。盛夏的场区,苍蝇铺天盖地。爷爷打仗是把好手,种庄稼却低能。每当食堂开饭,大批苍蝇蜂拥而上,在饭桌上黑黑地覆盖一层。纱窗挡不住,撒药灭不绝,监管大队长把爷爷调到食堂,让他在开饭时负责驱赶苍蝇。爷爷在饭桌间迂回穿插,双臂不停地挥舞。苍蝇无处可逃,直往他脸上撞。他在驱赶苍蝇过程中,双臂逐渐产生了节奏感和音乐感,就像一位大型交响乐团的音乐指辉。劳改犯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和艺术家,逐渐被爷爷的手势所感染。虽然没有一个乐手没响起一个音节,他们都在欣赏一场无声的交响乐。有人报告监管大队领导,请求在开饭时,播放一部著名的交响乐。场领导研究之后,同意了犯人们的请求。

那天中午,爷爷早早来到食堂,守护饭桌上的窝窝头和白菜汤。门帘一打开,苍蝇趁机随臭老九们一起进来,马上将饭桌占领。广播里骤然响起雄壮的交响乐,爷爷驱赶苍蝇的手势,立刻随上了音乐节奏。在音乐伴奏下,他的手势生动凌厉,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片片苍蝇不知所措,纷纷飞离桌面,为犯人们让出就餐空间。犯人们虽然饥肠辘辘,都被爷爷指挥的风采所震撼,没有一个人坐下动筷子。他们全体肃立在饭桌旁,进入音乐意境。激越的旋律,把爷爷带进枪林弹雨的战场。敌人的火力点喷射着火舌,炮弹在四周爆炸,一群群穷凶极恶的敌人轮番冲上来。爷爷的手势,变成弹无虚发的狙击步枪、狂风扫落叶般的机关枪,怒吼的大炮,投向敌人的手榴弹,劈向敌人脑袋的大刀。充当指挥棒那根筷子,变成爷爷手中的马刀,每一划每一点每一挑每一剜,地上不断落下开肠破肚的苍蝇。在爷爷的指挥下,激越的旋律变成千军万马、红旗的海洋、正义的呐喊,杀敌的战场,弘扬正气的辉煌乐章!臭老九们忘记吃饭,都在饱食精神大餐。音乐播放完,仍没有人动筷子。雷鸣般的掌声,将残余的苍蝇吓懵,顺门缝钻出去逃命。

那一年,农场举行建场十年大庆,请专业乐团前来演出。

俱乐部里,狡猾的大苍蝇落上天棚,伪装成一排排钉子帽。机灵的小苍蝇落在乐谱上,冒充三十二分音符或者十六分音符。乐手们真假难辨,不时将曲子演奏得跑调。苍蝇们只害怕爷爷马刀一样的筷子,根本不害怕乐团指挥那根浪漫的指挥棒,轮番向乐队发起进攻。大队领导让爷爷站在乐队旁边,拿筷子驱赶苍蝇。苍蝇们顿时惊恐万状,有的伏上天棚有的钻进角落。许多乐手又看走了眼,把爷爷手里的筷子当成指挥棒,将一部主题鲜明的交响乐演奏得不伦不类。

那天,农场招待乐团的美味是豆腐脑,乐团指挥一连喝了八大碗。乐队一乱,他的肠胃功能也随即紊乱。乐手们将旋律演奏得一团糟,他的排泄系统却完成了一泻千里的华彩。指挥逃往后台,乐手们仍未停止演奏。一群小苍蝇趁机从角落里飞出来,在乐队上空盘旋。爷爷的筷子追随小苍蝇们的航迹,或作舒缓的拦截,或作浪漫的挑逗,或作威猛的吓阻。不知不觉,乐手们都理解了爷爷的手势。他们随着主题的发展、模进、重复、对比、展开,演奏一场精彩的《苍蝇圆舞曲》。飞累了的小苍蝇们回到天棚休息,爷爷站在那里仿佛睡着了。雷鸣般的掌声惊醒了爷爷,他还不知道掌声为谁而鸣。苍蝇们被掌声吓得惊慌失措,全朝乐队扑了下来。关键时刻,爷爷站到一把椅子上。他神情自若略一停顿,手中筷子向上一挑。随着一只美丽的绿豆蝇香消玉陨,近百名乐手同时搭弓在弦。一群愤怒的绿豆蝇向乐队冲击,爷爷双肩电击般一抖,左手由上至下扭了个八字麻花劲儿,右手的筷子也完成了一系列蜻蜓点水。顿时,一群昆虫脑浆迸裂。对付凶悍的大苍蝇,他各个击破。对付小股苍蝇,他反复斩劈。当大集群的苍蝇潮水般扑来,他以左手迂回包抄,再配合右手的筷子双管齐下,大、小苍蝇兵败如山倒。乐手们随着爷爷的筷子,演奏或激越、或抒情、或如泣如诉、或昂扬向上、或雷霆万钧般的壮美旋律。乐团被爷爷一根筷子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死苍蝇在舞台上铺展了厚厚一层。最后一只苍蝇从眼前飞过,爷爷用筷子虚晃半圈,从下向下一个优美利索的斩劈。瞬间,一颗灿烂的绿脑袋和身体分离,乐团演奏嘎然而止。

爷爷被平反之后,留在总场场部,做了剧团的音乐指挥。

杨光仰面朝天贴在冰层下,看见蒙胧的阳光隔在冰层外,变成一片浑浊的光斑。冰面上,一个小小的身影绝望地奔跑,“嗵嗵”的脚步声震耳欲聋。“轰轰”的镩冰声,像雷霆般轰鸣。他很快就要憋死了,想哭喊都发不出声。

爷爷悲怆的哀号震撼了百里冰川,杨光的悲壮感动了上苍,只听“咔拉拉”一声气贯长虹的绝响,厚厚的冰面裂开一道半尺宽的冰缝,将大河冰面一横两断!屏气屏到极限的杨光命不该绝,冰缝正好对准他的唇缝。濒死的他只呼吸半口新鲜空气,全身就充满活力。他将身体缩成一团,双脚用力一蹬冰底,瞬间潜到了冰窟窿下面。他连气都没换,从水底抓住网纲猛地露出头,大喊一声:“爷爷!我活了!拿鱼!”爷爷正准备跳进冰窟窿,陪孙子一起喂鱼。孙子那真真切切的喊声,他仿佛刚生出耳朵。冰窟窿里,孙子的脑袋结了缕缕冰陵子,他仿佛刚生出眼睛。他马上恢复冷峻,好象什么事情都没发生,淡淡地说了一句:“孙子,你学会游泳了。”爷爷受到这场惊吓,回家后大病不起,一躺就是半年。

那天,爷爷明白快到大限,让杨光去做四件事:一、本市降下特大暴雨,爷爷让他顺大河徒手漂流,不到海里不许上岸。杨光冒着暴雨来到河边,纵身跳进湍急的大河。他漂流到百里开外,终于进入大海。他在海里游上岸,一路露宿风餐回来。二、他在家没呆一会儿,爷爷让到野兽出没的荒山野岭,呆足一个星期。杨光拿腿就走,在大山里吃野菜、野果、喝山涧水,在大树上搭巢睡觉,一个星期之后回来。三、爷爷让他换上破衣服,带一只搪瓷缸子跪在桥洞子里,陪一位老奶奶要了十天饭。杨光做完三件事,爷爷带他去附近中学,求校长测验孙子的文化知识。杨光的文科知识比数学优秀,尤其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远远超过同龄孩子。他的作文《爷爷教我学游泳》,读起来惊心动魄,充分表达了金石为开的钢铁意志。《乞丐奶奶冻死了》,读起来催人泪下,充分表达了他对穷人和弱者牵肠挂肚的同情和悲悯。《我的童年成人生活》,字行间里无不浸透他的鸿鹄之志、立志为改变穷人命运披肝沥胆的远大抱负。校长感慨地说,随便拿出一篇作文,稍加修改就能获得省、市大奖。在对杨光进行体育测验时,更让体育老师瞠目结舌。如果让杨光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比赛,不知要打破几项记录。

校长问杨光多大,爷爷替孙子回答:“他像多大,他就多大。”校长当即决定,特招杨光到初三快班插班,爷爷谢绝了。校长又追加条件,免除杨光的一切学杂费。爷爷还是摇头,说:“谢谢,我孙子读的是苦难这所学校,你们教不了。”尽管杨光的理科知识有一门不及格,学校仍为他颁发了初中毕业证书。

爷爷快不行了,对杨光交代后事:“孙子,因为你的童年缺少爸爸妈妈关爱,就不该有童年。你爸爸妈妈能做事的时候做不成事,想做事的时候成不了事,爷爷信不过他们。你十岁要当二十岁用,二十岁要当三十岁用。爷爷走了派出所的后门,把你的年龄增加五岁,你自己知道就行了。爷爷没给你留下一分钱一片瓦,以后的生活全靠你自己。你的一生必须要为穷人而活,想推都推不掉。”

爷爷和平常没什么两样,杨光根本不知道爷爷就要离开人世,只是一个劲点头。爷爷嘱咐他,什么事都可以忘,惟有两件事情不能忘。如果忘掉一件,就不配做他的孙子。如果把两件事情都忘掉,就不配做人。这两件事情,是两本终生都要温习的课程。第一件事,爷爷教杨光背诵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话:

嗜杀成性的日军在对中国人比野兽还野兽的大屠杀中,其手段之毒辣残忍、花样之翻新百出,实数世间少有,也是奴隶社会侵略者所无法相比的。对于中国人,日军用机枪步枪打死、刺刀捅死、战刀砍劈、大炮轰死、坦克轧死、放火烧死、吊死绞死、活埋、闷捂而死、一刀刀活割零剜、用水淹死、用狼狗撕咬而死、用毒蛇咬死、把小孩活活撕开或者劈成两半或者摔砸而死等等都是家常便饭。还有例如把几百人用铁丝穿住鼻子或手掌心、锁骨等连起来拖跑而死、用火慢慢烤死、用冷水灌死、用煤油灌进肚子点火烧死、滚灯笼、刀铡、镪水漫身、活活钉死、开膛破肚、肢体分离、饿死冻死、装进麻袋里摔死烧死、把人活埋只露头部,然后用刺刀戳破头皮让血喷射而死、用绞磨机把几十人上百人磨成血肉浆、割生殖器或刺刀捅入阴户而死、活人解剖死、细菌和化学试验死、进行细菌化学战役毒死、把人钉在墙壁上然后刺死、活剥人皮等等。日本人用这种种残忍杀人手段,对中国人都是几十几百成千上万地进行大规模地杀戮和取乐。这种任意虐杀的例子极多极多。

爷爷打开几只大纸箱,里面有纸帽子、大牌子、竹签、刀片、手术刀,各种战旗、战报、袖标、弹头、钢针、马刀、长矛、文件、传单、笔记、地图、木刻、唱片、邮件等。爷爷又打开一个铁盒子,里面装有“甲穗一等嘉禾章”、“华胄荣誉章”、“宝鼎二等勋章”,还有“解放奖章”、“抗美援朝纪念章”、一、二等功证书、战斗英雄证书、“一级国旗勋章”等等。不幸的是,在抗美援朝战争即将结束时,爷爷因为撒了泡尿,稀里糊涂地成为美军俘虏。在被押往台湾途中,他凭机灵和一身过硬本领,一头扎下全速航行的军舰,徒手游回了祖国大陆。更不幸的是,在每次运动中,爷爷都要接受严厉审查、无休止地交代、挨批挨斗,在监狱里度过二十多年……看杨光听得一脸茫然,爷爷不禁喟然长叹。

爷爷说要去看望几个老战友,半个月之后回来,让杨光先回爸爸妈妈家。

杨光走后,爷爷冲了一碗药汤喝下,顿时有了力气。他在院子里挖了座大坑,挪进一口空缸,把那些物品装进缸里,再用水泥封好埋土填平。他昏睡了一天一夜,醒来之后,开始为自己准备后事。他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不怕死人更不怕死。他觉得自己一直活在旅途中,既是个没找到家的孩子,也是个掉队的战士,一直在追赶大部队。只有死后,他才能回家和亲人团聚、归队和战友们重逢。眼下,美国还活着的总统和许多大人物,都亲自为自己的后事设置了繁琐细致的程序。不管他们地位多高、资产多富、创意多新,能为自己准备后事,却不能为自己送终。爷爷就能。他算好时间,给殡仪馆打电话联系灵车。他铺好灵床,布置好灵位,摆上供品,点燃长明灯。他在院子里撒满冥币,把鞭炮、泥盆、包骨灰的红布一一准备好。他确认没有任何遗漏,烧水沐浴,化妆净面,穿好一套珍藏的旧军装。他要体体面面去见亲人和战友,还有敌人。他要把骨灰当成火药,装进一枚自制的炮弹内。他放好给街道的委托书、感谢信和处理后事的全部费用。

爷爷摆好遗像,给人间敬了最后一个军礼。他一口干了壮行酒,把录音机开到最大音量。顿时,嘹亮的冲锋号响彻云天。他点燃鞭炮,向另一个战场发起猛烈冲锋。他迈着正步跨上灵床,躺倒后盖上苫单,像立正一样伸直了身体。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杨光在爷爷近乎残酷的方式的教育和训练下比一般孩子成长得快。读书,则提前就能毕业。爷爷虽然矮小,却是行伍之人。在部队他勇敢机智,养成了不畏困苦的坚毅品质。他把这种优秀品质传给了孙子。推荐阅读。编辑:邵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