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六改革颂歌 4

作者: 永安之子 点击:587 发表:2021-10-08 09:47:32 闪星:4

六改革颂歌  4新一轮教育改革禁止成绩排名的规定,验证了“成绩排名的忧思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社会许多有识之士已经向社会呼吁:不要办重点学校、重点班,不要随意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要搞成绩排名那一套做法。

  本书作者1998年2月发表的《分流社会化与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学根源》一文指出:“改革以来,我国社会对教育界办重点小学和重点中学的做法一直有不同看法。人们认为,用行政手段将同一层次和相同内容的小学和中学,人为地区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并且在师资配置、招生和录取等方面给予不同的待遇,这实际上是公开推行变相的歧视性教育。从后果来看,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因材施教和有利于培养所谓“尖子人才”,但是,同时却人为地在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造成许多矛盾与问题……与办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并行的是中小学普遍实行排名次的做法。大到升学考试,小到期考、段考和测验,都要排名次。一个班的学生,从第一名到倒数第一名,都被毫不留情地在老师中间,同学中间以及自己的和别人的家长中间公开出来。它引起的心理反应无疑是十分强烈的。这种做法不可避免地导致那些在排名次中位列于后的学生,成批成批地产生挫折感和屈辱感。”[1]

1.png

  1993年7月23日,本书作者发表于《南宁晚报》副刊的“遗憾的太阳”(发表时题目被改为“孩子们到底怎么了?”)一文,以小标题“成绩排名的忧思”的形式明确提出:“课堂不是市场。在教育上不存在你学多了,他就学少了的问题,因此学习不需要开展竞争。竞争的结果永远有成功者和失败者。失败者必有淘汰感。成功者也是不稳定的。两者都经常处于焦虑中。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说,学习竞争的害处超过好处。不搞学习竞争也就没必要公布考试分数。教育理论认为,分数是学生的私人数据,应该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无权公布或偷看别人的分数。”[2]

  遗憾的是,28年前,这些观点、意见和建议,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前不久,教育部颁布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中明确提出:学校应当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名誉,保护和培育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在教育管理中不得使用任何贬损、侮辱学生及其家长或者所属特定群体的言行、方式。学校采集学生个人信息,应当告知学生及其家长,并对所获得的学生及其家庭信息负有管理、保密义务,不得毁弃以及非法删除、泄露、公开、买卖。学生的考试成绩等学业信息,应当便利学生本人和家长知晓,但不得公开,不得宣传。教育部门要求,自2021年9月1日起,学校、教师不得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

  这些新规定勾起笔者对28年前所写“成绩排名的忧思”的苦涩的回味,心中的遗憾,难以言表。

  是的,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但是,历史的教训不应忘记。

  28年,人生有多少个28年!

  28年,有多少孩子被剥夺了心理健康的权利!

  60多年前,毛泽东主席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可是,28年,成绩排名的做法制造了多少“遗憾的太阳”!

  历史的遗憾,不应该再继续下去。教育领域的折腾,千万别再重复!

2.png

  注:

  [1]郭念峰编: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函授大学《监管心理咨询与矫正文集——理论、案例和调查研究》,第122-123页

  [2]《南宁晚报》。1993年7月23日,第2版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向社会呼吁:不要办重点学校、重点班,不要随意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要搞成绩排名那一套做法。作者早于1993年就发文指出设立重点学校、重点班,按成绩排名的诸多弊端,遗憾的是,28年前,这些观点、意见和建议,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新一轮教育改革禁止成绩排名的规定,则验证了“成绩排名的忧思”。结尾发出呼吁,引人深思。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