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六 改革颂歌 2

作者: 永安之子 点击:638 发表:2021-10-06 16:12:03 闪星:4

六改革颂歌  2再见吧,中国票证——《南宁晚报》1993年10月3日头版头条


  农业部长刘江最近说,我国已有22个省区取消了粮票,放开了粮价。一、二年内全国将完全取消粮票,圆满完成粮食购销改革重任。

  粮票,这一普及程度差不多可以同人民币相媲美的无价票券,在长达几十年的漫长岁月里,几乎无人不晓,无人不用。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人终于要同这位“老朋友”说一声“拜拜”了。这一巨变是喜,是忧?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当事人与过来人、局内人与局外人的反应。

  关于当事人的反应,《中国妇女报》作了这样的总描述:“从4月1日到5月10日,京、津、沪3300万人告别了粮票和油票,结束了票证时代。市民们很平静地接受了。”但是,在北京,一部分人担心取消粮票“会不会是又一次全面物价上涨的信号?”在天津,放开粮价前后几天,“市场上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抢购风”。

  这些情况表明,当事人的态度是严肃的。此心态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期望与疑虑并存。

  关于过来人的反应,每一个南宁市民都有过亲身体验。两年前,当宣布粮价放开时,不少人忧心忡忡。一时间,家里大缸满,小缸也满,有人还买了大米缸。

  结果如何呢?不过是多吃了几天发霉米罢了。两年来,粮食市场风平浪静,人们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心头的疑团烟消云散了,大米缸变成了碍手碍脚的多余家什。

  局外人是怎样看这件事呢?

  1993年6月15日《今晚报》写道:正当大陆各省纷纷宣布取消粮票之际,香港的票证迷就像集邮那样,千方百计高价收购各省的成套粮票,甚至出现“热炒”趋势。信息通过敏感的神经传到大陆。今日,在南宁市街头做古钱币生意的地摊上,也堂而皇之地出现了“高价收购粮票”的告示。个中奥秘如何?港岛一邮票社老板说,粮票从发行到取消,标志经济从艰难走向富裕的巨变,很有历史意义。

  这种判断对吗?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历史时,眼前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从1937年至1949年,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使物价在12年中上涨85000多倍,人民苦不堪言。新中国成立之后,制止通货膨胀和稳定物价是全国人民的迫切要求。然而,建国初期,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力量还很薄弱,不法资本家凭借手中掌握的资金和物资,囤积居奇,投机倒把,哄抬物价,扰乱了经济生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政府于1951年1月颁布了统购棉纱的决定。两年后又宣布对粮食、植物食油和棉花棉布实行统购统销。从此,粮票、油票、棉花票和布票等票券便开始在全国流行。如同抽烟、喝酒会上瘾、成癖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票证现象逐渐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连锁感染。煤票、汽油票、柴油票、化肥票、肥皂票、自行车票、衣车票、手表票、肉票、糖票、毛线票、香烟票、彩电票……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总之,什么东西紧缺,就有什么票证出现。什么东西供不应求,就有什么票证进入市场。

  就这样,中国悄悄地进入了票证时代,成为票证大国。各种票证不仅名目繁多,而且规格型号众多。有全国通用粮票,也有地方粮票;有不定期限的长效票证,也有“过期作废”的速效性票证;有在各种商品中畅通无阻的通用性购物券,也有只适用于一种商品的“专业票”……在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中,每年究竟有多少机构、多少人、财、物和多少时间从事票证的计划、设计、印制、保管、运输、分发以及监督、检查,这是一个谁也说不清的问题。

  在其初期,票证的使用和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对于治理当时市场的混乱,对于稳定物价和保证供给,起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而且,它在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提供积累上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进入繁荣期以后的票证,其积极作用越来越衰歇,其消极作用愈来愈明显,愈来愈严重。

  首先是财政不堪其负。以粮食为例,1987年全国粮食的购入价加上各种费用平均为0.606元/公斤,统销价则是0.284元/公斤。这意味着每出售1公斤粮食,国家得给持票购买者0.322元补贴。1986年广西整个物价补贴为5.5亿元,占财政收入的21.40%,到了1988年,光粮价补贴已达12亿元,占财政收入的35.5%。国家财政在沉重压力下发出痛苦的呻吟。

  其次是商品经营单位不愿意经营。我国的粮油公司、副食品公司、蔬菜公司、煤炭公司等历来有法定亏损单位之称。这些单位1987年的购销价格大致如下:

  植物食油,收购价2.7元/斤,统销价0.8元/斤;

  蜂窝煤,购进价0.076元/块,售出价0.033元/块;

  猪肉,收购价5.20元/公斤,销售价2.40元/公斤;

1.jpg

  甘肃省1989年7月调查发现,在食糖经营中,二级站每吨亏损31.60元;三级站每吨亏损25.75元;零售单位每吨亏损4.07元;整个商业过程每吨亏损61元多。经营者说,做这种生意就像啃生柿子,苦涩难言,“我们是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地方出现卖粮难现象。对此,1988年1月15日人民日报一则报导记下了农民的这样一个反应:“多了砍,少了喊,不多不少没人管。”这话从一个角度暴露了我们的购销价格倒挂造成的矛盾和苦闷。

  以票证为中介的价格倒挂,实质是国家掏财政腰包补贴给城市消费者。但是,在一部分人手里,带着补贴价值的票证却变成了“第二货币”,其职能发生了复杂的和令人遗憾的变化。请看以下事实:

  其一,两年前,在南宁市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幺喝声:“绿豆、花生米,换粮票、油票!”居民中有人欣喜于不花钱而用60斤粮票换得一个漂亮的铝制提桶。

  其二,据调查,80年代中期,上海市居民每年结余粮票不少于两亿斤,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被当作“第二货币”直接进入市场换取禽、蛋等物品。因此上海出现了一支数量可观的“卖蛋女专业户”队伍,专门从事粮票买卖活动。

  其三,1989年,在特大火灾劫后的黑龙江省通河县,全国各地捐赠救灾的粮票,竟有6000多斤被县民政局用来换鸡蛋送礼。该省大安市民政局长王学增,将各地捐赠救灾的38.9万公斤粮票卖掉,得款71617元全部挪作他用。

  据推算,全国城市居民每年剩余粮票达100亿斤,又有数以百万计的农民进城谋生。他们不享受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待遇,自带口粮又极为不便。这些农民便成了剩余粮票的主要买主。而那些专门从事粮票倒卖活动的票证倒爷,则成了粮食补贴价值的瓜分者。

  随着无价票证有价化,各种不正之风不胫而走。从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凤凰、永久等名牌自行车,飞人、蝴蝶等名牌衣车,以及彩色电视机,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有人却成了“凤凰之家”、“永久家族”。在黑市上,一张名牌自行车票可卖100元,一张彩色电视机票则卖到300元。

  俱往矣!价格改革春风所到之处,票证派生的各种污泥浊水一扫而光。今日之南宁市,任何角落都再也听不到“绿豆、花生米,换粮票、油票!”的幺喝声了。今日之上海,“卖蛋女专业户”早已销声匿迹。

  今日之商店,各种新型自行车、衣车和彩电琳琅满目。过去逢年过节才能按人头配购的优质大米,今日在任何一个粮食市场上都可以随意挑选购买。

  我们同票证老朋友的离别,虽属有情,却又无情——告别就是永别,没有犹豫,没有遗憾,没有惋惜。


  (原载1993年10月3日《南宁晚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粮票,曾经是中国几十年数代人的记忆,是经济短缺时代另一个“货币”,更是承载了多少中国人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资匮乏,关系民生的食品和日用品供需矛盾突出,国家出台了统购统销政策,从此百姓进入了长达四十年的“票证时代”。票证渐渐成了城乡居民吃饱穿暖的一种保障。直至1993年,票证才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使命。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物资的逐渐丰富,各种各样的票证也自然而然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标志全国解决温饱问题。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