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四 绕绕的梦魂8.2

作者: 永安之子 点击:690 发表:2021-09-28 10:26:08 闪星:4

绕绕的梦魂8.2三次因得知文章发表而睡不着觉的前前后后(续)


      下面是第三次因得知文章发表而睡不着觉的经过。

  1980年初,我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从中共蒙山县委宣传部理论干事的职位上调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哲学教研室教员。

  那时,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的讨论不断深入,实践概念问题开始成为理论界讨论的一个要点。我带着很高的兴趣,关注并参与了对实践概念问题的讨论。1981年5月,我给上海的《学术月刊》寄去一篇稿子。

  当年7月,光明日报社和中央党校等单位发起的全国哲学讨论会在大连市委党校召开。我和广西党校哲学教研室的同事黎影材、姜师庆三人,受广西党校派遣,赴大连参加会议。

  大连市委党校紧挨海边。习习海风,粼粼海浪,不时把农民漏收的零星海带带到岸边。会议休息时,不少人跑海边捡海带、拾贝壳或海泳。我的兴趣不在海边,而在阅览室。

  一天午后,翻阅报纸的我突然被一行文字强烈吸引:“论实践中的两重关系………莫旭麟”。那是《学术月刊》在光明日报上例行刊登的出刊预告——1981年第7期目录。

1.jpg

  

2.jpg

      我的目光在那个目录上反复梭巡,琢磨栏目和文章的排序,内心激动异常。

  那一夜,我又一次睡不着觉。须知,那可是我的第一篇哲学论文啊!虽然此前我已经发表过一定数量的文章,但是,规范的学术论文,这是第一篇;

  而且,它又是我在文革后发表的第一篇署名文章。我在文革期间发表的所有的文章,包括在洞庭湖接受“再教育”时,发表于《战士报》、《湖南日报》、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上的文章,在百色工作时期发表于《广西日报》、《广西通讯》、《光明日报》和《百色通讯》等刊物的文章,都不是署作者本人的名字,而是署名为“报导组”、“联合调查组”或“本报通讯员”等。这一次直接署作者的名字——莫旭麟;人所共知,《学术月刊》是国内著名权威学术刊物。论文上《学术月刊》是全国众多学人梦寐以求的目标。文坛竞争宛如战场拼杀,能够在激烈竞争中如愿以偿者寥寥无几。这一次,我的论文不仅上了《学术月刊》,而且被排在哲学栏目的第一篇位置。旅途中,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突然得知这一信息,叫人怎能不激动呢!

  后来得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社《哲学原理》月刊1981年第16期,全文转载了“论实践中的两重关系”一文。

  三年后,我发现,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修订本)第七章“认识和实践”,在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关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问题时,出现了一段该书过去未曾有过、却与我的论文相似的新提法——阐述了实践中的双重关系。该书原文有这样几句话:

  “在这里,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双重关系: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并由此而产生出它们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1]

  我的论文《论实践中的两重关系》对实践中两重关系的论述原文是:

  “人的全部活动,可以极限地划分为感性物质活动和思维活动两大类。所谓感性物质活动,就是人以自己的身体或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直接作用于物质对象的活动。这种活动有触、视、闻、嗅、尝等多种形式。它体现着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对象之间作用与被作用的关系。所谓思维活动,就是人的头脑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过程。思维活动也就是认识活动。它主要表现为比较、分析、判断、归纳、演绎等逻辑推演。思维活动在主观范围内进行,但它的内容是来自客观的。思维活动体现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上述两种活动可以分别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分别进行时只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同时进行时,既存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又存在主体内部两种活动之间的关系。同时进行的这两种活动就是实践。” [2]

  我的论文发表于1981年7月。李秀林等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修订本),出版于1983年3月。我注意到,该书“第三版说明”里的以下一些文字:此次修订,“各章的理论内容有不同程度的修改、调整和补充。不少章增设了新的节和目,理论内容有较大的充实、补充,其中有些部分是以往哲学教材很少涉及的,力求更好地反映我们时代的时代精神反映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新发展。”[3]

  我隐约地感觉到,我的论文虽然还比较粗糙,但是,在论述实践中的两重关系这一点上是明确的。而实践中的两重关系的观点是过去未曾有过的。如果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新的成果而被权威教科书采用,我当然感到很高兴。


  注:

  [1]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高等学校文科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4月第1版,1988年第13次印刷,第201页,

  [2]莫旭麟:《论实践中的两重关系》,《学术月刊》,1981年第7期,第14页

  [3]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高等学校文科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第4版II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1980年初,我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从中共蒙山县委宣传部理论干事的职位上调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哲学教研室教员。1981年7月参加在大连市委党校召开的光明日报社和中央党校等单位发起的全国哲学讨论会时无意中发现了自己关于对实践概念问题讨论的一篇哲学论文刊发在《学术月刊》在光明日报上例行刊登的出刊预告。那一夜,我又一次睡不着觉。这是我的第一篇哲学论文!我的论文不仅上了《学术月刊》,而且被排在哲学栏目的第一篇位置,叫人怎能不激动呢!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