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二梦之桥 5-7

作者: 永安之子 点击:663 发表:2021-09-06 09:46:36 闪星:4

  二.5 北大的校门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1898年7月3日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它最初的校址在景山东街明代的马神庙、清乾隆的四女和嘉公主已空闲的府邸。1.jpg

  京师大学堂成立时,整修了公主府旧房三百四十多间。新建房一百三十多间。大学堂的大门上高悬有“大学堂”三字竖匾。公主府里的正殿为大学讲堂。后院的二层楼为藏书楼。西院花园为学生宿舍。

  1912年5月4日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严复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1916年,北京大学在东城五四大街(原来叫沙滩大街)新建校舍,因大楼的墙体大多为红砖而得名“红楼”。2.jpg

  1952年北京大学迁到燕京大学所在地燕园。

  本文所说的北大校门,指的是作者就读北大时的校门,亦即从1952年至今的北大校门。

  北大现有六个校门,分布在校园的东、西、南三个方向,惟独与园明园相邻的北面没有门。在六个校门中,西门是正门。

  北大的西门,原为燕京大学的主门。此门是燕京大学校友于1929年捐资建造的,故而又称为“校友门”。3.jpg

  此前,1920年3月15日,司徒雷登接手管理的四所教会学校合并且更名为燕京大学。蔡元培到会祝贺并发表演说。1926年夏,燕京大学新校舍落成、迁校。蔡元培应司徒雷登之邀,欣然为其题写校名。此从,蔡元培题写的校名牌匾一直悬挂于燕园大门之上。

  1952年,燕园更换主人,门头上的匾额换成了毛泽东书写的“北京大学”。关于“北京大学”这四个字的来历,有两种说法:其一,牌扁上“北京大学”四字是根据毛泽东主席1950年给北大校徽的亲笔题字放大而成;其二,牌扁是毛主席亲笔书写的。4.png

  西校门坐东朝西,为古典三开朱漆宫门建筑,高约七八米,风格古朴、庄严典雅,与颐和园东宫门相似,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三开大门的庙门式建筑。

  走出西门,穿过马路,对面便是蔚秀园。由蔚秀园西去,走小路,穿过一片稻田,可达颐和园。当年,我和同班的李祖庆、全昌顺等同学经常走这条路散步去颐和园。除西门外,尚有南门,东门,小东门门和西南门等。走出南门不远就是中关村了。东门通学院路。出东门,北行不远即达清华大学。出西南门,穿过马路,就是海淀街。从动物园达颐和园的32路公共汽车,从中关村开始绕着北大而行,依次经过北大的南门-西南门-西侧门-西门,至北大的西北角,再西折向颐和园而去。5.png


  二.6 春秋六度的38斋

  38斋是北大哲学系和历史系的男生宿舍。其中,1-3楼住哲学系学生,4-6楼住历史系学生。

  北大的学制是:文科五年,理科六年。按正常情况,我应该于1967年毕业离校。不幸的是遇到文革,无法分配。所以我在北大整整待了6年。这6年都是在38斋度过的。我先后住过119室,120室,122室。同室同学有郭世英,杨庆文,胡纯和,周国平,张维庆,王诗川,俞荣根,图道多吉,马家龙,马兴煜,黄玉田。

  38斋靠近北大西南门。出此门,穿过马路就是海淀街。当时的海淀街其实就是北京市郊的一个小街区。街道两旁的商店低矮而陈旧。

  在海淀街商店的服务对象中,北大的学生占了不小的份额。我们的肥皂、牙膏、衣服、鞋子、以及笔墨纸张等生活和学习用品多数是在海淀街的小商店里买的。那里有一家旧书店,是大学生光顾最多的地方。文革期间,校内澡堂一度因缺煤而关闭。我们曾去海淀街的澡堂洗过2-3次澡,因而得知北方老百姓是怎洗澡的。6.jpg

  穿过海淀街就是名曰四季青公社的农村。文革期间因为无事可干,我和全昌顺、李祖庆、俞荣根、黄玉田等同学,经常于晚饭后去那一带散步。我们沿着田间小道,边走边聊。远处,夕阳映照下的农舍和树林缓缓升起淡淡烟霞。小路旁,放牧归来的一群群雪白的北京鸭,在主人的指挥下,列队沿路的另一侧,与我们相错而过。“嘎嘎”之声不绝于耳……我们用羡慕的目光看着赶鸭的农民。他们用不着受高音喇叭的困扰,用不着为无休无止的政治运动而困惑,用不着为渺渺茫茫的分配而忧虑。


  二.7 三点一线生活模式

  我们的大学生生活是单调和枯燥的。有一个概括的说法,叫做“三点一线,周而复始”。“三点一线”,指的是,同学们基本上每天都在三个点上跑:宿舍,食堂和阅览室。

  听课的时间不太多,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支配的。多数同学把自己支配的时间用在查阅文献资料、看原著和制作资料卡片上。教室是混用的,北大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室。谁也不知道那个教室在上课,那个教室没上课。所以,到教室去自学得自己找,一会儿在这里,一会儿在那里,就像打游击一样。在宿舍自学,场地是稳定的,但缺点是受干扰比较多,你看书,别人可能要接待来访的同学、同乡或朋友。最安静最理想的自学场所是阅览室。那里灯光明亮,气氛浓厚,每个人都专心致志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互不相碍。可是,阅览室的座位有限,远未能满足全校同学学习的需求。于是抢占座位成为十分自然的现象。普遍的做法是,早上一起床就背上书包到阅览室去,把书包放在那里占一个座位。书包放在那里,这个座位今天就属于你了。没有发生过为座位而争执的现象。有时候,阅览室尚未开门,大家就在门口等候,待开门时再进去占座位。一般说来,阅览室的门都开得比较早,并不是到上班时间才开门,而是起床后即开门。这大概是校方为适应同学们的需要而采取的一项照顾性措施吧。

  60年代,北大的阅览室未曾集中在一个地方,而是分散为好几处。我去得比较多的是第五阅览室,第四阅览室和第三阅览室。其中,第三阅览室是期刊阅览室,第五阅览室是哲学阅览室,第四阅览室可能是理科阅览室。第四阅览室座位最多,第五阅览室座位最少。

  “三点一线”的“线”并非直线,而是一条曲折的线。这条线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宿舍。起床后,人们背上书包往阅览室赶。这个“赶”多数带有晨练性质。占了座位后,有的去运动场跑步,有的到未名湖边做早操,有的在某一块草地上打太极拳……然后到食堂进早餐。早餐后再到阅览室看书学习,直到阅览室打铃关门,才返回宿舍休息。

  文革前,“三点一线”是多数北大学生的生活模式。这种生活模式不是学校规定的,不是靠规章制度来执行的,而是自发形成的,是靠同学们的自我约束实现的。当然,你也可以不遵循这种模式,可以另立别的生活和学习模式。事实上,有的同学习惯于在宿舍里看书,有的同学经常和女友在未名湖畔约会。但这些都是个别现象,其规模性和典型性都远未能同“三点一线”相比。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北京大学西校门是1952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成为版新的北京大学之前,燕京大学主校门。西校门作权为燕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已经成为北大形象的重要代表,也是人们认识北大的重要窗口。如今的西校门已经不单单是师生进出的校园大门,而是已经演变为北大的象征,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进入西门,就进入了北大这块精神的圣地,登上了这座神圣的学术殿堂。38斋是北大哲学系和历史系的男生宿舍,在这里,度过了6个“三点一线,周而复始”的春秋。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