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珍藏】周洪立:走进网络文学社团——雀之巢

作者: 独上月楼 点击:312 发表:2018-10-10 20:19:17

48e2fc2ft7b7f0edf86dc&690_副本.jpg

     从左往右:周洪立   陈村  侯小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2fc2f0100gjr8.html


     一、首个文学社团的诞生


     在法兰克福参加书展期间, 就接到榕树下社团《雀之巢》的社长独上月发来的短信,希望能同我见个面,就网站管理和技术方面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同时也顺便谈谈她对《雀之巢》回归榕树下后的发展规划。独上月楼是通过《雀之巢》的主编海蓝蓝找到我的,而海_蓝蓝是我在鲁迅文学院的编辑培训班上认识的,这一切都来得非常自然,顺理成章。

 

    我之所以非常期待同独上月楼见面, 一方面因为我是榕树下的董事长,有责任听取网站社团负责人的意见;另一方面, 我以前对网站社团了解不多,很想借机会多了解一些关于网络文学社团的情况。记得今年年初, 全国作协马季就同我提起过, 他想抽时间就文学社团搞一点调研,这更增加了我对文学社团的兴趣。除此之外, 月楼本人对我来说也具有某种神秘感,我很想知道,这位往日海淀区大名鼎鼎的女检察官,何以同时又是时髦的网络文学爱好者,她的周围到底聚集了一批什么样的文化人。

 

    见面会安排在10月16号,约好中午在金源时代烧烤店吃午饭。为了更好的研究、讨论工作, 我事先还约了榕树下副总编辑杨勇和技术部负责人刘景峰,估计他们已经先我到了饭店。刚好这一天是重阳节, 秋高气爽,而且市内交通意外的通畅,所以开着车子,一路上感觉不错。

 

    在金源时代五楼的吉品烧烤店, 我第一次见到了独上月楼,并立刻被她的活力和气息所感染。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眼前这位性格开朗,充满活力、楚楚动人的女性就是当年海淀区大名鼎鼎的常务副检察长、电视剧《女检察官手记》的作者—-李玲。

 

    为了这次见面, 我事先也做了一点准备, 到网上搜了一些关于月楼的情况。月楼本来是军人出身,15岁参军,也算是一位老资格。后来命运把它推上了检察官的宝座, 一干就是二十九年。她铁面无私,大义凛然,秉公执法,受到各级领导的信任,从一般职员一直做到海淀区副检察长,直到不久前55岁从岗位上退下来。看着眼前的她,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 她就是罪犯心目中最畏惧的四位检察官(“四大恶人”)之一。

 

    从月楼的口中,我得知,月楼从小就喜欢文学,喜欢写一点东西。读小学时,她的一篇作文就被语文老师看中, 作为范文在全班宣读。这位老师还当场预测, 李玲将来很可能成为一位作家。文学的魅力是无穷的,文学的驱动力是巨大的,文学的梦想是难以泯灭的。繁重的检察长工作并没有让月楼忘却她与生俱来来的爱好,不管平时工作多么忙, 她始终放不下这一颗文学心。但是, 由于出版社的门槛较高, 她又不可能坐下来集中精力写书,所以,写作的愿望一直无法实现,直到中国出现了第一个文学网站—-榕树下。

 

    榕树下的出现使月楼欣喜若狂, 她随即成为榕树下的第一批忠实读者、作者。她自己掏腰包, 买下了三个BBS 版面,一个留给自己发表文字,另两个交给好朋友,其中一位就是海_蓝蓝。实际上,这就是最早的文学社团,就是文学社团的雏形。她发现榕树下网站的一些不足之处,主动跑到上海找到李寻欢,提出她的建议,受到李寻欢的热情接待和高度重视。那以后不久, 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社团—-雀之巢,就在榕树下诞生了。


    二、从《雀之巢》看网络文学社团的成因


    经过一番了解,文学社团的历史轨迹在我的头脑中越来越清晰。

 

    上篇博文谈到,上个世纪末文学网站榕树下的出现,使一大批对文学情有独钟的人为之振奋,他们纷纷到网站上发表自己的作品,欣赏阅读他人的作品,一个自发的、纯民间的网络出版平台把无数爱好文学的人紧紧团结在一起。于此同时,网友之间相互沟通、保持联系,逐渐组成了一个个松散的大家庭。在此基础上,一些志同道合的作者、读者慢慢形成了自己相对紧密的团队。这就是文学社团的前身。

 

     当年在榕树下的众多作者和读者当中,不仅仅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也有一批以独上月楼和黑人阿明为代表的、五六十年代、六七十年代的中年人,他们对文学的执著程度丝毫也不比年轻人差,而且更容易“扎堆”,因此也特别引人注目。没有多久,他们的身边就集聚了上百人的队伍。为此,他们决定拉起自己的大旗。他们为自己的团队提出了明确口号, “以中年人为主体,欢迎青年朋友参加;以大散文为特色,兼收并蓄文学精华;以平民化为旗帜,提倡快乐写作精神;以责任感为基础,提倡朴实、厚重、真诚的文风。结果,“一群精神DNA完全相同的人”便聚集在了榕树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社团就这样宣布诞生, 他们为之取名《雀之巢》。

 

    《雀之巢》组建于2003年6月,至今已七周岁有余,是榕树下第一个首创社团,据我所知,也是中国网络文学站第一个由原创作者组建并经网站确认的社团。鼎盛时期,《雀之巢》有会员500多人。他们为榕树下贡献了众多美文和佳作,有的被平面媒体转载,有的被出版社出版,有的还被改编成电视剧。众多写手,通过在雀之巢的锻练,已成为省市作家协会会员,或者是报纸杂志的编辑、主编、总监。后来,众多传统媒体的作家、写手,也以能加入雀之巢为荣,他们在这里不仅获得了文学创作的丰收,而且获得了情感的交流。

 

    网友们不但在这里交流写作与阅读的体会,大家还在工作、生活上互相关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许多身患绝症的网友获得了其他网友的慷慨援助,不但使他们增强了同病魔搏斗的信心,而且获得了心理的慰藉。这期间,曾经发生过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与此同时,《雀之巢》在广大网友中也确立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并长时间成为网络文学界最受欢迎的社团。

 

    随着《雀之巢》社团的成立,编辑部、BBS论坛也陆续组建。《雀之巢》社团评论团组建于2004年3月,这也是首创,在此之前榕树下网站各社团均没有评论团这种组织形式,其他文学网站更是没有这样的功能。评论团加强了读写互动,焕发了社团的勃勃生机,促进了写手间的情感交流,对文学网站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评论团的出现, 很可能就没有文学网站今天这样健康、繁荣的局面。

 

    独上月楼和她的同事们没有想到的是,她们在不知不觉中改写了文学网站的历史。雀之巢社团的创立,带动榕树下最多时曾建起七十二个社团。其他各家文学网站也纷纷效仿,一时间,文学社团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成为网络文学的一大风景。

 

    时至今日,文学社团已经是个文学网站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作者、读者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有效组织。社团的管理者们没有工资, 没有待遇, 完全出于对文学的爱好和追求,他们花费巨大的精力,任劳任怨,怀揣着对文学的理想,认认真真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无怨无悔。据说,有一次《雀之巢》社团活动,电话通知黑人阿明参加,当时阿明到云南旅游,刚下飞机, 接到通知后, 二话没说,马上买了返程机票赶回来参加社团活动。写到这里, 我不禁感叹, 这些广大的文学爱好者,他们是一些多么可爱的人!

 

    他们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我会深入了解。


    三、那些可爱的文学爱好者


    文学社团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并发挥积极的作用,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参与社团活动的人除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对文学充满热爱之外,都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恰当的位置,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都怀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社团对成员也有严格的要求,不是什么人想加入就加入。还是以《雀之巢》为例,雀之巢社团实行会员制,只有在巢里发表过五篇以上文章,并且至少有一枚绿叶,才符合成为会员的条件。特殊情况者需经至少两位以上编辑推荐。正因为如此,大家都十分珍惜社员的身份,都非常看重《雀之巢》的品牌。

 

    2009年年底,榕树下加盟盛大文学之后,《雀之巢》社团在独上月楼等人的带领下,也结束了漂泊的历史,重新回到了榕树下。迄今为止,《雀之巢》又重新集聚了200多人的队伍,社团又恢复了往日的欢乐与喧嚣。为了深入了解文学社团,我特地搜集了部分《雀之巢》社员的简介材料。现在我就带你们来认识一下他们。

 

    一、刘齐

    沈阳人,著名散文家、杂文家,《新民晚报》、《杂文选刊》等媒体专栏作者。主要著作有《小葱大酱》、《球迷日记》、《给洋妞算命》、《球迷纪事》、《上个世纪我所尊敬的人》、《形而上下》、《一年签一次婚约》等,译著《幻乡魔迹》。

     树下作品集: http://www.rongshuxia.com/user/5166505



    二、米奇诺娃:

    女,新闻人,现居沈阳。已发表散文、游记、小说六十多万字作品入选多种丛书,著有散文集《天下谁人识君》和《米声米色》。目前正在榕树下和雀之巢社团连载的系列小说《风情都市2010》。

     树下作品集:http://www.rongshuxia.com/user?uid=3691081

 

    三、陆天明

    1943年出生,祖籍江苏南通,生于昆明,长于上海。国家一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现供职于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主要作品有大型话剧《扬帆万里》、《樟树泉》;中篇小说集《啊,野麻花》;长篇小说《桑那高地的太阳》、《泥日》、《大雪无痕》、《省委书记》;电影《走出地平线》;电视剧《华罗庚》(合作)、《不散的军魂》、《冻土带》、《苍天在上》、《李克农》、《闻一多》、《高纬度战栗》《命运》等。作品曾多次获国家级奖项。


    四、眉山周闻道

    周仲明,现供职于四川眉山市发改委。文学硕士,中国作协会员。是“在场主文”创始人、旗手、代表作家。散文、杂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均有涉及。在海内外报刊发表作品600余篇。获得过“孙犁文学奖”,入选过上海12校高考模拟联考试题。随笔散文集《遁迹水云间》、《七城书》、《夏天的感觉》、《点击心灵》,纪实文学集《主权回归前的香港》、《悲剧,本可以避免》。主编有《镜像的妖娆》、《在场主义散文开端卷:从天空打开缺口》、《在场主义散文2008年选:从灵魂方向看》、《在场主义散文2009年选:九十九极》。另有经济学著作多部。

 

    五、寞儿

    笔名:安然,女,中国作协会员,现任江西某报任副刊主编。曾以《太阳落山》在榕树下获得网络文学奖。作品先后在《小说家》、《青年文学》、《北京文学》等报刊刊发。已出版长篇小说《水月亮》、散文集《麦田里的农妇》。《你的老去如此寂然》获第三届老舍散文奖。《哲学课》获得第五届老舍散文奖。

 

    六、瘦马宇龙

    马宇龙,1971年生于甘肃平凉,现供职于甘肃省崇信县委宣传部。迄今为止在知名刊物上发表诗歌、散文、杂文、小说200多篇(首)。出版诗集《瘦弦响流》,小说《天倾残塬》、《秋风掠过山岗》等。

 

    七、哭泣的键盘

    杨丽,祖居关中,现居福建,出版自选文集《露润青莲》(中国文史出版社)。

 

    八、点鸿

    点鸿,秦晓梅(梅子),湖北秭归人。中国散文学会、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有《飘零也是一种飞翔》、《飞翔的》等专集多部。

 

    九、山在那里

    70后生人,河北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过散文集《山在那里》(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年)和影视主题书《纵情声色——那里的影音馆》。

 

    十、冯西海

    陕西咸阳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在国内各大报刊发表诗歌、散文200多首(篇),报告文学6次收入省级出版社专集,诗歌、杂文曾获全国征文奖。有诗集《女朋友》、报告文学集《超越太阳》、散文随笔集《佛悟》、小说《爱恨无奈》等出版。

 

    十一、陈国庆

    安徽宣城人,已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40多万字,获2008年全国企业报协会一等奖,2006年湖南省报纸副刊年度评比三等奖,有作品入选《安徽散文50家》,出版散文集《人生若只如初见》。

 

   十二、屈瑛华

   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经济师,大学文化。供职于赤峰市农行元宝山区支行。著有散文集《飘逝的落叶》。

 

   十三、岳桦迎风
   宋新宝,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摄影家协会会员,吉林省广播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白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山市第四、五、六届政协委员。高级政工师、编辑职称。在报刊杂志和广播电台等媒体,发表各种体裁作品100多万字。出版文学专著《拾叶集》,著有论文集《有所思》。另有多幅摄影作品获奖。


   十四、姚澄

   姚承,笔名姚澄,在著名报刊杂志发表散文数十篇,有散文集《若到江南赶上春》出版。 
  

   十五、恋海如歌

   恋海如歌,所学专业为英语言文学,担任过教师、翻译、办公室主任、大型旅游公司总经理、报社总编等,现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出访过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英国皇家儿童救助会等多个世界著名团体作过翻译,曾翻译出版了大型历史画册《安徽武术》和电视记录片《麋鹿,在东方故乡》。著有《实用英语口译教程》、《礼仪规范教程》、《公关礼仪修养》、《现代礼仪》、《现代旅游产业》和散文集《金樽邀月》、诗歌集《这样的时日》等书。


    十六、于湘女士

    郑菊芳,四不像、于湘女士。2006年12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女人四十更美丽》。作品在各级杂志报刊发表并被收录多种丛书。

 

    十七、动态童话 

    杨瑛,女,蒙古族,70后。2003年,以网名“动态童话”在“榕树下”发表《蚂蚁的选择》,读者反响巨大,引起出版社关注并邀稿,继而于2004年出版《城市森林的等待》,该书被中国国家图书馆等100多家图书馆馆藏,并远销港台地区和日、韩、新、美等国家。2005年出版散文集《一花一世界》。在国内外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部分作品被《散文选刊》、《品读》转载。散文《似水流年》入选新课标语文读本《和谐·人类的命运》。散文《繁华,不过是一掬细沙》获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索龙嘎”文学奖。

 

    十八、高原小行星

    顾平,重庆江津人,公务员,出版有散文集《心灵的那片自留地》。

 

    十九、夏日荷

    夏日荷,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是高中语文教师,现供职于茶陵县委宣传部。作品散见全国各大报刊,出版散文集《长发飘飘的日子》。

 

    二十、璩姑

    璩姑,满族老太太,“芳高龄”七十三,瘦,弱小,却是辽宁散文界的领袖人物,也是辽宁爱情界的传奇人物。璩姑主持过无数次散文研讨和评奖,编选过几十部散文书,外加一份散文内刊,璩老师是一位罕见的民间活动家、编辑家,一位勤奋而有成就的散文作家、散文评论家,著有《海棠依旧》、《散文我见》等九部作品集、评论集。最新出版的这本散文集,名叫《哭过长夜》。经查,璩姑在榕树下雀之巢发文13篇。

 

    二十一、泥儿

    黄晓苏,成都人。取个笔名“泥儿”是以极俗的姿态出现的,既是“俗到极致方为雅”,但且以俗充雅。是个俗人,有许多俗套,配以俗名,算还原本色。雅不起的重荷,不如俗下去的轻松,所以,平静待俗,情愿还俗。出版有写真集《落岸为花》。

 

    二十二、云梦秋思

    东北人,著有散文集《今生,你最珍惜什么》,远方出版社出版。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及榕树下文学网站等。

 

     二十三、西果

     秦希国,山东宁阳人,山东省青年诗人会员,泰安市作协会员,除诗歌外另有随笔、小说、学术论文等多篇在国家级杂志报刊发表,著有《西果诗辑》一卷。

 

     二十四、雪轻旋

     昵称旋子,江苏常州人氏,太原长大,天津读书,南京工作,弄潮海南岛,现居北京。当过教师,搞过研究,坐过机关,现供职一家金融集团。出版有《古典新诗选集》、自选文集《沧桑之恋》。

 

    二十五、慕容诗茵

    石雪,沈阳人。中学教师,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出版有《落英繁花》。

 

    二十六、辛唐米娜

    1982年出生于河南。17岁毕业于郑州大学,19岁获河南大学法学硕士,20岁任《青年人》杂志编辑部主任,已有文学作品几百万字。出版有时代写作系列丛书《逃离爱情》。


    二十七、桑溪

    李华,白领。生于山东乳山,现居烟台。作品散见于各类报刊,出版有散文集《宿于桑下》。

 

    二十八、梦雪

    卢潇潇,湖北人。法律专业,文字散见于全国大小报刊杂志。曾是北方某市的法制工作者,法制新闻记者,后任深圳电视台财经频道某栏目编辑,现在主编一本地产业期刊。出版有散文集《落花人独立》。
  
    二十九、严希
    1957年生,皖东人,当过知青,上过大学,做过教师,编过书刊,现供职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省政协文史委员,省作协会员。


     三十、金鹰
     任民,“四野”老兵,原《营口日报》总编,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营口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出版杂文集《橄榄小集》、散文集《辽水西流》。 三十一、济生刘建军,1961年冬生于辽宁朝阳。民进会员,朝阳市政协委员,现供职于朝阳市计划生育委员会。著有《白水》等散文集多部。

  
    三十一、冷眼热泪

    王永杰,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协会会员,从业于新闻媒体,做人坦荡直爽,为文朴实自然,主编《咸阳日报》优秀散文选《古渡听涛》。著有个人作品集《冷眼热泪》、《卧听夜籁》。

 

    三十二、刘照文

    生于湖南冷水滩,1969年参加工作,先后从事过农工、矿工、教师、文秘和新闻宣传工作,现供职于新疆有色金属集团总公司主办的《新疆有色报》社,高级政工师,新疆作协会员。作品集《星光石》散文集《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三十三、夏可可

    老家湖南省湘潭市,现为广东省东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榕树下》状元阁状元。先后在海南、深圳、广州等地的报刊杂志做记者、编辑、广告业务员,后成立自己的广告公司。已出版小说集《谁知我心》《南漂女》,诗集《梅雨笺》,长篇小说《飘来飘去》《我的情人虎子》《一个人的爱情》。将出版的长篇小说有《爱情离我很遥远》《路上的爱情》《如何,爱》《无所顾忌》《爱情就是鸦片烟》等。

 

    三十四、谢悟空

    谢星,1955年夏生于湖南长沙。下过乡,当过兵,进过厂,上过学,做过万人企业的老总,出过两本自选散文集。辽宁省作协会员,兼营口市文联副主席。著有随笔集《男子汉》、散文集《情思录》。

 

    三十五、富乐山人
    刘策,雀之巢副社长。1943年生人。概言这一辈子,读书求学、讲坛执教和官场行走(曾任绵阳市教委主任)各十七年,五十七岁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有随笔集《美丽的错误》、散文集《真情走红》、《我很富有》等多部著作。

 

     三十六、黑人阿明

     雀之巢副社长,辽宁人,文学教授,期刊主编,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杂文集《清明雪》、散文集《冰魂华梦》、散文集《听剑集》、网络文学自选集《检索黑人阿明》、文学评论集《落英集》等。


     三十七、独上月楼

     雀之巢社长。网络纪实法治文学《女检察官手记》2001年12月首篇《女检察官手记》发表于榕树下,网友评论近1000篇,最高点击率超过5万。后于2003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同期改制成有声文学,先后于上海、北京、黑龙江及天津等地广播电台广播。于2007年改编成20集电视栏目剧,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和150余家省地市电视台播出。

 

     这是一群才华横溢的文学爱好者,是他们,构成了网络文学的中坚力量;是他们,使我们的文学网站红红火火;是他们,为我们提供了最新的阅读体验和最愉悦的阅读时光。我感谢他们。

     

 


      以上转载自周洪立博客:http://zhouhongli.blog.techweb.com.cn/archives/341.html


 

 

 


 


     

 



1楼 文友:天海蓝蓝 2018-10-10 22:43:58

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清晰地记得周总慈祥的笑容和挺直的腰板。在鲁院网络编辑培训班,他和马季老师、陈福民老师对我们的文学社团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扬。

回复

2楼 文友:小泥儿 2018-10-11 08:15:54

  独上月楼和她的同事们没有想到的是,她们在不知不觉中改写了文学网站的历史。雀之巢社团的创立,带动榕树下最多时曾建起七十二个社团。其他各家文学网站也纷纷效仿,一时间,文学社团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成为网络文学的一大风景。今天我们和她们为伍将这文学网络的大风景,可持续地发展下去,走向辉煌!

回复

3楼 文友:房桂梅 2018-10-11 21:13:13

看此文章了解了很多人I也知道今天的要小JJ拉线战斗过程!我们都相信在董事长的带领下我们的队伍不断扩大。在不久的将来会像天上的银河一样璀璨辉煌!

回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