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会客厅.人物专访】专访海南岛分站站长、对越自卫还击战亲历者唐雄

作者: 王希萍 点击:1241 发表:2018-07-21 14:31:23


              20150730081417_74368.jpg

       

【转自银河悦读前身江山网新雀之巢论坛】


嘉  宾: 唐 雄


主持人:长袖伊人


访谈方式:笔 谈


访谈时间:2015-07-29



20150730081514_11401.jpg今天,在第88个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我们有幸请到了一位具有特殊身份和经历的嘉宾——唐雄。说他有特殊经历,是因为唐老师曾经是一名军人,现在是资深媒体人,省级杂志的副总编,也是雀之巢2015年第二季优秀编辑。唐老师曾经穿行于南疆战场,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拍摄了许多珍贵的照片,编辑出版了《战火岁月——对越自卫还击战亲历记》之《利剑出鞘》、《威震南疆》、《铁血军魂》三部曲,因此经历不凡,大家可以通过这期专访,来了解一下我们这期的嘉宾与往期有什么不同。现在,让我们欢迎唐老师的到来!


另外,这次专访事前没和唐老师沟通,只是根据日常对唐老师的了解、以及编辑工作上的接触,所知道的一些关于唐老师的事情做的这期专访;因此,对唐老师亲身经历的更多的感人致深的故事无法进行更深入的挖掘,所以,也希望唐老师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将自己的一些能让大家眼前一亮的事情说给我们,让我们来一起分享。期待期待!谢谢唐老师!


唐雄个人简介:笔名肖雄。2015年第二季新雀之巢优秀编辑,作品《《永远的老山,永远的麻栗坡》曾获新雀之巢2014年“八一”征文第一名、资深媒体人、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品牌管理师。1962年生人。曾穿行于硝烟弥漫的南疆战场。1981年起,先后在中央、省、地(市)60多家报刊、电台发表新闻、通讯、纪实文学、诗歌、散文、评论、随笔、摄影等作品,有多篇作品获奖、转载并入选新闻、诗歌、论文、征文集和摄影画册。策划、主编和编著的作品有:《湖北旅游指南》、《禁毒知识100问》、《中国之旅热线丛书——湖北之旅》、《海南之韵》、《天之涯 海之南》、《公民道德释义》等书。现为海南省高尔夫旅游协会副秘书长,《高尔夫旅游》杂志副总编。


唐雄文集链接  http://www.yinheyuedu.com/author/index?uid=36&typeid=2


              20150729233003_12246.jpg


20150729162040_21579.jpg长袖伊人:唐老师好!

老话说得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前段时间,因为老树主编住院,推精申精工作只剩了我和岁月老师,所以在网上的时间多了,关注到的事情也就多了。比如,周二有几次看到除了岁月老师编辑文章外,还有您,而且,有时感觉您一整天都在编辑,有时候发现您也会在其他组编辑缺少的情况下施以援手,因此,很为您的敬业精神而感动。在我们编辑队伍缺少人手,不少人或因家务,或因工作不能到岗的情况下,您都能坚持到岗,这精神不仅难能可贵,而且值得我们许多编辑学习。第二季度您获得了优秀编辑称号,我有一种实至名归的感觉。请您分别说一下,做编辑和获得优秀编辑称号的感想好吧?



唐雄:7月21日,从湖北省汉川市烈士公墓祭奠我们80师在老山前线牺牲的王爱军、李少云两位战友后,我回宾馆连接WIFI时,看到月楼大姐的留言,才得知我荣获2015年第二季度优秀编辑称号,江山文学网新雀之巢社团还将对我进行采访。这突如其来的喜讯,令我受宠若惊,感到诚惶诚恐。说实话,自2014年12月老树主编通知我被社团聘为编辑,我只想默默无闻地奉献、一心一意地工作,不负大家的厚爱。谢谢社团的青睐!谢谢长袖!


由于工作的缘故,我每天上网的时间超过16小时。只要一打开电脑,我都会注意编辑群的动态,每每看到编辑人20150729191747_36192.jpg手不够,若非我主持的杂志每期即将出版的关键时刻,我都会施以援手。说我能坚持到岗的精神可贵,值得学习,我觉得不敢当,有些抬举和恭维之意。完成星期二的值班工作,是我份内的事,新雀之巢社团的很多同仁和编辑都比我做得好。我认为,新雀之巢是我们的家,一家人不能分彼此,为家做点事,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应该做的。而且,在编辑巢友的文章时,许多精彩的文字又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和创作的灵感,让我受益匪浅。

因为热爱编辑这份工作,我才全身心地投入。荣获优秀编辑称号,是荣誉,更是新的起点;是信任,也是一种压力,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未来,我将潜心钻研、细心工作,以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绩,为新雀之巢社团的壮大与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1楼 文友:王希萍 2018-07-06 13:20:06

20150729161246_10545.jpg

长袖伊人:哈哈,唐老师,这可不是抬举,也不是什么恭维,荣誉是您自己一分心血一滴汗水干出来的。我参加推荐的日子,有幸在一篇篇编辑的文字中看到您一直坚持在岗的影子,更觉得您担当得起这个称号。尤其在当下,我们提倡干净写作、安静写作、快乐写作、无功利写作、以文字为灯、照亮人生写作宗旨的时候,需要的正是这种精神!

我知道,您不仅在写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过奖,同时您还有过摄影作品,并被称为“作家摄影师”,在海南的许多大型活动中被钦点为“官摄”,是这样吗?在这里给大家分别介绍一下它们好吗?


唐雄:我的作品第一次获奖,是在1986年上云南前线之前。那年八一建军节,《爱情婚姻家庭》杂志组织了一次军地联谊会,我的两首诗,分别获得创作和朗诵二等奖。也就是在那次,现役军人和女青年合唱的《十五的月亮》《望星空》,给了我奔赴前线的动力。1995在《琼台经济时报》工作时,我写的一篇关于海南房地产现状与发展前景文章《海南怎么了?》,获得了“好新闻”奖。2005年,海南省血液中心举办“我献血,我健康,我快乐”征文活动,我的《我骄傲,我是一名无偿献血者》获得三等奖。2009年,海南省血液中心与海南天涯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海南献血杯——讲述老百姓献血的故事”征文,我的《生命,因奉献而精彩》再次获三等奖。我之所以献血,源于在前线看到战友因失血太多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深深地懂得生命的珍贵、热血的价值。1988年5月,我和一批经过战火洗礼已经确定转业的战友从云南转道广西。刚从硝烟中走出的我,毫不犹豫地走进南宁中心血站,献出了400毫升的鲜血。8月,我到长沙看望在湖南一所大学里当教授的伯父,正值湖南首次进行义务献血20150729192022_13333.jpg宣传,就第一个报了名,再次献血400毫升。1998年12月,我在海口明珠广场看到海南血液中心宣传无偿献血,就毅然走上了献血车,走进了无偿献血者的行列。截止目前,我累计无偿献血56600毫升,两次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14年4月,我重返回老山,心中感慨万千,写下了《永远的老山,永远的麻栗坡》一文,并参加新雀之巢举办的“八一”征文,没想到竟获得一等奖。2014年,我的家乡举办首届中华“赤壁砖茶杯”诗文大奖赛,我在同学的鼓励下写的《最是难忘故乡茶》,获得银奖,该文在《海南日报》发表后,家乡的《今日赤壁》报也刊登了。

我没有参加过摄影比赛,摄影作品也就没有获奖。我在报刊发表的摄影作品,大多为新闻照片;收录于旅游画册和旅游书籍的摄影作品,则大多为风景、美食等。一如当年在前线首长称我为“80师高级陪酒员”那样,领导喜欢戏称我为“作家摄影师”。因而,海南的许多大型活动,我都被“钦点”为官摄。我愿用文字,把真善美呈现在读者面前;用镜头,留下美好的瞬间。


回复

2楼 文友:王希萍 2018-07-06 13:24:18

20150729162634_90911.jpg长袖伊人:没有想到唐老师会一次次走进义务献血的行列,而且共献出自己的鲜血56600毫升。很为您的这种精神感动,我觉得,我们都应该好好谢谢您!您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无名英雄。

唐老师,做为资深媒体人,你一定报道过很多新闻,我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这些新闻稍作了一下归类整理。就是希望您能把您所报道的新闻中,自己认为最正面的、最负面的;最美好的、最丑陋的;最喜庆的、最悲伤的新闻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可以吗?


唐雄:作为媒体人,我一直关注社会的热点和焦点。1990年在武汉《少儿周报》工作时,社会上特别关注特保儿陪读现象,我通过对武汉市多所小学的的走访得知,特保儿陪读现象在武汉特别盛行,就以《特保儿陪读现象扫描》为题进行报道。该文不仅刊登在《少儿周报》上,还被“楚天经济广播电台”作为好稿推荐。1999年,在《中国旅游报》海南记者站工作时,针对海南吃野生动物的现象,我到海口的各大酒店暗访,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披露到全国各旅游报刊。《中国环境报》以《海南吃疯了》为题,前加编者按,后加后记,以近半个版的篇幅报道。海南台风多,有的甚至是超强台风,严重威胁人们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每次抗击台风的战斗中,海南人民在省委和省政府的领导下,与台风展开了顽强的抗争,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他们在台风中抢运群众,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群众,不惜牺牲自己,令人动容。我以《海口交警抗台风纪实》等为题,及时采访报道、慰问在台风中牺牲的英雄家属,战斗在抗风一线的解放军指战员、公安民警、各机关干部,彰显正能量。

长袖伊人:在我们巢里有不少写作方面的多面手。比如,上期专访的宁波天涯,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上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您除了写小说之外,所涉猎的题材更加广泛。不知道您最喜欢用哪种文体写作?在您的所有作品中,您最喜欢自己的哪部作品?哪部作品又是您的代表作。


唐雄:宁波天涯是个多每手,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上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值得我学习。20150729162719_46431.jpg

我从学生时代起,就开始发表作品。最初发表的是新闻报道、人物通讯、报告文学,后来学写小说、电影剧本,但由于没有发表,才改写诗歌。赤壁是全国闻名的“诗歌之乡”,在赤壁籍著名军旅诗人叶文福的教导和影响下,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200多人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诗歌。在《中国旅游报》海南记者站工作的时候,由于职业的缘故,我试尝写散文和游记并得以发表;2010年我参与创办《高尔夫旅游》杂志后,出于工作需要,才开始大量地写散文和游记。写书评,则始于1992年,我的老师刘荆洪出版了关于石头美学的书,鼓励我给他写书评,后分别发表在报刊上。我现在最喜欢写散文和书评。代表作和我最喜欢的作品,都是在去年新雀之巢八一征文中获得一等奖的《永远的老山,永远的麻栗坡》。这篇文章,仅在我的空间、博客和江山文学网、散文网的点击率,就超过3万人次。其他网站转载后的读者,就无法统计了。在此,衷心感谢老树主编慧眼识珠。

(右图背对大家者为唐雄)


回复

3楼 文友:王希萍 2018-07-06 13:30:19

20150729163804_65376.jpg长袖伊人:是的,没有慧眼识珠的人,再好的作品也有可能被埋没掉;但是还有人说:是金子总会发光;酒好不怕巷子深。您的《永远的老山,永远的麻栗坡》得了第一名,是对这些话对好的解释。下面,我想就您本身的经历提一个问题。在编辑部群英榜,您的简介中有这样一句话“曾穿行硝烟弥漫的南疆战场”。不知道您当时是以何种身份去的南疆战场?(随军记者?媒体人?部队文化干事?还是就是以一个战士的身份?)在战斗的硝烟中穿行的感觉如何?有过让您难忘的经历或事情发生吗?


唐雄:我的祖辈参加过秋收起义,父亲穿上军装后在上军列的当晚因欢送新兵的大礼堂倒塌被砸断腿而没能走进军营,我便一直有个英雄情结,给自己取了个“雄”字作为名字。1986年,我在作协湖北分会青年诗歌学会《诗中国》杂志工作时,从报刊、电台看到、听到许多英雄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深受感动。就幻想能和他们一样冲锋陷阵,为祖国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于是,我怀惴着单位开的介绍信和工作证、记者证及自己发表过的诗歌剪辑、战争题材的剧本,直接奔赴前线。在后任天津警备区副司令员的陆军第27集团军副军长谢昭义将军、后任陆军第27集团军政治部副主任的80师政治部主任刘道湘大校等军师首长的关照和争取下,我终于如愿以偿,代职80师政治部宣传科宣传干事,从事战地宣传报道。

在近距离见证这场战争的那些日子,我每天都被“新一代最可爱的人”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所感动。那首题为《血的誓言》的诗,我至今记忆犹新:“在这里——/最伟大的名字是祖国/最亲切的形象是母亲/只要祖国和母亲/命令我站在这里/我就一步也决不退让!/战前,特以血的名义/宣誓!”我们湖北汉川籍的烈士王爱军和李少云,就是用青春和热血践行自己的诺言的代表。


王爱军是步兵第80师240团特务连侦察排4班战士,入伍时才17岁。当兵不到一个月,就走上了前线。1987年4月26日,20150729231708_40745.png他们班加强到8连1排坚守位于芭蕉坪方向的18号阵地。上阵地的第一个晚上,就遇上了激战。第二天,排长借护送受伤的副班长下阵地为由,把他“骗”下了阵地,谁知一到连部就被连长扣住了。30日,需要有个侦察兵护送政治处主任刘国志去阵地,王爱军死打烂缠把这个任务争到了。然而当刘主任下阵地时,王爱军却躲在一个猫耳洞里擦枪,再也不肯离开阵地。他的眼泪和战友的求情,让他有了继续和战友们一起战斗的机会。就在那天的激烈战斗中,敌人将一捆集束手榴弹扔到了后来被授予为“全国战斗英雄”的“大胡子班长”张茂忠身旁。为了掩护战友,舍生忘死的王爱军奋不顾身地扑向了那捆集束手榴弹。他的全身被手榴弹炸开,钻进体内的弹片数也数不清。清洗遗体时,战友们不忍心让他带着这么多弹片走,取下了表面的一些弹片。遗体火化后,火化队文书用磁铁从他的骨灰中吸出了89块弹片。

(王爱军烈士1987年春在云南省砚山县集结地)

李少云是步兵第80师238团1机连2班战士,牺牲在他19岁生日的前两天。

1987年11月24日凌晨,他所在的18号通道9号哨位被敌人一个加强排围攻。9号哨位是我老山前沿阵地的咽喉要道,地形狭窄,最近处距敌军仅40米。战斗中,李少云的左脚动脉被打断,手榴弹的弹片击中了他的腿、脚、胸、头,全身十余处负伤,仍以钢铁般的意志坚持战斗,终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

朱永明是步兵第79师235团19岁的新战士,1987年6月26日凌晨,刚从阵地上换哨回来的朱永明,和后来被成都军区授予为“战斗英雄”的班长武风保整理工事,两人拎着编织袋的两只角往工事的沿边上压时,地雷爆炸了。朱永明的一只眼睛瞎了,两只手也被摘掉,只剩下光秃秃的两只胳膊棒,如同一尊男性断臂维纳斯。

受步兵第235团团长秦天的委派,我与该团政治处一位宣传干事到后方医院看望朱永明时,他还笑着说,爆炸的前天,他还在电话里和师机关的老乡说,过两天就下阵地了,要去他们那里蹭酒喝,不料一直都没有动静的地雷,竟然在瞬间爆炸。身残志坚的朱永明,在医院用那两根光杆胳膊将笔夹起来开始练字。慰问团的同志来时看了他写的字,坚持要拿回去当榜样。在场的大学生们也都说他写得好,一个个挤着递本子让他签名,还有的把白褂子脱下来,让他在那上面恣情挥洒。铁道学院的老师则将一张纸规规整整的摆在了他面前:“给同学们题个词吧!”题什么呢?朱永明说,看着眼前白白净净的健全同龄人真想哭。如果我还有两只手,决不会像过去那样浪费一分一秒的时光。在爆炸的一瞬间,我尝尽了一生的磨难,也有了概括人生的感受。于是,他题了四个字:“珍惜时光”。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王爱军、李少云烈士和朱永明的英雄事迹,在全体湖北籍参战官兵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们那光辉的事迹,赤诚肝胆、大无畏的英勇气概在我们的记忆中闪回,脑海中迭现,更加坚定了我们尽忠报国的信念。

20150729163846_39783.jpg

1988年元旦前夕,我与步兵第80师238团政治处宣传股股长张国齐和步兵第79师的几个湖北老乡商议,以全体战斗在老山前线湖北籍官兵的名义,给家乡人民拜年,表明我们不能让英雄的鲜血白流,誓死捍卫祖国尊严、坚守国门的决心。这封电文,是我们通过电话一个字、一个字地探讨,经师政治部主任刘道湘修改加盖公章后发出的。记得当时,我拿着电文去找通讯营一排长刘忠刚,他要了半天的地方线要不通,拉着我去找同是武汉人的师后勤部油料科龚建国科长和前指汽车排排长凃德勇。龚科长灌好油后没有人开车,凃德勇亲自驾驶。从步兵第80师驻地坪寨到麻栗坡县城,只有30—40公里,那天的雾特别的大、特别的浓,能见度才5米。凃德勇开着大灯足足开了3个小时,才到达麻栗坡县邮电局。一到邮电局,我立即填写电文。1988年元月13日,《湖北日报》发表了我们代表全体战斗在老山前线湖北籍官兵写的新年贺词。


回复

4楼 文友:王希萍 2018-07-06 13:37:00

20150729164534_22512.jpg长袖伊人:86、87、88年的时候,做为同龄人我们正在祖国和平的环境下享受着工作、生活,享受着与家人生活在一起的太平日子;更有许多与牺牲的烈士们相同年龄的青年人正走进大学、走进工厂;同时,也有许多新的生命在和平的环境中出生,成长……如果,没有前线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家卫国,后方的人们怎么会享受到这种安定的生活?我此时的泪水,不只是对他们的一种崇敬之情,还有一种感恩在内。没有他们,我们现在的生活或许不敢想象。所以,我觉得在这里应该向他们致以庄严的军礼!

唐老师,现在您除了写作之外,还做过主编、策划、编著工作。这些工作很辛苦吗?您主编策划和编著的著作都有哪些?哪部著作您付出的心血和精力最多?哪部著作最具有品质感?哪部著作让您刻骨铭心?请能给我们一一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好吗?


唐雄:出书,一直都是我最大的心愿。1986年,我就想将自己的诗歌结集出版,封面设计、序言,都请朋友设计、写好了,但苦于没有资金,只好不了了之。1999年,我们几个在《海南法制报》工作过的记者,针对当时严峻的禁毒形势,拟编《禁毒知识100问》一书。我从找资料、找人打印、校对,几易其稿,接着寻求政府支持,整整花了3年的时间,终于获得海南省综治委和省公安厅、省教育厅的支持,并作为主编单位,于2001年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发行,作为海南全省禁毒教育的读本。这一年,我还主编了《湖北旅游指南》(武汉出版社出版)、编著了《中国之旅热线丛书——湖北之旅》(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两本书,是成果最为丰硕的一年。其《湖北旅游指南》,开创了湖北彩色旅游书的先河。2004年,我又策划《海南之韵》、《天之涯 海之南》(均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两本旅游画册的出版。

2001年9月20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发布后,我们又筹划编一本《公民道德释义》的书。当时,我已买了电脑,就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到图书馆复印资料再打出来,大量搜集资料。该书得到了时任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文彰的首肯,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出版。但我们没有放弃,而是继续修改、请专家审稿,等待时机。8年后的2009年,海南省委宣传部人事变动。鉴于《公民道德释义》一书涵盖了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行为学、传统道德学以及现代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等内容,得到了领导的青睐,由省文明办作为主编单位,南方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最具有品质感,付出的心血和精力最多。


让我刻骨铭心的书,是《战火岁月——对越自卫还击战亲历记》之《利剑出鞘》、《威震南疆》、《铁血军魂》三部曲。20150729232059_54413.jpg这部150多万字的三部曲,从编辑到由云南《映象文山》杂志出版,用了两年多的时间。

三部曲中那一位位老兵的亲身经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片段,还原了那场尘封已久的战争画面,留住了真实的历史,揭开了历史的神秘面纱。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缅怀在那场战争中牺牲的战友,追忆那在战火硝烟中度过的保家卫国的青春岁月,为了那因天各一方而造成的疏远了的战友情谊,更为了一份依然没有冷却的爱国情怀,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一名战争亲历者,我力求将三部曲编辑成纪实性史料书。在广东照顾生病的八十高龄岳父那半年多时间里,我一边照顾老人,一边对照战友们写的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修改,一边在网上查找资料,不允许自己出现军事和常识性的错误。战友作者们有的文化程度不高,有的甚至通篇稿件只有顿号和句号两个标点符号,连一审一校都没有通过;有的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回忆模糊,描述不清。我不厌其烦地和他们在QQ上或者电话沟通,了解真实的历史,并找熟悉当时情况的战友核实。这些未通过一审一校和二审二校的稿件,基本上都是我重新改写救活的。我深知老兵们能把过去的战火岁月写下来已经不易,而能将他们的文章收进书中,则是他们一生的奢望。

编辑150多万字的三部曲,那责任、命令、激情、惨烈、恐惧、勇敢、献身,军民情、战友情、兄弟

情,那血与火的激烈碰撞,正义与邪恶的生死较量,那些感天动地的浴血故事,那一个个硝烟弥漫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让我感同身受。那对牺牲战友深切的缅怀,对伤残战友的千金一诺,对幸存战友生存状况的担忧和怜惜,那段缠绕心际的历程,犹如一枚枚催泪弹,让我的手指停在键盘,不时地拭泪。可以想象,老兵作者们在写下这些文字时,是多么的不忍和不堪,流下了多少辛酸的泪水。

                             

           20150729171844_93342.jpg


回复

5楼 文友:王希萍 2018-07-06 13:42:42

                        

                  20150730132844_29571.jpg

长袖伊人 :唐老师,听完您的叙述,看得出来,您这些年似乎“永远在路上”,一本书一本书的编辑出版,收获颇丰,祝贺您!还有,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公民道德释义》一书正说明这一点,虽然此书编辑完之后没有得到及时出版,但是,正因为您和您的朋友有一种锲而不舍、永不放弃的精神,最后终于得以出版。最后,也是我们最应该隆重祝贺的是您们的《战火岁月》三部曲的杀青出版,这三部曲珍藏的不仅是一段难忘的岁月,它珍藏还是共和国的一段历史,和每一个经历过那场战争的人们的个人史,当然,对您自己也绝对具有重大的意义。听说,您们在编辑三部曲之时,以及首版及续版之后,都得到了许多参战老兵们的支持,还与他们有许多珍贵的交往,并且,最近正为此有个聚会及拜谒活动,我想这些一定非常感人,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能否跟大家说说你们为此聚会、赠书和祭拜的事情?20150730132914_69056.jpg

唐雄:2015年1月10日,《映象文山》2014珍藏版《战火岁月》首发式在湖北省孝感双峰山风景旅游区成功举行。老兵们一到报到处就打听我,把特意从家乡带来的土特产塞给我,聚餐时四处找我碰杯,请我在书上给他们签名,我感到了老兵们的真诚和可贵。回想编辑《战火岁月》那些日子的点点滴滴,不禁感慨万千。参战老兵们无私的赐稿,真诚的信任,既让我收藏到了许多闪光的记忆,也让我学会了感恩,内心多了缕缕温馨。

离开部队后,我一直有一个情结,就是想把那段经历写下来,联系上曾经在一起战斗过的战友。在编辑《战火岁月》三部曲的日子里,我联系上了张国齐大哥、杜崇华大哥(在老山时任238团突击队长、副营长)、80师刘忠刚大哥(后任通信营长)。去年11月和他们见面,是我们分别26年后的首次重逢。大家见面后,感慨万千,当年20多岁的年轻才俊,现在都已年过半百,岁月不饶人啊。今年年初,《战火岁月》三部曲在湖北省孝感双峰山首发,他们又从武汉驱车赶到捧场。6月底,爱人和她的闺蜜同学想找个避暑的地方旅游,原准备去云南。后爱人说,还是去湖北神农架和武当山吧,给你创造一个和战友再次聚会的机会。我立即给张国齐大哥打电话,请他帮我联系旅行社。买好机票后,邀我一起主编《战火岁月》三部曲的余仁俊大哥给我打来电话,说河南潢川的余虹大哥多次邀我们到他那里玩,问我什么时候有时间。余仁俊大哥是43军127师1979年参战的老兵,主编了《战火岁月》的首版和续版。因他工作忙,才将三部曲编辑出版的重担交给我。余虹大哥是和余仁俊大哥一起参战、一个师的战友,还是《战火岁月》三部曲的作者之一。7月10日下午,张国齐大哥、杜崇华大哥各开一部车到机场接我们,晚上还为我们接风。15日结束旅游回武汉的路上,他们一个接一个的电话问到了哪里,并邀上龚建国大哥、王爱军烈士的姐姐王爱新等战友再次和我们相聚,还每人送我两条最高档的“黄鹤楼”牌香烟,并提出第二天送我爱人她们到机场,令我和爱人十分感动。

15日晚上武汉的聚会,我本已告知80师侦察连湖北黄梅籍袁帅军战友,请他赶到武汉。他说他们连的战友已在前往黄梅与他会合的路上,邀我16日到黄梅。16日下午,把爱人她们送到地铁口后,我直奔往黄梅的长途汽车站。到达黄梅县城,已是晚上7点多,刚住进袁帅军开回的房间,从北京、湖南等地赶到的80师侦察连战友,已在黄梅迎宾馆的楼下等我。我与这批战友,已经分别了27年。袁帅军当时是侦察连的通信员,战后进了80师政治部当打字员。那晚,我特别高兴,喝了很多酒,给他们照的照片,有些竟是模糊的。

得知我已到黄梅,婆家在湖北麻城的《战火岁月》作者、老兵艾妮姐姐,一定要我去麻城。18日,我告别袁帅军,经黄冈转车,到达麻城。艾妮姐姐安排我住下后,特意请她的侄儿、侄女陪我。吃完晚饭,刚好我的烟抽完,我准备掏钱买190元一条的烟时,艾妮姐姐坚持她付款买一条400多元的烟。余仁俊大哥知我已到麻城,告诉我不必转车去孝昌,河南潢川离麻城很近,我和艾妮姐姐动身前去潢川时,他即开车到潢川与我们会合。

20150730132948_97599.jpg

20日上午,我和艾妮姐姐一到河南潢川火车站,余虹大哥就和两次参战的李胜华大哥接上王洪钢大哥后,直奔河南新县拜谒许世友将军。在将军故里,我们深为这位戎马一生 “布衣将军”的高风亮节而折服。下午,余仁俊大哥和吴建国老兵到达潢川后,我们参观了“潢川老兵之家”,并向老兵之家赠送了一套《战火岁月》三部曲。王洪钢大哥也是一位笔杆子,看过我的许多作品,能准确地说出文章的标题。他是潢川参战老兵的核心人物,“潢川老兵之家”就是在他的关心和支持下成立的。晚上,余虹大哥、李胜华大哥、王洪钢大哥等10位43军127师1979年参战的潢川籍老兵,设宴招待我们4人。第二天一早,又请我们观看老兵们的操练。他们说,为了迎八一,老兵之家组织老兵们每天早晨都进行操练排演,请我们观看第二天一早的老兵们操练。第二天一早6点,老兵们就聚集在广场,他们那整齐的步伐、瞭亮的歌声,标准的敬礼姿势,让我们仿佛回到了当年的军旅岁月。

在15日晚上的武汉聚会上看到王爱军烈士的姐姐王爱新,我就想到湖北汉川祭拜我们80师的汉川籍烈士王爱军、李少云。王爱军烈士,是一等功臣。李少云烈士,也是一等功臣,还被成都军区授予“钢铁战士”称号。我曾在老山前线接待过王爱军烈士的亲属,他们一家4口,除母亲外,全都是军人。战后,我到武汉一家报社工作时特地到汉川采访王爱军的父母和姐姐,还在他曾经睡过的床上睡了几个晚上。我深深地被这个英雄的家庭为培养他所做出的牺牲而感动,回到武汉后便写了《家庭,英雄诞生的摇篮》家庭,一文。20150730133024_29865.jpg


21日上午,我在前往汉川的路上,拨通了80师238团参战老兵王红青的电话,听他有气无力的声音说,昨天与战友在一起喝多了,起不了床。然而,当我们的车达到汉川时,他却坚持爬起来,叫上他爱人请我们喝酒、吃饭。饭后,我请《湖北日报》集团汉川发行站的张站长带我去买花圈、鞭炮、烟酒,一起到汉川烈士公墓祭拜王爱军、李少云烈士。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和英雄用青春和热血换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血洒南疆的战友。

从7月10日到21日的湖北、河南之行,我每天都被战友们那份依然没有冷却的爱国情怀和战友情谊而感动。那真挚的情感,那激励一代人成长的“艰苦奋战,无私奉献”老山精神,值得我一辈子珍惜和珍藏。

(图片注释:左上角图片为:7月16日唐雄与80师侦察连战友在黄梅聚会。左中图片为:老兵之家的老兵们合影。右下图片为:老山作战30的祭。)


回复

6楼 文友:王希萍 2018-07-06 13:46:38


                              20150729232357_97362.jpg

长袖伊人:唐经师,凡有一颗爱国心和一腔热血的人们,听了您讲述的这些之后,我想都会被感动,并心存感激,因为正是这些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誓死捍卫着我们的领土完整,才有我们现在的和平、安定的生活。

在唐老师的谈话中,我注意到几个送烟的细节,也许有人认为写这些会影响到唐老师的形象,其实,前边唐老师已经说过,因为自己编辑文章往往会工作到深夜,不得不靠吸烟支撑着,所以战友们知道后,都会送些烟给唐老师,以表达他

(2014年4月唐雄重返老山时在麻栗坡烈士陵园)

们对唐老师的关爱和支持。但是,也希望唐老师注意身体,尤其工作的时候,更要注意休息,别做拼命三郎,再说吸烟有害健康。祝福您!

唐雄:相对那些长眠在南疆的战友来说,我理当担道义、尽使命,负起记录时代的责任。战友们奉献了青春和热血,用生命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而我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会感恩,勇于奉献,不断充实自己,多做有益于社会的事,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军魂永驻,英雄永存!

值此第88个建军节来临之际,谨向所有扛过枪的战友致以崇高的敬礼!

再次感谢社团的关爱!谢谢长袖!

长袖伊人:首先谢谢唐老师接受我的专访!我一直觉得自己很荣幸,因为总能在第一时间知道嘉宾们对我倾诉的关于自己、关于身边的亲人、同事、朋友以及战友们的亲身经历。这期专访,这种感觉尤其深刻。如果说以前的多期专访我是含着会心的微笑完成的,那么这期专访更多的时候则是带泪完成。

再次谢谢唐老师!

  20150729165717_21449.jpg 

麻栗坡烈士陵园纪念碑


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

让我们向那些为共和国献出青春、生命和鲜血的英烈们致敬!

向守卫在祖国边陲的军人们致敬!

向所有退役、现役军人们致敬!


回复

7楼 文友:王希萍 2018-07-06 13:54:27

祝贺长袖、唐雄访、谈成功!帖子做的非常好!页面庄重、内容丰富、排版活泼,八一节前夕做出这档访谈帖子应时应景,非常好!再次祝贺!


唐雄不愧是军人,是我们当兵人的骄傲!战时能冒死做战地采访,和平时期,能积极投身建设,广泛宣传,在网络当编辑也是非常优秀的!学习了!

回复

8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8-07-21 14:48:23

八一建军节前夕,重温当年长袖采访唐雄的实况,依然热血沸腾。

第一次知道唐雄这个名字,是在雀之巢举办的八一征文活动中,他是一等奖荣获者。

一转眼,很多年过去了,唐雄已经是银河悦读网海南岛分站站长了!经常看到他的名字,是在《中国地名》杂志上。

这说明,唐雄一直在进步,呵呵,好样的战友!

期待唐雄能把海南岛分站当做新的阵地,建设好她,守护好她,让她在银河悦读浩瀚的星空里熠熠闪光!


回复

9楼 文友:紫气东来 2018-07-22 23:51:27

长袖老师和唐雄老师这次访谈有档次、有水平,鼓舞人、激励人。问候两位老师好,期待两位老师有更多的作品。

回复

10楼 文友:柴英 2018-07-24 20:58:37

祝贺长袖采访成功。唐雄,我敬佩你,一个和平年代上过前线,经历过硝烟和战场的军人,好样的。更敬佩你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那么多成绩,你是军人的骄傲,也是银河悦读的自豪。祝福你,今后的路越走越宽,越来越好。

回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