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第九章 等待

作者: 军中忍者 点击:751 发表:2021-07-10 13:15:40 闪星:1

  金三角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悲喜剧,这里成为了少数人发财的宝地,却成为更多人的伤心地。

  无论是身在北京的我,还是暂住耿马县河外乡的宫倩父女俩,此时都还不知道宫自强又一次身处险境。

  这几天我和“宫自强营救小组”组长宫倩通了两次电话,自从和宫自强视频以后,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只是通过微信联系到了护士小潘。

  小潘告诉宫倩:“今天兵哥哥来医院站岗保护他了!医疗方面,医院院长亲自来看过病情,虽然这里不能手术,但是为了保护他的神经活力,医院一直给他用最好的药输液维护。”

  在和护士小潘通话时,宫倩表示尤其关心宫自强的伤势。小潘护士是这样介绍的:“他上身完全可以活动,腰部以下还动不了,每天由男护士照料他的生活。”

  时间又过了一天,我再次收到了宫倩的电话,她告诉我弟弟依旧没有被送回来。

  通话中,我想了想说:“会不会是因为他的腰部受伤,不便于移动,医院想让他多修养几天,当然也可以多收些费用。”

  宫倩想了想说:“这样我下午直接给医院院长打下电话,问问情况。”

  我对宫倩说:“你们平时也多到村里转一转,多和当地群众沟通沟通,了解一下国境那边的情况,毕竟我们都不了解那边。”

  毛主席曾教导过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

  每当我遇到人生的难题时,总能想起教员说过一些的话,老人家不愧是伟大的哲学家,他的思想总能启迪那些身处逆境的人。

  最后我问宫倩:“你们是否把宫自强在医院就医的情况报告给了镇康公安?”

  宫倩很肯定地说:“按你说的,所有到手的资料都第一时间提供给了镇康公安。镇康公安局刑警队还给指派了一位刑警小鲁专门和我们对接。如果发现新的情况,我会给小鲁哥哥发信息的。”

  就这样,当天下午我就在宫倩的朋友圈发现了很多边境村寨的风光照片。仅仅隔了一个口岸,尽管口岸对面的缅北枪弹横飞、凶案四起,中国这边却安宁祥和。北京已是寒冬,这里依旧鸟语花香,很多农家小院里都种着木瓜树,一只只肥硕的木瓜懒洋洋地趴在树上,等待着主人随时取食。

  这些南疆边寨的安宁是当地的党组织、部队和一代代的边防派出所民警心血换来的。他们在漫长的中缅边境线上形成了“军警民”一体的钢铁长城,有效地抵御着国内外形形色色的犯罪分子对国家和人民的伤害。

  宫倩带领的“营救小组”暂住的色树坝村绝对是南疆的一个非常值得驴友去的旅游圣地,附近有孟定洞景佛寺、孟定坝、耿马总佛寺、景戈白塔等等景点。但此时的宫倩完全注意不到这些,她的心一直在挂念身处缅北的弟弟。

  下午,宫倩打通了老街市红十字医院的电话,竟然找到了院长。电话里,宫倩急切地和院长说:“能不能尽快把孩子送回来,这边的医疗条件比较好,不尽快手术,孩子可能会瘫痪。”

  院长是一位和蔼的长者,他告诉宫倩:“医院方面已经做好了随时送宫自强回国的准备,只是必须要双方的警察沟通好。”

  傍晚的时候,宫倩突然收到了缅甸小护士潘文婷的短信:兵哥哥们都撤走了,宫自强在换药时偷偷求护士小姐姐给家人传话,找一个叫“大师管”的人。

  听了宫倩的叙述,我隐隐觉得不太对劲儿,如果不是因为医疗原因,缅甸方面为什么不放人?还有,应该是缅甸的护士小姐姐没有听清楚,宫自强要找的不是什么“大师管”,而是大使馆,这很像是在发出“求救”的信号。

  面对缅北的局势,我一时也捋不出头绪,顺手打开了一瓶五十二度的葡萄酒,酒香让我焦躁等待的心情安宁了许多……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焦急的等待让人心烦意乱,李律师与“宫自强营救小组”组长宫倩通电话得知宫自强的情况,但并不知郭班长已无力在保护宫自强,傍晚的时候,宫倩突然收到了缅甸小护士潘文婷的短信,宫自强通过护士小潘转来了向中国大使馆求救的信息,这让李律师感到了不安……宫自强回国的路还会有多远,真的让人焦躁不安。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