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情系边关(二十一)
二十一、我的北疆军营
许贵青:时为新疆塔城边防36975部队直属侦察班战士,简介详见编委会成员介绍。
我爱军营,是因为我曾经是一名边防军战士;我爱新疆,是她的土地上曾洒下过我青春的汗水。虽然离开北疆美丽多姿的怀抱已经30 多个春秋,心依然魂牵梦绕你那抹生命的绿色!你给我的坚强雕刻在骨骼中,你给我的激情流淌在血液里,你塑造的军人品质是人生之路战胜困苦和屈辱的力量,让我在纷繁的社会守住心灵最后的正直与善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今天再次回眸你的教诲和滋养,天命之龄我仍铭记在心上。
(一)尊敬的首长。20 世纪80年代第一个初冬,我从美丽的黄海之滨入伍来到万里之外的北疆军区塔城边防,司令员是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武工队长“李向阳”的生活原型郭兴将军,在我新兵集训结束后不久,将军视察边防部队,我第一次见到这位威严的传奇英雄。让我真切领略到将军的博大、坚强和高尚品质是1983年11月老兵复转。当时北疆军区的塔城、博乐、阿勒泰、伊犁军分区几千名边防退伍老兵,从各边防部队集结在奎屯兵站,我作为送老兵后勤人员当晚同住兵站。第二天清晨,几千老兵整装待发,集合在兵站广场,接受老将军和军区首长的检阅。那天清晨飘着雪花、气温零下十几度,刺骨寒冷,老将军检阅完部队并没有乘车离去,而是站在兵站广场,挺立着威严身躯,冒着风雪严寒,目送几百辆老兵车队依次离开兵站,一个多小时,花甲之龄的老将军巍然不动,直到最后一辆军车离去……
几十年后的今天,当时的瞬间如昨天定格在我的脑海,震撼着我的心灵,时刻教导着我如何为人做事。以至于我回到地方后,每当看到个别小官僚在人民群众面前狂妄自大、装腔作势、目空一切、令人厌恶的嘴脸时,我就想起风雪中老将军伟岸的身影。再次见到老将军,是在中央电视台2015 年9月3日大阅兵的抗日英雄专访中,92岁的老首长仍然神彩威严。2018 年11月29 日,惊悉老将军驾鹤西去,他高风亮节、果敢睿智、爱兵如子、心系国家的高尚品质将永载史册;他是共和国的功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人民的骄傲,是现任官员的明镜。
(二)脱胎换骨的新兵训练。新兵连对于军人来说,就象雏鸟的孵巢,幼儿的摇篮,永远是那样的温馨,那样的清晰,那样的刻骨铭心。我的新兵训练从到部队的当天下午即开始。一切从三大条令最基础练起,报数、立正、稍息、敬礼、齐步、跑步和那让你练到腿抽筋的正步分解动作;内务从捏被子到修被子,从 “豆腐渣”到“豆腐块”,也是一个痛苦又快乐的修炼过程;除了夜里听到紧急集合哨声后触电般的条件反应,记忆最深就是射击瞄准训练。1980年新疆冬天贼冷,走队列还行,瞄准打枪可真难熬,因气温很低,脸如靠在枪的金属部位就有针刺感,早上趴在雪地上非常的冷,下午阳光融雪渗湿棉衣棉裤,晚上结冰后硬梆梆的似铠甲。
因此,每当休息时我们新兵就在一起狂疯,有次休息时大家起哄,鼓动我和同班战友小徐摔跤,因他个头小,为了公平大家定下规则,先让他抱着我后腰,旁观的裁判喊开始后,我猛用力将他摔倒,他倒地时大叫一声爬不起来了。全班战友连忙围过来,他说不能动了,此刻集合哨响,全连100多名新兵列队集合,我们班11名新兵情急中商量,口径统一说是练习卧倒摔伤的。下午,营部派车送伤员去农九师医院拍片检查,结果是小腿胫腓骨骨折,当晚又送到塔城军分区卫生所治疗了几个月才康复,我心中一直有种负疚感。祸不单行,第2天新兵连5班李贵余上演了同样的节目,结局雷同,腿骨折,只是台词不一样了,说是在练习单杠掉下摔的。
当晚全营紧急集合,杨成瑞营长训话:说我们这批从江苏来的南方兵,身子骨嫩,以后训练时连、排、班长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好防护。最后杨营长说单杠掉下来摔断腿还能理解,但他想不通怎么练习卧倒就把腿给练骨折了呢?当了这么多年的兵他还是第一次听说……此后新兵连训练,每遇天太冷就集合到室内,由王兴德指导员讲课,进行政治学习,但摔跤惹的祸,全班战友一直都紧守着这个秘密。
(三)记忆中的韩栓柱。韩栓柱的才学在塔城军分区众人皆知。很多基层部队战友并没见过他本人,大多是在《解放军报》、军区《战胜报》等军内报刊他发表的作品上知晓他的大名,但我更敬佩他的人品。1983年5月,分区在我们部队召开“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经验交流现场会,他作为政治部的宣传干事现场采访、摄影。当时我们部队卫生员培训班在卫生所药房学习,因现场有很多战士,加之房间狭小,为了摄影的需要,他挤在墙角半跪着为我们这群新兵拍照。这一举动,深深地印在我脑海中,影响着我的一生,让我在人生之路上时刻牢记,做人要厚道,不要轻视身边任何人,无论成功人士还是草根平民。他当时的那张摄影作品被制作在部队宣传展板上,现场会结束后,我悄悄地将它揭下,珍藏了39年,至今完好无损。
军营生活是我人生转折点,严厉的首长、无间的战友和能歌善舞、可亲可爱的边疆各族人民,他们以自己的言行、品格给我以启示、引导和教诲。在这片热土上,我度过了人生的金色华年,她是我生活的起步点,在这里我磨练了意志、开拓了视野、启迪了智慧、认识了真善美并懂得了人生的价值。
(四)驼铃声声送战友。1981年寒冷的冬天,在北疆军营,我平生第一次真切感受那刻骨铭心送战友的离别之情。与我同宿舍当了6年兵的老卫生员退伍,那时期部队提干都要上军校,虽然他超期服役,还是摆脱不了回乡的命运,他家在湖南省衡阳乡间,条件较差,没有父母,参军前是孤儿,原希望留在部队,但最终还是被列入当年退伍的名单。离开部队的前夜,他用浓厚的湘音,几乎唱了一整夜送战友之歌《驼铃》,那发至心灵的歌声回荡在空旷寒冷的北国冰雪之夜,多年后,每当我重听《驼铃》歌曲都有寒意之感。第二天凌晨,繁星满天,庄严的欢送音乐声伴随着拥抱和告别的泪水,老兵车队缓缓驶离了军营,在那交通和通讯落后的年代,大家都明白,这一别很可能是终生。离开军营的老卫生员没有回湖南老家,留在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年后又从祖国的北疆,去了彩云之南的西双版纳,据说他有位表姐在云南西双版纳兵团,此后失联,再无信息。
四年后,我自己又亲历了这离别难舍的情感,记得在离开部队的最后一个黄昏,我又一次来到军营后的额敏河畔,看一看清澈透明的河水,听一听这特有的寂静,心灵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新疆,我们就要离开你了,离开你碧绿的牧场和火焰般上升的群山,离开你多情的河水和骑在马背上的民族,离开你冬不拉弦律和白杨树下美丽的姑娘,你给了我最后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
36 年后,我们原部队全国15 省、市老兵聚会连云港,我问询老卫生员的消息无果,在此,将这篇短文送给曾经用青春同守北疆边防的战友、送给北疆之夜用心灵倾诉离别之情的老兵,祝愿他幸福安康。
(五)寻找战地军花。
2015年新春,我们十几位同年入伍战友相聚江苏盐城,军人的情感和豪爽重现,大碗喝酒、高声畅谈、无拘无束、如回军营。当战友勤得知我曾在塔城分区卫生所学习,向我打听他在老山前线参战时巧遇的原分区卫生所女战友?我问姓名?哪年兵?他记不清了。
勤与我同龄、同乡、同年入伍,原同在新疆塔城分区,后军校毕业分在伊犁步兵七师。1985年8月被选调到兰州军区第八侦察大队,执行对越作战任务。
首战结束,收到他在老山前线的来信,并知有战友牺牲。此时我已复员在连云港东山发电厂工作,由于单位条件较优越,每天业余时间举办文体活动,白天打球、晚上舞会,人们对战争的感受好似另外世界。记得看完他来信时夕阳西下,此刻正是球场比赛和职工俱乐部舞会的前奏,我第一次与之失约,只身登上厂区前的东山,遥望南国,心境难以名状,直至繁星满天。此后球场、舞场很少见到我的身影,我读懂“珍惜”两字的真正含义,让我在浮躁纷繁的年代,找回北疆军营铸造的坚强和军人血性,以至于有后来8年学习深造机会及逢考必过的底气和运气。
1986年云南老山前线,勤有次从麻栗坡送伤员到陆军野战医院,接待的护士是新疆口音且有点面熟,勤在塔城分区通信连时,记忆这位女兵去取过信件,就问是新疆军区的?称奇俩人原都在塔城分区机关,因是战时,把伤员安排好,就回老山前线了。
参战期间,勤参加了著名的801、810 老山争夺战等十多次战斗,出色完成了任务并荣立战功。1986年10 月,北京军区接防老山防区,勤胜利凯旋回疆。一别30 年,当时留下的信息在战争岁月全部丢失,但战地巧遇的情结一直伴随他。根据他描述的形象,似我同期学习的军花霞,当我辗转找到现居新疆阿勒泰霞,当年智慧美丽的小女兵己是团职女军官。回答令人失望,霞军医学校毕业一直在新疆军区,没去云南前线。后我多次问询其他战友均无果。
时光行进到2016,军花战友在朋友圈晒昆明风景照,我点赞时顺问:在彩云之南旅游?答家居春城。猛然间预感冲撞我的胸怀,问哪一年去的云南?迷底瞬间揭开。军花迎春,军医学校毕业分配在新疆塔城分区,后调北疆军区守备二师,1985年7月调昆明军区69 陆军医院。当我告诉原由,她感慨万千,自感神奇,当年巧遇印象深刻,她欣慰战友勤从战场平安凯旋。
她告诉我:当年来昆明军区报到时,原分配在昆明57 陆军后方医院,受参战将士为国献身壮举感染,主动请求到前线69 陆军野战医院。当年最惨烈的主战场在老山、者阴山,中越两军反复多次争夺,通往前线的路上,都是装载武器的列车和参战将士的军车,战地医院也都是缠着白纱布的伤员。那时不分内科、外科,所有科室都接收伤员,血源不足,大家都争相献血,在救护被炸断胳膊、双腿、失明等重伤员时,根本不忍看他们年轻稚嫩的脸,战争的残酷,和平环境下生活的人们无法想象。亲历那么多负伤和牺牲的战友,让她刻骨铭心,清明去麻栗坡身临壮观肃静的烈士陵园,内心难受悲壮,一个个年轻鲜活的生命,为了祖国的尊严静静地长眠在这里,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她)们。
我也告诉她:我这位战友勇敢有余,浪漫不足,在云南前线遇到新疆塔城战友、还是位美丽的女战友,竟然将姓名和联系方式给丢了,这是很多作家都无法编写的剧本,可以拍摄几十集电视连续剧的真实传奇故事,让他将美好情节大大的缩水了,但他珍藏了30 年的心灵记忆一刻都没有丢失……
真是:
青春共守北疆,
奇遇南国战场;
失联三十春秋,
重逢己近花甲。
(六)远去的军营。我放慢了脚步,轻轻地走近军营旁小路,几百米的心灵之路,我整整走了33年,此刻犹如无数次梦境,又回到了她的身边……
我的军营,像一位沧桑的老人,孤独站立在傍晚清冷的肃风中,盼望和等待着她的儿女回家,五月干渴的新疆,飘起了小雨,似军营母亲激动的泪花,向远方迟到的儿女,诉说着她的辛酸和残年的痛楚。
离别33年我的军营,她真的老了,满目忧郁脸上已失去往日的风采,曾经亭亭玉立于额敏河畔衣着华丽的美女,失落为衣衫褴褛的老人,从她依然高贵的骨骼中,认出这就是我魂牵梦绕的亲人,虽然有心理准备,心仍被深深地刺痛。
因军营正门前修路,车绕道军营后小路(原是额敏河滩)走进营区,部队早以裁撤,营区一片荒凉,让我心生伤感。这是三连和一连的营房,迎接我是凶悍的藏獒,狂叫声引来了现主人,不用我自述,主人就说:“是原来当兵来看营房吧,常来的。”可见这失落的军营在军人心灵中地位。征得主人的同意,走进熟悉又陌生的房间,当年高大亮丽的营房,变的矮小破旧,门前球场已不见踪迹,但炮营球星陈立栋、熊新华、卞保江矫健的身影如在眼前,这也是1982年打败塔城军分区篮球联队的绝对主力,三连艺术家唐广科优美笛声也是从这里悠飘全营;餐厅的模样依然,1980 年12 月8日下午,我到部队第一顿美餐就在三连,后来虽然分配在营部,但每当三连炊事班有包子时,我总是厚着脸皮去蹭饭,一切仿佛昨天。
原来的营区被分割成两块,一连、三连和营部、二连被围墙隔离,去营部只能从围墙外哈萨克族居住的劳动队绕行。走进正门,映入我眼帘是营部楼顶那颗巨大的五星,它威严挺立如哨兵坚守着这片营区,两旁“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八个大字已不见踪迹,营部广场堆放的杂物掩盖了当年阅兵场的气势和壮观;饭堂门厅前的小广场完好,但不见那群饭前列队唱歌朝气蓬勃的军人,就好似无次梦回军营时,我总是找不见指导员和熟悉的战友;走进我当年的侦察班宿舍,回想起南线两山对越作战时,我们北疆边防部队也进入了战备,睡在身边通铺上的战友悄悄地问我:“假如真打仗你害怕吗?”我如实回答:“紧张,但绝不做俘虏,我会留颗手榴弹给自己。” 战友说:“我也会。”杂草包围中的修理所是我新兵第一次站岗的哨位,按班长的命令是流动哨,主要任务是保卫修理所旁十多辆军车和汽油库。新疆一月份的冬夜特别寒冷,月光下的雪地很亮,我暗想:如果有敌人来袭,身在明处太暴露,应该有个隐藏的地方。带着这想法我拉下身旁北京212 吉普车的把手,幸运的还真给我打开,钻进后座既隐蔽又防寒。这夜,我们新兵班的哨位从流动哨都变成了固定哨,真不知第二天开小车的庞树江师傅是否发现了他的座驾,被我们这班新兵用做一夜的哨所;营部卫生所同样破旧得心寒,但我还是不由自主抚摸着曾经相伴的墙璧、门窗,寻觅着当年的青春记忆;二连的营房相对完好,篮球场的白线清晰可见,这是全营唯一能找到当年印记的球场。天命之龄漫步军营的我,感受着美丽额敏河畔扑面而来的清风,这是久违了33年新疆独有的和风,沁入心肺,我再一次幸福地品味着那浓浓熟悉的气息,军营永远是生命中的最爱;脚下踏着泥泞路,心中涌动着回家感,眼光和脚步扫描和丈量着军营每一寸土地,血液中流动着军人的激情,幸福的记忆如潮涌现,亲切的情感在心灵荡漾,清纯的无一丝杂念,军营每处都能唤起我青春的记忆,这里是战士久违的家,对她的思念和爱,源于心灵深处,是自然的、初始的、原生态的,印刻在脑海里永伴今生。
(七)不能忘却的纪念。2019 年8月13 日正午,我第一次登上中苏铁列克提战斗主战场676高地,这个距新疆托里县县城130 公里,没有任何植被的山头上全是坚硬片石,色呈灰黑,音敲如铁,形似刀片,直立如剑,在约40 度气温和强烈的阳光烘烤下,烫如火碳。沿着陡峭的山路登上峰顶,约有20平方米条状碎石平台,四周均为险峻的陡坡,顶峰留有当年的战壕、弹坑和少量锈蚀的弹壳。穿越时光隧道,50年前的此时此刻,这里正进行着一场惨烈的战斗,22名我边防官兵,为保卫国土和维护国家的尊严,手持轻武器坚守高地,与拥有飞机、坦克、装甲车数倍于我的苏军激战,击退苏军三次冲锋,终因力量悬殊,除一名战士负伤昏迷被俘,全部壮烈牺牲在这个山头上,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
在铁列克提战斗十年后,我幸运地走进了塔城军分区这个英雄的部队,与烈士裴映章、范进忠之子裴雄奇、范军林成为战友和好兄弟,曾与裴雄奇同吃一锅饭、同住一张通铺。人是有记忆的,军魂是有传承的,这个铁血军魂的部队和这个光荣队伍中的老首长、老班长、老兵们给了我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富和强大的力量。
2019年10月1日,当塔城军分区铁列克提边防连原连长、西藏军区副参谋长邝德旺将军领队的轻型坦克方阵,在国庆70周年大阅兵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时,再一次见证了塔城军营的荣光,这是铁列克提战斗英雄们铁血军魂的精神传承、是历代塔城戍边官兵优良作风的再现、是所有曾经守卫塔城边防战友的荣耀、是塔城军分区官兵多年共同奉献、努力和积淀的结果。
慎终追远。忘记历史的民族没有根,忘记英雄的民族没有魂,没有英雄精神的民族没有未来。2019 年8月13 日至15 日,新疆塔城军分区当年参战人员、参战部队退役老战士、烈士亲属及各界人士,在当年的战场忠勇山、烈士遗体安葬地托里县烈士陵园、塔城市烈士陵园,举行隆重的祭奠活动,告慰烈士的在天之灵,你们当年为之英勇战斗、誓死保卫的那片国土,已经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50 年后的今天,我军走出了一条现代化强军精兵之路,我们的航母、歼20、核潜艇、东风41等现代化武器装备已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的五星红旗已经飘扬在遥远的太空,我们的祖国正迈着自信坚定的步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八)情系北疆。岁月转瞬40个春秋,对北疆军营的爱恋,已经融入我的血脉,脚下丈量过多少北疆的土地,心灵就积淀着多少军营的情感。在逐梦前行的人生路上,发出的情感依然如初。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的北疆!我的军营!2017重回北疆军营迸发的军营恋歌亦是我的心灵之声:
再读天山
我曾以青春的脚步
在三十六年前的深秋
登临圣洁的北疆天山
遥望那浩瀚沙海的壮观
惊悚那无边戈壁的辽阔
阅读如剑山峰上的诗情
倾听清冷雪山流出的音符
品吻仙境草原清新的气息
敬仰远古西域散发的神圣
当青春与你相遇的那一刻
再也挡不住我思念的目光
虽然你远在万里之外的北疆
却近在咫尺如藏心房
经历漫长岁月的离别
似已清空对你的思念
今又重回你广袤的怀抱
涌动依然是初恋般的炽爱
红星闪耀的记忆
蕴藏着梦幻的人生
铭刻于心灵深处
我的北疆军营
阅万卷书读不完你的美丽
行万里路品不完对你的畅想
你是浸润心灵的诗
你是放飞理想的歌
你铸造的血性男儿
饱含着满满的爱
飞翔在梦的远方……
【编者按】 银河悦读编辑许贵青,当时是新疆塔城边防36975部队直属侦察班战士,是一个热爱军营、热爱边疆、热爱祖国的边防战士,他忘不了以花甲之龄冒严寒目送退伍军人的老将军,忘不了为新兵拍摄第一张照片的韩栓柱,忘不了送别老兵时自己的依依不舍,更忘不了中苏铁列克提战斗主战场676高地;他记得新训练士兵时的艰苦与快乐,记得为战友寻找军花迎春;他珍惜难得的战友之情,珍惜来之不易国家和平。他深知“忘记历史的民族没有根,忘记英雄的民族没有魂,没有英雄精神的民族没有未来”。本章内容类似于小结,作者以追忆方式,全方位讲述了自己与新疆、与哨所、与战友、与首长的情感故事,表达了对国家强大的信心与期望。语言流畅,感情浓烈!推荐阅读。编辑:青梅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