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第十四章 情系边关(九)

作者: 沙海绿洲 点击:1158 发表:2021-06-24 09:55:01 闪星:10


        九、风之魂

        1624499669117218.png韩栓柱:山西省襄汾县人,中共党员,大校军衔,1972年底入伍,历任新疆塔城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干事;阿勒泰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长、副主任;新疆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退休后居鸟鲁木齐。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新疆老干部摄影家学会主席,乌鲁木齐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著名军旅摄影家。2005 年出版个人摄影作品集《边关不再遥远》。2012 年被中国国际现代艺术研究中心聘为高级研究员,并授予“中华民族杰出艺术家”荣誉称号。《风之魂》写于1986年8月,荣获新疆军区“纪念建军60周年征文二等奖”。

        这里,是一个风的世界。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话丝毫也不夸张。365天,6级以上的大风竟能刮到二百多天,春夏秋三季,狂风起处,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到了冬天,风常常在10级以上,风卷雪,雪带风,刮平了道路,淹没了营房。3米之外,不知还有天和地。

        这里发生的每一件事,几乎都和风有着扯不断的联系。

        1985年12月中旬,边防站27米长的红砖墙一夜被狂风掀倒。

        去年冬天,用上千斤重的水泥板压住的篮球架被一场突然的风刮出几公里。

        1986年的大年三十之夜,炊事班为战士们烹调了可口的除夕饭菜。侦察班和三班的战士抬着一盆饭菜刚走出饭厅,就让狂风连盆带菜全部卷走。

        ……

        朋友,你能相信这些吗?但这的的确确是发生在这里的事实。也许,有人会问:“在这样的环境里,还能生活和工作吗?”是啊!这里的苦,这里的难,是我们一般人所难以想象的。但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的战士,默默地守卫在这无声的国境线上,让青春年华在狂风与冰雪之中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铁列克提边防站的哨所班建在离营房两公里远的一个山头上。这里海拔1200米,常刮12级以上的大风。前哨班距哨楼虽然只有几十米,但一遇到狂风大作,上哨却比登珠穆朗玛峰还难。一个冬天的夜晚,战士刘如唐去上哨,快接近哨楼时,一阵狂风卷来,小刘没来得及趴下,竟被刮到了几公里远的山谷里,所幸没受重伤。他用了五个多小时,才艰难地爬回了哨楼。1982年8月,边防站在前哨班和哨楼之间修了一条长37 米的坑道,战士们上哨所才不用在风雪中摸爬滚打了。

        铁列克提的气候变幻无常。1985年5月13 日,一个晴朗的早晨,连长刘弟贵、副指导员龙东波带领一个班的战士乘车执行任务。行到卡图山,龙东波和战士赵立柱留了下来,连长带车继续前行。刚走不久,只见阿拉湖上空黑云翻滚,浓密的大雾顷刻之间便弥漫了整个卡图山。紧接着,风雪交加,一会儿就把春意融融的卡图山刮成白茫茫的一片。赵立柱是新战士,没见过这种场面,直冻得浑身发抖。龙东波把自己身上的雨衣脱下来给小赵穿上,自己继续执行任务。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车子没回来接他们。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大。再等下去,就有冻死的危险。龙东波便搀住赵立柱的胳膊,艰难地往回走。几里路,竟走了3个多小时。回到营房,两人浑身上下都是冰碴子,手和脚都冻坏了。

        在铁列克提,几乎每个干部战士都有几段和风雪搏斗的惊险经历,但最使大家难忘的却是全连干部战士连续18天断煤断菜的那段日子。那是1981年春节前夕,连日的风雪阻断了边防站通往托里县团部和向阳沟营部的道路。边防站的煤烧完了,菜也吃完了。团里先后组织了许多车辆想冲开冰雪给站上送煤送菜,但由于风雪太大,未能成功。此刻边防站,所有的营房都没有煤。为了抵御风雪,所有的窗户都钉上了毡子。白天,最高温度也只有几度。夜晚,最低温度达零下37度,盖两床被子再加一件皮大衣都没有丝毫热气。白天风稍微小一点,全连战士就全体出动,到附近的山沟里刨开几米厚的雪,弄一点点梭梭柴。柴禾不够,一天只能吃一顿饭。饭不够吃,大家你推我让。电台的同志,手肿的像馒头一样,仍坚持发报译报。当送煤的汽车终于冲开冰雪开进边防站大门的时候,全连干部战士都激动地欢呼起来,望着克服断煤断菜困难、坚守了18天的战士们,送煤的同志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艰苦的环境,恶劣的条件,不但没有使我们的战士退却,反而使指战员们在这风与雪的洗礼中,更爱这里的每一寸土地。连队没有菜吃,战士们就用自己的双手在山沟里开出荒地,种上各种各样的蔬菜;营区没有绿色,战士们修筑花坛,拉来一筐筐黑土,栽上树木花草。

        铁列克提的风,也许还将继续刮下去。我们的战士,还将继续在这里守卫十几年,几十年,甚至更久。在今后漫长的日子里,他们又将谱写出多少动人的新篇章!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来自山西襄汾县的韩栓柱,1972年底入伍,历任新疆塔城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干事等职,那篇写于1986年8月的《风之魂》,荣获新疆军区“纪念建军60周年征文二等奖”。 他记述了铁列克提肆虐的狂风与变幻无常的气候,讴歌了在狂风暴雪中坚守岗位的边防军战士。推荐阅读。编辑:青梅煮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