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打响第一炮(一)
一
“闹正月,耍二月”,这是塞北农村千百年留下的旧俗。到了80年代初期,虽然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但农村一到过年,还是常常闹腾半月20天的,人们走亲访友串门子,扭秧歌耍狮子看热闹。什么穷啊富的,都先把它放到脑勺后边去吧。
1983年农历正月初六,沙扎兰年味还很浓的时侯,一辆黄河牌大汽车开进了村。李庆文兴致勃勃地指挥着伙伴们,把大汽车上一麻袋一麻袋的优良品种卸下来,放到临时的库房里。
这一个春节前后,李庆文没吃好喝好,腿没少跑,累没少挨。他在春节前腊月二十七从沙扎兰村基点回家后,就到院里去借款。
李庆文对院领导说:他们在沙扎兰工作几个月,看出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沙扎兰的粮食产量低,其原因之一是品种太老化。沙扎兰的农民净种些个黑壳高粱、大白马牙玉米,这些老掉牙的品种,既使不缺水不缺肥,条件再好也坐地不能多打粮。把沙扎兰的老品种改换成良种,是解决这个村温饱问题,见效最快的捷径。因此,他想在院里多借点款,买些优良品种送到沙扎兰去。
李庆文的想法得到了院领导的全力支持,院里借给他13000元钱。
春节将到,各单位都已放假或正要放假,找人办事十分困难。李庆文到处奔波,花了好大的力气,买到6A高粱、丹玉13玉米等16000公斤良种。过完除夕,大年初一他就出来跑,联系车辆,安排装卸人员,神速的把种子运到了沙扎兰。
李庆文深信,运到沙扎兰的这批优良种子,粒粒都会变成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豆子,粒粒都是在阜新大地上点燃科技兴农之火的火种。这批良种,定会在阜新生根、发芽、开花,结出丰硕之果。他们这支科技小队伍,就要靠这批良种,在阜新大地上打响第一炮。
李庆文心里盘算,看着吧,明天群众知道运来了良种,非得抢疯眼不可。
大大出乎李庆文的意料,群众知道他们运来了良种,不但没有出现疯抢的场景,连理这个茬的人都没有。他们照样闹正月,走东家串西家,扭秧歌,看热闹,喝大酒,甩扑克……
在农村,李庆文同农民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还头一回遇到这样冷场的情景。李庆文的伙伴们有些着急:“这地方连良种都不认,还谈得上什么科技兴农啊?”
“不要急嘛。”性格爽快火爆,说话办事嘎巴溜丢脆的李庆文,这回倒沉住了气,“不是群众不认,是我们的宣传工作不到家。”
村里的广播喇叭响了起来,天天在介绍优良品种6A高粱、丹玉13玉米……
村干部提前好几天用广播下通知,东北的“庄稼王”全国有名的农业专家李庆文,给群众讲农业增产技术。通知连着广播一周,村干部还怕有的人家听不到,又派人专程到各家各户去下通知。到了讲课这天,李庆文早早地来到冰凉的空屋子里。
屋子冷,他的心里挺热乎。今天,他要把眼毛前的科技成果讲给大家,加上运来了良种,秋后沙扎兰肯定会大幅度增产的。李庆文想,眼毛前的科技成果,叫农民由不知到知,如同捅破一层窗户纸;也像谜语好出不好猜,一但说出谜底,人们就会恍然大悟似的。
今天,李庆文要给农民捅破这层窗户纸!
今天,李庆文要把科学种田的谜底告诉给群众!
遗憾的是,讲课的时间到了,听课的人还没见影。村书记向李庆文解释说:“农村开会不像城里人守点,拖拖拉拉、慢慢腾腾地惯脾气了,一时半晌来不齐,再等一会儿吧!”
李庆文不等也不行,没人听课给谁讲呢!这时,稀稀拉拉开始上人了。隔一袋烟的工夫来一位,隔两袋烟的工夫来一双。按预定的开课点过一个多小时,算是该来的都来了,再等也是盲人点灯——白费蜡了。李庆文一数,到场的听众仅仅13位,其中有9名还是村干部。全村将近3000口人,对科技知识感兴趣的人,竟少到如此的地步,使李庆文那颗滚烫的心,顿时凉了下来。
李庆文的心里不能不有些发凉。过去他在城里作学术报告,小车接,领导陪,会场座无虚席,那是何等的气魄场面哪!面对眼前冷冷清清的场面,这课讲不讲呢?不讲,这13位不白搭工了吗?还是讲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嘛。
在大空房子的冷屋里,李庆文一丝不苟地讲了三个小时的农业技术课。听众反映还叫李庆文心里挺痛快。他们说:“讲得真开脑筋。”可是,讲第二课时,听众只来了11人,星星之火不但没有燃起来,反而还缩小了。
狂风吹不倒大山,困难压不住有志气的人。李庆文是个倔强的人,认准了道,不管千难万难他也要走到底。群众不来听课,那就登门去讲课,去推广良种,磨破嘴皮子也要把工作做到“家”。
李庆文和科技人员分头下去,坐在农民的炕头上,去推广良种,讲解农业科技知识。他们起早贪晚地跑,鞋底磨破了,说得口干舌燥,可并没有得到什么效果。农民有农民的笨理,农民讲究的是实惠,他要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任凭你说出龙叫三声虎下蛋来,还是信不着。农民们觉得种老品种好,老品种多打少打保靠,自己家就有种子,还不用花钱买。科研基点弄来的那些杂交,四五角钱一斤,种在地里,人家不知哪天回沈阳,秋后不打粮白扔,找哪个二大爷算帐去呀!对啦,别听他们红口白牙的瞎咋呼神吹,就是不买种子,火车走马路没辙。
眼瞅着就到清明节了,李庆文和科技人员挨家挨户地下去动员了两个多月,可怜的是,那批良种一粒也没有卖出去。李庆文心里清楚,在科技人员没用事实取得群众信任之前,想叫这里的农民,把千百年留下的旧观念一下子更新,那是不可能的。习惯势力、传统的小生产意识比窗户纸坚固得多,捅破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节气不等人哪,眼看着要开犁了,这可怎么办?李庆文急得满嘴唇子都是泡……
【编者按】第三章(一)写李庆文一行人在科研基点沙扎兰经过几个月的周密细致的考察和调研,终于寻找到了这里的乡亲们贫穷的症结所在,于是马不停蹄的着手准备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科技扶贫攻坚战役。为了打响科技扶贫的第一炮,李庆文磨破了嘴,跑断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让攻坚克难之战万事俱备了,只欠与农民共享科技成果的东风了。科研人员的主观愿望是美好的,可是现实却很骨感,村民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往往会说出来容易,做起来难。李庆文想把粒粒优良种子变成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豆子,成为阜新大地上点燃科技兴农之火的火种。但是他们万万没想到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他们只好面对残酷的现实,重新打鼓另想辙。讲课没有起到任何效果,他们就送上门服务,拿出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干劲,来攻克了眼前的堡垒。他们能够成功吗?李庆文带领的这支科技小队伍,虽然靠这批良种,暂时没有在阜新大地上打响科技扶贫战役的第一炮,但是他们都是经历几十年风风雨雨的人,把这点困难当作是考验。高枕无忧却有时,功败垂成未可知?推荐阅读,欢迎文友跟读!编辑:攀登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