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第十二章 铁列克提战斗的历史地位及影响(四)

作者: 沙海绿洲 点击:3234 发表:2021-04-11 21:19:28 闪星:10


四、新疆部队进行了纠偏   塔城边防得到了加强

       铁列克提战斗失利后,促使新疆军区各级自上而下进行反思,从部队装备到单兵素养,从编制体制到配置配属,从自我定位到对手研究,都与实战、与对手有着太大的差距。知耻而后勇,变革变化就成为必然的出路和活路。

       (一)再次调整边防部队体制编制、增配反坦克火器。铁列克提战斗失利后,从1970 年3月起,根据新疆军区命令,所属各边防站又迅速调整为连级站的编制,统称为边防连队。塔城军分区所属边防连队的数量仍为前期建设和确定的不变,每个连队配备连长、指导员、排长等干部。战后塔城军分区总结战况,认为没有重武器(主要是火炮)是导致战斗失利的又一个重要原因。随后,军分区有意识加强了炮兵部队,增加了边防连反坦克火器。以边防连为基础,调整整编了步兵3、4、5营和85加农炮兵营,形成了一线、二线一体化支援作战编制体系。

       1975年,塔城军分区根据上级命令组建边防团,将所属的步兵第三营(疆字303部队),第五营(疆字305部队)与兵团农九师现役团(疆字911部队)整编成立新疆军区边防第五团(36915部队),辖塔城、乌什水两个边防营,一个步兵营,团部和步兵营驻额敏县城。将所属的步兵第四营(疆字304部队),机动步兵营(疆字312部队)与兵团农七师现役团(疆字908部队)整编成立新疆军区边防第六团(36916部队),辖向阳、裕民两个边防营,一个步兵营,团部和步兵营驻托里县城。至此,塔城军分区辖两个边防团,一个团级巴克图边境会晤站,一个85加农炮兵营(36975部队,驻额敏县城),七个县(市)人武部和通信站、卫生所、教导队等直属单位 。所辖的禾角克、铁列克提、丘尔丘特、塔斯提、雀干托盖、杜拉那拉、额敏河、巴克图、加曼奇、阿克雀克、卡梅斯台、库则温、巴依木札、阿吾斯奇14个边防站,守卫着塔城防区524公里的边境线。各边防团下辖边防营和担负支援任务的机动步兵营,基本形成了对外有一线边防连队、二线有炮兵营和机动步兵营的支援作战体系,对内有7个县(市)人武部的动员体制,人员编制也增加了两倍左右。这种编制体制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二)加强战场建设、探索联合管边模式。战后,根据中央指令,塔城军地大力加强战场建设。为更好地落实毛主席“要准备打仗”和应对敌人可能发动的突然袭击,确保部队适时转入战备,塔城军分区司令部对所属部队由经常战备状态转为临战状态的战备等级进行了详细规定。地区成立了作战领导小组,日常办事机构由分区司令部作训科、农九师作训科和地区政工组、人保组承办,决定在原边境五县(含边境团场、边防营)三位一体的联防组织不动的原则下重新明确划分小的联防作战区,联防作战区包括边防营、连及兵团营、连,地方公社、牧场组成。为了应对突然袭击和内暴外逃,还明确了各联防作战区领导小组可超越指挥,紧急情况直接报地区作战领导小组。这些措施,既是对铁列克提战斗失利教训的总结,又是对塔城边防管控办法的摸索,提升了边境管控的效果,确保了总体安全稳定。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战争失利后,新疆军区及时做了纠偏工作,调整部队编制,增加武器配备,以保证用最佳状态守护国门。推荐阅读。编辑:青梅煮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