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17

作者: 南庄隐士 点击:965 发表:2020-11-10 09:28:46 闪星:12



  王雪被车子砸倒后,心里开始打怵,但嘴上还是不服软:“没事的,没事!”此时,她想的不是身体的疼痛,而是扶起她的那个小伙子。

  太阳渐渐地滑下地平线,劳作一天的农民收了工,沿着田间小路向村里走去。

  刘铁、王雪和十几个知青一个个累得筋疲力尽,连半步都不想挪动,这群知青打小哪受过这样的苦哪?好容易拖着疲惫的像似灌满铅的双腿走回四合院,一向爱洁净的王雪进了屋也顾不得掸去身子上的泥土,洗去脸上的灰尘,倒在床上睡着了,立刻发出细细的呼噜声。

  吃过晚饭,王雪叫来刘铁说:“今天,你注意到村里那个小伙子,他说话的声音特别熟悉?”

  “就是扶你起来的那位?”

  “是他!”王雪对初恋情人的一举一动,一个声音都刻骨铭心,当她被瞬间扶起时,她就感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深深地引起自己的思绪。难道是重逢?她还不敢肯定。

  “刘铁,麻烦你一件事行吗?”

  “你跟我还客气,别说一件,一百件都可以。”

  “你能帮我打听一下,今天那个小伙子是谁吗?”

  “明天我就去打听。”

  “谢谢你了!”

  “凭咱俩的关系,还用说谢吗。”

  王雪没再吱声。刘铁不想打断她的思绪,悄悄地走出了房间。

  王雪躺在炕上,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顿时有一种五味杂陈的感觉。觉着有一点抑郁感,一个漫长过程的燃烧爱情。

  睡了一觉的刘铁,在沂水干渠工地上,同队长生子展开了推土比赛。一开始刘铁略占上风,但渐渐体力不支,被队长生子赶超。休息空隙,刘铁大口喘着粗气,问:“队长,向你打听一个人?”

  “谁呀?咱村的吗?如果是咱村的,没有我不认识的。”生子夸下海口。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刘铁用手指着正在用毛巾擦汗的那个小伙子,只见他仍然把帽沿压在眉毛之上,好像有意不让人知道他的真实面貌。

  ”嗨!你问他呀。他叫……“生子又把话咽了回去。

  ”队长!你怎么不说了?″刘铁搞不清壳卡在哪?继续问:“话说了一半,干啥不讲了。”

  “刘铁!不是不想告诉你,是刘书记不让说。″生子抓耳挠腮。

  ”好!抽空我找刘书记问个明白。“

  放工后,刘铁沿着山路去村委会,找支书寻问那个怪异小伙子的情况。他边走边远眺,夕阳金灿灿地洒满了整个乡村大地,晚霞害羞地把头埋在了群山哥哥身后,像羞红了脸的小姑娘似的。树上的鸟儿飞回鸟窝。东坡村落倚山而建,房屋上开始飘着袅袅炊烟,在路上不时地碰到扛着锄头的农民,刘铁同他们打招呼。

  当、当、当,刘铁敲了三下村委会的大门。里边传出断断续续的问声:”是……谁,请……进!″

  “书记!我是知青刘铁!″

  ”快……请进!“

  刘铁推门而入,看见刘书记弓着腰还在写材料,正准备问。刘书记直奔主题:”刚才,生子……跟我说了,但我不能……告诉你他……是谁?“

  ”为什么?难道他是外星人?不属你管。″

  “刘铁!这,这……件事几句话说不……清楚,你还是别打听……听了。″支书的口吃很浓。

  “难道他是黑九类?”

  刘铁的话音刚落,刘支书惊讶地看着他,这个后生真不简单,仿佛知道了里边的真相。

  刘铁听到支书说话这么费劲,就不再勉为其难了。他回到宿舍,反复琢磨,那个小伙子身上一定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

  过了几天,一辆吉普车停车知青大院门口,刘铁、王雪和知青们放工回来,看见院里多了三个知青。让刘铁做梦没想到竟然是赵朝和孙剑等人。

  魏医助当众宣布:”我们知青点上又多了三名知青,力量壮大了。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我宣布一下,赵朝!东坡村知青组组长,大家鼓掌了!

  王雪听到这个消息,犹如头顶上响起一声闷雷,炸得她不知所措。而刘铁心静如水,他早就预料赵朝是这个知青点的组长,因为,赵朝父亲赵副主任分管知青工作。

  “各位老少爷们,我胡汉三回来了。从现在开始,我就是组长了,你们要听我的调遣。”赵朝东扯葫芦西扯瓢的讲话,还不时地用挑逗的目光斜视刘铁和王雪,得意的目光好像在显示自己是胜利者,以后你们都得听我的。逗得在场知青哄堂大笑,连他父亲手下的魏医助也笑的肚子痛,赶紧说散会,免得赵朝洋相百出。

  山区里的农村睡觉比较早,赵朝不习惯,他躺在床上胡思乱想,心情降到低点。他突然推了推身边的孙剑:“你起来,咱俩去摸麻雀。”

  “深更半夜的,你属夜猫子的,不睡觉了。可人家睡得正香。”

  “不去就算了,我自己去摸,不过我可提醒你,不许玩我的战利品。”

  “别啊,瞌睡虫都被你吓跑了。”孙剑用手揉了揉眼睛,随着他走出院外。如果放在以前,孙剑会命令赵朝睡觉,可现在人家是组长,何况他父亲掌握每个知青命运的生杀大权,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赵朝拿着手电筒,孙剑扛梯子,蹑手蹑脚地来到一个屋檐下面。

  “孙剑,你在下边给我扶好梯子,我上去摸。”

  “好的!”

  赵朝爬上梯子,用一根小棍,一点一点地往外扒拉雀窝中的杂草,鸡、鸟的羽毛,他把母雀铺产床用的东西掏得差不多时,然后学着鸟儿张口哈哈叫着,逗引雀窝里的幼雀。幼雀以为是母雀衔食回来了,便踱到鸟窝边急促地叫唤。

  “抓着没有?”

  “快了,有好几只。”赵朝把一只只小幼雀放入盒子里。突然,他一个后仰,摔了下来。如果不是孙剑顺势扶他一下,一定会留下后遗症。

  “怎么了?”

  “一条蛇。”

  听到有蛇,孙剑倒退了几步:“赵朝,咱俩回去吧,打小我就怕蛇。”

  “胆小鬼,你过去敢打敢冲的劲头那去了。不行,我要弄死它。”赵朝又上了梯子。

  “你不怕蛇?”

  “不怕。”

  “嘴还硬,不怕,怎么摔了下来?”

  “那是在心里丝毫没准备情况下发生的。”

  孙剑躲得老远,借着月光看着他捉蛇,只见他,用一个棍子朝鸟窝捅,大蛇受到惊吓,把头伸了出来,赵朝当即捉住它的七寸,然后重重地摔在地上。

  赵朝下了梯子说:“孙剑,过来,你拿着盒子,咱们回去睡觉。”

  “蛇,还在地上。”

  “胆小鬼,死了。”赵朝说完,拎起蛇往回走,孙剑赶紧跟在他屁股后边,生怕有蛇偷袭自己。赵朝和孙剑在屋顶闹出的动静,吵醒这户村民的酣眠,惹来一阵怒骂。

  第二天,赵朝找来秫秸扎制成的笼子,笼子里配有麻雀站立的横木,有喝水的小杯,还放一些干草,像模像样的。幼雀嘴角黄黄的,招人喜欢。吃饱喝足后站在横木上,欢快地叫。叫一阵,便跳下来,在笼子里来来回回地跳,跳累了,就会跳到横木上继续叫。有时,也会合上眼睛,眯瞪一会。

  赵朝自从有了小麻雀的相伴,暂时忘记了内心的烦恼。

  这天中午,赵朝准备用刀子给蛇开膛,美美地吃上一顿蛇肉。他这一举动,遭到所有知青的一致反对,他不得不放弃这个念头。对赵朝的行为,知青们感到他那像个组长,就是一个小混混。今儿捉个麻雀,明儿打个狗,后儿摸个瓜什么的,反正经常做出点让大伙意想不到的事情。

  下午出工,赵朝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一盒“点心匣子”放在干渠的路上,鼻孔里哼着《海港》的唱段:大老吊,真厉害,成吨的钢铁,它一抓就起来。哼完了,又学着京剧里的台词:“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钓。”

  一会功夫,只见路上一对小两口骑车过来,男人驮着女人,路过此地。当骑到那包点心匣子时,车后坐上的小媳妇跳下了车,指着地上的盒子说:“孩他爹,天上掉馅饼了,让俺回娘家有了‘点心匣子’”。她用眼扫视了一下四周,发现没人后,迅速把匣子拿起,跳上车子快速离开。男人骑了几十米后,她好奇地慢慢地打开一个缝,想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点心。“哇!”的一声,女人险些掉下车,像抛炸弹似的,把匣子抛了出去。

  “怎么了?”男人纳闷地问。

  “蛇!”吓掉魂的女人嘴里只吐出一个字。

  看到这搞笑的一幕,赵朝躲在沟里手舞足蹈地说:“我的地雷响了!”正在地里干活的社员和知青被他的行为,逗得捧腹大笑,孙剑差点背过气去。

  赵朝跑过去,又重新整理好,继续逗乐:“你们信不信,还会有人捡匣子,因为人们都爱贪小便宜,不信的,打个赌。”

  刘铁接过话茬,怒斥:“没人跟你打赌,你就损吧!”

  “你少管,本大组长想干啥就干啥!”赵朝趾高气昂,把肚子挺的老高。

  下午收工前,又骗了七八个人,有老大爷,老大娘,还有过路的学生,几乎路过此地的人都先乐后悲,其中一位老大娘,被吓的重重地摔了一个屁股墩。

  回到点上,赵朝迫不及待地把今天发生的事,讲给了带队的魏医助,她听完后,忍不住地“扑哧”地笑出来声:“赵朝啊,赵朝,你真是头上长疮,脚底流脓。以后别这样了,小心有人告诉你爸爸!”

  赵朝说了声:“谁敢给我打小报告,我跟他没完。”站在知青点大院中央大声喊道。

  “你这破嗓门,别瞎嚷嚷了。”刘铁走出屋门制止。

  “你让我不喊就不喊了吗?”赵朝故意让全院知青都知道他的厉害,其中包括王雪。

  “你喊的就像叫驴吼,太难听了。”

  “你说谁?”

  “说的就是你!”刘铁针锋相对,寸步不让。赵朝知道说不过他,气得哇哇直跺脚。

  “像你这样的人,恐怕连媳妇都找不到,打一辈子光棍。” 刘铁用话激对方,让他乱了马脚。

  “刘铁你的心大大的坏,面包会有的,媳妇也会有的。”赵朝学着电影《列宁在十月》中瓦西里的一句台词,边说边比划。然后,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两个苹果,对着天空喊叫:“苹果,真好吃,但舍不得吃,亲爱的!送给你吧!”

  外边的对话,王雪听得真真的,想冲出去扇赵朝几个电光。

  “王雪,赵朝真是个活宝。看上去让人反感。不过,我喜欢这种性格,敢说敢做。”

  “你别说了,一个晚上让他这么一折腾,我都不知该做什么,还是让我安静一会吧。”王雪在乞盼着什么,一个男人主动把心给她,但她不要;而心里那个男人不曾向她表白,但她深深地爱着。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眼下她的脑子一片空白,却有千万根针在扎。

  赵朝属于“多动症”类型的顽皮孩子,一天不搞出点新玩意,他的皮囊痒痒。他回到屋里,心里像团乱麻,找不到发泄的地方,突然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对孙剑说:“兄弟,放工的路上,我发现一个刺猬洞,咱俩去把它抓回来,做上一大锅刺猬肉面条,改善一下天天啃咸菜的伙食,也算为知青点出了一把力。”

  “好事,说走就走。”两人一拍即合。两人来到村外,找到那个刺猬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它捉住,然后带回了大院。

  “孙剑,你吃过刺猬肉吗?”

  “没吃过,听说不好吃。”

  “要想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味道,只有亲口尝尝。孙剑!你去弄点泥巴,把它裹在里边,然后放在灶坑里烧熟。”

  两人蹲在灶坑大半天,终于把刺猬烧熟了,赵朝先吃了两口,觉得不是味:“孙剑,不好吃,还是中午下面条吧,让大家开开胃!”

  孙剑点了点头。

  “面条什么味,这么难闻,吃在嘴里羴而巴叽。”王雪喝了一口汤就想吐。

  “面条是用刺猬肉做的,为大家改善一下伙食,也算我这个当组长的一份心意。”赵朝沾沾自喜的说。

  “又是你这个坏小子做的孽。”王雪“哇”的一声全吐了,紧接着七八个知青也跟着吐了起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王雪惦念的是那个是扶起她的那个听声音耳熟的小伙子,下工后托刘铁去打听,刘铁询问了队长生子和刘书记,但两人对这个后生只字不提。过了几天,让人想不到的是赵朝、孙剑也来到了青年点,赵朝任为知青组组长。不改捣蛋习性的赵朝弄死了一条蛇,并把蛇放入点心匣子戏弄人。蛇肉没吃成,赵朝又想一计,用抓到的刺猬肉下面条给知青吃。家有熊孩子到那都不让人省心!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