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写给老首长的四十封信

作者: 香磨山人 点击:1172 发表:2020-09-23 13:21:23 闪星:5

    第十九封信 真相大白日,爱党情更深

焦书记:

    您好!1994年1月10日晚饭前,地委组织部三位部长向我反馈考核情况。那次谈话是在县政府招待所二楼会议室进行的。

    一开头,还是您向我开炮:“周铭德,你也太不像话了。组织部的班子是这种状况,你为什么不向地委组织部汇报?”

    见您这样责备,我心里啥都明白了,接着说道:“焦部长,在延寿县委组织部,我是一班之长。如果班子出了问题,我要负第一位责任。其实,我从几位县委常委那里也了解了一些反映,我曾向县委主要领导建议对组织部的班子做相应的调整。但是,这个建议迟迟没有被采纳。”

    见我这样说,您话锋一转,谈起通过这次考核对我的新评价。这回评价和十几天前,那次集体谈话简直判若二人了,听得我混身都冒汗了。

    当您征求我意见时,我激动地说道:“焦部长,我是幸运的,组织上对我也是负责任的。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真相搞清楚,让我把思想包袱卸下来,我对地委组织部的各位领导是非常感激的。想当年,那么多知识分子被错打成右派。有的人直到死还戴着右派分子的帽子;有的人虽然后来给平反了,但是,大好年华白白过去了,有的还影响到子女的成长进步。和这些人比起来,我这点委屈算啥事。妈妈有时把孩子打错了,当妈妈知道打错了孩子,妈妈的心里该多么难受。这时,孩子只能含着眼泪一头扑到妈妈的怀里。”

    说到这里,我潸然泪下,用手背擦一擦泪水,接着说道:“如果说有啥要求,就是请考核组向县委主要领导建议,早点调整组织部的班子。如果还不调整,还这样维持下去的话,不利于组织部工作的开展。”

    今晚就和您唠唠1992年我在延寿县委创办实体和在那之前几次我参与文艺表演的往事吧。

    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之后,全国兴起了党政机关兴办经济实体的热潮。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在县委书记李洪超的亲自督促下,延寿县委组织部与县商业局饮食服务公司照相馆和清泉酒厂以股份制形式创办了经济实体——美达彩扩公司。该公司的创办,结束了延寿县不能从事彩扩的历史,给全县人民的文化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给组织部的同志创造了熟悉经济工作的机会。为完成创办经济实体的任务,我投入很多精力,也学到很多的东西,还被当做典型在县里介绍了经验。后来,根据党中央关于党政机关停止兴办经济实体的精神,组织部从这一实体中撤资、撤人。面对改革开放新时期,这样“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是按照上级要求正大光明的工作。那些当初无所作为、作壁上观,后来又搞秋后算账、背后捅刀子的,难道光明磊落吗?

    接下来,我再向您汇报一下,那段时间我参与的几次主持节目和登台表演的情况吧。

    先汇报主持节目的事情。此类事情先后有两次。一次发生在1992年9月28日。那天,在牡丹江下乡知青、清泉酒厂经理田德才、哈尔滨下乡知青、县委办会计贾德群、延寿县下乡知青、亚麻厂工会主席王亚芳和我这个沈阳下乡知青的倡议下,进行了扎根延寿外地知识青年联谊活动。从上海、北京、浙江、四川以及哈尔滨市和牡丹江市等地到延寿下乡的老知青30余人参加了这次联谊活动。老知青们欢聚一堂,畅谈下乡20多年来的苦辣酸甜,表示扎根延寿,为第二故乡脱贫致富,贡献青春献终身的良好意愿。

    县委书记李洪超和副县长胡新民闻讯赶来,也参加了这次联谊活动。被知青战友推举,我和田德才主持一段节目。大家尽情歌舞,场面特别欢快。李洪超书记带头高唱知青老歌。知青们也在老歌中回顾在延寿县度过的美好时光。

    在清泉酒厂厂长田德才安排下,与会人员边聚餐,边聊天,从午间聊到傍晚。席间。一位知青对我讲述一件事情,使我特别震惊。他说:“从上海来的一对知青夫妇,现在生活特别困难。女的原来在皮革厂上班,现在待业。男的在县医院当锅炉工 一年只上半年班。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他俩十多年都没有探家看望父母了。为此,女知青自杀两次,一次上吊、一次服毒。也是她命不该绝。两次都被抢救过来。我们几位知青战友也曾接济过他们,但也只是杯水车薪。这回,咱扎根知青有了联谊会。你们能不能出头,帮助他俩把工作问题解决了。”

    得知这两位知青战友眼下的生活状况,我心情很沉重。对他说:“方才,洪超书记不是说,他是咱扎根知青的头吗。会后,我马上找他,有他发话,这事就好办。”

    第二天,我就到办公室找李书记。听我这样一说,他马上表态:“老知青扎根延寿20多年,现在遇到这么大的困难。县委要管、县政府也要管。这种情况要特事特办。要抓紧把这件事办好,咱们不能对不起这些老知青,也不能对不起他们的父母。我马上给刘兆亿打电话。你俩负责落实。如果有困难,再找我。”

    从李洪超书记那里讨来尚方宝剑,我和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兆亿没用几天时间就把这件事情办妥了。那位男知青到殡仪馆当了火化工,女知青到土地局收费所工作。

    16年之后,这两位老知青的孩子郑岩大学毕业应征入伍。他在汶川地震抢险救灾中表现突出,被授与全军抗震救灾英模称号,受到中央军委的嘉奖和军委主席的亲切接见。

    如果没有那次扎根知青联谊会,没有那位知青战友的陈词,没有李洪超书记的尚方宝剑,那两位知青战友的生活将会怎样?他们的孩子的未来又将会怎样?这里可能会有一定想象的空间。

    另一次主持节目是在1993年夏季。那是延寿县委、县政府邀请省直相关部门莅临延寿,落实黑龙江省贫困县脱贫战略现场推进会精神,进行扶贫项目对接时发生的事情。

    在王愼义书记和刘同富县长的精心筹划下,对接会议开得很成功,帮扶工作项目都落到了实处。会议结束的那天晚上,县里在宾馆举办了一个小型联欢会。我临时被县委书记抓了官差。王愼义书记对我说:“周铭德,今晚的联欢会,由你来主持。”

   “ 由我来主持?”我怀疑地问了一句。

   “对,就由你来主持。”

   “我也不是宣传部长,主持联欢会也不是我的活儿。再说,现在我一点准备都没有,客人可都是省里的厅级干部。我给弄砸了咋办?”

   “没事儿,你弄不砸。放开整吧。”

    我是在无奈之下,才接过那个沉甸甸的话筒的。当时,我的脑袋里是一片空白。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好在头年省委、省政府在延寿召开现场会时,我担任会务组组长,对会议的内容和这次对接会的情况比较了解。我就围绕这个主题,说些感激和期待的话。

    不过,既然王书记这回难为了我,我也得让他出出彩。于是,我第一个点的节目, 就是有请延寿县委书记王愼义同志表演一个节目。

    可能,这也正是王书记所期待的。他颇有风度地面对来宾,发表了字斟句酌的即兴讲话,然后,表演了他的拿手戏。一曲动听的《涛声依旧》刚刚唱出一句歌词,就获得了满堂彩。我知道王愼义书记具有歌唱的天赋,所以才敢点他的将。当这首动听的歌曲唱完,热烈的掌声又一次在会场响起。        

    联欢会就这样在欢快、祥和的气氛中拉开了序幕。我记得刘同富县长也登台演唱了一首歌。我也把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奉献出来。东道主的热情演唱感动了来宾,在酒劲的支撑下。来宾的演唱节目也是一个接着一个。从县文工团请来的演员们倒是轻松下来了。

    写到这里,我不能不为我的这位老首长后来的沉沦而深深地遗憾。凭他的才气、能力和悟性,他应该在以后的岁月里为党和人民做更多的事情,他本人也可以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可是就是因为没有“愼义”,反倒在高墙之下忏悔。

    子曰:“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本末倒置者,岂能不栽跟头?

    以上,就是我第二次登台主持节目的大致情况。

    您说,作为一名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长在这种那个情况之下出面,主持这样的节目有什么不好?又有什么不对?

    接下来,我再对您讲一讲,我两次自报奋勇登台表演的情况。我讲的事情,没有一点水分。您看了之后,可能还会感到挺好笑。

    第一次发生在1991年1月上旬,李文岐导演带领《赵尚志》剧组到延寿赶拍外景之时。说起来,在那个时间点上,李文岐操作这件事可真是不容易。赵尚志是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这件事不假。但是,那时国家对于东北抗联还没有明确定论,特别是抗联中的一些人后来跑到国民党一边,在解放战争中和共产党成了冤家对头。加之,当时位于高层的某人与赵尚志有些个人恩恩怨怨,竟让中央下了文件,不允许各地党组织支持和协助拍摄反映东北抗联的影视作品。这样,在尚志市委依据中央文件精神婉拒该剧组之后,李文岐来到延寿县。县委副书记李复华出面进行了接待。看来,还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看得远些,很有主见。他毫不迟疑地把这件事情应承下来。他对来人说:“当初,赵尚志为了抗日,不怕流血牺牲,最后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的生命。现在,以赵尚志名字命名的尚志市委不敢协拍这部电视剧,我们延寿县委大力支持、尽力协拍,不然就对不起抗联先烈。就是担点政治风险算什么。我相信历史迟早会还给坚持14年艰苦卓绝抗日救亡的抗联将士以公道的。”

    李复华书记这番话,是他找我布置协助《赵尚志》剧组拍摄外景时说的。说完之后,他从抽屉里取出一份中央文件给我看。那份文件他刚刚收到。可想而知,当时这样做,李复华书记承担着很大政治风险。

    我坚决支持复华书记的决策,并表示一定尽力为剧组完成在延寿的外景拍摄任务搞好服务。当外景拍摄开始后,电教办的几位同志,与剧组寸步不离,随时提供帮助;我在部里,为剧组协调安排拍摄所需大小车辆。当时,咱延寿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县委的这一决策坚决拥护,大力支持。要车出车,要物找物,要人出人。

    然而,在县委、县政府举办的欢迎李文岐导演带领《赵尚志》剧组进驻延寿拍片的联欢晚会上,一件意外事情发生了。主管文教工作的一位副县长在舞台上致欢迎词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竟使晚会无法正常进行下去了。那位老兄陪客人挺实在,客人没喝咋地,他有点喝高了。手攥着麦克风在台上不停地讲起来。讲的内容倒是没啥错,可是,讲了十来分钟还没有收口的意思,那感觉仿佛是在做大报告一样。这下可把李复华书记急坏了。

    我一看,大事不好,再这样下去,就麻烦了。赶紧伏在桌上写了一首欢迎剧组来延寿拍片的新体诗。新诗写完了,那位副县长的欢迎词还没有致完,台下的观众还是笑个不停。我谁也没请示,握着诗稿走上台。我伏在那位副县长的耳边说了一句:“该我表演节目了。”

    文工团的一位同志挺机灵,看到这个情景。立即走到台上将其搀扶下来。那首诗朗诵完了,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是为我救场喝彩。

    事后,那位副县长感谢我说:“谢谢你!那天你不上台表演节目,我的洋相还得出一阵子。”

    我说:“你的实在劲和我的机敏劲都表演出来了,咱延寿人可交啊!”

    您说怪不怪。我第二次自告奋勇登台演出节目,还是和《赵尚志》剧组有关。      电视连续剧《赵尚志》在央视播出后,那首《嫂子颂》风靡大江南北。歌手李娜一夜之间成了大明星。广东的一个文化企业看好了这首歌,就出资用电影机拍摄MTV《嫂子颂》。

    为了和电视剧的外景相吻合,李文岐导演在1992年的冬天又来到延寿县拍MTV《嫂子颂》的外景。由于延寿县帮助李文岐拍《赵尚志》,李文岐导演又帮延寿县委组织部拍摄纪念尚方特支书记刘士武烈士的电视剧《山河魂》,所以,两家关系很铁。喝完接风酒,接着就召开联欢文艺晚会。晚会还在老地方邮政局三楼会议室举行。那天,在家的县级领导也来了不少。

    我那天到所包寿山乡下乡,傍晚回到县城,知道李文岐导演来了,就直奔会场。我走进会场时,联欢晚会已经开始了。我也没声张,在会场后面找个角落,站在那里看台上的演出。听声音,我知道唱歌的是李娜。因为那首《嫂子颂》给咱东北人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

    我擦了擦眼镜往舞台一看,发现李娜的个头不高,不过人家唱的确实很好。在李娜唱完《嫂子颂》之后,我和在场的观众们一起热烈鼓掌。原以为李娜还能演唱一首歌曲,没想到她竟站在舞台上叫起号来:“欢迎延寿县领导来一个,一二,快快快!一二,快快快!”

    见没人敢迎战,李娜站在台上又喊了起来。这时,我走到前几排看一看。我看见县委王愼义书记和几位县领导在前排就坐。因为李娜叫号的对象是县领导,别人也不好上台。王书记能唱,这个时候还觉得不便上场。现场就僵在那儿了。我一看火就上来了,这不是瞧不起咱延寿人吗?

    我走到前面和王书记说一句,我上台唱。王书记看见我要上台,高兴地说:        “好,周铭德你去唱。”

    看见有人登台,李娜就不喊了。我往她身边一站,台下就笑起来了。为啥,李娜的个头还没到我的肩膀高,像个小孩似的。

    她问我:“你唱啥?”

    我说:“你唱啥,我就唱啥。“

    这两句对话通过麦克风传出去。台下观众的笑声更响了。周铭德竟敢和大歌星叫号,可真有意思。他们都想看看热闹。

    李娜说:“唱夫妻双双把家还。”

    一听这歌名,台下的观众又笑起来了。

    我说,好,就唱夫妻双双把家还。

    说完,我就开口唱起来。没等树上的鸟儿那句唱完。

    李娜就说:“我先唱,你后唱。”

    我说好:“你先唱,我后唱。”

    我和李娜就像说对口词的你一句,我一句说了几句。逗得台下的观众大笑起来。

    李娜唱一句,我就接一句。咱哪是大歌星的对手,我唱的高一声、低一声,给李娜弄得都不知如何往下唱了。

    一唱完,她就说,你接着唱吧,就走下舞台了。

    我说,好,我接着唱。我唱一首大海航行靠舵手。这首歌我都唱快三十年了,不跑调。

    那天,我还真的把这首歌唱下来了。其实,在那种场合,唱好、唱赖,都无所谓,关键是不能冷场,不能让李娜笑话咱延寿没人敢接招。

    俗话说,救场如救火。您说我这种做法和想法对不对?那几年,我主持节目,登台表演就是这么回事。您看看,这些事有啥毛病?我觉得不仅没有掉了组织部长的价,还给组织部加分了。这两次活动,延寿县委宣传部都有人在场,可是他们没有胆量台。

    记得李洪超书记还认真地和我说过一次:“周铭德,你当宣传部长,比当组织部长更合适。”

    我说:“好马不吃回头草。”

    既然,说到李文岐导演和《赵尚志》电视剧了,我就再说几句吧。出于对延寿县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感激之情,李文岐不但帮助我们组织部拍摄了电视剧《山河魂》,还在电视剧《赵尚志》首播之前,特意给延寿送来一套录像带。

    那时,李晓娟部长还没有返京。他约请李文岐到新城水库看看。上次在那里拍外景是冬季,这次再看看夏景。在新城水库午餐时,我问李文岐:“嫂子颂是咋回事?”

    李文岐回答:咱中国人把祖国比喻成妈妈和母亲。我不能再落这个俗套子。在中国还有句俗话叫老嫂比母,歌颂嫂子,其实就是歌颂母亲,歌颂祖国。“

    一席话,说得大家只点头。李晓娟部长说:“李老弟,真是一个怪才!”

    好了,关于考核的事就此打住了。明天再向您汇报全国十二县(市)党建年会的情况吧。

                                                                                            您的老部下:周铭德

                                                                                              2011年12月5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主持和表演本来无可厚非,更何况还是受命救场和应急登台。可是却引来非议甚至是别有用心的人的诬告。这封信,作者向老首长解释清楚了事情的原委。也反映了作者的尽职尽责,上级领导的认真客观。推荐阅读。编辑:邵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