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探视(一)
1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天上白云朵朵,天空瓦蓝瓦蓝的,跟水洗过一样。已经过了七、八月份那段火燥的天气,一年里天天汗流浃背的难受日子终于过去了。突然间感觉天也高了,气也爽了,连呼吸都顺畅了。熏风习习拂面而过,带来阵阵熟透了的花香,真是个令人惬意的好天气。尤其是在一个清静的小镇外的马路上,抬眼就是一片金色的麦浪,一直铺到远方。远方有依稀的几户人家错落在山石树木稻田之间,像特意点缀在其间似的,只为了增加一幅风景画的诗意。近处的道路两边竖着高高的杨树,整齐划一地排列着,像欢迎贵宾的列兵。道两边是长长的灌水渠,渠里杂草都有半人高,翠绿翠绿的长势喜人。就算是杂草都在兴高采烈、生机勃勃地活着呢,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怎么可以放任自己消沉颓废?、抑郁寡欢呢?人是环境的产物,在什么环境过什么日子,但从来没有掉进茅坑里都不挪动的道理。树挪死,人挪活,为什么会有人总是希望一成不变地过日子呢?为什么会有人那么害怕变化呢?而秀婷却希望每天都有新事物等着自己。
秀婷眼里的世界是五颜六色,丰富多彩的,她目之所及都是美好欢快的。看看怡人的风景,看看形形色色的人,哪一样不是现成的乐子呢?活着是多么快乐美好啊。当然生活的压力对于她来说不存在,可谁家也没说住到下水道里去吧,比起六七十年代缺吃少穿的日子来,如今的生活简直就是那个年代人心目中的天堂了。有什么理由总是郁闷,憋屈?碰上让你不高兴的人和事,离他远远的就完了么!都知道屎不好吃,不吃就完了么!世上的事都是被那些前怕狼后怕虎,犹犹豫豫的人给弄复杂的。
半个月后的一个星期天,秀婷和小娟结伴去坐落在S镇的精神病院去看望秀英。两个人带着大包小裹的衣物和吃食,在火车站汇合,坐上长途公交车上路了。秀婷家已经买了一台合资丰田车,只是秀婷还没有胆量驾驶,只好坐公交车去精神病院。
“最近学习怎么样?”刚坐稳秀婷就问道。
“不怎么好。”小娟低着头,这孩子经常是这个样子,说话不爽快,总是吞吞吐吐的,墨迹。没有她这个年龄段孩子应该有的朝气蓬勃,自信大方。她小的时候也是个爱说爱笑的可爱娃娃,谁知越大越不敢说话了,见了谁都是低眉顺眼,透着一种说不出的自卑和躲闪,像只受惊的小鹿,畏畏缩缩,胆战心惊的,仿佛只求没人注意她才好似的。
“你得加把劲儿呀,这都高三了,眼瞅着就要高考了。”
“我知道。”
“那你还…… 别被你妈妈的事影响你学习。越是这样,你越应该努力。咱们附近不是有一家的男孩子,妈妈得了多少年的精神病了,不光不能管他的学习、生活,还把他的学习资料都给烧了。可人家后来硬是考上了清华大学呀。现在人家在大城市里工作呢,生活的可好了。你得向这样的孩子学。”
“我知道。”小娟依旧低着头。
秀婷无可奈何地瞅着小娟,然后从随身包里掏出袋装的豆干零食递给她。她自己就爱吃这些小零嘴。
“我不吃——”
“哎,我说你这孩子咋这么别扭?”秀婷终于忍不住发火了。“你随谁都行,可千万别随你那个死爹。你看看你这个样,怎么跟他一模一样了呢?”秀婷气愤地摇着头。这孩子要是真的随她爹了,那念不念书都一个样。读再多的书也不会开阔她的视野,增长她的见识,将来更不可能有什么出息。
“我才不要随他呢!”小娟突然抬起头奋力地争辩道。“要是像他那样,我还不如现在就去死!”小娟的小脸都气红了。
汽车这时启动了,微微晃动着驶出火车站广场,走出不远经过一坐大桥,就驶出了繁华的市区。车上人都自顾自地和同行的人说话,嗓音一个赛一个高,没人注意坐在汽车后面座位的秀婷两人。
“你爹那个损色我就不说了。我气的是你妈妈。她咋就非得跟他过日子呢?离了他不能活吗?”秀婷一直不停嘴地数落孙汝谦,她只恨骂人没有啥用,被骂的人既不会受伤,也不会少块肉。说来说去,最可恨的人还是姐姐,榆木脑子不开窍啊,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
“我妈也是为了我呀。”小娟一直低着头,这时抓住秀婷说话的空档猛不丁地插了一句嘴。秀婷停了下来,扭头看着小娟。“没有人比我更知道我妈妈的苦。”说到这,小娟脸上滑下两行泪来。她本来不是个性格沉郁的孩子,都是这些年看见了家里太多的事情,加上渐渐懂事,人也就变得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沉默寡言。“要是没有我,我妈早就和我爸分手了。是我害了我妈!”说着说着她就把头抵在前排靠背上,无声地哭着,抽泣得肩膀一耸一耸的。
这话说的秀婷也鼻子一酸,眼泪也扑簌簌地掉下来。对于家庭不幸的危害,她如今是深有体会啊。她把手臂搭在小娟肩膀上,轻轻地拍了拍她。
“你别这么想,这是大人之间的事,和你没有关系,更不是你的错。”秀婷一边掏出纸巾为小娟擦脸,一边又说:“你惟一的错误就是不会投胎。去什么人家不行啊,非得投生到这个家来?”
小娟听了这话想笑却没笑出来。确实自己家的气氛真的太让人难受了。只要爸爸在家,他们一家三口人一整天都不会说一句话的。那日子真的憋屈。
“小娟啊,从你妈妈这一辈子你就看出来了吧。女人找对象啊,可是一辈子最重要的头等大事。找对了,你就在天堂里享福;找错了就在地狱里遭罪。半点差池都不能有啊。所以你以后找对象可得擦亮了眼啊。”
“我一辈子都不结婚!”小娟抬起头神情坚定,一字一顿地说。
“净说傻话,人怎么可能不结婚呢?”
“结婚有什么好?看看我妈,除了遭罪她得着啥了?”
“你怎么会这么想?”秀婷顿时语塞,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劝起。该死的孙汝谦造下多大的孽,竟能使自己的女儿对婚姻感到恐俱。?
“你这是在钻牛角尖啊。其实结婚、谈恋爱是人生最快乐、最幸福的事。再没有比找到一个心心相印、情投意合的爱人更美好的事了。而且,两个人在一起恩恩爱爱地过日子,可比一个人孤孤单单地活着要好得多呢。比如我吧,我就觉得结婚是件大好事,是结婚使我活的更幸福、更快乐。这人啊,过日子图的是啥?图的就是个乐呵,舒服。说到底,结婚就是为了建立一个让你觉得快乐舒适的家。你能从中得到快乐,更能给予快乐,这样建立的家庭才能幸福。当然如果这个家无论你怎么努力都让你不快乐、让你不开心、甚至很痛苦,那就千万别委屈求全地维持下去,免得对不起自己这好不容易来世上活一回的生命。”
秀婷不知道自己的话小娟能不能听得进去,能不能理解,不过她那紧绷的小脸逐渐舒缓开了。看来她听进去了。
两个人就这样说说唠唠的,时间过的好快。听到公汽广播里报出“前方到站香水集”的声音,小娟忙催促秀婷收拾东西要下车了。
下得车来,秀婷就觉得眼前一亮。满眼都是令人心情愉快的绿色。树是绿的,草是绿的,远处的稻田绿中带黄,黄中带绿,看着真舒服。近处的马路两边都是二层小楼,门上的招牌有饭店,有修车的,有小卖铺,还有卖种子化肥的店。人不多,三三俩俩慢悠悠地走动,悠闲得很。不像城里到处是高楼,走路人挤人的。
秀婷在小娟的带领下从一排二层楼的中间走上一条两车道的小路。先是路过三四排左右的农舍,她们的到来引出几声犬吠,跟着又传来几声猪叫,母鸡的“咯咯哒”声听来乍是好听,这一阵小小的骚乱更显出农村生活的隐蔽、静谧和恬淡。城市里天天从早到晚的喧嚣,一刻清静都没有,这里的安静不要太优雅啊。是谁总说农村人土、俗的?其实农村才是最优雅别致的地方呢。只是秀婷不敢保证自己能不能在这种地方长期生活下去,以她这躁动活跃的性格,恐怕忍受不了这份寂寞吧。
路边有个老太太坐在小板凳上,目不转睛地盯着秀婷和小娟。旁边的巷子里也能看见有老头老太太在闲聊、在走动。看来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最常见的都是老年人一堆一伙的,年轻人和小孩子的身影少而又少。老龄化社会已经初具规模。
走过这一片住宅区,眼前更加开阔。马路两边都是高高的杨树,稻田一望无边。脚下的两车道变成了碎石子路,秀婷知道这就是那天送秀英来时走的那条石子路。果然没走出多远,就看见了绿树掩映中的精神病院的楼房。
【编者按】开篇一大套关于开解劝慰像姐姐秀英一样想不开犯有抑郁症人的理论是她去精神病院探望姐姐秀英的真正意图!这一通心理描写倒还是充满着一定的道理,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姐姐也许有奇效。人就应该拿得起,放得下。要用“天空飘过五个字,那都不是事。是事儿也就烦一会儿,一会儿就完事。”来不断开解自己,包容宽恕一切的不如意。因为世界上任何事任何人不因为你的抑郁而终止,惟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秀婷与外甥女小娟探视路途中的谈话,得知了姐姐患病的原因,果真是为了孩子,姐姐这些年不愿走出围城的根本原因也在于此。文章结尾精神病院周围的令人心情愉快的绿色,还有周边环境中农村隐蔽、静谧和恬淡的生活描写,再加上这最优雅别致的地方,也许不适合于性格躁动活跃的秀婷,但适合于寂寞的秀英患病的康复,何乐而不为呢?探视路上秀婷能劝得了固执的小娟放弃由于受家庭影响而导致的对婚姻的恐惧感,当然也应该能劝够得了自己的姐姐积极配合治疗,也许秀英的病在她的苦口婆心的安慰下会初见成效呢?也许女儿小娟高考结束后,秀英忍辱负重的苦日子会熬出头了,会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呢?也许秀英大病初愈,走出了围城以后的生活会愈来愈好呢?期待精彩的下一章!倾情推荐跟读赏析!编辑:攀登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