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十三、沈斌副师长与父亲的深情厚谊

作者: 黄爱民 点击:3513 发表:2020-06-11 13:52:30 闪星:9

       沈斌副师长在守备一师担任长达十多年的副师长,是众多副师长中资格较老的一位。

       出生于1929年的沈副师长和父亲年龄相当,同样为三野老兵,而且又曾经同在原守备十五师七十七团履职。当公安军撤编后,原任第三公安军干部学校战术系教官的父亲,被重新分配到崇明七十七团一营营部,担任作战参谋。那时候沈斌是二营副营长,工作上经常有互动和接触,之后,父亲调任团部作训科大尉作战参谋,沈斌出任二营营长。父亲调三营任副营长时,与二营在训练和防务等诸多工作有深入交叉,当沈斌任改编为守备一师四团的副团长时,父亲则是三营营长,而后沈斌又出任四团团长,而他上任后首先要抓的是解决大量部队干部家属的工作难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好坏,将事关部队干部的思想稳定,而实践证明这一举措是正确的。

       当时沈团长把药厂的厂址就选择在父亲的三营营部崇明堡镇油车湾驻地,而父亲也全力配合团里搞好工厂建设,很快这个以生产盐水等简单、工艺不复杂的辅助类药品的药厂,很好地解决了部队家属的就业问题,受到广大干部家属的普遍欢迎。

       当地政府向部队请求派军队支援地方维护社会稳定的请求,身为营长的父亲受沈团长的钦点,前往崇明五滧、合兴、向化、马桥、堡镇五个公社以及前进、长江、东风等国营农场进行军民联防共建,由部队在繁重的农业劳动的同时,还要派出优秀骨干去联防单位搞民兵训练,帮助他们建立和完善人民安全防范网络建设,形成军民共建钢铁长城,共同保卫人民家园和胜利果实的生动局面。

       为响应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部队广泛开展了生产大运动,四团也建立了富民沙后勤农场,但是面临生产经验不足、粮食生产陷入窘境的发展趋势,沈团长又给父亲打去电话,希望他充分发挥与国营农场熟悉的优势,带领部队去农场好好抓一抓农业生产。于是,父亲带领自己的各连队,轮流前往农场参加劳动,他选派一大批农村出身,有种庄稼经验的干部战士到国营农场学习取经,把双方原本的军民联防共建扩展到农业生产合作的广泛领域,很快带动和促进了部队农场的发展,为日后赫赫有名的“富民农场”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地基础。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父亲调到师军务科任科长后不久,陪同新任师长贾德发下部队检查工作,第一站就是父亲曾经工作过多年的崇明守备四团,在码头父亲见到了前来迎接的沈斌团长。

       当师副参谋长王兴彩介绍师长随行人员时,沈团长指着父亲笑道:“王副参谋长,这个不用介绍了,他是我们团的人,能够被上级提拔是我们四团的骄傲。”,一句“我们团的人”,让父亲一辈子都无法忘怀自己曾经是四团的老兵。

       而后在贾师长要对四团下属某营,开展突然袭击检查和紧急集合拉动,实施快速启动应急预案时,点名要去看看父亲担任多年营长的三营。当时在场的人都为父亲捏了一把汗,而沈团长却充满自信对师长建议:“没问题啊师长,干脆就让黄科长担任现场指挥吧。”

       对此,贾师长转身笑眯眯地对父亲说:“看来沈团长对你很有信心啊。好吧,就按沈团长的意见办,黄科长你就发号施令!”

       父亲为难地望望沈团长,他挥手对父亲说:“按师长的命令执行。”

       得到老首长肯定的父亲带领师团两级指挥机关众多首长驱车赶往三营营部,代表师部对毫无准备的全营下达了紧急启动快速应急命令。果然三营在短时间被迅速集结,机械化开拔到防御区域开展海岸攻防演练,整个过程环环相扣,迅速有力,官兵战术素养高,得到了贾师长的充分肯定,也为四团和对他尤为器重的沈团长争了光,足见两人的深厚战友情谊,难怪贾师长说父亲调走是割了沈团长的一块心头肉。

       七十年代初沈斌团长升任守备一师副师长,这样父亲又与沈副师长在一栋办公楼里工作,父亲尤为高兴,回家兴奋地对母亲说:“太好了,沈团长当副师长了,又能和老首长一起工作了。”

      一天傍晚我们家刚吃好饭,开着的大门外一声吼:“老黄啊,我也搬过来了,过来看看你。”

      父亲闻声赶紧迎上去敬礼道:“哎呦,沈副师长,应该我去看老首长,怎么好意思让您先来。”说完招呼母亲和我们子女过来见副师长。

       进门后的沈副师长眯着眼睛一摆手说:“你少来这套,咱俩啥关系呀,这么多年的老战友,这么叫就见外了啊。”

       父亲真诚地说:“副师长,我对军务工作以前也没有干过,您对我最了解,还望老首长多批评指正。”

       沈副师长坐下后对父亲说:“当初师党委提名你当军务科长时,干部科代表师长、政委征求过我的意见。说老实话我是不舍得放的,但是为了你的前途我忍痛割爱了,我对师长和政委拍了胸脯。以你军校战术系教官出身,从最基层一步步干上来的经历,当这个军务科长还不是绰绰有余。”

       那一晚,父亲和沈副师长聊得很晚,我们都很知趣地退到屋里,客厅里不断传来沈副师长爽朗的笑声。

       说到父亲与沈副师长的深厚友谊,还延续到我们两家的子女身上。当哥哥参军到北空部队后,恰巧的是沈副师长的小女儿沈洁也在北京解放军302医院当兵,这对于远离家乡在外当兵的哥哥来说,显然是异乡见到亲人般的高兴。更巧的还在后面, 没过多久,沈副师长被派到国防大学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深造学习,临行前专门来我家问父亲有什么需要给在北京当兵的哥哥带去的,让父亲准备一下。到了北京后,他把父亲托他带去的东西寄放在302医院女儿沈洁那里,让她转交哥哥,于是部队在北京密云郊区的哥哥赶赴302医院取回父亲带来的东西,心里感到特别温暖,日后,哥哥又抽空前往海淀区红山口军事学院看望了沈叔叔。

       我和沈副师长的儿子沈举鹏是中学一个班的同学,当年是形影不离的好哥们,后来又陆续进入军营从军,无论是部队还是退役以后,尽管我们分居两地,但是始终保持着亲密关系,是一生的好朋友。

       父亲晚年时特别想念曾经的老战友,总是念叨,多次提到沈副师长。于是我和哥哥驾车送父母去周浦守备一师干休所,在那里不仅见到了思念已久的沈副师长,还有很多当年的老首长、老战友。当晚上我们去接父母准备回家时,沈叔叔对我们一挥手:“你们自己回去吧,你爸妈不回去了,在我这里住几天,我们老战友好好叙叙旧。”

       如今,父亲和沈叔叔都已经走了,然而他们这种纯洁而深厚的战友情谊却一直在我心里留存,成为永恒。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这一节作者集中叙述沈斌副师长与父亲的深情厚谊,二人年龄相当,同样为三野老兵,而且又曾经同在原守备十五师七十七团履职。药厂的筹建、“富民农场”的腾飞;科长代替团长的发号施令、互相串门聊天的通宵达旦,甚至儿女们的你来我往。文字里渗透着绵绵不绝、越来越浓、几十年如一日的纯洁而又深厚的战友情意,描写生动自然,源远流长,故事性强。推荐阅读。 编辑:溪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