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第二章 雏鹰飞远方

作者: 丁振阳 点击:1083 发表:2019-09-03 09:19:21 闪星:9

  


        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可这回小胳膊竟然拧过了大腿,一向威严的爸爸没有办法,只好送小白永春到离家不远的芹菜沟学校念书。不久,他又到清河门学校念书。

  在清河门高小念书时,他的恩师叫任增祥,是学校的首席教师,除了校长之外,学校很多事情都由他负责。任老师看白永春毛笔小楷字写得不错,每晚都让他抄录学生花名册一遍,以便学校上报时使用。任老师经常对白永春进行个别辅导,要求他利用早晨时间背诵课文多篇。任老师的“小灶”,加上他个人的努力,白永春的成绩在学校拔尖,于1935年冬天,从清河门两级小学毕业。

  当时,整个土默特左旗和阜新县,还没有一所中学,已经成为少年的白永春,报考了义县东关中学。他为什么要报考义县东关中学呢?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义县东关中学招生公告中明示规定:为帮助和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报考成绩列前九名者,可获得奖学金。白永春考了第七名,到义县东关中学可得三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也是相当有吸引力的。白永春就要成为一名中学生了,爸爸、妈妈乐得合不上嘴;弟弟和妹妹都高兴得手舞足蹈。

  1936年刚过完春节,白永春的表哥吴化周到家来串门。当时,吴化周在齐齐哈尔兴安师范学校读书,是个爱说爱笑的年轻人,再加上他和白永春年龄接近,两个人很快就成了相当要好的哥们。

  表哥吴化周说:“永春表弟,你为什么要去义县读书呀,不如到齐齐哈尔兴安师范学校读书去,我们就可以天天在一起了。”

  白永春说:“表哥,在那里我可以享受到三等奖学金。”

  吴化周说:“若是我,宁可三等奖学金不要,也到兴安师范学校去。”接着,他眉飞色舞地向白永春介绍起兴安师范学校。

  齐齐哈尔兴安师范学校的前身,是奉天①蒙旗师范学校。1929年,张学良采纳达斡尔人郭道甫先生的建议,是为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各旗培养人才而兴办起来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狼烟四起,东北沦陷,日本人扶持儿皇帝溥仪,成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欺压统治,学校北迁到齐齐哈尔。兴安师范学校的老师,除几个日本教官和少数汉族老师外,都是蒙古人和达斡尔人,学校校长还是蒙古人。

  表哥吴化周侃侃而谈:“永春表弟,还告诉你,我们学校的伙食从不收费,每年夏冬两季还给学生发统一制服呢!”

  白永春睁着吃惊的大眼睛:“真的呀?”

  “表哥还能骗你?”吴化周说:“表弟,兴安师范学校的师生通用蒙语,这对我们从小在蒙古族山村长大的学生来说,交流、学习都方便极了。”

  白永春正在担心自己是蒙古人,到义县去念书语言交流成问题呢,如果能到兴安师范学校念书,岂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爽快地说:“表哥,那我也去兴安师范学校念书。”

  表哥吴化周高兴地蹦了一个高:“表弟,太好了!太好了!”

  白永春从小办事就不拖泥带水,立刻去找爸爸和妈妈,说自己放弃去义县中学读书的念头,要去齐齐哈尔兴安师范学校念书。

  千里迢迢,远离亲人,妈妈担心:“你这么点一个孩子,跑到那么远去念书,行吗?还不如去义县,离家近点儿。”

  白永春解释说:“妈妈,义县中学的老师和同学都是汉族,就我一个蒙古族学生说话不得劲儿,冷不丁的不好沟通,可到兴安师范学校就不一样了,那儿的老师和学生差不多都是蒙古族,就像鱼儿游入海里,鸟儿回到了山林。”

  自从白永春说啥也不去艾友营子念书,爸爸就领教了儿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十条大牤牛也拽不回来的倔脾气,因此,爸爸这次反而替白永春说话了:“他愿意去齐齐哈尔,就让他去吧,虽然说远点,那儿还有他表哥呢,肯定会照顾他的。再说,把孩子老搂在窝里没出息,是鹰就得往远飞,往高飞。”

  听了爸爸这样说,白永春的妈妈也勉强地点了点头。

  春节过后不久,白永春穿着妈妈为他做的新衣,告别风光秀丽的大庙屯,从新立屯坐火车北上齐齐哈尔。

  列车顶着塞北的寒风,鸣着长笛,行使在辽阔的东北大地上。白永春坐在车厢里,双眼被车窗外美丽的北国风光所吸引。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虽然节气到了春天,可东北的山岭大地、小溪大河,依然是冰封雪锁、茫茫洁白。老北风“嗷嗷”地嚎叫着,卷着积雪,扬起白烟,像千万匹野马在东北的原野上狂奔,搅得寒潮滚滚,铺天盖地。车窗外,那皑皑白雪,那萧条的树木,那大小村落,不断地闯入白永春的视线,又闪电般地消失。

  车轮铿锵,呼啸飞驰。坐在车厢里的白永春,却觉得车跑得太慢了,实在太慢了,咣当当,咣当当的,就像老牛车一样。他恨不得立刻下车,一步迈进兴安师范学校。他的脑海里在想象,兴安师范学校会是什么模样呢?学校还有其他阜新的同学吗?

  齐齐哈尔兴安师范学校,校容校貌美观大方,整洁干净,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白永春一入校门,就喜欢上了这所学校。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学校里阜新去的同年级学生就有包忠爱、白文令、天昌、齐书耀、齐振东等7个同学,善说活泼的白永春很快地融入他们之中,成了分不开的好朋友。

  白永春到校才知道,齐齐哈尔兴安师范学校在学制上,分二年制特修科和五年制本科。白永春读的是五年制本科。后来,兴安师范学校迁往扎兰屯,易名为兴安东省扎兰屯师道学校。

  兴安东省扎兰屯师道学校的校长是蒙古族,名叫阿成嘎。他早年留学日本,学的是食品酿造专业。可他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回国后,改行从事了民族师范教育工作,特别重视民族人才的培养,是个不可多得的好校长。还有布仁、额尔敦套各陶等很多教师,通过历史课教学,不断激发学生们的自信心、自豪感。校长和教师们心系民族兴衰,从民族教育这个基础抓起,以实际行动为民族振兴出力,促进了白永春等一大批学生兴蒙思想逐步形成。

  随着时光的流淌,年龄的增长,社会接触面的不断扩大,白永春的眼界越来越开阔,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情感也越来越强烈。他经常和包忠爱、王保山等进步热血蒙古族同学在一起,讨论民族的命运与振兴,谈论不久的未来。

  包忠爱,蒙古族名字德利格尔忠爱,1921年出生于蒙古贞他本扎兰衙门营子村,是一位血气方刚的蒙古青年,难得的一代民族骄子,蒙古族的英才。王保山,蒙古族名字额尔敦尼,1922年出生在蒙古贞平安地一个大财主家庭。他原是乌兰浩特兴安学院的学生,在那里参加了进步学生组织“兴蒙党”,因对日本教官以武士道精神奴化学生不满,更不愿意毕业后当那欺压人民的伪官吏,四年级时转学到扎兰屯师道学校,插班本科二年级学习。白永春、包忠爱和王保山等,几位同学志同道合,又都是蒙古贞老乡,他们就像合心的喜鹊一样,整天在一起“喜喳喳”,立志要拯救水深火热之中的家乡蒙古贞。

  1940年冬天,包忠爱以优异成绩就要从兴安东省扎兰屯师道学校毕业了。包忠爱就要回家乡工作了,来自蒙古贞的七八个同学,聚在一起为他践行。他们弄来了酒和简单的菜肴,边喝边吃十分热闹。蒙古贞人能歌善舞,何况这些年轻人聚在一块儿,岂能有酒没有歌?包忠爱第一个放开歌喉,唱起了《海龙》②,也是他胸怀大志的抒怀:


  说起你出生的地方,

  是东土默特的巨匠屯,

  说起你做事行使的职务,

  旗府东房掌事官行本分;


  说起你从小吃的水,

  是巨匠屯边的泡子水,

  说起你做公务的地方,

  土默特左旗王府有委派。


  跨上名马坐骑黄骠马,

  跑出去组织村屯你的民和兵,

  看到沙俄放火焚烧巨匠屯,

  举起反抗大旗与外敌抗争;


  骑上你那雄壮的黑骏马,

  冲出去组织你的旗兵,

  眼见沙俄烧我庄巨匠屯,

  义愤填膺扛大旗与入侵者斗争。


  成群结队才能逞英雄,

  揭竿而起才能树威风,

  看见沙俄烧村庄激起义愤,

  拿起长矛大枪拼命杀顽凶;


  蒙古贞有志儿女热爱家乡,

  保卫故土御外敌怒火满胸,

  不让百姓受欺压遭凌辱,

  誓死英勇杀敌冲向前方。


  包忠爱的一首《海龙》,引起了同学们心里的强烈共鸣,是呀,蒙古贞家乡的父老还生活在日寇的铁蹄下,哪位蒙古贞赤子的心尖不在流血呢?白永春忽地想起了圣祖成吉思汗,他把一杯酒一饮而尽,高声朗诵起成吉思汗箴言:


  越不可越之山,则登其巅。

  宁可筋骨惫,政权不可摧。

  渡不可渡之河,则达彼岸。

  宁可身心痛,国家不可危。


  白永春朗诵的成吉思汗箴言,慷慨激昂、洪亮豪迈,使王保山激动至极,他接着朗诵起了圣祖成吉思汗的训词:


  只要五尺之躯健在,

  必保国家的团结;

  只要血肉之躯安在,

  必保国家的统一。


  宁舍此五尺之躯,

  捍卫国家的尊严;

  宁舍此血肉之躯,

  保卫国家的安全。


  他们喝着、唱着、朗诵着……他们是圣祖的子孙,蒙古贞的雄鹰,今晚喝下壮行的美酒,明天就会迎着腥风血雨,翱翔长空!



  ——————————

  ①奉天:今沈阳。

  ②海龙:辽宁省阜蒙县泡子镇巨匠屯村生人,爵衔辅国公,人称“海公爷”。早年是土默特左翼旗王爷府东房掌管军事的掌事官。1856年,在八国联军进北京的背景下,一股沙俄之匪进犯蒙古贞,当家乡面临危难时刻,海龙挺身而出,组织兵民拿起刀枪,英勇抗击沙俄,消灭外敌300多人,取得了捍卫国家领土的胜利,被群众誉为抗击外敌的民族英雄。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白遇阳念书时起了一个汉族人名字——白永春。俗话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白永春上学期间家境贫困,他在求学历程所表现的刻苦求学,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为他这名雏鹰的高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天涯何处无芳草。他想离家去远方求学。父亲认为是鹰就得往远飞,往高飞,毅然决然的支持他。当他远赴到齐齐哈尔兴安师范学校读书时,有幸遇到人生中使他产生越来越强烈的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情感,志同道合的引路人——包忠爱。他们相互鼓励,以诗言志,不仅让白永春的眼界越来越开阔,而且坚定了振兴民族教育的重任,也让他的爱国情感更加强烈。已经展翅飞翔的雏鹰今后还会为实现鸿鹄大志而遇见哪些艰难险阻呢?我们拭目以待!倾情推荐阅读,恳请继续跟读丁老师的大作!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