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第二十三章 艰难抉择

作者: 杨伯良 点击:1193 发表:2019-01-28 10:38:21 闪星:9

  


      余根儿始终没有把冯义仁偷偷做假账的事情告诉马永年,他怕由此影响了连清大哥与爹的感情,更怕因此引发家庭内部更大的纷争,但他发现爹似乎也已经有所察觉。

  一连几天,马永年总是唉声叹气,整天都阴着脸,眼皮不抬,目光沉滞,看见谁都没有笑模样。偶尔对老佟和冯义仁发话,脸色也非常难看。马家上下都闹不清马永年心里到底想的啥事,都加着小心做事,也都很少说话,整个马家烧锅缺少了往日热闹和谐的气氛。

  这天早晨,马永年吩咐老佟和冯义仁:“你俩把人们都召集起来,我有话跟大家说。”

  不一会儿,马家男女老少和酒坊全体雇工就都集合到了崇德堂。人们来齐了,就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有人问老佟:“老管家,怎么东家最近老给咱说事啊?”老佟挤挤眼:“快别瞎说,东家是为了马家烧锅的千秋大业在呕心沥血啊。”

  这时,坐在椅子上的马永年站起来,满脸的沉郁,但他还是强迫自己把脸皮放松了些,不想让自己的担忧感染别人,就抿嘴笑笑说:“想我马家烧锅自先祖创下基业,历经几代,声名远扬,当今乱世,百业凋零,马家烧锅也难逃劫难,如今我已风烛残年,来日无多,今天我要跟大家说几句心里话,这个事关乎大家的饭碗子,关乎马家烧锅的基业久远。”

  人们一下子静了下来,崇德堂寂然无声,所有眼睛都集中到马永年的脸上。

  马永年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首先对着马连清说:“连清啊,你是老大,知子莫若父啊,按道理说呢,你最应该用心钻研酒业经营,最有资格承继祖业,可你没有在做酒上用过心,天天是公子哥的派头,脑子里没装有用的,就是吃喝玩乐,我和你爷爷都曾经很严厉地管过你,但你丝毫没有改变,依然我行我素,恐怕你这种秉性不好改啦,我也没办法。”

  马连清把眼皮一抹搭:“在我爷爷眼里,我是长孙,是最大的宝贝儿,爷爷最疼我,宠着我,我奶奶更是把我当成珍珠宝贝,放在手心怕丢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啥事都不让我干,我不当公子哥我干啥?”

  马永年瞪他一眼,高声喝道:“那是小时候,长大了呢,爷爷奶奶宠你,你就有理啦?”

  “我是没学啥本事?难道余根儿有本事?他的本事在哪里?爹,我看出来了,你对你亲生的儿子就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怎么也看不上,对你那个野……余根儿,怎么看都顺眼,是不是就像人们说的大婆不如二婆,二婆不如三婆,越小的越吃香啊。”

  “你混蛋!胡说八道!”马永年急了,腾地站起来,但他突然觉得在这场合发火不好,皱皱眉,就刻意压压心头火,坐下接着说:“不过,有的也算你说对了,我就看着根儿顺眼,但根儿也有毛病,我把你们弟兄仨横看竖比,根儿将来可能是最有能为的,你们都是马家子孙,都是我的儿子,手心手背都是我的心头肉,连清啊,你不要多说了,以后的日子长着那,有本事自然会有出息。”

  马连清低下头,不再言语,崇德堂里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

  马永年转问马连玉:“连玉啊,到你出生的时候,爷爷就没啦,奶奶也把你看做掌上明珠心肝宝贝,但你还算是有心人,脑子也好用,按说应该是能干点事的人,可你的心思却没在咱马家,没在这烧锅里,你的眼光走得太远,你心里装的都是国家啊民族啊,跟我不一样,我心里装的只有咱马家烧锅,所以看着你,我心里也不是滋味。”

  正在低头沉思的马连玉抬起头:“爹,我没有您说那么高尚,只是我觉得自己年轻,应该站的更高一点,看的更远一点,干点儿比家事更重要更大的事。”

  马永年点点头:“嗯,连玉啊,你心高志远,或许更能为马家增光露脸,我不拦你,以后的事你自己要好好把握,别走错了路就行。”说完,转身问:“根儿呢,你说说你。”

  一直站在娘身边的余根儿,跨前一步说:“我没说的,一切听爹的安排。”

  马永年环顾一下人群,清清嗓子:“好,那就请管家老佟宣布马家烧锅副掌门人!”

  老佟往前站了站:“为传承马家祖训,振兴马家祖业,自即日起,马家烧锅副掌门人为余根儿。”

  人群里掀起一阵议论声:“哎,这可新鲜啊,马家烧锅有个副掌门人了。”

  “老东家真有学问啊,还整出个副掌门人名称来。”

  “看来老东家要定余根儿做接班人啦。”

  “以后可不能小瞧这个余根儿啦。”

  马永年用手指头敲敲桌子,大声喊:“大伙儿肃静,肃静!”崇德堂立马静了下来。马永年接着说:“你们不要瞎猜,更不要乱说,让根儿当副掌门人,是为了锻炼他,将来或许有用,没别的意思,但是,从今以后,你们上上下下不管是马家人还是雇工或者下人,都要像遵从我一样遵从根儿,如有不听或非议者,按照马家家法逐出家门!不是我马永年说的过分,为了马家大业,我必须如此才能走下去啊。”

  说完,马永年把头一扬:“各位,凡是吃马家饭的,以后都要多动脑子,多想事,多干事,干好事,咱马家烧锅不愁不兴旺,树大荫凉大,肉肥汤也肥,大家都沾光,你们说是不是。”

  人们对马永年的话报以热烈的掌声。马永年挥挥手:“好了,大家散了,各归各位。”

  人们散了,余根儿独自在前院和后院漫无目的地溜了几圈,出于对神像和甑桶模型的好奇,就悄悄来到供奉神像的房间,面对神像,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看,看了好一会儿,就在他转身要离开的时候,肩膀被人拍了一下,他猛一回头,原来是账房先生冯义仁。冯义仁眯着眼睛说:“少东家,以后您得多关照我啦,我呢,虽然在马家管了这么多年账本,对马家的账目往来了如指掌,可也免不了出差错,再说,年岁不饶人啊,我老啦,以后还望少东家多多照顾。”

  余根儿听着冯义仁的话,心说,这老家伙是啥意思啊?爹刚给人们开完会,他就追着我说这种话,这人心术肯定不简单。就笑了笑说:“冯伯,您是马家的功臣,我年轻,好多事情还不太懂,以后还仰仗您跟老佟伯扶持我呢。”

  冯义仁咧着嘴眨眨眼:“呵呵,为东家效劳是应该的,这么多年来,我对马家忠心耿耿,老东家对我也不薄,少东家您对我也很尊敬,我也会继续不余遗力地好好干,做少东家的贴心人。”

  “好好好,冯伯,那就有劳您了,也谢谢您。”

  冯义仁又眨眨眼:“我呢,心里不藏话,尤其是对东家,我觉得您以后还要多一些心眼,对那种表面耿直,背地儿弯弯绕的人多加小心。”

  “冯伯,咱马家有您说的这种人吗?”

  “怎么没有,以后您就知道了。”说着狡黠地一笑,走了。

  余根儿感到莫名其妙,望着冯义仁的背影说了一句:“我看你就是一只老狐狸。”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书接第二十一章,余根儿始终没有把冯义仁偷偷做假账的事情告诉马永年,一怕影响连清大哥与爹的感情,二怕引发家庭内部更大的纷争,但他发现马永年似乎已有察觉。一天早晨,马永年吩咐老佟和冯义仁把马家男女老少和酒坊全体雇工都集合到崇德堂。马永年分析了连清和连玉的情况后询问余根,老佟宣布了马家烧锅副掌门人为余根儿的消息。人们散后,余根儿出于对神像和甑桶模型的好奇,独自来到供奉神像的房间,看了好一会儿。就在他转身要离开的时候,冯义仁找到余根说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话。余根被任命为副掌门人,可不得不防两面三刀的小人。倾力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