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居心叵测(一)
不久,郭家酱园原址就盖起了三层楼房高的炮楼,炮楼上有垛口,有枪眼,门口有持枪的士兵站岗,看着就瘆人,周边挖了壕沟,壕沟上架着吊桥,壕沟东面就是马家烧锅西跨院,马家烧锅完全在炮楼的监视之下。
池田几次到清河镇,看到清河镇不仅三河汇聚,还是连接天津、静海、文安、霸州的交通要道,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他看出这里的重要性,为防备共产党的渗透,他决定加强对清河镇的控制,除了在关帝庙设立据点外,还在镇西口、东码头修建了炮楼,配备了日伪军守备。最重要的就是在关帝庙据点配备一个日军小队,一个伪军中队,委派上尉山本一郎任小队长。山本一郎是个极其狡猾和凶残的家伙,他在攻占静海后的几个惨案中因勇敢杀人而受到上司的表彰,并从旗手升为小队长,山本一郎最仇视中国人,对所有中国人都不信任,只要稍有怀疑的,就认定是八路,不容分说,拔刀便砍,上任不到两个月就有好几个清河镇人惨死在他的刀下,先后有几位清河支队队员和交通员都在这个据点附近被抓,人们提起山本就感觉恐怖,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魔鬼山本”。
山本一郎成了清河镇最高指挥官,尽管手下人马不多,但武器装备精良,两挺轻机枪,二十多支三八大盖,两个掷弹筒,还有一门三八野炮,那是别的小队所没有的。凭着这点资本,山本耀武扬威,目空一切,根本没把清河支队放在眼里。他到清河镇后,在清河镇来来去去走了几遍,让一个曹长带十多名士兵和一个伪军中队驻扎西码头炮楼,自己带着其余鬼子驻扎关帝庙炮楼,他这样考虑一是怕住在一起对皇军的安全构成威胁。因为他总觉得中国人跟日本人隔着心,因此他不相信中国人会死心塌地为日本人卖命,更怕不知哪一天这些中国人会翻脸杀人,所以提防的心始终挂满弦。炮楼上挂着的那面膏药旗,有时候就很张狂地飘扬,有时候就蔫不拉几地绺成一束。每到夜晚,炮楼里的狼狗叫起来特别凶,有时候鬼子还在炮楼上打冷枪,人们吓得不敢靠近,二道街上最繁华的关帝庙一带慢慢就萧疏了,尤其是直接影响了马家的生意。
马家大门上威武的哼哈二将在阳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活灵活现。马永年站在门神的前面,心里五味杂陈,不知是什么滋味。阳光将他饱经沧桑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铺在地上一动不动。他站了一会儿,就漫无目的地蹒跚着在大街上走,走着走着就到了清河大堤,似乎是大堤上的树木给了他些许能量,他的脚步竟然快了许多,拐过西码头,他站在高处,只见西大洼田野上,高粱即将成熟,秋风拂过马永年有些苍老的面孔,撩起几缕花白的胡须,在风的吹拂下,他那有些浑浊的目光在风中悠悠滑动着,并且渐渐地清澈起来,继而变得炯炯有神。
这时,老佟风风火火地跑来了边跑边喊:“东家,快回家吧,日本人又来啦。”
马永年咧咧嘴,又是摇头又是点头:“走吧,回去看看。”
远远地,他就看见了宪兵队长池田、山本、王云章以及十多个日伪军站在马家门口。马永年心里猜测着日本人来干啥,就有意放慢脚步,王云章着急地迎过来:“马掌柜,池田太君对你马家烧锅很感兴趣,这不,又来啦。”
马永年放慢脚步,低着头,不看池田。池田似乎很大度,瓜条子脸上带着笑容,先开口说:“马掌柜,天下香名不虚传,大大的好,我今天来是要表达一个意思,从今以后,每个月给县城送十坛马家烧酒。”
马永年一听,耳朵嗡嗡直响,脑子里一片茫然。这时,余根儿走过来,悄悄拉了一下马永年的衣角,低声说:“爹,小心应付。”
袁万卿用手指头捅捅马永年的后背,低声说:“快答话啊。”
马永年嗫嚅着说:“啊,行,好。”一边说着,脸色就一红一白急剧地变化着。
池田兴致还很高,他才不管马永年的感受,挥挥手:“马掌柜,走,到里面参观参观。”
来到西跨院,池田见高大的房子里好多泥封的大缸和木桶,就问:“马掌柜,这些都是干什么用的?”
马永年嗓子有些不好用,出来的声音有些嘶哑:“这就是泥窖,有一年的,也有十年的。”
走到工坊,工人们正在干活儿,见日本人来了,眼神就不自在了,好像人群里来了恶虎,心里忐忑着不敢看,却还要被好奇心驱使着偷偷地瞄一眼东洋人到底是啥面目。
池田说:“既然是名酒,就一定有独特之处,就一定有秘方,马家烧锅的技术是不是也保密啊?”池田目光里露出的含意让马永年感觉难以捉摸。
马永年谨慎地说:“是啊,拌料、制粬、蒸锅、冷却、灌装等等,每一道工序都有技术师傅,最关键的秘方由我直接掌握,不能轻易外传,以防‘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种事有过好多例子啦。”
池田听了就哈哈大笑,笑得马永年心里直发毛。
说着话,他们就走进了净房,净房是一个不大的房间,池田冲着正中供奉着造酒祖师杜康神像和一个雕刻非常精美的铜制甑桶模型问:“这是干什么的?”说着伸手就要拿过来看看,马永年伸手拦住,低垂着的眼皮刻意地垂下来,只剩一条几乎看不出来的细缝,嘴里发出沉闷细微的声音:“这是我们的酒神,初一、十五要烧香上供。”说着就对着杜康神像深深地鞠躬施礼。行完礼,接着说:“这个甑桶模型是我爷爷的爷爷在南方花重金请一个工匠给做的,已经传了好几代了,是我们马家烧锅的镇宅之宝。”
池田的脸上挤出笑意:“呦西,原来是这样,如此说,这神像和甑桶模型都是文物了?”
马永年说:“是我们马家历代供奉的传家宝。”
池田眯起眼睛,不住地点头。手一挥,走出马家大院。但走了不多远,忽然停下,对王云章说:“王镇长,马家的神像和那个甑桶模型很不错啊,能不能借过来,在我的办公室摆一摆,让我在欣赏工艺品的同时也对中国酒文化增加一点知识。”
王云章脑子飞快地转了一下,马上堆起笑脸:“太君,这个,啊,那可是马家的宝物,恐怕不好办,我没把握,但您喜欢,我一定想办法。”
池田哈哈大笑起来:“王镇长,顶好顶好!你的,大日本皇军的好朋友。”
王云章笑着,心里却在敲鼓,那神像和模型可是马家的命根子啊,你池田喜欢,就能随便拿走吗?
山本说:“马家如果不给,就……”说着,做了个用刀杀人的姿势。王云章看了就感觉脖子后一阵发凉。
他们的对话和表情,让余根儿心里翻腾了好半天。
【编者按】郭家酱园原址就盖起了三层楼房高的炮楼,马家烧锅完全在炮楼的监视之下。二道街上原本最繁华的关帝庙一带慢慢萧疏了,直接影响了马家的生意。兵荒马乱的年代,本来生意就难做,何况是完全在炮楼的监视之下的马家烧锅呢。马永年漫无目的地蹒跚着在大街上走,来到了清河大堤,老佟边跑边喊日本人又来马家啦。池田提出从今以后,每个月给县城送十坛马家烧酒的要求,马永年嗫嚅答应。池田不管马永年的感受,来到里面参观,询问马家烧锅的技术是不是也保密,当其来到净房看到马家历代供奉的传家宝造酒祖师杜康神像和雕刻非常精美的铜制甑桶模型时产生了占为己有的欲念,并吩咐王云章不惜马家人性命也要弄到手。莫非马家要大祸临头了?预知后事如何,请跟读跟评。编辑:李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