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康熙登基后,对幼主的培养教育,孝庄太皇太后投入了全部的身心,使这个少年天子很快健康地成长起来。广场考试,为汤若望平反一事,得到了百官的赞扬和拥戴,大家都相信康熙会成为广施德政仁政的好皇帝。
太皇太后除了悉心培养、全面辅政之外,更关心康熙的生活问题,对康熙的关爱细致入微。她发现,康熙与一般的同龄人不同,成熟得早,成熟得快,而且对异性的希求也较为敏感。所以她决定,早日为康熙选妃定后。同时,她还认为,皇上大婚后,证明他已经成熟,在百官面前,他不再是孩子,而是真正的男人了。
太皇太后请范文程和冯铨来慈宁宫,商议为康熙选后的事宜。其实她早就嘱咐他们,要特别关注储秀宫中德才兼备的秀女。她吸取了顺治选后的沉痛的教训,不无感慨地对他们说;“现在是一统天下的大清国。康熙皇上选后,一定不要再受满蒙盟约的限制。太宗时,后妃全是蒙古族,皇后必须是科尔沁的。顺治时,妃可以不是蒙古族,但是,皇后必须是,而且还必须是科尔沁部的。我真后悔,当初没有顶住娘家人的反对。也怪我自己心胸狭窄。才苦了顺治和董鄂妃,甚至造成一死一逃的惨剧。”太皇太后说完又重复了一句,“我真后悔呀! ”
范文程急忙劝解:“太皇太后不必自责。此一时彼一时,只要现在把眼界放宽就好。”
“你甭劝我。我越来越觉得,那是我此生犯的最大的错误。错到我害了自己亲生唯一的儿子,我不是个好额娘。错在我夺去了他的最爱,是我害了他们。”说着,忍不住拭泪。太皇太后已多年没有流泪了。自康熙登基那一天起,她日夜操劳,已没时间去想那过去的事了。
“太皇太后英明。如今的大清国是华夏一统的大清国,选后的标准是该有所改变了。”冯铨急忙转移了话题。
“冯爱卿说的正合我意。”太皇太后接着话题说,“下面就听听你们二位的意见,这可是我早就托付过的哟。”
范文程和冯诠分别说出了自己的初选和看法。
“我看这么着,”太皇太后听完他俩的介绍后说,“咱 们三人背对背地每人写一位,如果写的都是一个人,那就 、准了。”
月亮拿来文房四宝,三个人背对背地写了起来。写完一看,“哈哈——哈哈——”,三个人都笑了起来。两个大儒第一次在太皇太后面前如此开怀大笑。太皇太后也觉得自己仿佛多年没有这么开心地笑过了。他们共同选中的皇后是,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
笑过之后,太皇太后对冯铨说:“这操办婚礼的事就有劳冯爱卿了,要办得热闹隆重,但也不可铺张浪费,还要不失礼数。”
“请太皇太后放心,老臣一定尽心竭力。”冯铨立刻作了保证。
范文程和冯铨走后,月亮急忙给太皇太后道喜:“恭喜太皇太后,您快抱皇重孙子了。”
“那是。”太皇太后高兴地回答,“这回我跟索尼又是亲家了。我得感谢这位四朝元老,给我培养了一个好皇后。索尼的家风可算是书香门第呀。其实,我都着急了。我呀,看出皇上对这个女孩感兴趣。要是操办晚了,万一闹出点儿什么事来,可就有伤君德了。”
“您啦,心里只有你这个皇孙,连您自己都没有了。早该用午饭了,都饿了吧?”
“你这么一说,我还真觉得饿了。”太皇太后兴致勃勃地说,“孙子是我的,我是孙子的,本来就分不开的了!”
是的,她已和皇上同喜同忧,同苦同乐,同命运了。月亮想。
听说太皇太后正在给康熙皇上选后,吴克善又着急 了。他厚着脸皮进了慈宁宫,要面见太皇太后。自从顺治 “驾鹤仙游”,他已经很少进慈宁宫了,唯恐太皇太后责怪他。顺治在时,为了董鄂妃的事,他几次三番找太皇太后, 亲自为皇后争宠,却争了一个无法挽回的结果。可这回,要不去争,恐怕给康熙选后就没有科尔沁的份了。他也明白,科尔沁选进宫的秀女,不是最优秀的。但是,一想起祖宗留下的盟约,他就又有了勇气。
吴克善走进慈宁宫,礼毕,坐定。还没等他开口,太皇太后就料定他来是为了什么。于是,就先开口了:“兄长来 =得正好。我已为康熙选好了皇后,正想与您通告一下。”
“不知是哪一位? ”吴克善一听通告二字,心想,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了,着急地问。
“你放心吧,保准是大清朝最合适的皇后。”太皇太后说得非常自信。
“妹妹,你可不能忘了祖宗的。。。。。。”
“放心吧,正是为了草原人民的福祉,我才选择了最合适的皇后,”没等吴克善把话说完,太皇太后就接过了话茬,“不过,现在选后,要从整个大清国的利益出发。如今的大清国是整个华夏几十个民族的大清国了。你说是 不?”
“是,是。”吴克善只好说是。
“哥哥,明白这个理儿就好。我们必须把眼界放宽。把整个大清朝放在眼里。只有整个大清朝长治久安、兴旺 发达,才有我们草原人民的福祉,才有我们草原人民的安居乐业。你说是不?”
“是,是。”吴克善只有说是的份了。他的心也凉了半截。
“放心吧,哥哥,这选后关系重大,我会万分慎重的。 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疏忽。你说是不?”
“是,是。”
“不过,我还要谢谢你的关心。”太皇太后这先发制人的不软不硬的话语,使吴克善无法再争,只好起身告辞。
“还好意思来争皇后的位子。把天都给我争塌了,好不容易补上。那过了时的盟约,见鬼去吧。我再也不受它的束缚了。”吴克善一出门,太皇太后忍不住自言自语起来。此时,她异常地坚定和自信,一抬眼,见青瓷大花瓶里插的梅花开得正盛,便叫了声:“月亮。”
月亮急忙进来问;“太皇太后有何吩咐? ”
“你不是说北海梅园里的梅花都开了吗,你陪我去赏梅吧。”
“太好了。这就走吗?”
“就走。”太皇太后来了兴致。
太皇太后在月亮的陪同下向梅园走来。远远望去,梅园像一片花海。走进园中,太皇太后仔细地观着、看着,每一株都繁花似锦。赏着、品着,她兴致勃勃地对月亮说:
“你看呀,每一株都是一首咏梅的诗。”
“太皇太后真不愧为赏花的使者,赏得动情入境。瞧,这满园的梅花都看着您笑呢! ”月亮赞许地说。
“你这个笑字不也动情入境了吗?”太皇太后说完吟 了一句咏梅的诗,“庭梅对我有怜意,先露枝头一点春。”吟完问月亮,“这诗是谁写的来着?”
“是隋炀帝的宫女,因长期不能进御,悲戚异常,离开深宫,愤然自缢而绝的侯夫人。”月亮略加思索便脱口而出。
“说得对。你的记性真好。”太皇太后夸奖说,“记得元代有位梅花尼,她的咏梅诗很有悠然自得的情趣。你能颂吗?”
月亮略微想了想便吟道:
终曰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
春到枝头已十分。
“是了,是了。月亮,你的诗文长进了。”太皇太后笑着说。
“太皇太后,可别再夸了。这两天,我读了一些咏梅的诗。读着读着就背下来了。”
太皇太后点点头说:
“这就好嘛!”
说话间,月亮一眼望见远处正在作画的皇贵妃钮钴禄 氏。便朝太皇太后做了个手势。太皇太后朝那边一看,见是钮钴禄氏在那边作画,就小声对月亮说:“在这些嫔妃中,她真是最有素质、最有修养的,不但精通琴棋书画,也贤惠豁达。”
“如此,您选后时,为什么……”月亮顺水推舟地问。“就是因为她的优点太多了,太让我放心了。反而 ……是呀,她不争宠,更不会因争宠而搬弄是非。你瞧她, 一门心思地诗呀、画呀,真是难得。”她们说着说着,朝贵妃钮钴禄氏走来。
钮钴禄氏太用心作画了,太皇太后来到她身后,她也没发现。
太皇太后示意月亮不要惊动她,两个人悄悄地在后面赏画。赏着赏着,两人同时鼓起掌来。
钮钴禄氏猛然回头,见是太皇太后,赶忙起身,跪拜请 罪:“不知皇祖母驾临,请恕我失礼了。”
“快起来,不知者不怪。赏了你的画,扰了你的雅兴, 失礼的是我们。”太皇太后笑津津地说。
“我画得不好,还请皇祖母指教。”钮钴禄氏起身,很感动地说。
“我不会画,更不懂画,只知道画得逼真就好。月亮, 你看,她画的这株多像那棵盘根虬枝的老梅。还有,连旁边那堆没融化的白雪都画上了,真好。”
“是呀,真好。如此,就请太皇太后添上诗吧!”月亮说。
“贵妃,恳请皇祖母了。”钮钴禄氏深施一礼。
“我呀,也不会写诗,就用现成的吧!”太皇太后略加思索便说,“‘梅花香自苦寒来’,你们看,如何?”
“太好了!诗情画意,珠联璧合呀!”月亮拍手称赞。
钮钴禄氏朝太皇太后点头致谢。然后,提起笔来,在画的右上角草书了“梅花香自苦寒来”。写完,对太皇太后说:“皇祖母喜欢,我把它装裱了送给您。”
“我那已经有你的的牡丹图了。这幅就挂在自己的屋里吧!作画跟赋诗是一回事,都蕴含心声,这可是咱俩珠联璧合的大作呀!”
聪明的钮钴禄氏贵妃明白了太皇太后的弦外之音。 毕恭毕敬地回了一句:“皇祖母的话我一定谨记在心。”
太皇太后满意地点点头,她微笑着看看画,又看看钮钴禄氏。
回宫的路上,钮钴禄氏皇贵妃一直陪伴着太皇太后。太皇太后边走边想:今天,来梅园很有收获。看来钮钴禄氏明白了我选后的苦心,我更放心她了。当她再看着钮钻禄氏的时候心里就叨念:你能理解我最好,我本来应该选你,可你太让我放心了。
太皇太后精心选中的皇孙媳妇,即当今皇后赫舍里氏,是四辅臣之一索尼的孙女,她的父亲是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赫舍里氏不但长得眉清目秀、如花似玉,而且十分聪慧、温雅、贤淑。这与索尼的悉心教育和培养是分不开的。索尼知道这个孙女迟早要选进宫去,从小就请最好的老师对她进行各方面的教育。索尼本人就文武全能,他家在满族贵族中堪称书香门第。赫舍里氏不但饱读四书五经,而且还懂得道德礼数。因为索尼太清楚了,在那复杂的深宫内院,没有一定的才德,没有很好的教养,是万万不可的。如果说太皇太后精心培养了一位好皇帝玄烨,那四朝元老索尼,也同时培养了一位好皇后,也可谓珠联璧合。
通情达理、温柔贤淑的赫舍里氏果然不负所望,进宫后,处处表现出了大家闺秀的风范。康熙皇帝对皇后的出色表现很是满意。令康熙最为满意是赫舍里氏的宽厚大度,善解人意。康熙与其他嫔妃来往,她不但不反对,而且跟那些嫔妃的关系处理得很好,这一点是一般皇后做不到的。这与赫舍里氏从小受到的汉族伦理教育是有一定关系的,三从四德成了她行为的指南。有一天,康熙跟皇后一同去给太皇太后请安,康熙当着赫舍里氏面说:“皇孙特别感谢皇祖母给我选了这么好的皇后,皇孙真佩服皇祖母的眼力。”
太皇太后听了,心里真是甜甜的。不过,她乐呵呵地对赫舍里氏说:“皇上真会说话,其实,他也是在夸你呢!” 说完,三个人都笑了。
赫舍里氏对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很孝顺。她克诚克敬,每次拜见太皇太后,都面带微笑,显得十分有教养。皇后的练达聪慧与仁孝,使中宫的气氛很是和谐。这对少年天子的从政大有帮助,康熙可以一心事政,不必为后宫的事操心、分神了。
有一天,康熙和赫舍里氏请安走后,太皇太后乐津津地对月亮说:“你发现没有,皇后几次来,穿的都是那身衣服。她呀,真是礼让、谦逊又节俭的好皇后。”
“太皇太后说的是。我听说,后宫的开销,今年又有结余。这不正是您大力提倡的吗?连皇上都克勤克俭,正风日上啊。这可是顺治爷留下的好风气。”月亮说完抬头看太皇太后,见她一脸的不愉快,知道自己不该提顺治皇帝,真是后悔莫及。
过了好一会儿,太皇太后才又开了口:“我选的皇后,不能有错。我瞧着她,不但和康熙情投意合,还是很好的贤内助。这样,我的皇孙就可以大展宏图、大显身手了。” 太皇太后说着,又来了兴头。
“您啦,总是那么雄心勃勃。”月亮递过一杯参茶,乐呵呵地说。
“你别只夸我。这是托了我皇孙的福,是皇上雄心勃勃。”
“您说得对。不过,皇上和太皇太后我早就分不出谁是谁了。”月亮幽默了一下。
“哈哈…… ”太皇太后开怀大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