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魂09
葫芦山套占据了鲁南的大部区域,这里,运河的支流像个蝴蝶结装点着周边的山寨,杏花山寨就在这怀抱里。
杏花山寨。
国民党军队话务员林玉瑶一身农家女人的打扮,在一个院落里来回走动。
自从梁震把林玉瑶安置在这家养伤,她就和外界失去了联系。
她需要一样东西,那就是她的电台。
那天在箭头山突围时,她把电台藏在了箭头山上的一块大石头下面,她不能没有它,必须把它取回来。
这天,她对房东大娘说自己身体已经完全恢复了,要到外面转转,透透空气。
她回到屋里,对房东大娘说:“大娘,我感觉身体完全好了,谢谢您这些日子的照顾。我想出去转转,行吗?”
房东大娘说:“孩子,你在山寨很安全,小鬼子找不到这里来。你的伤是基本上好了,但梁队长交代,不能让你外出,等他派人来接你才行。”
“大娘,我是个国民党军队的话务员,国民党军队走了,我在梁队长这里也行,只是我要工作,外面不知什么情况,老是呆在这里是不行的。”
房东大娘沉思了一会说:“那这样吧,我去趟竹林寺,那里有熟悉游击队的人,找人打听一下梁队长的下落,让他们来人接你走好吗?”
林玉瑶想了一下说:“也行,只是这里离竹林寺远吗?”
“来回要大半天的时间。”
“那就麻烦大娘你快去竹林寺找下梁队长吧。”
房东大娘说:“那好,你可不要到山寨外面乱走啊。”
林玉瑶下着说:“大娘你放心好了,我不会离开这里的。”
于是,房东大娘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就出了院门,把院门关了上了锁,就离开了杏花山寨。
房东大娘刚走一会,林玉瑶便悄悄从屋里走出,来到院门,用手拉门,方知院门上了锁。她只好翻越石头垒的墙出院。
林玉瑶悄悄离开了杏花山寨,一路打听着箭头山方向,渐渐接近箭头山。
箭头山一片废墟。
林玉瑶磕磕绊绊地来到那块大石头前,扒开一堆草木灰,伸手向大石头下摸去,心中不由大喜:电台还在!
取出电台,电台竟然完好无损。
林玉瑶仔细观察了四周,没有任何动静,便抱起电台悄悄离开了箭头山。
下了箭头山,她由于了一下,考虑着去哪里。她觉得必须和游击队在一起,只有跟游击队在一起,她才有存在的价值。
林玉瑶神不知鬼不觉地又回到了杏花山寨,天已经接近黄昏。
她来到了房东大娘的石屋后面,她把电台放进了一个柴堆里,然后翻墙进了院子。
此时,房东大娘还没有回来。
林玉瑶走出石屋,隔着石墙的缝隙向外张望着,远不见房东大娘的影子。她蹬着一块石头,又翻墙出去,来到石屋后,从柴堆里取出电台,再次翻墙进院,将电台放到自己的石铺上。
林玉瑶打开电台,电台发出“嘟嘟”声音。
她凝神破译着一份令她兴奋的电文,她在一张纸上写下了八个字:“樱花达徐,相约林子。”
她仿佛接受了一份神圣的使命,高兴万分。
她紧急地敲打着按键,等待一个确切的时间。
然后,她又在纸条上写下了两个数字:“721”。
她迅速把电台关上,把石铺上的草垫子掀开,去处一块石头,将电台放了进去,然后再把草垫子盖上。
她取来火柴,把那张纸条烧了。
葫芦山套,竹林寺。
邵青莲带着一支几十人的县大队,翻过一座小山,迎面遇到梁震派出值勤的两名队员。
邵青莲同两名队员握手,两名队员把队伍带到竹林寺后山的一片竹林里。
这里曾经被日军占领过,日军进攻徐州后,吴义举就带人进驻到这里。
邵青莲安排好警戒,让大家原地休息,然后对身边的一位商人打扮的中年男子说:“我们跟他们一块上去见梁队长吧。”
中年男子点点头。
邵青莲左手一撩额前的刘海,右手按住腰间的短枪,带头向竹林寺走去。
梁震和吴义举已经迎出山门。
两名游击队员在山门口站住了。
梁震把手伸向邵青莲:“青萍,这些日子很想念你们哪!”
邵青莲也把手递过去:“老梁,我们也想念你们呀!”
梁震把吴义举介绍给邵青莲:“这就是吴司令。”
邵青莲已经把手递给了吴义举,说道:“我早就认识他这个山大王。你好,吴司令!”
吴义举笑道:“真不好意思,要不是小日本捣乱,我还差点想把邵书记弄上箭头山哪!嘿嘿——”
“怎么,想让邵书记做你的压寨夫人不成?”梁震疑惑地问。
“哪里,我只是一只青蛙罢了。”
“哈哈,你怎么不说自己是个蛤蟆啊!”邵青莲笑得咯咯地,双手直捂肚子。
吴义举有点不好意思,自嘲地说:“我是有心,可邵书记身边有的是潘安,怎么能让咱这个癞蛤蟆上船哪。”
中年男子一旁不知所措,只能咳咳了两声。
邵青莲这才收了笑容,一脸正经地介绍道:“给二位介绍一下,这位就是上级派来帮助我们工作的宋文学同志。”
宋文学嘴里说着“你好你好”,分别同吴义举和梁震握手。
大家来到竹林寺的大殿。
竹林寺原来是一座比丘尼寺院,经过日军的洗劫,这里已经没有了居士。
大殿里供奉着一尊比丘尼塑像,分两边摆放着两张茶几和八把椅子,吴义举让大家坐下,吩咐人端上茶水。
邵青莲接过茶水,用眼瞄了一眼比丘尼塑像,笑着说:“看来这里还是女同胞说了算啊。”
梁震怕吴义举听了有想法,遂对邵青莲道:“邵书记,考虑到你是女同志,所以吴司令才安排在这里接待你,要是换了别人,那就要到后院的韦驮殿了。”
吴义举大笑:“哪里,哪里,接待邵书记自然要在主殿里。梁队长是把握当外人了,我这里也表个态:一切服从八路军的安排,绝无山大王的思想。”
邵青莲把茶水放在桌上:“好,那我们就请宋主任做指示吧。”
宋文学带着一副眼镜,他用手扶了下镜框,站起身来说道:“各位,我早就知道你们英勇抗战的事迹,今日相见,果然是英雄豪杰,令宋某钦佩之至!”接着,从怀里拿出一个信封,取出信封里的一张盖着红色大印的纸来,说道:“我受上级的委托,向大家宣布一项决定:将微湖东岸运河县一、二大队合并为运河独立大队,配合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与日寇周旋,时机成熟后实行正规编制。此任命邵青莲同志任政治委员,梁震同志任大队长。吴义举同志任参谋长,宋文学,就是我,任政治部代主任。”
“代主任?是什么主任,没正副啊?”吴义举笑着说。
宋文学笑道:“无所谓,无所谓,我原在营部任宣传干事,现在这样,也算是领导提拔了,呵呵,无所谓正副的。”
邵青莲道:“哦,那代主任也行正主任之职呀!”
宋文学点点头:“是的。”
梁震说:“好了,只要大家一块共事好就行了,职务那就是个牌子,抗日才是一面旗帜。”
邵青莲问宋文学:“宋主任,还有什么要传达的吗?”
宋文学:“就是先把运河独立大队的建制完善起来,其他的没有了。”
邵青莲随后咯咯地笑道:““没有了,那好,我宣布:散会!我们外面还有些同志,饭还没吃呢,我也早饿了,就麻烦吴参谋长安排接风吧。”
吴义举道:“早安排好了,我们边吃边谈吧。”寺院里已经摆放好了桌凳,于是,命令:“上菜!”